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

时间:2024-02-10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精选9篇)。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老师遗漏重点内容,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才是好的?小编特地为您整理的“《边城》教学课件教案”,我们提供这些资料希望能对寻找答案的人有所帮助!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篇1】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

诗歌是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文学体裁,而中国古典诗歌又是世界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古典诗歌群芳竞放,名家辈出.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情壮志之辞,也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之音。面对优秀的文化财富,如何去品析、研读、讲授,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所以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入的古典诗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视的,但大部分老师还是采用应试教学的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融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点:

学会美读定基调,以读带讲。“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以及感情基调,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以《再别康桥》为例,诗歌的七节贯穿着诗人的情感变化:第一节作别云彩,表面洒脱飘逸,内心难分难舍;第二节到第五节回忆金柳倒影、水草招摇的康桥美景,表现了诗人沉迷清泉美梦,寻梦放歌的喜悦眷恋;最后两节则展现了沉默康桥、惜别云彩、飘然离去的无限惆怅,所以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氛围,读出感情变化。

抓住意象品意境,以点带面。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实不仅仅是词,诗歌都是讲求境界的。“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象则是这一艺术境界的组成部分,诗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为诗人的思想情感所点染,浸润。古典诗歌的教学,关键是学习如何走进诗歌的意境。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象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又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有时,我们能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化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积累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

组织活动激兴趣,以练带学。古人云:“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如果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学的愿望,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并鼓舞他们生动而愉快地去学习。总之,学习兴趣对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了“诗词诵读园”,每天利用学校安排的午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古诗词,通过诵读,不仅让学生熟读成诵,而且也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从而缩小时空差距,让更多的学生走近诗人、词人,乃至真正地走进其作品之中。

也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诗词情节改编课本剧,例如讲《雨霖铃》时,可以布置学生先了解柳永的有关材料,进而鼓动:柳永的经历太可以构成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了,而在柳永的故事中,《雨霖铃》的情节必不可少,假如你是导演,你将怎样设计这段情节呢?学生的创作欲望会特别强,尤其经历了一次课本剧的琢磨,可以人人有话说,甚至平时不爱讲话的同学都可以参与到设计中来:先设计环境,寒蝉、长亭、雨歇;然后在环境中有人物活动,帐饮无绪、留恋、兰舟催发;再设计一个老艄公催人上路,此时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船开了,一个站船头,一个立岸边,久久不忍离去。那么,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已理清了上阕的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抓住层层烘托的手法,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作者是怎样将深深的情感融于景事之中的,使学生对本文的主要写作技巧有了较深的认识。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诗词创作比赛,按意境高低,技巧强弱等评奖,优秀作品搞展览等等,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深入。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使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素质全面迅速地得到提高,这应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高中阶段进行文学鉴赏要把握这个基本思想。

(作者单位:吉林油田高中)

(责任编校:扬子)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篇2】

边城教学设计与反思

引言:

边城是中国现代散文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运用这部经典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进行边城教学设计,并从反思的角度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评估与提升。

一、教学设计

1. 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边城这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边城,能够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意义,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2. 教学内容与方法:

(1)内容设计:

将教材内容合理地分成若干节次,以便有助于学生对作品进行逐步理解。在每个节次中,结合具体的情节和对话,向学生解释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作者意图。可以适度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2)方法设计: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和阅读指导外,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播放适当的影像和音频素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氛围。同时,可以安排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讨论等互动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评价方式:

针对边城教学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综合性评价方式进行,如学生的书面作业、小组报告、课堂参与等。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题目,来考察学生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二、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估:

针对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等进行综合考量。同时,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学习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他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材料的评价和建议。

2. 教学问题分析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经验总结与分享:

通过评估和改进,我们可以总结一些教学经验,并将其分享给其他教师。这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结语:

边城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教学设计与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部作品进行教学,并且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不断总结经验,与其他教师一起分享,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篇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环境描写来把握文章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2.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通过解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

感受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

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齐读: “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这是沈从文先生写给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一段话。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从文先生对边城炽热的爱。沈从文先生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从风景、风俗、人情三方面来探究 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分析环境:

(1)风景美:

《边城》课文很长,布置了同学们扎扎实实的预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

明确:P16豆绿色的水 天气明朗 落日 薄雾 白云

“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欣赏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

(2)风俗美: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P14.端午节: 龙舟赛 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P19.中秋、过年: 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

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

(3)人情美:

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

明确: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

下面我们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一、二、三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四、五组探究翠翠与爷爷的感情;六、七、八组探究爷爷与乡邻的感情 。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A、 翠翠与傩送:(爱情)先请是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1、从刚才的朗读中可看出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怎样?(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

2、傩送有没有生气?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傩送:(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傩送:(动作、神态:笑)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3、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心理)

明确: P19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 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P19:“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心理描写,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这个片断,着重通过语言、心理、神态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一个宽厚热情的帅哥形象。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蒙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B、翠翠与爷爷:(亲情)

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

P16: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四次)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翠翠对爷爷的感情?

P22: 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 (语言)

Q: 不过,在文本中,在另外一件事上,爷爷没有弄明白翠翠是怎么想的,并且祖孙二人似乎真的是有那么一点隔阂了,大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事吗?

