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三毛作品读后感

三毛作品读后感

时间:2024-02-09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三毛作品读后感(精选8篇)。

该怎么写才能全面的书写下来内心的想法呢?大家一口气读完作品之后,想必都有很多想说的话。我们撰写读后感时,要紧密联系原文,却不可直接复述原文,您需要的信息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三毛作品读后感”,我们将会为您提供更多的市场分析和策略建议!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1)

喜欢读三毛,喜欢她的至情至性,喜欢她的随心所欲,喜欢她的真挚纯情,更喜欢的,是她笔下那一个神奇的世界。

在我的眼中,三毛是一个心存善念、闯荡世界的侠女。三毛是个独特的女人。因为地理杂志的吸引,她独自走进撒哈拉沙漠,寻找生活的真善美;一个有灵魂的鬼魂,千山万水的激情,鬼神的爱情体验,由此衍生出无数的传奇故事;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以美丽的文字,融入自己的情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有泪有笑的文字世界。可以看出,三毛在撒哈拉的那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那里有欢笑和泪水。

但我觉得,在我心中,三毛是一个对生命充满爱的女人。看着她的作品,我觉得自己像一块**,一段**在**前面,那么生动。

说到爱情,三毛是幸运的。24岁时,在西班牙马德里文化哲学大学读书的三毛遇到了她毕生的挚爱:何塞。

比她小六岁的男孩给了她一生的承诺。六年,让一个男孩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他深爱三毛,理解她,容忍她,愿意为她放弃。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为了三毛而选择沙漠。沙本是世间最无依无着之物,安定流浪听凭风停风起。沙是诚实的,它不虚荣。

它不用你精致,不用你化妆,不用你给予,只要你心安,这便是故乡了。三毛实在幸运,苦恋她六年的男人也是懂得她的。爱三毛的荷西也很幸运。三毛虽然疯了,爱流浪,但他对自己很投入。

在沙漠,这个大胡子男人向三毛求婚:“我想的很清楚,要留你在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少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我在沙漠等你。

”这个带着灵魂走遍万水千山的女人,内心是柔情而温暖的。她的心似乎足够宽广,可以容纳世界,而她的家庭是她心中最深刻的东西。“结婚,小半是为荷西情痴,大半仍是为了父母,至于我自己,本可以一辈子光棍下去,人的环境和追求并不只有那么一条狭路,怎么活,都是一场人生,不该在这件事上论成败,论英雄。

”这个一生追求自由的女人,为了让在远方为自己牵肠挂肚的父母安心,与那个懂自己的大胡子结婚,在大沙漠过着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的平淡的生活。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让我开始重新认识这个沙漠,也许它并不如我想象中可怕,至少,三毛和荷西在沙漠里还是能够生活的,还有当地的土著。我们可能没有勇气像三毛那样做我们想做的事;也许没有三毛那样的毅力,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所以我们应该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2)

烟花在绽放的瞬间释放出生命的美丽。留下的是永远的香消玉损。是不是越美丽。越是只能拥有瞬间的光亮?比如一现的昙花。比如曾在沙漠的风中、海洋的浪中相濡以沫的三毛与荷西。

伍德以为未婚夫的死讯带走了三毛的爱,荷西用坚定的目光抚平了她破碎的心。于是在撒哈拉沙漠的阳光下有了一个快乐的身影,在大西洋的沙滩上又有了两个悠闲的台阶。心灵上总算在这里拂过了一些慰藉,但悄然而至的还有不安,是一种祈祷,明知愉悦的日子不会太长,怅然的文字也被苦痛切割成了碎片。

终于读到了《背影》,读到了《不死鸟》,然后是《梦里花落知多少》,荷西就在意料中突然离去。和谐的音符被打断了,只留下三毛的眼泪和心痛。生活越是幸福,丧失越是悲痛,又能怎样呢?

窗外是夺走荷塞生命的沉淀,脚下埋葬着他最心爱的丈夫。那个让她看到执著、看到真爱的荷西,那个给她无尽幸福、无尽温暖的丈夫,就在一念间挥手而去,留给她的不仅是大苦大悲,还有大彻大悟。

曾经暗下决心。要守住她的丈夫,守住她的爹爹与姆妈,守住她充满温馨的家。她害怕自己的固执和任性,让世界上最爱她的三个人无限悲痛。

她决心独自承受痛苦。哪怕以后的生活中不再有阳光。不再有笑容。

有她在。至少爹爹和姆妈是幸福的。

没有人喜欢痛苦。何况将是永生永世,缠绵难弃的痛苦。三毛出于自己的幸福和父母的安慰选择了这种痛苦。她要坚强地走下去,哪怕踩在了荆棘上。她也要陪仅剩的几个至爱走完全程。

但三毛又是幸福的。她由乔西(josie)陪伴,男孩站在树下,戴着一顶法国帽子。那个说了要永别却又与之相逢的荷西。

那个结婚六年来一直跑着回家的丈夫。或许这些她都不敢再去忆起。今天的苦难最怕遇见过去的甜蜜,荷西。

你怎么能把三毛一个人留在这个世界上?你怎么能丢下三毛一个人对着灯哭呢?

