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一家教案反思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时间:2024-02-20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精选10篇)。

感兴趣于“鸡的一家教案反思”的读者一定不能错过这篇我们精选的文章,为了避免遗忘还请您将本页添加到浏览器的收藏夹中。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是实现课程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儿歌绘画熊的特征。

2、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激发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ppt课件。

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熊猫课件,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有只小动物要和小朋友做游戏,你们愿意吗?(愿意)

播放课件,引导讨论。

2、教师小结:小熊有一个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

二、基本部分

1、结合儿歌观察小熊的外形特征。

(1)师:老师把小熊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啊?

妈妈给我一粒豆,我用小盆装。[快思老师.出处]

爸爸给我两粒枣,我用大盆装。

左看看,右看看。围上围兜好吃饭,妈妈奖我大红花。

(2)教师分句讲解儿歌。

2、交待作业要求

(1)老师示范小熊的画法。

你们想不想学呀?现在请你们一边念儿歌一边伸出手指一起画好吗?

师:小熊的家里还有 呢?(爸爸妈妈)出示课件。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一边轻轻地念儿歌,一边把小熊的一家画下来好吗。画好了要把小熊的家打扮的漂亮一点。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作品,表扬画的好有进步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专注度高,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能够大胆、自信地表达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充分自主地探索和交流,有良好的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审美体验以及同伴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交往能力,通过操作作品的展示,可以看出幼儿的个体水平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

2、让幼儿感受家庭的亲情,初步培养孩子爱家庭、爱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3、让幼儿感受新春佳节中相互拜年的热闹气氛,学说简单的贺年用语。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全家福的课件、录音机和录有《新年好》歌曲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请幼儿看看他们每个人脸上是怎样的表情。幼儿回答时,还可模仿一下。

2、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人物的身份。后提问:

1)爷爷长得什么样?(白胡子、白头发、脸上有皱纹)

2)奶奶长得什么样?

3)这个叔叔是谁?是爷爷奶奶的什么人?

4)爸爸旁边的短发阿姨是谁?

5)这个长发阿姨是谁?

6)站在姑姑边上的是谁?

7)这个最小的是谁?

3、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的位置。提问:

1)照片上爷爷奶奶坐在什么位置?

2)爸爸、妈妈、姑姑站在哪里?

3)姐姐和宝宝在哪里?

4、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小结

(三)游戏“拜年”

1、说简单的贺岁语句。

2、让幼儿互相拜年,说贺岁语句。

3、大家一起唱歌曲《新年好》,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开展的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观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还让幼儿感受家庭的亲情,初步培养他们爱家庭、爱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3

中班语言活动《快乐的一家人》教案反思

一、引言

《快乐的一家人》是一堂中班语言活动课,通过家庭主题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合作意识和家庭观念。本文将围绕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展开讨论,以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密关系。

(3)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

(1)家庭成员的称呼与角色扮演。

(2)家庭中的日常活动与用语。

(3)家庭的亲情与欢乐。

3. 教学形式

(1)教师讲解与示范。

(2)小组活动与合作探究。

(3)游戏与互动体验。

4. 教学资源

(1)图片:展示各种家庭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与想象。

(2)幼儿绘本:引导幼儿听故事、看图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3)家庭图片:家庭成员和活动的真实照片,帮助幼儿联想、叙述和角色扮演。

5. 教学环境

(1)课堂布置:创设家庭般温馨的学习环境,如悬挂家庭成员的图片。

(2)教具准备:图片、故事书、家庭照片等。

6. 教学方法

(1)听说结合:通过听故事、观看图片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思维与表达。

(2)情景模拟:以幼儿感兴趣的家庭活动为切入点,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3)游戏互动:设计多种游戏形式,拉近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促进幼儿共同合作。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引入:教师播放一段幼儿绘本视频,引发幼儿对家庭的思考和兴趣。

2. 文字介绍: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家庭成员并说出称呼。

3. 听故事:教师以幼儿绘本《快乐的一家人》为教学载体,讲述有关家庭欢乐的故事。故事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观察绘本图片,提出问题,激发幼儿思考。

4. 图片展示:教师呈现不同家庭成员和活动的照片,引导幼儿说出照片中的内容,并进行简单描述。

5.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家庭,通过表演情景来增强对家庭活动和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6. 回顾总结: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学到的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激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家庭活动。

四、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1) 教学目标明确:通过一堂活动课,成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家庭观念。

(2) 教学资源丰富:图片、故事书和家庭照片等资源的应用能够激发多种感官,增加了幼儿的参与度。

(3)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听说结合、情景模拟和游戏互动等多种方法,确保了幼儿学习的全面性与多样性。

2. 不足之处

(1) 组织管理有待加强: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时,有些小组协作不够默契,部分幼儿表现被动。

(2) 教学环节安排过多: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过多,使得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过长,有些幼儿出现疲倦情绪。

(3) 评估方式不全面:仅仅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与表达,未采取更细致的评估方式,如思维导图或作品展示等。

