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总结 >

高三地理总结

高三地理总结

时间:2024-02-20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精]高三地理总结(集锦7篇)。

缺乏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会让文档处理人员逐渐淘汰,范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作家的意图和观点。有关范文的要求你知道有哪些吗?芙蓉134编辑花时间为你编辑了“高三地理总结”,以下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三地理总结【篇1】

[读图识记]1.五国及周围邻国;2.阿姆河、锡尔河、里海4050、咸海4560、天山、帕米尔高原1、概述

位置: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第二亚欧陆桥)。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通过这里,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

地形: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卡拉库姆世界著名大沙漠。

河流: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北冰洋,冰雪融水、降水)

②全球变暖,蒸发强烈,水面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

? 洞庭湖不断缩小的原因:①围湖造田 ②长江上游植被遭破坏,水头流失严重,泥沙淤积。

农业: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农业生产的优点:①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多 ②有水源灌溉 ③土地平坦开阔 ④土壤肥沃

②过度放牧破坏草场,导致土地荒漠化。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东岸及湖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没与里海靠上)、土库曼斯坦三国。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注意]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工程分三期完工,完成一期工程阿特劳——肯基亚克石油管道,全长448.8公里。完成二期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建设,全长1000公里。三期继续建设肯基亚克——阿塔苏石油管道建设,全长1300余公里。

[补充]“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

高三地理总结【篇2】

教师构成:高三地理学科组共有六位成员,老中青搭配十分合理,老教师有老教师的实力,中青年教师有中青年教师的干劲。且能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有效地开展备考复习。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必修1、2、3及选修地理的复习;区域地理复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一)认真研读考纲,确定重、难点,制定有效教学计划,做好集体备课工作。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要求备课组的老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计划,不要各自为阵,要经常交流对班级的看法和教学的看法,因此集体备课尤显重要。备课组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每周的星期二下午和星期四上午,是高三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根据教学进度,相互讨论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并交流授课心得,遇到测验考试,还一起讨论如何命题,分析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探讨下一步教学措施,做到有地放矢,收获很大。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本学期的市一摸之前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

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三)、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课堂教学是学生高考复习的主阵地,为了使备课组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我们做到每节课精心策划使课堂成为优质高效的课堂,并相互听课评课,通过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认真开好备课组教学质量分析会:小到单元测验月考大到期中考试、市一二摸,我们都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认真进行每一次质量分析,分析试卷,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和思路提供第一手材料、

(五)、精选试题,与高考接轨。高三的复习资料五花八门,备课组成员们在反复比较之下,,精心组织练习精选各类习题,整理归纳了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对应的题,发放给学生,不搞题海战术、不浪费学生时间,做到花时少效率高。

(六)、加强晚自习辅导。随着复习内容的增多,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有比较大的困惑,备课组成员利用晚自修时间下班辅导和培优工作,优其是加强边缘生的辅导工作;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高的同学,我们则适当精选题目,让这部分学生加强练习来煅练地理思维、表述等地理基本能力,同时和其他学生一样进行面批,以此达到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引导学生纠正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习效率。

1、课堂教学为了完成进度,忽略了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生为本进行学习的,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往往不知不觉中陷入教师讲学生听的困境,学生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

2、学生地理基本能力培养提高不太。表现在学生的地理读图、析图、地理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比较欠缺问题。

3、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落实缺乏到位,以至于效果不明显。

4、个别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或者是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的情况。

5、教学难度的把握与学生实际接收能力发生矛盾:讲太难,学生接受不了;讲太容易,学生又不能获取多少知识。

1、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利用多种手段(包括电化、多媒体等)改进地理课教学。

2、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使备课组内的教研、讨论气氛进一步浓厚起来,通过讨论、交流,使备课组成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组织编写好各章节的“学案”导学辅助性资料。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互助、互相关心,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再作不懈的努力。

6、勤写教学后记,即反思,要重视教学的积累,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总之,本学期我们高中地理备课组的三位老师都在竭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且大胆推陈出新,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高三地理总结【篇3】

任教高三,深感心理的重压,肩上担子的沉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回首一年来的工作,首先应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教研组长以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高三地理教学任务繁重,时间很紧张,而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状态不一。

下面,结合我在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的实践,总结一些高三地理教学的方法。

知识的严谨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回味无穷。认真参加高三教师市、区、校级教科研等继教活动;与孔老师认真研讨近几年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使高三地理组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水平。针对16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如:学习地理的基础和兴趣,高三月考的成绩及试卷分析,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态和方法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可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每一节地理课的最基本的前提。