你怎么舍得丢下三毛一人对大海、黄土一遍又一遍轻吟对你的无尽思念?或许是命中注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如果有缘。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3)

这个寒假重新看三毛的书,她的文字,她的精神,让我悟彻,让我悲痛。她真的深深令我折服!

小时的记忆里,便有了三毛,不知为何对她有如此深刻的印象,也许因为她和《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同名而让我新奇,也许因为她是《橄榄树》的词作者,我很喜欢的一首歌。现在想来,却也理解了那歌词中真正包含的意味。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我的内心汹涌澎湃,我不知为何如此激动。一个已经逝去的人,却将她无穷魅力与力量的精神世界留在了世上,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她的笑,她的泪,她的甜蜜与悲伤。

谢谢三毛!谢谢你赋予我这个有泪有笑的文字世界!

当读进三毛的书时,我特别欣喜,因为我发现她是医治烦躁、苦闷的良药。犹如一望无垠碧绿的草原,犹如纯洁干净澄澈的天空,犹如雨后泥土的芬芳,犹如春风拂面的快感。我不断地建议朋友:当你处事不利、心情烦躁;经受挫折、丧气苦闷的时候,看看三毛的书吧,她一定让你豁然开朗,轻松自在许多。她很会开导你,她懂得你痛在何处。我常常想:也许正是因为三毛经历了很多,很多常人不曾经历的事情,因此她的人生观才如此透彻。

我很庆幸在这个寒假重温了三毛的书,因为我正处于心情苦闷的时刻,是三毛,将我从一个灰暗的世界轻轻拉了出来,带给我一个阳光明媚、快乐自在的新天地!

于是,越来越喜欢她,一遍又一遍体味她的文字,感受她的生活,而这其中,又让我看到了更深刻的,恐怕自己今生都不能及的东西—— 她的爱情!

从《撒哈拉的故事》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每一篇都在认真地看,似乎我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真的会笑,会哭,会难过得心疼。我觉得自己已经痴迷了,悲痛的情绪带到现实中来,很是压抑,我似乎也活在三毛的世界里,被她的思维、情感所传染,眼前常常会浮现她、与她有关联的事物的影子。我甚至觉得,她是自己的一个亲人了,因为这种痛,不是一个普通的外人所能激起的。痛,因为她的丧夫,她的绝望,她的煎熬,她的坚强,她的善良。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她那切肤的疼痛,但我可以深切的体会。瞑瞑之中,我似乎代她在承受那已逝去的悲伤------

三毛已经走了十六年了,其实这样对她来说才是幸福的。也许并未实现自己的诺言,在父母之前先走了一步,但,她已承受的够多了。坚强地活着,可以,但不会得到快乐与新生。因为不会再有那么深刻的爱了,不会再有那么值得爱的人了。心已死了,留着躯壳,只因责任。

走了,既然已经走了,就不要自责了,三毛,与荷西在一起一定才是快乐幸福的啊!

我相信你们有知,我能感觉到,你们幸福无比的生活。再也不会分开了,我也高兴。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4)

再一次一口气把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读完,心中又一次莫名的嫉妒。在这本书里,有我向往的生活。即使在荒无人烟,物资匮乏,语言和文明都不相通的沙漠上,三毛这个聪明的女人,总是能把“罗马城”建在沙地上,能让天堂鸟在沙漠里燃烧。

她该需要怎样的勇气呵!一个女子,仅因为儿时的梦想,仅因为那一半的乡愁,毅然背起行囊,踏上那未知却又向往的神秘大漠。没有犹豫,没有迟疑,不顾众人诧异的眼光。那该是一个多么随性的女子。连她自己也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向来不觉得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三毛是聪明的,她不会让自己被束缚在一片狭小的天地,她由来向往自由,喜欢我行我素,所以才会有《撒哈拉的故事》,所以才会有在她装点下异常美丽的沙漠。要知道,摆脱尘世的束缚,只做自己,没有一颗坚定的心与非凡的勇气,是万万不能做到的,纵使做到了,亦不能坚持下去。但我们的三毛做到了。