明确:P20。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几句对话:

“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语言)这都是话中有话啊。第一句翠翠对爷爷有抱怨,因为在爷爷的话中,居然没有说翠翠惦记着的傩送。第二句话,是因为这只鸭子是大老送的,如果是二老送的,即使是几根鸭毛,翠翠也会爱如珍宝吧。

3、 第五部分写到爷爷和翠翠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句话“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这句话里说“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怎么理解?

爷爷:记忆所止处:让天保娶翠翠;

翠翠:记忆所止处:思恋二老。

从全文来看,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祖父的确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祖孙二人的感情。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份纯真的祖孙情怎不令人感动呢?

C、爷爷与乡邻:(友情)

①爷爷与“老熟人”:

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爷爷与“老熟人”的关系的呢?

P16:“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白描)

“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②、爷爷与过渡人:(友情)

P21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③爷爷与顺顺

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 ,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三、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或词)呢?

参考答案:例如:“美”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爱”通过爱情、亲情、友情“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纯”边城民风纯朴,边城人心地纯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

师点评: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四、拓展深化: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主题)

明确: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五、通读全文探究:除了以上分析的人情美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展示了边城的哪些其他人情美?

参考答案::1、P14、15:军民同乐;

2、P15:顺顺与儿子之间的父子情;

3、《边城》中显示的天保与傩送的兄弟情。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感受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同学们,如果有时间,我希望大家阅读《边城》的全文;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大家到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去欣赏边城的美丽。

板书: 边城 沈从文

爱情 纯洁

亲情 纯真

友情 纯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篇4】

【课文品读】

一、简介《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二、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2年诞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少年时代顽劣异常,上私塾总是逃学、打架、撒谎,和一批“小流氓”(沈从文语)四处游逛,惹是生非。不到14岁就去当兵,却是一支“半匪半军”的队伍。六年时间,沈从文眼见有上万人被杀。有人戏说,沈从文是“当土匪”出身。20岁时,沈从文厌倦了“半匪半军”的生活,只身来到北京。想上大学。连新式标点都不懂,自然考不上,也上不起,只好在北大“蹭课”。一边苦读,一边写作。没有经济来源,冬天只穿两层单衣,生活十分困窘。

1924年12月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篇小说,初涉文坛。到1948年,出版小说、散文、文论等共70多本,平均一年3本,是中国最多产的作家。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在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连*都说,她在青岛大学读书时最爱听沈从文的课。还编辑过《京报》《大公报》《益世报》等大报的文艺副刊,编撰过中小学国文课本,创办过文学杂志。他的爱情生活幸福美满──夫人张兆和是才女加美女,他们的婚姻还有一段佳话。

解放后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做一般职员:抄卡片,作讲解,为各方面打杂……文学创作从此停止。“文化~~”中先后8次抄家,无休止的检查、之余是扫厕所,到农村“劳改”。但仍写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宋铜镜》《战国漆器》《中国的瓷器》等大量学术著作,作家转变成文物学家。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沈从文热”。他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可惜擦肩而过1983年沈从文患脑血栓,左身瘫痪。1988年5月10日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86岁。如果他晚去世半年,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培养语言概括能力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感受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第一步,概括事件理解文章;

第二步,找出美景进行赏析;

第三步,精读体味了解风俗美;

第四步,具体品析人情美;

第五步:综合概括,品析边城之美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概括文中事件,体会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老的湘西风貌如同久在深闺的少女,谱写着一曲曲古典诗意的歌谣,纯情轻柔,自然朴实。走进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便如同舟行水上,触目尽是诗情画意,今天,我们来学习《边城》。

二、整体把握

第一步,概括事件理解文章;

概括文本每部分的内容

明确:(一)边城紧锣密鼓筹备龙舟赛。

(二)两年前翠翠巧遇二老傩送。

(三)一年前翠翠巧遇大老天宝。

(四)渡口边迎婚送亲撩拨情思。

三、文本解读

认真读完文本,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呢?

生:美。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鉴赏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把握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说的阅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及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湘西古朴、淳厚的人文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欣赏“边城之美”。

教学难点:由文本延伸,引导探究“边城之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湘西大家”——边城之范

1、这里山青青水碧碧,这里水寨苗家韵依依,这里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边城优美的自然风光。

所谓边城就是靠近两个地区交接处的城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茶峒。那里有小河沿岸的优美风光,那里有凭水依山的小城,那里有清澈见底的河流,那里有浓翠逼人的细竹,那里有恬静幽美的山村,那里有桃花深处的人家,沈从文给我们勾画出一个如诗如画,如烟似梦的田园牧歌式的美丽湘西世界。

2、作家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代表作: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边城》;一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如《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

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边城》充满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寄托了沈从文“美”与“爱”的理想,是他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是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巅峰之作,文学地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居于第二;曾于1987年、1988年两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沈从文的文字是中国文学最美的象征。

3、写作背景。

1934年,沈从文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湘西故乡,看惯了大都市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乡人身上保留的那种质朴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现代文明的侵入,这种人性美行将消失的情景,于是创作了中篇小说《边城》。

二、“不悖人性”——边城之事

1、《边城》故事简介。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爷爷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顺顺的小儿子傩送并喜欢上了他。一年前的端午,翠翠初识傩送的哥哥天保,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之后,在唱歌之时,让弟弟先开口,为了成全弟弟,自己没有唱歌,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爷爷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

