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乡土中国读后感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02-24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读书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 读后感是对书中内容的吸收和理解的综合表达,如何快速写一篇读后感?下面是芙蓉134为您推荐的不容错过的“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希望提供的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篇1】

《乡土中国》是鲁迅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深入观察和剖析,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苦难与黑暗。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乡土中国》中所揭示的问题的严重性和深刻性。本文将从作者独特的视角出发,阐述黑暗的农村社会现实以及对农民的呼喊和期望。


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向繁荣的国家,中国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农村地区的现实却是让人不禁深思和忧虑。《乡土中国》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被封建思想和地方势力束缚的农村社会,农民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得如此痛苦和无望。作为一个深入基层工作的人,我亲眼目睹了许多贫困农村地区的景象,这些现实如同《乡土中国》中所描绘的一样令人痛心。


在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条件仍然很艰苦。他们缺乏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人民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在农村,农民的权益往往被侵犯,他们的土地被非法征用,没有得到公平的补偿。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使农民陷入无尽的困境和无助。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势力依然存在,残酷地压迫着农民。这些现象令人揪心,深感《乡土中国》中对农民的关注和呼喊是那样的真实和迫切。


《乡土中国》不仅仅是对农村现象的揭示,更是对农民的期待和呼唤。通过对农民的关注,鲁迅先生传递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他希望改变农村的黑暗现实,使农民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尊严。作为一位曾经深入农村开展工作的人,我更加明白农民是国家的根基,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国家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我深感责任重大,要为农民争取更多的权益和福利。


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坚信改善农村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并制定合理的政策来保护农民的权益,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关注农民的需求,开展志愿服务和扶贫帮困工作。只有通过合力与合作,才能让农村地区和城市一样享有诸多公共服务和机会。农民应该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


在《乡土中国》读后感中,我不禁思考:农民是否能够摆脱传统的束缚,过上尊严的生活?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关注农民并采取实际行动时,才能看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国家,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特别是在乡村地区。这就需要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尽力为农民争取更多的权益和福利。只有如此,才能打破农村黑暗的现实,让乡土中国焕发新的生机和希望。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篇2】

以下是风林主编的《中国乡土读后感》。欢迎浏览参考。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风林网络读后感栏目。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

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自古以来,农民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就很高,农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学生,我感到非常自豪。

以前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没有太多感想,在读完《乡土中国》后再去回想,乡土社会果然都是大同小异的。

在农村生活中,土地是生命线,是维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广袤土地。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去播种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开盖好的薄膜种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时节抱麦子。在北方,割麦是农活里最苦最累的活,农民割麦的姿势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母亲心疼我,没有让我割过麦穗,于是我开始找寻新的“营生”挖苦菜。

现在想来,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种它会生长,你不播种它也生长。苦菜就是那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挖它并不费事,田地里到处可见,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亲不信任小卖部的菜种,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时间家里足足吃了一个月的苦菜。

在乡下,生活好像不用怎么花钱,吃的自己都可以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梨树、沙枣树什么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见,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们聚村而居确有一定道理。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农民进村的原因如下:

一、小农经营每家耕地的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与耕地不会距离得过远;

2、 由于水利和灌溉的需要,他们生活在一起,合作更加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4、 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俩分别继承祖先的遗产,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又一代地增长,成为一个相当大的村庄。我生长的村子是由第二点和第三点决定的,因为我们那里没有农场,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们聚居一起除了是种***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里称为“变工”。尤其是在打麦场、绞玉米和刨籽瓜时节,由于每家的劳力有限,人们会就近叫着乡邻一起做工,效率也高,今天一起去张三家打麦子,后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变工”。

这里没有生意,人们似乎成了某种普遍的规则,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篇3】

读《乡土中国》有感:对今日客家文化传承之浅思

原创: 邓丹

——以闽西温厝村为例

本科时因毕业论文的选题,我第一次读到《乡土中国》这本书;而今读研,老师们推荐了这本书作为基础必读书目,我再次翻阅后温故而知新,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似乎在书里所说的乡土社会中看到了家乡的影子。