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仿佛在与三毛默默地交谈。

在她的口中,我知道粉丝又叫做“雨”,小黄瓜也可以代替笋片,猪肉干被说成了中药。她不是在胡说八道,她是在培养生活的情趣,谁说异想天开是犯法的呢?她与丈夫荷西,每时每刻都在生活。也许你会说,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生活吗?但我想,有许多人是在每时每刻生存,会生活的人,又有多少个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愿当素人渔夫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把几个石雕看成宝贝呢?又有多少个人会在家里开免费的女子学校呢?又有多少个人会拿棺材外箱做家具呢?也许只有三毛夫妇了吧。谁说沙漠里的生活很苦闷很枯燥呢!三毛与羊的战争不是痛并快乐着吗?与姑卡的友情不是让她哭笑不得吗?与荷西结婚时不是上演了一幕幕滑天下之大稽的闹剧吗?所以说,苦闷的不是生活,是人。三毛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环境只是客观因素,并不能决定什么,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故事结局的悲与喜。大凡这个世界上的事,都没有绝对,枯木也能逢春,就看有没有盼春的寄望了。

三毛带给我的,还有那一片异域所散发的神秘气息。残酷的婚礼,是在可笑的风俗幌子下愚昧的人们孕育出来的畸形产物,用暴力夺去一个女孩子的贞操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值得庆贺。女人在那里是多么地卑微,一个丈夫可以有四个老婆,保守的她们在生产时竟因为医生是男的而拒绝去医院。他们的愚昧,用三毛的话来表现,就是“对沙哈拉威人来说,迈向文明唯一的象征就是坐在自己驾驶的汽车里。至于人臭不臭,这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就是这些愚昧的人们,让三毛的沙漠生活绽放了光彩。三毛纵使不喜欢他们落后的风俗习惯,却从来没有看不起那些愚昧的人们。面对他们无理的甚至啼笑皆非的要求,三毛都应允了,甚至帮他们治病,教妇女们知识,帮房东的母羊脱掉衣胞。文明与愚昧是不分等级的。文明人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等,只是侥幸出生在一个文明的国度,侥幸比那些落后地区的人们多学了点知识,所以,这并不能成为文明人炫耀的资本。在《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里,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三毛对当地居民的尊重和爱护。也许在相处过程中,有小小的矛盾和不满,但三毛总是机巧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她始终以公平的心态与他们相处,不卑不亢,于是,所有的摩擦都变得那么的有趣,在孤寂的沙漠里时常会听到三毛的大吼大叫。

这本书,还有一个主题词,是“爱”。当初三毛不顾一切来到撒哈拉,荷西只是默默的收拾行李,在沙漠找到了工作,等着三毛踏上那片土地。这份爱也许不轰轰烈烈,却平凡得伟大。荷西默默的追随,已然表明了心迹:对三毛,矢志不渝。三毛是一个一意孤行的倔强女子,但当有一个人愿意为了她去沙漠里受苦时,这个倔强的女子已经决定要跟那个人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这平淡深远的结合,意味着不离不弃。所以,在荒山的那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三毛没有选择离去,而是想尽办法营救心爱的丈夫;在符咒让三毛痛不欲生的时刻,荷西一直陪在她身边,因担忧而变得慌乱。这就是简单却深刻的爱。没有山盟海誓,因为誓言早已刻于心中。这是三毛与荷西的爱。沙仑的爱则让人感到莫名的痛惜。他对沙伊达的爱是疯狂的,是那么地执着,因为对于他那颗孤寂的心,哪怕是假的爱情,一样能给他精神的慰藉。无奈沙伊达是骗子,沙仑的执着,只能带来悲伤地结局。但也许如三毛所说:“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和幸福的。”这样的爱,令人肃然起敬。还有马诺林的爱。错误的爱,只有一句“对不起”,再无它句。爱情是双方的,如果缺了一方,就不完美了,不完美的爱,放手,比苦苦纠缠来得洒脱,更不容易遍体鳞伤。

不知道三毛为什么要把《白手成家》这一篇放在最后,明明这一篇才是故事的开始。但我又想,在描绘了沙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后,回过头来看初来沙漠时的情景,这故事,才会异常深刻,才会让人深切体会到在这诗意的生活背后,有初来的困窘,有别样的艰辛,更有对沙漠和生活的热爱。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5)

台湾著名作家桂文亚曾这样写道:“欣赏一篇文章,不只为喜爱其中充满生趣的情节,而是因为产生‘人世’的共鸣。”而作家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无疑亦具备了让人产生“人世”的共鸣的魅力。

这部作品收录了作家三毛的《沙漠中的饭店》、《悬壶济世》、《娃娃新娘》、《天梯》等十四篇作品,生动地为我们描述了她在漫漫黄沙的撒哈拉沙漠里极富色彩与浪漫的沙漠生活,以及其对生命意义、灵魂归依的探索与思考,给读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心灵之旅。

1、 读了这部作品,我们会体会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情的孤独,这也或多或少是每个人与外界的疏离。

作者在《极乐鸟》一文中曾写道:“我羡慕你说你已生根在那块陌生的土地上。我是永远不会有根的。

”又写道:“一切的感觉就是那样无助,好似哪儿都不是我该定下的地方……我已没有自己的地方了。”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不难读出作者那份难以言明的孤独。