小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怅惘。

补充翠翠父母的故事

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忠厚的老船夫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军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翠翠的母亲却关心腹中的孩子,不忍心死,拿不出主张。老船夫知道后,只当做没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一面怀着羞惭一面怀着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喝了许多冷水死去了。留下翠翠,由老船夫一人抚养。

2、课文节选故事内容。

(认真细读课文,对照了解故事情节)

三章,又到端午,民风民俗: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端午节,边城的人们用自己独特而古老的方式欢庆节日,活动丰富,官民同乐,生活安乐祥和。

四章,两年前端午,初遇傩送: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和爷爷到城里看龙舟,爷爷因担心替自己守渡船的老朋友,先回去了,因为朋友喝醉没有再返城找翠翠,翠翠一直在河边等爷爷,等到天黑,遇上在河里捉鸭子的傩送,两人一番“拌嘴”后,傩送请人把翠翠送回家。回家后的翠翠心思有了些“异样”。

五章,一年前端午,初见天保:翠翠回想一年前的端午节,带着“异样”的心情,又去城里看龙舟,却遇上下雨,到顺顺吊脚楼避雨,没见到二老傩送,却认识了大老天保,天保慷慨地送了翠翠鸭子和粽子。回家的路上,爷爷试探翠翠,被翠翠回绝。

六章,回到现在,花轿情思:小说再回到现实中,老船夫与卖皮纸的过渡人争执,拒不收钱。爷爷重提一年前和两年前端午节的事,翠翠俏皮地与爷爷逗笑。翠翠看着迎婚送亲的喜轿,听着爷爷吹的唢呐,心飘得很远很远……

3、请给“边城”加上一个恰当的定语,要求概括出小说所写的主要内容。

示例:风景秀丽的边城;民风淳朴的边城;宁静幽美的边城;至真至善的边城……

4、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并谈谈为什么。

示例:美。

教师提示:作者在谈到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我的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个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的美可以概括为风景美、民俗美、人性美。

三、“美的赞歌”——边城之美

1、学习小组的划分与分工。

把学生分为如下六个小组进行探究学习:民俗风情组;人物篇之翠翠组;人物篇之爷爷组;人物篇之兄弟组;人物篇之乡民组;自然风景组。

任务:民俗风情组主要探究小说描绘的风俗美,人物组主要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的描写方法,风景组主要探究小说描绘的自然风光美。

要求:从文中找出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指出特点,分析作用。

2、探究示例(教师引导)

飞扬的锣鼓——民俗风情美探究

(1)、《边城》充分地描绘了湘西边地风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请速读课文,划出文中集中描写当地锣鼓的相应的文字。

明确:课文第三章的第三、四、五段。

(2)思考这些风俗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明确:边城不仅保持着古老淳朴的民风,而且相应的保持着古老的风俗习惯。锣鼓飞扬的场面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的和睦安乐的风貌,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3、学生在学习合作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活动。

4、学生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示例(1)如诗如画的风景美

相应文字: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风景特点:这里的山——青青,水——碧碧,水寨苗家——韵依依。

作用:再现了边城的温柔、美丽、平静,远离世俗的尘嚣。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边城清丽明净的自然美。沈从文如此着力于边城的自然景物,其中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以自然的明净状写湘西人心灵之明净。于是,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和清丽明净的自然美就构成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示例(2)热情友善礼让的乡民

相应文字:第六章“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至”可以吃到镇筸城!”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这里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示例(3)翠翠物形象分析

翠翠被人送回家,“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这一段描写凸显出乖巧的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祖父的气,只是表现出一种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

另外,翠翠第一次在吊脚楼下见到傩送二老,二老邀请她去家中做客。翠翠误会了,骂了他一句。二老说,你在这里,当心河里的大鱼咬你。翠翠说,大鱼咬不咬我不关你事。联系此细节,翠翠对爷爷说自己被鲤鱼吃去,实际上是对邂逅二老的情景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翠翠对二老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是淡淡的。“大鱼咬你”这句话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回忆,而且,这句话颇带俏皮味,也成了翠翠和二老以后相爱的一个隐喻。

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总之,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其关怀备至。对于爱情羞涩又真挚,后来傩送出走她又矢志不渝的在等心上人回来。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示例(4)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爷爷形象: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勤劳,善良,对孙女爱怜备至,特别是为翠翠爱情,默默的操心担忧,对其心灵呵护备至。

重点赏析老船夫身上的人性美。

明确:老祖父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午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即使是为了陪翠翠而请人帮忙看船,也时时挂念朋友的孤单,即刻回去替换。他古道热肠、重义轻利,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天保傩送兄弟:两个人都深爱着翠翠,他们的爱情“决斗”方式却是最淳朴的对歌,当天保知道自己的歌比不过翠翠喜欢的是傩送时,自己选择了孤独的离开,成全两对有情人,但他最后却死于意外,而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内疚,也选择了离开。

师生共同小结人性美:

边城人们“优美、健康的人生形式”,这种“优美、健康”的人性美,在每个人身上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一,每个人身上闪耀的人性闪光点:天真纯洁的少女,纯朴厚道的老人,真挚善良的少年,友爱互助的乡民……

其二,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的人情关系的和谐,亲密:

(人性美:优美健康)

总之,这里的人性是健康、自然、毫不矫情的。在这里,人们没有尊卑的观念,众生平等,大家和睦相处,和平地生活。这里是人性美的世界,与作者在大都市所见到的迥然不同,而这也正是作者创作本文的动机。

写几句话,寄语人物。如:翠翠,你就像……翠翠,我想对你说……

示例(5)古朴醇厚的风俗、人性

原文: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评点:百姓安康、安居乐业、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

原文: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评点:古老的习俗,不分等级,不慕名利。

原文: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评点:古老的民俗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

原文: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评点: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

原文: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评点:再现当地人的古朴、醇厚、善良、纯真、无私的性格和品质,洋溢着人性美。作者揭示了人性的淳朴和善良,认为帮助人是最本质的特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是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5、师生合作再探究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描绘这样一个理想世界,意图何在?