我出生在闽西三明市大田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的人们是客家的一支,因此我也时常以客家人自居;我们所操方言为闽南语系之分支,但也应属客家方言。在连绵不绝的高山所包围的这一方土地上,村民们世代居住于此,很多时候提到家乡我总会在脑海里呈现出这样的景象:我家的下埕地前是水泥路(十多年前还只是乡下的土路),路边是一条终将汇入闽江的小河流,河边则是一大片地势较为平缓的梯田,田间随处可见以种地为生的村民在除田埂草、犁地、插秧、割稻;沿着公路眺望,沿河建村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建于河流两边。第一次印象深刻地感受到乡土气息中的"土",大致是在四五岁的时候,某天凌晨内急,起床的时候看见爷爷从不远处的公路扛着锄头回来,脚上沾满泥土,显然刚刚下地除草翻土归来。这一场景多年来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中,而我觉得乡下人的"土"却是几年后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始。

语言的渐逝

我不知道用"渐逝"这个词来表达是否得当,但据笔者二十多年从乡村来到城市再回到家乡的感受而言,家乡的方言似乎在不经意间"慢慢消失"了。上小学初中的时候,我很努力学好普通话,那时候我觉得说家乡方言是很"土"的,是没文化的表现,有文化的人就要说普通话,因此一度我也十分抗拒用方言跟家里人交流,并以说客家方言为"耻".

生活水平和国民知识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得今天的新一代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的孩子也不例外。越来越多村里的小孩被送去城里读书,越来越多的父母从小教育孩子说好普通话,他们不是没时间教方言,而是拒绝教方言,孩子们回到家乡后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脱口而出几句简单的英文。

我并不为此感到高兴,反而要质疑的是:为什么家长要从小费尽心力教会孩子说普通话,而不是言传身教家乡方言呢?换句话说,普通话难道还需要家长教吗?难道千千万的小初高语文老师教不会一个孩子说自己国家的母语吗?我曾见过村里有位在外工作,过年带孩子回乡的妈妈,见到孩子跟长辈用方言交流时呵斥道:"要用普通话,不要说老家话。"十年前回家,我与族中亲戚见面时很自然地用方言交流;五年前,随着越来越多下一辈孩子的降生,不知道是何原因,长晚辈间用普通话和方言交流已交织参半;现在过年回家,几乎长辈和晚辈交流都改说普通话;那五年后十年后呢?是不是家乡方言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想象?今天,我只为自己会说客家方言为"荣".

礼俗的断层

相较于家乡话,"礼俗的断层"也是我多年来对家乡变化感触颇深的印象。十多年前,家里的下埕地前还只是乡间的土路,更没有今天河流两边能用水泥浇筑起桥梁。每年元宵节这一天村里会举办一场盛大的仪式活动,其传统是举全村之力共同迎接"龙神",祈福本村今年风调雨顺。每家每户都会有世代相传的"龙身",即板凳龙(由约长2m、宽20cm、厚2-3cm的杉木板加上8支硬竹签钉立而成,周边铺以白棉布或红棉布,并在布上写画上自己的美好愿望,村里有剪纸技艺的老人还会剪出许多不同的图案贴在"龙身"上)。幼年时期过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看"迎板凳龙"了,每节杉木板都会钉上两个足以插上蜡烛的小孔,晚饭后,点起"龙身"上的蜡烛,各节"龙身"再在指定地点进行串联,最后接上"龙头龙尾",迎板凳龙便正式开始。

大致是七八年前,我依旧等候元宵节晚上的"龙神"出现,这年却始终未见。后来得知,"迎龙"这一习俗今年取消了,也许以后不会再迎,当晚我失落了很久;此后多年也确实未再复启这一习俗。难道过去对自然的虔诚,在解除智识枷锁的今天便一去不复返?我并不把"迎龙"看作一种封建的仪式,我认为这是前人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礼俗的终止,人们或许对大自然就缺少应有的敬意和信仰:今年收成不好,可以去集市上买一袋米回来;明年收成不好,土地放着荒芜,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村民们不需要再相信并向"龙神"祈福,知识代替了想象,文化取代了神话;撇开行政区划的硬性条件,基于"龙神"所能建构出安德森笔下的"想象的共同体"已逐渐式微。

半熟人社会的转向

而"半熟人社会的转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从前的乡村景象。城市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发展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促使乡下人放弃田间劳作转而进城务工,人口流动性的增强,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农村人从前的"集体意识".多年前尚能听到村里人谈论谁家养的鸡鸭跑到我的农田踩踏刚刚插好的秧苗;明天你家办喜宴,今天我就带着锅碗瓢盆来你家帮厨;明天某人家的女儿出嫁,听说你家孩子也到了适婚年龄。诸如上述家长里短的话题在今天却变成什么时候毕业?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在哪里工作?工资几何等等等等。人们的观念也许从以前的"同村人"变成今天的"他家只是离我家不远".