换言之,孤独是因为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无法打破的分离。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思想。然而,外部世界又有一套普遍的思想和体系。

因此,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不可调和和冲突,使得他们不可能有正常的沟通,从而产生一种孤离感,即孤独感。而这,在当今这个旧有价值理念被摧毁,新的价值体系却未建立的迷茫时代里,又愈加明显了。物质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精神文明却不能与之同步前进。

外在世界越来越喧嚣,个人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侵袭而愈显空洞与苍白,人们愈加感到焦躁与不安,而这份无法言明的孤独感也愈加的强烈。《撒哈拉的故事》道出了人们心中的迷惑,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痛苦,也因此而与人们产生强烈的共鸣。至于三毛,孤独感可能更深。

在别人眼中,这个“令人费解的、拔俗的、谈吐超现实的”奇怪的女孩(这是文学院教授胡文清对三毛的印象),常常因为她特立独行的思想与外部世界的格格不入,而成为众人眼中的“怪女孩”,被“另眼相看”,成为众矢之的,因其而产生的孤独感也愈为强烈。在阅读《撒哈拉的故事》时,这种空虚的孤独感常常萦绕心头,也让我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个体的思想与传统的普适的思想之间的平衡问题。

二.《撒哈拉的故事》折射出了点点智慧之光,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生活价值的思考,带有一定的哲学色彩。作者对生命似乎有种超乎生死的淡然。

在她看来,生命是一个起点和终点的循环,一个循环。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她曾写道:“我们不耐的期待再来一个春天,再来一个夏天,总以为盼望的幸运迟迟不至,其实我们不明白,我们渴求的只不过是回归到第一个存在去,只不过是渴望自身的死亡和消融而已。

”在她看来,生与死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正如她所说的:“人生是一场大梦。

”或许也正因为这样,世俗的名利在她眼中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活着已花力气,再要付出努力的代价去赢得成功的滋味我是不会的。我不要当那个连苦味都没有的空杯。

”所以,她辞去工作,离开家人与朋友,踏上前往撒哈拉沙漠的旅行,来到那片辽阔的沙漠,开始自己另一段的人生。

否定了外界对人生意义的定义,她在《撒哈拉的故事》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我来说,旅行的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遇见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种种的困难,听听不同的语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乐。

虽然是一个沙的世界,一个花的天堂,更何况,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一个沙和花的世界,世界上积累了多少奇妙的现象。我看,我听,我的阅历就丰富了。”于她,生命的意义在于行走,在于其过程。

或许如她常常说的:“我喜欢流浪。”。

三.《撒哈拉的故事》——关于灵魂的归依、命运的奥妙等形而上的问题。

三毛的作品或多或少是命运或未知力量的神秘色彩。无论是《悬壶济世》中沙漠居民对巫术的崇拜,还是《死果》中对咒术的神秘力量的描述,都营造了一种异国的神秘氛围。如《沙漠军团》中所说的:

“不记得哪一年,我无意翻到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那期书刊里,正好介绍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天地。”她将自己与撒哈拉沙漠之间的不可解的情节归于一种前世回忆似的乡愁,是命运的安排。

而这种难以言明的心情,大概就是她所写道的“我只常常感到那种冥冥中无所依归的心情,却说不出到底是什么。”命运于她,是一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

可是,不同于他人将失败,挫折,个人的不得志归结于命运的无情,三毛更多的是将每一次的尝试,每一次的向前归结于命运在冥冥的所做的决定,引导她走向她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因为她对文字的特殊感情,她从不放下笔,为了自己的所知所感而诉诸书本;因为她对撒哈拉沙漠莫名其妙的眷恋,她来到异国他乡,爱上了丈夫荷塞,并结婚了。每一次的向前,是宿命,也是选择。

在我看来,《撒哈拉的故事》就是一本讲述生命历程的书——途中会感到孤独,却绝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的热诚。一路旅行,捡起沿途散落的生命亮点,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本源。

这便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它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一种新的态度去面对每个人的生活——健康、豁达、自由和轻松。

我一直坚持,一本好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沉淀历史。甚至,在经由岁月的锤炼后,它会更显光彩。《撒哈拉的故事》一九七六年的出版横扫了整个华文世界,并因此兴起了一股流浪文学的热潮。

而今,《撒哈拉的故事》再次出版,不但并未因时代的变更而被淘汰,反而愈加历久弥新,芬芳香醇。生活在拥挤,喧嚣的都市的人们,从《撒哈拉的故事》中感受到自由的快乐,生命的热度,找到了共鸣,填补了空白,为其单调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6)