明确:其一,《边城》展现一幅幅宁静淳朴的田园诗般的湘西人民风情画,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和人生理想: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各得其乐。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二,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如虚伪、自私的市侩。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四、“爱的悲剧”——边城之痛

1、“到了冬天,这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是小说的结局,模糊而悠远,天保闯滩死了,傩送带着愧疚之心出走了,爷爷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了,留下翠翠守着渡船等待一个未知的明天。一个如梦如幻的爱情故事陷入悲剧结局,令读者陷入无边的惆怅。为什么呢?

个性探究:边城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

(1)悲剧的美更永恒、更深刻。(宝黛的爱情,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等)

(2)悲剧本身就源于他们的善良、纯朴的天性(傩送的内疚,爷爷的自责悲痛,顺顺内心的隔阂……)

(3)小说中不凑巧的情节暗示(两年前端午节偶遇,一年前端午节错过,月下唱歌不知情,出走……“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而朴素的善,终究难免产生悲剧。”)

2、老师引导:“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透过人性美优美健康的光环,对作品的内蕴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不悖乎人性”蕴含的又是怎样的人性呢?

第一,这是一种自然、原始的人性所带来的悲剧。(原生态)

(1)这种自然、原始,是源于边城的偏远,闭塞;这种人性是“未经城市文明污染”的纯净的人性,是源自人本性的自然而然。

(2)无欲无争是一种美,同时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可能错失良机,酿成悲剧。如翠翠明明喜欢傩送,却羞涩腼腆不说出来。爷爷不知,傩送先前也不知。

(3)内心的孤寂。爷爷虽然对翠翠无比慈爱,却不了解她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思;翠翠也不了解爷爷内心在经历了女儿爱情的悲剧后,想要极力促成翠翠幸福的无比渴盼的心思。

这钟自然、原始的人性,是纯净的,也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第二,这是一种因“爱”而深情,因“爱”而绝望,因“爱”而矛盾,因“爱”而有所顾忌,符合“爱”的逻辑,不悖乎人性的悲剧。

(1)深情,绝望:爷爷对翠翠的宠爱,深情而毫无保留;爷老船夫对女儿的爱一样深情,女儿未婚怀孕,“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殉情,老船夫一句“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是有多深的无奈与绝望。而当翠翠的幸福同样无望是,老船夫终于在绝望中死去。

傩送对翠翠的爱是深情的,不要碾坊,只愿做个摆渡的人。翠翠在大老和二老之间,只认定自己所爱。翠翠父母的爱同样是深情而绝望的。

(2)矛盾、有所顾忌:傩送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哥哥的死的内疚感之间矛盾挣扎;天保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弟弟的手足亲情之间矛盾挣扎;爷爷在对翠翠的宠爱,为她的婚事操心,想要促成翠翠的幸福,可又不懂的翠翠少女的心思;翠翠内心对爱的憧憬,这种含蓄羞涩,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有所顾忌。

边城的人是可爱的,他们因爱而勇敢,有时为爱而奋不顾身,有时又因亲情而对爱有所顾忌,所有的悲欢离合生死都因真挚的爱而起,而不是因罪恶邪念,最终悲剧的结局符合“爱”的逻辑,是不悖乎人性的“爱的悲剧”。

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部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

五、“纯净人性”——边城之思

1、补充对联,概括本文内容。

风声,水声,歌声,唢呐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梦;

__情,__情,__情,____情,____情,情情乱痴心。

2、在全文分析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小说的主题。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拜金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人格。

3、课堂练习:请仿照下边句子用一句话点评,要求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基调。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

参考答案:《边城》是一幅斑斓的民俗风情画;《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边城》是老妪絮絮讲述的一个完美的童话;《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

4、教师总结。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5、延伸拓展。

(1)作品的结尾采用了西洋小说中常见的开放式结构,以翠翠在白塔下渡口边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作结,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无数的读者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

请设想翠翠等待的结果,按照沈从文的艺术风格,给小说续上结尾。

(2)作者为我们展示的这种“人生的形式”在今天看来有着怎样的意义?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篇6】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

房山高级中学 陈雪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肩上的责任也就越来越重。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接替、传承;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思考。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今天,值得我们在现有国情下好好研究一下这一教学理念。孔子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而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要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就引进了另一个教学理念: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符合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