今天一条微信能解决的事情,也许在以前要辗转来回才能办成;今年春节就碰上一件有意思的事儿:份子钱随礼已是见怪不怪的礼俗,从前随礼,亲朋好友将钱封在红包里,实在条件有限则在墙边的春联撕下一小块,用我们那儿的话说,叫"包红一下",也象征着祝愿新人的生活红红火火之意,在以前,这份红包是必须郑重其事地交到新人手上。然则今日随份子,"微信红包"就能解决一切,人不必在场,场景和仪式化更不再复现。

《乡土中国》

依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因为乡下人不识字。今天的农村人已经不再"土"了,人们会用智能手机、会网上购物、更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能说他们像从前的乡下人是"愚"的吗?文化的传播破除了知识局限,农村人跳出了礼俗神话却又坠入科技神话,在对数字、技术的迷恋中不自知地陷进"狂欢世界",我想,这样的乡土村民才称之为"愚".

我喜欢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也爱那让其他地方的人们听了跟天书一样的客家方言,更希望有朝一日家乡的"龙神"能重新"飞舞"在田间小路上。如己能力之所及,愿为家乡的客家文化之传承、之传播献出点滴微薄之力。

限于笔者知识积累尚且不足,文中若表述有不准、材料有出入或有悖于各看官的高见,请见谅。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篇4】

以下是风林主编的《中国乡土读后感》。欢迎浏览参考。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风林网络读后感栏目。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

在众多老师的怂恿下,怀揣着各种熟悉感细致地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首先,孩提时代的乡土印象再次浮现:五线谱般的电线杆上鸟儿叽叽喳喳,清澈见底的小溪流里鱼儿欢蹦乱跳,绿油油的田野上牧童的短笛在轻声歌唱,一垛垛的稻草堆背后孩童们你藏我躲可是,回首今朝的乡土概貌已不同往昔,禁不住泛起内心那股暖暖的乡土涟漪。

很是惊诧,费老在“乡土本色”一行文中提到,他初次出国时,他的祖母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看到这一幕,我惊讶地发现,用红纸包裹的东西并不是神秘的贵重物品。你知道吗。后来,他祖母避人和他说了,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惊诧完后,也诉说一段我曾不敢启齿但与之相似的经历,第一次离家求学时,我母亲,不算很老的农村妇女,也是把一包用红纸包裹着的东西放在了我箱子的最深处,好奇地问:“是什么?”母亲语重心长的说:

“给你保平安的,希望你出门在外一切平平安安”一直压在箱底,直到后来算是翻箱倒柜找东西时,又显眼的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它,一抔灶土和几颗茶粒。

这就是暖暖的乡土,不仅有母爱的寄托,还有那淳朴的乡土情缘牵系着。

我,也算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对乡村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很深厚、很诚挚的埋藏在心底。一踏进大学,身上那股“土里土气”的质朴俨然与外界格格不入,但日子久了,又生怕与乡村有关的“味道”将随着喧闹的外界渐行渐远,所以,有时就特别想回到过去看看,小时候的村庄、暑期支教的乡村、大一学***的南平校区。摸摸那片烙上童年脚印的黄土地,嗅嗅那乡土的味道,那是被自然孕育着千百年的村庄;在支教的期间,重温童年幼稚的游戏,阳光下童真无邪的笑脸洒满大地,充分展现孩子快乐的本性;怀念静谧的南平校区,修身养性,与世无争,悠闲的学习、生活便是一种享受。

一种沉重感油然而生。这不是我们在一个月后所渴望和追求的吗?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篇5】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作为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泥土”,不仅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浩瀚历史,而且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可以说,“泥土”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中国人到哪儿都喜欢种点东西,对土地的依赖使得人口流动并不激烈,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在乡下,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但是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在农村确是不常见的。小农经营的农作模式,水利上合作和守卫安全上的必要性以及土地平等继承原则下兄弟分别可以继承祖上的遗产的现实状况,使得中国大多数地方是居村而居。

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是“熟悉”的社会,乡土社会在地方性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乡土社会里,几乎一切都是熟悉的,人是熟悉的,乡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熟人”间的交往,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熟悉的,乡土社会的交际自有一套相互默认的“规矩”。事物是熟悉的,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乡土社会里的人掌握了一套经验和处理事务的方法,无须高度理论化的指导。