最近一直在看三毛的作品,第一次接触她的作品时大概是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楼上小孩来家里玩回去的时候落下这本《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三毛的作品读后感。看那书名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是冒险**,阅读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本由十几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的书籍,该书记录了作者在荒凉单调沙漠中的所见所闻和一些生活中所发生的趣事,在阅读了一小篇后便很快的被作者那特有的风趣幽默以及当地的奇风异俗所吸引了。现在那本盗版书还依旧被我保存在柜子里没有还给它原来的主人,虽然已经破烂不堪但是我还是很喜爱它。

就是因为这本书才让我深深的爱上了三毛的作品,在看《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的时候一边幻想那沙漠的美景又一边感慨如果我也能跟三毛一样在沙漠里到处流浪那该多好啊!后来,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三毛长什么样的美女?当时受着种种限制,我只能梦想在那里。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慢慢被我遗忘了。

时隔多年后当我无意中再次翻开那本书的时候一丝回忆又涌上心头,心里也跟这一阵莫名的欢,马上跑到电脑前去查看关于她的资料。从**中看她虽然不是非常漂亮艳丽的女人但是却可以从他身上感觉到一种可亲可敬的气质,然后我又看到了三毛的最爱的丈夫——荷西:一个长着满脸都是胡子的男人让觉得很有趣。

后来每天晚上我都拿着手机缩在被窝里看三毛的作品,因文笔太差看完以后也写不出什么读后感,只是每篇文章我都会仔细的看,看着看着好像自己也融入她的生活中一样一起笑也一起难过。关于三毛跟荷西的爱情,我觉得很朴素也很温馨,有时候又觉得很激情浪漫,对于荷西的离去我觉得真是造物弄人,没想到后来三毛也跟着去了,红颜薄命啊!我想他们在天堂里一定会再次相遇吧!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7)

有人说,三毛的是柔软的,柔软的爱、柔软的痛。也有人反驳,三毛是热烈的,敢爱敢恨,歇斯底里。三毛的一生,其实一段漫长艰难的旅程。一段路途,总是靠着一份热烈的执着,面对路途中险山恶水,坚持着走到最后。总会有雨过天晴,露水荷花映面的美好时光,若我们只看到泥泞湿了裤脚、雨水打湿华衣,亦然不能看到拐弯处,桃花开的正好。

三毛教给我们的,便是在挣扎时,依旧要记得抬头,看漫天灿烂的星光。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句歌词不知道寄托了多少人的梦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未知、神秘的地方怀有莫名的向往。三毛是一个传奇女子,几乎走遍世界,当她以一种洒脱、豪爽的姿态出现时,我们心中潜藏的浪漫因子都在她信马由缰的文字中被激活了。万水千山走遍,这是三毛一部作品的书名。三毛长发飘飘,常有爽朗的笑声,长得并不漂亮,但她让人过目难忘,她身上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来自于她至情至性的率性。我是循规蹈矩的学生,但在内心里也渴望着有一天能恣意而为。在满大街都在用大喇叭广播播送潇洒走一回时,三毛用笔为我们注解了潇洒的含义。

如果三毛只是教给我们浪漫,那三毛只是浮云。其实,在三毛的作品中,她是一个生活的高手,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活得自在自得,妙趣横生。如今的伪小资们,坐在丽江的茶馆里晒太阳;怎么看都显得有些矫情,哪里比得上三毛的快意行走和快乐生活。喜欢过三毛的读者应该都记得,她在大沙漠中造出的那个家。在《撒哈拉的故事》里,三毛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沙漠中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贫瘠,也可以在三毛那里产生的愉悦和陶醉。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的作品,很多源于爱情。她和荷西那场泣天动地的宛若神话的爱情,让多少人为止扼腕痛惜。三毛,让我们看到什么是爱情的相濡以沫,什么是爱情的无欲无求。对一个人的依恋,不是因为自己的无力,亦非浪漫的堆积。依恋,是源于内心的需要。你是我的荷西,睡觉一定要牵着我的手才能睡着的荷西。我是你的三毛,你凶我一句我便会死般绝望的三毛。爱情,或许是我们这个年纪拾手可见的,问问自己,真的懂爱么?三毛告诉我们,爱,是一份责任,是即使对方不在了,也要让他的墓碑永远光洁的承诺。

在我看来,三毛是个极有传奇色彩的女子,她生性豪爽,乐于助人,有着一份善良朴实的心境。虽然从图片中看出三毛并不是个漂亮艳丽的女子,但是由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却闪闪发光。可亲可敬中透露出的气质之美一度让我赞叹不已。然后我认识了荷西,那个等了三毛6年的男人!我一直以为荷西长了一幅娃娃脸,比三毛小4岁,带点稚气,然而从网上搜到的照片却是一个大胡子!再等我六年,让我念完四年的大学,服两年兵役,六年后我人便可以结婚了.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有一所很小的房子,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荷西语录)