一、“高中语文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强调教育尤其基础教育,必须立足未来,让受教育者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第二,强调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既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素质相近或相同,又充分肯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主张形成一种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内在机制,来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第三,强调以育人为本,主张既教书又育人,既重视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和道德规范,又重视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不致失掉种种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第四,不仅重视因材施教,而且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纵观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尽管在改革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从整体上说依然没有摆脱“少、慢、差、费”的现象。分析其原因,除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之外,也存在着不少客观原因。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固然有它的优点,但是它要求教师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客观上为因材施教带来了一些困难;而且,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观念较为陈旧的教师容易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把眼光集中于部分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身上,部分同学无形之中被打入课堂教学的“冷宫”,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学生个性发展更是无从谈起。素质教育反对没有灵魂、只以升学作为直接目标的功利主义教育,反对把每个学生都塑造成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而是要求造就充满活力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具有发展潜能的一代新人。要最大限度地摆脱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就需要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在承认并了解个别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教学,做到知人善教,使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起跑线都得到充分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语文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同一个班级内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和最适合的教育,并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和评估,使各类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目标,得到不同的指导,完成不同的任务,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能,以最快的速度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二、“高中语文分层次教学”遵循的原则

1.尊重性。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三个尊重。一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必须看到集体中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精神世界,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好的东西,绝不能伤害学生心灵最敏感的区域——人的尊严。要知道,世界上任何人的精神和人格都是平等的,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才有利于健全他们的人格。用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来解释的话,教师不应当使那些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感到“这是一种不幸”,感到“低人一等”,因而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做人的尊严。教师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变单线性灌输为启发学生思考,动手操作,教学中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学生扮演“先生”试讲的方式,都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便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品尝到成功的甜头。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三是尊重学生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尊重学生,就要满足他们这种需要。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表扬、肯定为主,批评为辅,做到不随意训斥,不冷漠、不嘲讽学生,尤其国困难学生、问题学生,应该多鼓励、多赞赏。赞赏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取用又永远用不完的“动力资源”。在一定场合,它会产生巨大的“现场效应”,对一定的人,它会产生极好的“期望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某个学生整个的人生。

2.情感性。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起着导向、组织、调节作用。心理学家指出: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情感动力,没有情感,一切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活动就无从谈起。因此分层教学要求教师除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外,必须以情激学,以情明理,以情导行,用真情感化,熏陶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爱和热情倾注到学生身上,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心相应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投入教学活动中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出充分的乐趣。可以说任何一名成功的语文教育家,都是调动情感因素的高手。语文教学的特色之处,便是可以情感化,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现代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点便是非常注重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并把情感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教学目标。3.全面性。教育机会平等是国际公认的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法规赋予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足以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精神,但因受“应试”的影响,造成了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被认为是升学尖子、人才苗子而受到老师们的格外青睐,而部分成绩较低的学生则被认为不可成才而被忽视,从而导致机会不均等。可以认为这互相对立的两种情感和行为是不科学甚至是不道德的。分层教学坚持面向所有学生,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看到每个孩子身上均存在着许多优点和长处,只要教师有耐心、认真教育,每个孩子均可成才。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在带领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山路上,做到不让一个掉队;在引导学生遨游知识的长河中,不让一人留在岸上。这种全面性体现在课堂评价中,就是教师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又要评价他们的学习活动、学习质量;即评价整体效果,又评价细小环节。还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提倡人人参与,变少数人的积极性为多数人的积极性,变被动受评为主动受评,从而保证在分层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方针贯彻落实到每个环节,并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这些理念,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就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进行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因人施教。

三、高中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1)教学目标分层,强化实施与落实课堂教学活动

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三维目标。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欣赏”“理解”“扩展”等用语的不同水平,这也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我也会认真分析学生。在确定教学目标前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性格特征,研究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教法,找到差别,才能把握知识的难易度,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心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各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逐步形成完备的阅读能力。上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鉴于他们存在的差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分别确定目标:C层次的学生落实知识和能力目标;A层次的学生要向他们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B层次的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都必须掌握,过程与方法目标也要兼顾;能接受多少是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这三种类型的学生都要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要从语文阅读中,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大江山川,更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2)教学内容分层,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个层次,C层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所以设定教学内容相对要更为集中和单一,更为贴近课本,教学容量相对小一些,难度较小。B层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追求大容量,注重课内向课外延展,突出学生学习的实效性。A层在基础上最为优越,课堂教学中适合精点精练;教学内容不求多而求精。给学生更大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开发其潜能。

(3)教学形式分层,进行多取向式教学

在教学方法的确定上,通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依据教学需要分别选取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方法。C层的学生多采用讲读式教学,教学思路趋向规范,学生易于掌握,稳扎稳打,步步落实。B层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好,适合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尝试采用讨论式教学。A层的学生在基础上最为优越,理解能力很强,适合采用研究式,论辩式的教学方法,对所学内容做精深地研读。

(4)遵循教学规律,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

学生的能力形成是有过程的。认知能力、理解感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综合评价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不同层面。教学就是应当遵循这一规律,有梯度地开展教学,同时兼顾各层次学生的状况。C类学生在理解感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方面相对薄弱,教学中应以培养此能力为重点;B层应注重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并注重运用,分析归纳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综合评价能力应当作为重点能力目标;A层同学能力形成和能力运用两个环节已经基本完成,也应以抽象概括能力、综合评价能力为主要目标。

课堂上讲授完新课后,我们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他们的性格、志趣等编成小组,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其中可尽显合作学习的好处。合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相比,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将产生合力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分力的效应。我会继续研讨“课堂上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更加热爱祖国文化。

“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都有较大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借鉴性。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与现代教育思想完全一致。另外,“分层教学”比较适合成绩分化明显的班级。但是教学过程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对效果的评判只能用分数、成绩来衡量,某些项目内容(如学习品质、阅读能力)无法量化体现出来,所以还需在后面研究中作进一步深化探讨。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学会”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长篇节选的本文的学习,了解湘西的人性美及的艺术特色。

2.培养健康向上的感情。

教学方法:点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人类的真爱有什么?(亲情爱情友情,亲情又包括父子母子情祖孙情手足情等)

一,总体感知:

1.本文表现的是什么感情?(爱情和亲情中的祖孙情手足情)。

2.具体怎样表现的?