2、精选习题从复习资料《导与练》中,挑好课堂的同步训练题,当堂巩固每节课的地理知识点。其次,精选单元检测题。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便利,从中为学生挑选习题,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可见,选好地理练习题,并训练学生,是夯实地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途径。

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从高考试题的命题宗旨看,“能力立意”:重在“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重在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而结构性的知识易于迁移和重组。其次,用实例教学教会学生构建高质量知识结构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复习。

;在答题技能与技巧上,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与技巧,训练学生熟练简答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同时,要学会使用标准答案。

学法辅导等方面,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另外,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这个时期,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极不稳定。老师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有空或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沟通,帮学生调节好状态,迎接高考。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是在最后的考前冲刺时期,有超过20人次以上的学生主动找我沟通,向我寻求帮助。事实证明:越是临近高考越是沉得住气,考得就越好。

高三地理总结【篇4】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好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光是知识的探索过程,练习题的探索过程同样能使学生主动展开思维活动,经过探索、发现、创造的全过程,不断发掘内心的潜力,以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如20xx年全国卷Ⅲ36题高压对天气的影响,如果在平时训练当中,把反气旋对某地的影响过程完全呈现出来的话,学生很容易得分。再如沙尘暴如果把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其时空分布、发展特点、形成原因就不难记住。fr134.cOM

地理课程无论如何改革创新,只要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制度存在,课堂讲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地理教师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主要形式,课堂讲授的教学效率高,这是公认的,那么在课堂上,要有好的效果,教师就要有激情,传播激情,是地理老师讲授的优势。揭示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洋流运动在地理原理上的脉络,渲染旅游审美的内在蕴意,都可以抑扬顿挫,抒发激情。特别容易对地理专业的热爱,地理专业素质的广博精神,特别容易为学生做出亲切的表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热情,学习效益得到保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融合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内驱力,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台风、沙尘暴、地震、火山等,要用翔实的资料、绝美的图像、优美的语言、气势磅礴的激情以及对人类的无限的怜惜之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再如环境问题的讲述,大部分学生觉得枯燥,实际上如果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资料、震撼人心的表情,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产生的深深思考,对环境危害的担忧,对环保责任的认同,自然而然地,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知识都会引起密切关注,难点和重点都会迎刃而解。

3、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更重视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平时上课时就要扎实、准确、熟练,要有分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同时,学习中要注意三要、三不要: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教程进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结论的背诵;要引导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复习,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习;还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分专题将相关内容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复习,而不要各自为阵。

近几年高考在题目创设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注意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引导学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平时注意收集的信息和材料的质和量,必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吻合,必须与世界的发展主流相一致,必须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还应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帮助学生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xx年高考卷Ⅰ36题沙尘暴就是充分体现人们关注的热点,平时稍稍留意,答题就应当很顺利。

习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即学科重点、主干内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突出,前后呼应。课堂上及时反馈,协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总结出二级结论,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训练目标。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地图,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如今年高考题从坐标图、柱状图、图表、区域地图等类型较多,都需要平时课堂精讲精练,从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回想每一部分内容的出题思路与做题方法使学生系统地熟悉教材,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回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师制定的回扣提纲进行回想。

教师制订的回扣提纲逐点进行回想并与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对照。回想要目标明确,有计划性,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不仅教师要自己明白复习的目的与复习计划,更要让学生明白,便于师生配合进行复习。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一、二轮复习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习,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可作为前种方法的补充。通过回想不仅能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迁移,而且学生会感到自己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适应高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调整临考状态很有好处。

在想的时候,要边想,边看地图,想地图,图与知识点的结合更容易理解记忆。

主要看教材、看过去整理的错题集及过去做过的练习。“看”要结合回“想”进行,重点看达不到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看看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类型,以及近年高考试题的错解分析等,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重蹈覆辙。

高考前的学习,要根据自身各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薄弱科目得到较大的提高。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现在不要再去处理过多的高难度习题了,而应把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回归课本,确保每个基础点都过关。比如20xx年高考谷物的分布、气温、降水、雪线的分布等等,无一不是在基础知识上做文章。

在教学中,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近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习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习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具体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如20xx年高考卷Ⅰ36题,三个图中很多信息是题的答案。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要让学生多想、多思,在想、思的基础上,加强看和练的针对性,教师要号准高考的脉搏,切实落实双基,培养学生答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理,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高三地理总结【篇5】