看的三毛作品不多,写不出什么感想之类的读后感。从《撒哈拉的故事》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每一篇都在认真地看,似乎我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真的会笑,会哭,会难过得心疼。她的文字,她的精神,让我悟彻,让我悲痛。她真的深深令我折服!很真实,纯朴又不缺乏幽默。

从三毛的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三毛对爱情是非常苛求的,在与荷西结婚前,32岁的三毛可以说对爱情已经是曾经沧桑难为水,而且在这之前的许多追求者都是荷西无法相比的。三毛一直说,荷西苦恋她六年,但从来没有说她也恋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里,三毛三年在国外,三年在台湾。在国外期间,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三毛拒绝:在西班牙时,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学追求;在德国时被一位后来成为外交官的德国同学追求;在美国时,被一位台湾籍的在美博士追求。这些人都远比荷西优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爱情标准,但是三毛拒绝了,因为三毛心目中的爱情标准比这三位所能达到的还要高。回到台湾的三年,当她终于选到了愿意结婚的人,却在结婚前被死神夺走了未婚夫。三毛在未婚夫去世不久,就背井离乡与荷西仓促结婚,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对爱情的绝望,已经非常清楚了。

从三毛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荷西与三毛婚后的关系并不融洽,争吵不断,更重要的是三毛是个感情细腻丰富的人,荷西是个粗线条的大男人倾向很严重的人,两个人在性格上,文化上,情趣上,人生观上等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荷西忙于工作,整天不在家,所以,在撒哈拉的三毛几乎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写作使她走进理想的世界。

但是我这样说,并不否定三毛与荷西之间有爱情,但有的是先结婚后恋爱的爱情,更重要的是这种爱情产生于三毛出名之后。因为当《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以后,荷西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三毛的丈夫,而成了三毛笔下的一个理想人物,读者需要这样一个理想人物,三毛更需要这样一个理想人物。在荷西意外去世后,这个理想人物得到了进一步的神化。正是这种神化,使得三毛背上了永远无法卸下的枷锁,不管她多么渴望爱情,为了维护神化了的荷西与三毛的故事,三毛都不能再与任何人结婚,尽管荷西去世时,三毛才38岁。

三毛曾经说过,她是个比较传统的人,主张嫁鸡随鸡。其实,这样的表白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不一定是三毛真实的想法。三毛从小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叛逆性很强的人,再加上在国外生活十几年,她的爱情观不可能那么陈旧。读她的《倾城》,可以感觉到她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强烈地爱上一个人。从她未婚夫去世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与荷西结婚,也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主张寡妇不改嫁的人。但是为了她自己塑造的荷西与三毛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谈到三毛的爱情就不能不谈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这是她唯一的一本电影剧本,完成于她自杀的前一年1990年。剧本由名演员林青霞和秦汉主演,但由于剧中的男主角是一个日伪时期的文化汉奸,所以电影拍好后遭到禁映,甚至被指责为美化汉奸。其实这部电影纯粹是感情戏,不是政治戏,它是三毛一身爱情故事的缩影:她是一个为了爱情追求一生,付出了一切的人,但却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就像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样,明明知道自己所爱的人不值得爱,对自己不是真心,还是义无反顾地去爱。

她与荷西的爱情简单、朴实。也许是我还年轻,再也想象不出会有比他们爱的更疯狂的夫妻了!我真的惊异,六年来,竟日日如新婚,分离半晌就相思难耐。不是春花秋月,缠绵细语,而只是平日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饭、洗碗、吃饭、劳动、看夕阳、吹海风------两个人真想融为一体,永远都不要分离。这样深刻的感情,为什么要让一个人先走呢?为什么要留下一半去忍受活着的煎熬?我能想象那会是怎样的痛苦。如此善良、温柔、和气、孝顺的三毛呀!老天不公,为什么要让她去独自承担这切肤的绞痛,即使她说愿意......一如三毛的为人,简单是真,平凡是实,那种天荒地老的感觉让人心底为之震撼:虽然它不轰轰烈烈,虽然它也没有什么浪漫可言。但是,打动人的就是为种平凡中所显露的真实。

至于她对生和死的一些看法,曾经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经历一些生离死别的事件后,我才终于明白她所阐述的真正含义:生者的痛苦逝者无法体味到,所以宁愿自己死在爱自己的人之后,这样让生者独自承受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可是三毛最终的选择依然让我觉得有些难过,虽然她已去世多年,我依然喜爱她甚至于崇拜她,为人为文都让我由衷地钦佩。

三毛去了,但是她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底,我想对一个已逝去者的最大怀念也只能如此吧。