祖孙情:爷爷:疼爱孙女:劝其莫坐热石头,怕她生板疮;

关心孙女:述说故事,解其孤独。

教育其做人”不许哭,要扎实一点,结实一点”。

关心其婚事,亲到城里去探。

为她唱歌,帮其传情。

翠翠依恋爷爷:“到门外高崖上去喊叫她的祖父要他回家里来”“祖父不理会”她“很觉得悲伤”“我要你”。

爷爷来慢了就哭。

“爷爷,我一定不走”。

孝敬爷爷:为爷爷“安排晚饭在灯光下跑来跑去”。

不敢生爷爷的气。

爱情:傩送爱翠翠:拒绝团总女儿的碾坊,站在高崖上为她唱了半夜的歌

翠翠爱傩送:在他又软又缠绵的歌声中做有趣的梦,“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

独守渡船痴心地等待离去的情人归来

手足情:大老(兄):喜欢翠翠却离开家乡成全弟弟的爱情

傩送(弟):为手足情而暂时舍弃爱情

二.重点研讨:

1.“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一语中“哀”作何解,“乐”作何解?

“乐”在各人都是自觉自愿真心实意地为对方付出

“哀”在爷爷爱孙却不能陪她到老;

翠翠爱爷爷却不能长与其厮守;

大老爱翠翠却只能孤独地离开,闯滩而死;

傩送爱翠翠却痛失仁兄,爱情与手足情不能两全。

翠翠爱傩送却只能在希望渺茫中孤独地苦等。

2.他们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什么?(人类心灵的明净,人性的纯美)

3.“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说明了什么?

------“爱”是纯洁的无私的,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甘心付出,甘愿牺牲。它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4.如此美好的感情,如此纯美的人性发生于什么环境下?

---------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的`湘西。

4.文中具体是怎样表现的?

黄昏时:白塔桃花色的薄云杜鹃叫个不停温柔美丽平静。

深夜时: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麽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歌声又软又缠绵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

三.分析鉴赏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翠翠的语言:24--25页“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27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

30页:“凤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

爷爷的语言:26页:“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后来的事情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大老,你这个人,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是怎样一个狡猾东西“。

“‘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一定是个最快乐的人作的,因为他分给人的也是许多快乐;可又像个最不快乐的人作的,因为他同时也引起人不快乐”。

大老的语言:28页:“你把宝贝孙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

------说话像吟诗作歌,富有哲理性和湘西苗族地方色彩,“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四.课外拓展

研讨:

1.作者沈从文为什么能把边城湘西普通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明,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家书)

2.既然本文作者充满“爱”写了人间的爱和真情,为何不以爱或与真情有关的词语作题目,而以“边城”为题?

-------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苗族人,生于湘西长于湘西,21岁时抱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热烈追求与向往才来到北京,然而迎接他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他每日每时目睹的是一群自私、懦弱、虚伪、卑鄙却又冠冕堂皇、假冒斯文的灵魂。“五四”运动创造的精神使他愈来愈坚信:目前这个黑暗社会旧有的一切实在不能也不应继续存在下去了。我们这个老大的国家要脱离目前的苦难,惟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因此,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成了沈从文最热切、最坚决的追求。为此,他一面以愤怒、颤栗的感情,选择男女关系为解剖的切入点,对都市上流社会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众生相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画,另一方面他又把探寻的目光转而投向他早年生活过的每那个“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浪漫与严肃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请,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而了《边城》正是其中最优美动听的一支。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他在《长河。题记》中说:“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惟利的人生观。”

由此,不难看出,他创作《边城》的用意在于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种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相对照;二是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相对照,即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惟利的人生观”相对照。在这两种对照中,使人们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生活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的。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他主张: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

五.布置作业:

利用可以利用的条件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阅读《边城》。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篇8】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问题教学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问题从何而来?问题设计如何优化?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一、问题从何而来

问题来自学生预习。问题教学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最高境界应该是问题由学生提出,并且由学生解决,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设置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能要求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会增强教学针对性。但来自学生的问题,有的过于琐碎,有的属于无效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问题直接作为引领教学过程的问题,必须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加工和整合。

问题来自教师预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备课就是备问题,以具有思维驱动力的问题驾驭课堂,展开教学。值得注意的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问题,一定要来自文本,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另外,还要基于学情设计问题。《致橡树》入选多种版本的初中教材,也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面对高中学生如果仍然提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表达的感情主旨是什么?”等针对初中生的过于浅表化的问题,可能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果改为这样的问题:《致橡树》真的是爱情诗吗?仅仅是爱情诗吗?将会在更高的平台上激活学生的思维,燃起学生品读诗歌的热情。