综上所述,《快乐的一家人》中班语言活动通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的探讨,确保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在组织管理、教学环节安排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家庭观念。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4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通过游戏,知道挂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4、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图卡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日历、台历和挂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数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笔人手一份;

3、20xx年日历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WwW.fr134.cOM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

3、幼儿尝试在日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选材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而进行的,在环节设计中我结合幼儿的疑问,运用故事、数字卡游戏、情景展示日娃娃的家等形式,引导幼儿踊跃参与、积极与老师互动;教具准备充分,活动既有面向全体,也有个体展示的机会。年的概念很大,对孩子来说单用语言描述是不够深刻的,所以重点了采用边讲故事边用教具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很快的进入了活动中,并领悟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在习得知识后并应用到生活中才是真正的理解,于是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让幼儿在年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和节日(五一、十一、六一)等,幼儿表现地很积极很认真,在此环节中得到了提升。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5

油水分离的画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学生对此会有一点新鲜感。油水分离画,就是先让学生用蜡笔进行简单的绘画涂色,接着将颜料刷在画纸上。让学生体会水油分离的绘画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知道水和油是不能融合的,也知道蜡笔是有油的成分的,而颜料中加的是水,所以用颜料刷背景后用蜡笔绘画的地方就会显现出来不会被覆盖。

九年级是高年级,学生对生活认知有一定的经验,在劳技课和语文课中学生接触过“海蜇”,而海蜇就是一种可食用的水母,因此,我选择了“水母”这个主题内容,也可以给学生拓展普及关于水母的知识。

在绘画过程中,A组学生能够完成绘画,而B组学生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涂色单一,涂不满2.水母的触手形状单一,不会延伸变化。我发现高年级学生的绘画习惯非常“规矩”,尤其是能力稍低的学生表现的更为明显,老师怎么画,他们就怎么画,几乎每一笔都想跟老师的一样,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学生的绘画创造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多鼓励他们在绘画上多加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拥有探索昆虫的欲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昆虫操作卡片若干张,多媒体。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

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根据此作出判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组织幼儿进行手指游戏。

2、师:今天大家表现的这么好,我很开心。其实老师今天也有一件开心的事要和大家分享。你们想知道吗?其实今天是我们班上一位小朋友的生日,猜猜他是谁?

3、师揭晓答案:出示毛毛虫的图片。在他生日的时候来了很多的朋友,猜猜都有哪些小朋友?

二、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

1、教师出示图卡

师:

(1)你们发现了哪些昆虫来参加毛毛虫的生日会呀?

(2)蜈蚣和蜘蛛来参加生日会,毛毛虫为什么要请他们回去呢?

(3)毛毛虫是怎么说的?!..教案网出处!他的昆虫朋友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

小结:原来它们都是昆虫,都有六条腿,有头、胸、腹、也有翅膀。

2、毛毛虫的秘密。

师:毛毛虫为什么只邀请昆虫朋友参加它的生日聚会,那毛毛虫自己是昆虫吗?(师播放《毛毛虫变成蝴蝶啦》儿歌,了解毛毛虫的蜕变过程。)

三、通过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昆虫特征的了解。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集体辨认。

活动延伸:

1、我们带着刚认识的新朋友一块给毛毛虫唱首生日歌,祝它早日变成美丽的蝴蝶。

2、去户外找一找,看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昆虫。

教学反思:

随着天气的升温,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学校四周,平时在小区里,小朋友们看到了很多小动物,那么在这里面有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呢?小朋友们都还不是很清楚。

昆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在生活中有着很深的探索欲望。教师出示动物图卡片,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图中的动物的了解,帮助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昆虫和非昆虫。活动再次通过故事《毛毛虫的生日会》归纳总结幼儿眼中昆虫的特征。

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参与性也比较高,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昆虫的认识,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以幼儿为主,顺应幼儿的发现与认识。更加的让活动变得生动。

通过本次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了解大自然的秘密。但是课后教师没有给幼儿预留学习运用环节,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方面有待加强。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7

准备:

画纸、彩笔、章鱼视频、幼儿已有绘画封闭圆的基础。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

接下来请每个小朋友都安安静静的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

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

1、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大海里还有什么?(水草、珊瑚、岩石等)它长什么样子?(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圆圆的身体下有8条长长的、弯弯的像椭圆一样的触手)

2、它在海里是怎样游动的?(幼儿可做动作模仿)在它的触手上有什么?(像圆点的吸盘)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喷出墨汁保护自己

根据幼儿的回答,带着问题让幼儿再观看一次视频。重点观看章鱼不同的游动姿态。

小结:章鱼在遇到敌人、坏人时会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小朋友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三、幼儿作画。

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观察绘画不同姿态的、自己喜欢的章鱼。教师做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幼儿绘画完整的章鱼身体。

四、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提问法,发现法,引导孩子积极动脑。多数孩子能积极参与,大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和同伴交流。由此孩子的活动兴趣很高,活动效果明显。但有个别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过老师的暗示才能认真回答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8

《小班科学瓶子一家亲教案教学反思》

引言:

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幼儿体验到科学的乐趣,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小班科学瓶子一家亲教案进行教学反思,探讨其教学效果及改进方向。

一、教学目标:

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参与实践探索和发现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此次教学内容包括了瓶子漂浮、瓶子沉没以及瓶子变色等实验。

三、教学步骤:

1. 瓶子漂浮实验:

幼儿园教师先向幼儿展示了一个装满水的透明瓶子,并询问幼儿瓶子是漂浮的还是沉没的。幼儿踊跃回答并进行了讨论。随后,教师向幼儿提供了几个不同材质的物品,引导幼儿猜测它们是否会漂浮,并一一进行实验验证。

2. 瓶子沉没实验:

教师随后向幼儿展示另一个瓶子,并装入了一些特定的物品,引导幼儿讨论瓶子是漂浮的还是沉没的。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同样的实验,让他们通过实践探索了解瓶子沉浮的原理。

3. 瓶子变色实验:

最后,教师向幼儿展示一种魔法液体,在瓶子里倒入黄色的液体后,幼儿发现液体变成了蓝色。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解释液体变色的原理,然后分发给每个幼儿一瓶魔法液体,让他们自行尝试并交流结果。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幼儿们不仅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还培养了观察力、逻辑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他们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实践验证。但是,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 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部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得较为被动,需要引导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实验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部分幼儿在描述实验结果时表达不清楚,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组织实验过程有待改进。在实验环节中,需要更加细致地组织幼儿的参与,确保他们能够认真观察、记录和总结,从而更好地吸收和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小班科学瓶子一家亲教案的实施,幼儿们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细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改进组织实验过程的方法。希望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和实践改进,能够让幼儿在科学教育中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9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土豆一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在玩土豆一家的游戏情境中,尝试进行默念,感知休止节奏。2、能用语言、动作有节奏的大胆表现,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PPT活动过程:一、复习儿歌《土豆》1、提问:你们都爱吃蔬菜吗?喜欢吃哪些蔬菜?2、强调儿化音3、看着图片把儿歌《土豆》念一遍。(呈现PPT)二、音乐游戏《土豆》第一关:说唱《土豆》(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儿歌)先听音乐,后尝试跟着音乐说唱,最后有精神的将儿歌合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小结:有精神的说唱会很棒!第二关:唱做《土豆》(一边做手势一边跟着音乐说唱)1、出示手势PPT,解读手势含义。2、请幼儿尝试边念儿歌边做出相关手势。3、跟着音乐练习几次后,正式闯关。第三关:丝儿吃掉了(初步尝试默念,感知休止节奏)1、提问:这副图和之前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2、尝试用默念的方法表示丝儿被吃掉第四关:片儿吃掉了(巩固用默念的方式,感知休止节奏)尝试用默念的方法表示片儿被吃掉第五关:丝儿片儿吃掉了(用默念的方式表达丝儿和片儿都被吃掉)合着音乐表演,大胆用语言、动作表现。第四关:吃土豆(分组接龙完成儿歌)以小组轮流的方式完整表现把丝儿片儿都吃掉。三、延伸活动(音乐角中自主尝试《土豆》游戏)展示《土豆》节奏图谱,激发幼儿在音乐角中尝试新的节奏玩法。活动反思:1理解PPT,出示手势,解读手势含义。2可以让幼儿尝试边念儿歌边做出相关手势。

鸡的一家教案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1、在玩土豆一家的游戏情境中,尝试进行默念,感知休止节奏。

2、能用语言、动作有节奏的大胆表现,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土豆》

1、提问:你们都爱吃蔬菜吗?喜欢吃哪些蔬菜?

2、强调儿化音

3、看着图片把儿歌《土豆》念一遍。(呈现PPT)

二、音乐游戏《土豆》

第一关:说唱《土豆》(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儿歌)先听音乐,后尝试跟着音乐说唱,最后有精神的将儿歌合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

小结:有精神的说唱会很棒!

第二关:唱做《土豆》(一边做手势一边跟着音乐说唱)

1、出示手势PPT,解读手势含义。

2、请幼儿尝试边念儿歌边做出相关手势。

3、跟着音乐练习几次后,正式闯关。

第三关:丝儿吃掉了(初步尝试默念,感知休止节奏)

1、提问:这副图和之前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

2、尝试用默念的方法表示丝儿被吃掉第四关:片儿吃掉了(巩固用默念的方式,感知休止节奏)尝试用默念的方法表示片儿被吃掉第五关:丝儿片儿吃掉了(用默念的方式表达丝儿和片儿都被吃掉)合着音乐表演,大胆用语言、动作表现。

第四关:吃土豆(分组接龙完成儿歌)以小组轮流的方式完整表现把丝儿片儿都吃掉。

三、延伸活动(音乐角中自主尝试《土豆》游戏)展示《土豆》节奏图谱,激发幼儿在音乐角中尝试新的节奏玩法。

活动反思:

1理解PPT,出示手势,解读手势含义。

2可以让幼儿尝试边念儿歌边做出相关手势。

3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