三毛对于我,不是一个偶像,只是一个可以在夜深时候,静静听她故事的长辈。曾经在一本电子杂志里听到她的一个专访。那是第一次听到她的声音,热闹的,纯净的,有活力的。她乐观的生活态度,淡然的处事方式,都深深地撼动了我。我知道那是我希望成为的自己。可以在荒芜的沙漠里,守着一个家,安静的画一块石头,不管外面漫天飞舞的风沙

三毛作品读后感(篇8)

滚滚红尘

读三毛的《撒哈拉之恋》有感

在学校的时候,我读过三毛的作品,但现在很多都忘了。去年,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边看到某人在介绍三毛时用上了“侠女”这两个字,那一刻我心里边马上涌起了对三毛的强烈好奇心。所以我根据自己的好奇心又看了三毛的作品。

三毛作为一位侠女独自闯荡江湖,就是从撒哈拉沙漠启程的,或者说,在我看来,三毛是个极有传奇色彩的女子,她生性豪爽,乐于助人,有着一份善良朴实的心境。虽然从**中看出三毛并不是个漂亮艳丽的女子,但是由她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却闪闪发光,看到了她渡过了48年短暂的“滚滚红尘”。

一侠女征服撒哈拉

应该说,撒哈拉沙漠就是三毛的江湖。她的江湖伙伴荷西说:“等我六年,我就可以读完四年大学,服两年兵役了。六年后,我们可以结婚了

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有一所很小的房子,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 (荷西语录)"。“在这个人为了爱情去沙漠里受苦时,我心里已经决定跟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

那个人,就是我现在的丈夫荷西。(三毛语录)”三毛对于撒哈拉这个地方非常向往,这种向往达到了哪种程度呢?三毛说她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当我们从互联网、电视或互联网上欣赏撒哈拉时,它绝对是一个迷人的地方。然而,我们也可以知道,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一个埋葬着无数尸骨的墓地。

这样一个地方,三毛却说她非走一趟不可,很多人把三毛的话当成了一句笑话,他们并不相信一个家境不错的年轻女性会跑到撒哈拉那儿去活受罪。

这是一个过分追求理想生活的女人,但这个女人仍然固执。当两个特征同时出现在一个女人身上时,你不必去想,她周围会发生什么奇怪的、起起落落的时情。而且,中国人心里边其实是向往着远走他乡的,因为我们从小便被教导,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一个个小孩的心理早就种下了他日远走他乡的种子,我们实在是好奇万里之外究竟存在着什么神奇的事物,竟然可以轻易地将可怕的万卷书打败!三毛从小就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我们有理由相信三毛是存在着这样的心理的。

而杂志上一篇一般介绍撒哈拉沙漠的文章成了导火索,顿时把三毛的整个思想炸向了撒哈拉。于是三毛毅然跑到撒哈拉沙漠。

然而,三毛突然跳伞到撒哈拉沙漠,早就被一些人预料到了。那是她的丈夫,乔西。我很喜欢荷西,他始终默默地在三毛的不远处等待着她、支持着她,我也一直很怀疑,如果没有荷西陪着三毛在撒哈拉那里风吹日晒的,共同生活,保护着这个任性的女人,三毛她有可能在沙漠生活下来吗?

三毛到底是到了撒哈拉沙漠了,这个缠绕了她「半生的乡愁」之地。沙漠的生活是艰苦的,特别是在一开始,荷西要求:“你——今后就用我赚的薪水过日子,好歹都要过下去。

”于是他们一切的生活**只能靠着荷西的薪水,日子当然不好过。让我们先来看看三毛一开始所面临的困境:一共两间房间,一间较大的是横四大步,直五大步,另外一间,小得放下一个大床之外,只有进门的地方,还有手臂那么宽大的一条横的空间,房间地面是水泥地,糊得高低不平,墙是空心砖原来的深灰色,上面没有再涂石灰,砖块接缝地方的干水泥就赤裸裸的挂在那儿;厨房是四张报纸平铺起来那么大,有一个污黄色裂了的水槽;浴室有抽水马桶,没有水箱,有洗脸池,水龙头流出来的只是几滴浓浓绿绿的液体,没有一滴水,日常用水自然是花**买来的。

三毛这才真正意识到:“我这才联想到,我马上要面对的生活,在我,已成了一个重大考验的事实,而不再是我理想中甚而含着浪漫情调的幼稚想了。”这个浪漫的人终于认识到她所梦想的地方不是一个适合造梦的场所了,三毛在一开始适应的阶段的的确确是吃足了苦头,房子条件差到要命,没有床可以睡,买水的时候要提着十公升的水步行大半天才能回到家,借用邻居的铁皮炭炉子,任由烟呛得眼泪流个不停……接下来的每一刻我都在等待着三毛开口说:

“算了,我们回家吧“之类放弃的话,不过三毛总是让我失望,她很多次地哭泣过,但是却从来没有过逃走的念头。这种坚持是根植于中国女性的顽强还是三毛的倔强?毕竟,三毛坚持不懈,把他们的爱巢变成了沙漠中最美丽的家园!