乡土社会长期以来的运作方式,在现代由陌生人组成的“法理社会”却是无法应用的。在社会急速变迁中,乡土社会中养成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法处处产生了流弊。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往往是“愚”的,可是乡下人真的很愚么。有人说,乡下人连怎么应付汽车都不知道,这不是愚么。乡下人没见过城里的世面,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的问题。又有人说,乡下人大多不识字,是“文盲”,这不是愚么。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实际上,城里和乡下由于生活环境不同,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蚂蚱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一样的,环境使然尔。文字在城里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在乡下却似乎有点多余了。因为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在乡土社会,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意向特征。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动物缺乏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传承的手段,而人类却可以借助一套“象征体系”实现文化的传承。所谓象征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词”。所谓文化,其实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的社会共同经验。“词”可以将人类的经验概念化,方便人的经验积累和传承。但是有词却不一定要文,词可以是口头上的,文却需要是书面上的,能看到的。人记忆的发展程度,依据自己的需要而定。通过发展记忆,掌握前人累积的和自身学习到的经验。

乡土社会中,长期处于安定的发展状态,所见所闻,皆再熟悉不过之事物,需要新经验解决的新问题少之又少,因此,语言足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无须用到文字。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篇6】

一、 乡土中国的著书背景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中西碰撞,由于工业化西方的强大威猛,使中国原有的身份认同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一是从政治上自我中心的“天下-王朝”变为屈居一隅的“民族国家”,另一便是从文化上无比优越的“礼仪之邦”变为愚贫弱私的“乡土中国”。

直至20世纪后半期,中外学界仍强调以“农业国家”看待中国及其文化传统。如美籍学者萧公权、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都将中国直称为“乡土中国(rural china)”。

当时的中国社会的思想中,“乡土中国”绝非随意的比喻存在,而是暗含着一种性质:“落后”,所以无论单称或是特别强调,“乡土中国”都意味着“有待开化”。由此推论所激起的,便是一场自上而下、由外及内的掀翻重建。

起终点落实在与“乡土”关联的两个方面,即:开化农村,改造中国。

在与“工业西方”比较视中国为“农业国家”的人眼里,中国落后的原因与出路都在于“乡土”,于是要根本改变“落后”,需得先行改造乡土。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农村重建运动在中国各地展开。参与的突出人物有晏阳初、梁漱溟等。

(二)学术背景

1.以晏阳初为代表的“治农派”

此种观点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患了民族大病,而且病入膏肓,若要治病,重在乡土,要“先抓住国建的命根,治它的症结,培养它的元气。”晏阳初认为中国乡土几乎找不出正面意义,相反存在着愚、贫、弱、私四大弊端,需要彻底改造重建。为此,晏阳初等人不仅进行了大力的社会宣传,还选择河北定县等基层村进行了重建实验。

具体措施是:通过乡村运动实现民族再造。以文艺教育治愚、生计教育治贫、公民教育治私,提升乡土民众的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从而达到拯救中国的目标。

此可称为乡土中国的“治农派”。其中“治”即“医治”——三农皆病,需要救治;农业、农村、农民,无一例外。

2.以梁漱溟为代表的“自治派”

梁漱溟也极看重乡土重建的国家意义,在其著作《乡村建设理论》中,他特别指出:“乡村建设,实非乡村建设,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但在貌似相同的推论前提下,他接下来的判断却与晏阳初有了分歧。

梁漱溟认为,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其文化基础在农村,这不是中国的疾病,而是传统的基础。在他看来,如果真要说“乡土中国”有病的话,其病根乃在国人“跟着近代都市文明的路,学西洋而破话了乡村。”这里“破坏”一词表明,作为中国根基的乡土,原本是有其文化原创的;这文化之所以陷入病态,不在自身内部而是由于近代以来外力摧毁。

基于这样的看法,梁漱溟先生所主张的乡村建设,其实起因于“乡村救济”。这被称为乡土中国的“自治派”。

3.对比两种观点

回顾晏阳初等人的言论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指证中国患了重症的根据在于“中西对照”。由以上我们归结出:“乡土中国”的病是因外力进入而知,是一种比较出来的病,病在乡土,根在农民。

但是如果依“治病派”的主张,“乡土中国”代表落后,其本身就是病体,便已隐含了一个可怕的推论:身为农民,便是罪过;若如让人改造,永无翻身。

4.《乡土中国》独特的历史意义

1947年,继《江村经济》、《云南三村》等之后,费孝通发表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总体分析的学术论著,取名《乡土中国》。其不仅回答了“乡土中国”是否有其自在文化的疑问,并且较为完整地对此一文化的特征、结构乃至功能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尝试性阐发。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from the soil)》开篇就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一个“土”字即已把握到了“乡土中国”的根本要义。