问题来自课堂生成。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可能提出教师不可预料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有价值的教学问题,能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需要教师用心去捕捉,以此生成精彩的教学内容,形成课堂亮点。特级教师李仁甫在教学《拿来主义》时,有学生认为大宅子来源表述有问题,“既然说是‘因为祖上的阴功’,又为什么说是‘骗来的,抢来的’?”“鲁迅难道认可鼓励将‘骗’‘抢’来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的行径?”对此,李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机会,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阴功”对下文“或合法继承”“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铺垫作用,“骗来”“抢来”没有什么后果就是“祖上阴功”在起作用,“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中对“骗”“抢”的嘲讽,最终归结为“姑且”的目的是要突出写作意图――只谈“得了一所大宅子”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这所“大宅子”。

二、问题设计如何优化

1.设问要找准切入点。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设问的艺术。设问是否有效,关键是看能否找到最佳切入点。找准设问的切入点,应该建立在对文本的全面把握和对学生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的文本的特点,或从文章的“眼睛”和“灵魂”的课题设问,或从重点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设问,架设起教学最便捷的桥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智慧的大门。

教学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时,我首先让学生思考:在225个字的文章中,作者不厌其烦地用了27个“愚”字,你能发现“愚”字背后的意蕴吗?学生先把“愚”字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讨论明确:这里的“愚”是柳宗元不同流俗、桀骜不驯的代名词,是作者以正话反说之手法向龌龊政治投掷的一把反抗利剑。“愚”字氤氲着作者郁结于胸的不平之气,其真意在于抒发沉沉的郁愤之情。

2.设问要具有牵引力。问题设计应避免零碎的、随意的、浅层次的问题,要关注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文章信息筛选提炼、优化组合,对琐碎的问题梳理分类,组合出富有思维张力的主问题,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文本理解与品读。主问题设计要有“三力”:文本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内在牵引力,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吸引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主问题的设计往往是紧扣目标,着眼整体,涵盖面大,探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茫然状态。教师应适时给学生设置台阶,提供支架,降低难度,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一位老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可以透过林黛玉的“看”和“听”把握典型环境、分析人物形象吗?针对这一涵盖面较大的问题,教师巧妙地设置了几个支架:①林黛玉进贾府看到了什么?看出了什么?②林黛玉进贾府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③在林黛玉眼里,贾府由内而外展现出哪些特点?④在贾府众人眼里,林黛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主要人物形象贾母、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各是什么?主问题统领下的小问题,更好地架设起了课堂预设与生成间的桥梁,确保了教学进程的顺畅。

3.设问要关注细节处。有效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金钥匙。但前提是教师自己要深入研读文本,特别是要关注文本细节,哪怕是文中的一处暗示、一个标点,要从细节中读出作者,读出作品人物形象,读出文本丰富意蕴。一位教师教学《祝福》时提问,小说中“‘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单独成段,为什么要用‘仍然’一词?”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热烈讨论。学生的发言尤为精彩:“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社会里,寡妇再嫁当然不能容忍,所以尽管鲁镇的人们都知道祥林嫂已经改嫁贺老六,但人们不认可也不愿认可她改嫁的事实,自然不会叫她贺六嫂,而仍然叫她祥林嫂,以维护他们心中保守、僵化的封建贞洁思想。”正是这样的细节,激发了学生思考,兴趣盎然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

4.设问要讲究适切性。朱则光老师说:“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因此,设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起点状态或能力,要把教师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教师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而现实情况是,有的设问难度存在或低或高现象,问题过于简单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太难又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设问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凭空设想,要从学情出发,让问题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和启动学生思维。

三、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精心设计问题链。阅读教学中设问的主要目的,是要驱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引领学生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应呈现出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的“问题链”。“问题链”能够保持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和深刻性,在这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上,问题的难度、深度、广度要快慢适度地向前递进,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小步子、缓坡度地前行,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逐步向更高层次和更高广阔的领域发展。

教学《想北平》时,我抓住文章的结尾句“真想念北平呀!”以“想”字为重点,设计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想北平?作者到底想念北平的什么?作者又是怎样去想念北平的?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意在帮助学生弄清作者想念北平的原因,抓住了文章情感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只选择普通北京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来写的目的,理解作者的平民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衬托对比、比喻、反复等艺术手法运用的妙处和效果。

精心选择设问形式。要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设计一些辅助性的问题,来拓宽思维的宽度,掘进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如要想引导学生放下现有的答案另辟蹊径,全面思考,教师可以更深层次的追问 “为什么这样回答” “还有别的答案吗”“请说明理由”;要想引导学生辨别、比较、权衡现有答案,获取更精准理解,可以采用选择问“为什么不是这个,而是那个,哪一个更好”; 还可以是假设问,“如果你想的是这样,那么就会怎样”;还可以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的错误认识进行反问,步步进逼,使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等等。

总之,语文老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设问水平,让富有思维驱动力的问题成为撬动阅读教学成功的支点。

《边城》教学课件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

2.品味语言,把握人物的心理与性格。

3.领悟文中展现的人性美。

教学重点:

1. 品味语言,把握人物的心理与性格。

2.领悟文中展现的人性之美。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话题从沈从文先生写给他夫人的家书节选开始:(教师诵读)

PPT:“夜静得离奇,端午快要到了,家乡一定是还有龙船下河。翠翠,你是在104房间中酣睡,还是在杜鹃声中想起了我,在你死去还想起我。翠翠,三三难道我又疯狂了吗?”