本学期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们高三地理备课组由张文虹、蒋伟东、单燕霞、阮广洪、单小雪和陈彦晓组成,大家取长补短、默契配合,在上学期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所有的地理主干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二、三轮复习,大胆取舍,并突出重点,顺利地完成高三地理的教学任务。下面是我对这一学期的简要总结。

一、集体备课、钻研教学

我们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钻研课标和教材,吃透课标,精心备课,既备教法也备学法,落实了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坚持按时集体备课,每周四的下午是我们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授课的方法,做到目标、进度、作业、测试的统一,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写出一稿,讲述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教学重点及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教案。通过集体备课,研究高考的新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备课组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准确把握高考趋势和命题方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方向。

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高考复习的主阵地,为了使备课组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我们尽量做到每节课都精心策划,课堂教学坚持以学校的“爱人、树人、立人”的办学理念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同时根据学校“多思自主、多维评价、多元发展”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广东高考说明地理科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通过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教学互助、教学反思达到共同提高,使我们的课堂更优质高效。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

知识网络,这个阶段在第一学期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是重点章节加个别专题复习,我们打破了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了重组,寻求联系,侧重能力的培养,时间用了接近2个月,安排了9个专题;第三阶段讲练结合,主要是为了查漏补缺,调整答题时间和应试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精选试题,与高考接轨

高三的复习资料五花八门,我们备课组和其他两组合作对资料进行反复比较,精心组织各类习题、试题,坚持每周三的文综测试和周一选择题的测试以及周五的.晚练,提高学生高考时间应对能力,每次测试后及时批改、及时有针对的讲解。此外我们还整理归纳了历年高考常考考点的对应习题和综合题答题策略,发放给学生,尽量避免题海战术给,保证学生时间的有效利用,做到高效复习。

总之,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竭尽全力地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工作中也会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备课组

将会继续坚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高三地理总结【篇6】

1、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结合生活常识学习地理

多看国家地理杂志和有关地理的节目,多去旅游。热爱生活,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地理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回过头看看你的地理课本,SOEASY。这样学习地理你会理解深刻,不用死记硬背!

2、做好地理知识结构,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笔记,特别是必修1得花点苦功夫,其实大部分都是有规律的,把重点知识掌握,多理解下。最后把老师讲的和自己学习的知识做好思维导图,包括地图、表格等。

3、根据地理知识结构和思维导图做好每一章每一节的练习

要适当地做一些练习,但不能多做练习。觉得哪个知识点难还不理解,找出10套题只做该知识点的题目,做这些试题的时候要认真,保证做一题对一题,全部吃透,这个知识点你就算过关了。另外你要把以前考过的试卷拿出来再做做错题,这样比做陌生题要好得多。错误的地方再温习一下,看看失误的地方是否已经解决了。

高三地理总结【篇7】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信宜怀新中学梁 莹

以《高考大纲及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一、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有3个班,其中将高二的一个艺术班的学生均分到三个文科班中去。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缺少解题能力。

二、备考依据:

《2012广东文综高考大纲及说明》,《金榜夺冠2012高考地理总复习》及相关练习,《区域地理》(自编资料),地理教材等。

三、工作目标:

地理学科涉及内容多,但是考试内容却有限,而且每年考试题都具有不重复性,因此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全面夯实基础,要使复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省时性。对于高考重点知识要大讲特讲,讲深讲透,而非重点知识少讲略讲,不考内容干脆不讲。避免走弯路.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四、具体措施:

(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

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

(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老师要对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3)精心组织教学:

1、备课: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搞好集体备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到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

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第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并能记录下来。本学期每篇讲读课文的备课中都能体现课后随笔。在反思中求进步。

(4)精选、精练、精评

进入高三,练习越来越多了。堂课要有练习,每个单元有小测验,每个月有月考。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

然后,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不在多,关键要精。

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

五、高三地理复习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2012年8月—2013年2月)

世界地理、中国地理(2012年8月—9月)

必修一(2012年10月)

必修

二、必修三(2012年11月—1月)

2、第二轮复习(2013年2月—4月)--地理专题复习

3、第三轮复习(2014年5月)---综合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二轮复习采用专题模式,主要是强化主干、构建体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针对学生的失分情况,首先,强调审清题意,做题时找出每个问题的关键词;其次,加强地理专业术语的规范,在讲授时用语要科学、规范、准确,要用地理术语来表达,切忌用方言;第三,要充分利用各种示意图,让学生建立形象的地理表象,提高地理图表分析能力;最后,培养答题技巧,如尽量少而精,如果没有把握则不如多答。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有把握,则可适度模糊。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晰。

第三轮复习则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文综套题训练,查缺补漏。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