土是土地,土气就是土地之气。中国社会的一切,皆由这“土气”中产生、延续。

费孝通在“乡土争论”中的特殊意义,即联系当时背景,虽然没有直接明说,但通观其中篇章,不难发现,他的主旨之一是在对“乡建运动”所蕴含的理论基点进行批评。例如对晏阳初等提出的所谓“愚贫弱私”四大缺陷,费孝通一一驳斥。他说,“愚”不等于不识字,“私”不等于不道德。

二、《乡土中国》的主要内容

我个人认为《乡土中国》全书的逻辑结构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它们相互关联支持:

第一部分由前三篇构成,讲的是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特征。

其中《乡土本色》也可以看成是全书的逻辑基础。在这篇文章中,费先生将中国社会的本质定义为地方性。由于农业社会的特性决定了人和空间的关系上的不流动,以及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这种孤立和隔膜是以村落为单位的。

用一句话概括中国乡土社会的性质,就是“这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因此,在每个人的眼里,它也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正是由于地方之间的关系,人们从熟悉的信任形式中,也形成了一套地方习惯。

《文字下乡》和《再**字下乡》两篇驳斥了以晏阳初为代表的社会工作者对乡村“愚”的判断。费老指出,愚昧不等于不识字,这是能力和知识的区别。乡土社会之所以没有文字,是因为乡土社会在空间上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比文字更为完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社会中的人在熟悉的地方长大,当他们熟悉的人。

祖先们得到的经验也会是子孙们得到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土社会中,连记忆都是多余的,语言已经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因而就不会有文字产生。

中国的文字是庙堂性的,它并未非在基层上发生。

第二部分由《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四篇组成,讲的是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的结构特征。

《差序格局》可谓是全书的点睛之笔。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用“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费老则更为准确地区分中国传统社会和现在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费老讲到西方社会像田里的捆柴,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而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是发生联系。

圈子的大小也即范围的大小也要依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由此费老为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性下了定义,即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以“己”为中心,根据情况的不同,能放能收,能伸能缩。在建立了差序格局的分析观念后,针对于对中国乡下人乃至全体中国人“私”的攻击,作者给出了解释: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则在进一步比较了在两种不同社会格局基础上形成的截然相对的道德体系。在群体结构中的社会交往道德体系中,群体超越了个体的现实,是一个公正的维护者和全面的保护者。无论是牧师还是十字军,都是上帝或国家的十字军。

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于是发生了权利得观念。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防止滥用权利,于是宪法应运而生。在差别秩序模式中,由于社会关系是由个人推出来的,所以相应的道德要素只有在私人关系中才有意义,例如,孝在亲属之间,信在朋友之间,不存在部分差别秩序

爱。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正是儒家的人伦差序的结果。

紧接着,《家族》和《男女有别》两篇分别从已经建立的差序格局和熟人社会的概念出发,具体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农村社会,家庭社区没有严格的界限,可以按照相对差异的顺序展开。家庭不再仅仅是生育功能的一个单元,而是一个持续的企业。为了事业的效率,纪律是必须要执行的,这也就有了“家法”。

乡土社会中的家庭就由此而形成。

作为一个熟习得地方社会是阿波罗式的,它需要的是人们遵守现有的秩序,不改变。对于当地社会来说,空间位置的差异甚至时间的差异都充分理解了那些不足以阻碍人们共同生活的人。然而,性别的差异确实无法逾越的。

为了寻求最大的稳定,当地社会制定了男女差别原则。男女差距由此拉大,当地社会已成为一个稳定的社会。

第三部分由《礼治秩序》和《无讼》两篇组成,讲的是乡土社会的礼治特征。

费老首先提出,与法治社会不同,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治的可能性必须建立在传统能够有效处理生活问题的前提下,而地方社会也能够满足这一前提,才能大力维护。在当地社会,个人可以按照祖先的方式做事,因此逐渐形成了一套价值观和对传统的崇敬。

作为礼治社会,每个人都有责任了解礼治,社会也有责任让每个人都知道礼治。因此,打官司说明教育不够是可耻的。中国在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很坚固地存在于民间,如果不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现有一番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可能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第四部分由《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五篇组成,讲的是乡土社会的权力类型。