1948年沈从文在精神上陷入了绝望痛苦之中,甚至想到了死。此时,他呼唤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名字:翠翠、三三。三三就是沈从文的妻子,咱们合肥“张家四姐妹”之一的张兆和女士,而翠翠,就是他生命中最杰出的作品《边城》中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个迷人的形象,她承载着《边城》全书之魂:爱与美。

二、梳理情节

阅读课文,请思考:以端午节或翠翠为关键词,概括第3—6节的重要内容。

第3节 眼前的端午节 边城赛龙舟的热闹场景

第4节 两年前的端午节 翠翠看龙舟时巧遇傩送二老

第5节 上一年的端午节 翠翠看竞渡时偶遇天保大老

第6节 眼前的端午节 翠翠看到迎亲花轿时情思被撩动

从我们共同梳理的故事情节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翠翠展开的有三个关键词:

1.环境(茶峒城、端午节的氛围);2.翠翠的少女情怀;3.二老傩送。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在合适的环境、合适的年龄遇上合适的人。

三、合适的环境:边城、端午节

1.边城的特点,结合第一段来分析概括。

明确:偏僻、安宁、淳朴,远离了现代文明的侵扰,是没被打扰的安宁与美好的世外桃源。

2.文中主要写的是端午节,其实文章也写了中秋节和过年,但为什么要以端午节为重点?端午节的活动内容主要有哪些?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点评引导:端午节的活动内容有喝雄黄酒、赛龙舟、捉鸭子比赛。特点:端午节是竞争展现男性之美(速度、力量之美)的重要节日,而这种男性的粗犷之美,恰是打开少女心扉的那把钥匙。

四、合适的年龄:情窦初开

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女孩,秉承了边城人民的善良与淳朴,但是在十四五岁的少女身上,又有着一些特殊之处,我们先来品味一下这两段文字。

1.第四节第一段

①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不可言说的快乐。

爷爷与翠翠相依为命,照理说应该是无话不说的,为什么这里用了不可言说的快乐?

点评:我觉得这种女孩的心思是可以说的,但是只能说给妈妈听,但是妈妈已经死了,爷爷是不方便说的,那是什么?那是情窦初开的冲动。

2.第四节的第六段和第十段两次写到了翠翠的一个奇怪想法 “假若爷爷死了?”“爷爷死了呢?”如何理解他这个奇怪的想法?

PPT: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PPT: 翠翠心中那个古怪的想头:“爷爷死了呢?”

交流点评:落日、黄昏容易让想起生命的逝去,这种景致也触发了翠翠细腻、敏感的心思。假若爷爷死了,我就无依无靠了。她很害怕孤独凄凉。爷爷与翠翠的感情毋庸置疑,但她害怕失去依靠,同时也希望有一双坚强有力的臂膀来依偎。这时,合适的他出现了。

五、合适的人:二老

1.在写二老的出场时,第四节第11段用了一个词:笑。未见其人,先闻其笑。说明二老是一个怎样的人?阳光、开朗。

2.分角色朗读第四节第11段至24段翠翠与二老邂逅的片段。

3.关于二老的笑,文中还有两处描写,请找出来,并体会一下二老的性格。

PPT:便带笑说“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点评:玩笑,略带了狡黠,幽默。

PPT:“你个悖时砍脑壳的!”(读一下,好可爱)放肆地笑着:淳朴、幽默、活力。

PPT:“我崇拜朝气、喜欢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只这类人有份。——沈从文

也许正因为如此,翠翠才会对这个人心生情愫吧。

六、女孩的心思你猜猜

在合适的环境合适的年龄遇见合适的人。情窦初开的翠翠终于产生了很多微妙的变化,文章中多处写到了翠翠喜欢上二老的细微变化。请同学们划出来,品一品,写上三言两语的旁批,等会大家交流一下。

交流点评:

1.第三节13段

“把自己带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那里曾发生了与二老邂逅的悸动与美好)

2.第四节31段“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她那火把走去。”(心中已有涟漪)

3.第四节32段:“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二老这条鲤鱼在翠翠心中咬下了痕迹)

4.第五节2段:但这印象不知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节经过的事情甜而美。(心有所属,初恋总是甜而美的)

5.第五节8段: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幸福甜蜜只为二老)

6.第五节10段: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侧耳倾听只为谁?只为二老)

7.第五节11段:“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你认识二老吗?)

8.第五节12段: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心乱),向前怏怏的走去。(心有所属,可惜不是你。)

9.第五节15段:“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心系二老)

10.第六节14段:翠翠还想着两年前端午节的一切事情哪。(记忆犹新,心有所属。)

11.第六节16段: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想起二老就忍不住欢喜)

12.第六节23段: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的身边来。(情思撩动)

13.第六节25段: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等意中人来到)

14.第六节26段:看天上的云。(对爱情的憧憬,白云悠悠寄相思)

PPT:张爱玲《爱》: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

七、其实我们已经知道,翠翠和二老的爱情是一个有始无终的悲剧,只是没有那么惨烈,一切如此温婉含蓄,哀而不伤。《边城》为我们传递的不是单纯的爱情,而是爱。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翠翠,关于亲情、关于友关于爱情……永恒的翠翠,永恒的爱情,永恒的《边城》。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边城》原著,你一定会有新的感触,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边 城

翠翠 二老

合适的环境 爱 合适年龄

合适的人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