这个部分主要论述了四种类型的权力,即由社会冲突形成的横暴权力,有社会合作形成的同意权力,发生于社会接替过程的长老权力,以及在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增长的时势权力。

就农业社会来讲,横暴权力是有其限制的。即使是已经建立了横暴权力的皇权,在进行了开疆辟土、筑城修河等工程后,也极有可能因为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承受不住而被推翻。帝国政权经过几轮兴衰更迭,终于确立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同样地,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分工的发达才能使这种权力扩大,因此乡土社会中,这种权力也是微弱的。

因此,费老得出结论,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本质上是名义性的、不作为的。乡土社会所广泛存在的权力,既不是横暴性质也非同一性质,它发生于社会接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这种权力,就像父子之权,既不民主,也不民主。

中国社会实质上是长老统治。

对于第四种权力,时代的权力,它发生在社会剧烈变革的过程中,旧的社会结构无法应对新的环境。它是与长老权力此消彼长,在安定的社会中长老权力发达,而在新旧交替之际时势权力得到极大发展。从形式上看,长老权力是不允许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种权力的形式,内容却是可以经过长年累月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名实分离。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篇7】

“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如是说,可当今的中国社会我们又该如何去定位它?现代化抑或如先生所讲的乡土?

当然先生所讨论的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是站在历史社会发展的大方面来考虑的,但我只从中截取一个角度来微观地剖析中国的现状,这也是《乡土中国》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

从中国社会的演化来看,现代中国社会是由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所一步步演化而来的,人们沿河而居、以土为生,饱含了历史的乡土味。从中国的社会主体来看,以耕地劳作的农民居多,而所谓的城市只不过是由那些富裕的乡村所孕育而来,而城里人只是城市所制造出来的产物。所以说中国社会基层是乡土性的,中国是一个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国度,不管历史如何前进,也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中国的社会根基是不会动摇的。但从中国目前的现实来看,似乎基层性早已被风沙掩埋,面目全非,而现代社会所给予我们只是一个假面具。

无疑中国社会的基层是那些所谓的乡里人,但同时乡里人也是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城里人叫他们乡巴佬,没错,他们的确土,“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在乡下,“土”却是他们的命根,是他们活下去的出路。而且世世代代都在重复这样的路,但也正是所谓的“土”养活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包括那些城里人,是的,他们不用整日与土为伴,但如果没有乡里人在土里的辛勤劳作,又何以供给他们粮食、衣物?这些人又何以为生?似乎历史是这样演进的。

不知从何时起,城里一天天富了,人们住进了洋楼,开着豪华的轿车,出入娱乐场所。甚至财富的黑手伸到了乡里,于是,乡里不再平静了,在大片的土地上建起了楼宇和工厂,机器肆无忌惮地在这片曾经平静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征服,就像它们曾经征服城市一样。紧接着乡里人的心也开始不平静了,为什么他们可以享受那样的生活,我们却要在呆在乡下与鸡鸭禽兽为伴,乡里人开始憧憬城里人生活了。

也不知何时起,乡里人开始背井离乡,到城里去寻找所谓的幸福了,一个个还是乐呵呵的走出去的。但城里真的就有他们想的那么好吗?城市真的能像乡里一样收容他们吗?

最新乡土中国读后感【篇8】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

《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独特文化特点和社会形态。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我对古代中国社会的思考和探索。

费孝通先生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考察,提出了“乡土中国”的概念。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乡村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乡土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费孝通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社会的面貌,深入探讨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阅读本书让我对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社会中,农田是最重要的经济生产资料,而土地所有制的掌握也决定着社会的地位和财富的分配。费孝通以独到的角度分析了地主家庭和农民家庭的差异,揭示了土地制度在社会关系和地域划分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费孝通还深入研究了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治形式。传统中国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而是通过家族和村社的管理来维持社会秩序。这种政治形式在中国乡村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社会结构的基石。费孝通生动地描述了宗族和村社的组织结构,以及权力和地位的传承方式,使我对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费孝通乡土中国》还涉及了农民生活、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我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了解。费孝通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详实的案例分析,揭示了中国乡村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通过阅读本书,我对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更加具体和真实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社会的独特魅力。

《费孝通乡土中国》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思考。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思考,让我对我的祖国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中国古代社会的底蕴所吸引,也更加珍视我们世代承传的优秀文化。同时,我也感到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拥抱变革和创新,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费孝通乡土中国》是一本独具特色的学术著作,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我对中国乡村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阅读本书,让我感到自豪和自信,也让我更加珍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