房子原来裸露的墙壁砌成了雪白色的,上边挂着一副中国书法“灵门舞集”,三毛母亲寄来的棉纸灯罩低低挂着,其他好像陶土、石像、骆驼的头骨、收音机、电视机等等,它们让这个房子看起来既充满了艺术感又不乏现代感。在《白手起家》的描述中,三毛就像一个侠女一般不可思议,她征服了撒哈拉这个危险的江湖,成了沙漠中特殊的一员。

二布道者完美的结局

至于她对生与死的看法,我过去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作为一个征服沙漠的侠女,三毛的最终选择仍然让我感到非常难过。她的话,她的精神,是非常真实,简单和幽默。《撒哈拉的沙漠》是一个冷淡的沙漠,三毛用一颗善良的心将一个黑暗的社会用轻松的笔调描写出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部落。

在《撒哈拉沙漠》一书里,总是看到三毛用轻松的语调说着一个个悲剧的故事。重读此书,我感受到了另一次心灵的煎熬。尤其是对于女性地位的低下和落后,我很高兴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

很多人对我说,这本书让他们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习俗,但是在沙漠里,我觉得三毛很沉重,很不快乐,因为她一直在看这里人们的自虐和冷漠。

三毛的成名系列散文《撒哈拉的故事》就是在《联合报》是台湾的两大报之一,报副刊上首次发表,然后逐渐流传开的。这个系列散文出现的年代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正赶上台湾经济腾飞和走向世界,人们没有时间坐下来看长篇大论,同时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所以富有异域风情的撒哈拉故事适时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正如某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仅仅“撒哈拉”这三个字就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紧接着西撒哈拉脱离西班牙的殖民地统治引起那里的局势动荡又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当然,仅仅靠时事热点掀起的读者热情是不能长久的,正当读者对撒哈拉故事中的三毛和荷西产生兴趣的时候,荷西意外逝世。这个意外立刻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联合报》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炒作机会,三毛热由此掀起新高潮。

《联合报》的具体步骤是出钱让三毛周游中南美洲各国写游记,还派一位摄像记者为她的游记提供图像资料。周游结束后,紧接着就安排三毛做环台湾岛的演讲,这已经与演员“做秀”非常相似了。演讲结束后,报纸上开设了专栏,回答读者提问,进一步拉近了三毛与读者的距离。

结合这些,有作词、教学、拍电影等。三毛想不出名也不行了。

三毛成名后,她感到了成名后写作的压力。无心理负担的闲式写作已成为她的精神负担。正如她在作品中所说,她思考了很长时间,但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甚至十个月都写不出来,基本上停止了写作。当然在那样的环境下,她还是写出了比较好的文章,那就是散文集《哭泣的骆驼》,可以看成是《撒哈拉的故事》续集,这本文集也几乎榨干了她关于撒哈拉的最后生活积累。

随着她和荷西离开西撒哈拉,荷西先是失业,然后又在1979年意外去世,这样的打击使三毛的创作环境和心态都受到了重创,从那以后,可以说,她一直没有从这种打击中恢复过来。1981年回到台湾后,在**和名气的驱使下,她几乎迷失了自我。她所做的几乎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她去讲话,回读者来信等等。她已经从一个作家变成了一个社会工作者,或者一个传教士。

从某种意义上说,1991年三毛的自杀可以说是传教士最完美的结局。

三毛在作品中无数次地写到过自杀,她说1981年如果不是琼瑶用了整整七个小时强迫她答应不自杀,她早已不在人世。她留下来的原因不是为了伤害活着的亲人和爱她的读者。但十年后,她发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远不如她想象得那么重要。她有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情绪: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她三次高声宣布要结婚,但家里没有任像她预期的那样回应。

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她除了三年讲学之外,主要的时间用于巡回演讲,回答读者来信,可以说是在用她的生命反馈报答社会,像一个布道者一样。在这期间,她不仅遭受精神上的孤独,还遭受身体上的痛苦。从很多读者的来信来看,她看到和感受到的大多是人们的抱怨、痛苦和帮助,因此她不得不尽力帮助他人,并在公开演讲中呼吁人们与逆境抗争,热爱生活,热**情。

她生命中最后的十年,可以说几乎不是为她自己活的,是为家人和读者活的,她在尽她的一份力。当她觉得她已经完成了她的使命,她有权选择休息,或许这个决定,在她去世的十年前就已经计划好了。

理解了这些,对三毛的自杀就不会觉得奇怪,也不会觉得三毛的自杀与她生前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不向困难低头等的文章有什么矛盾。我甚至觉得,三毛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类似于安乐死。

就像三毛描写自己的心境: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世上这么一遭啊!(其实,青菜豆腐都尝不到。)

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世上,能看到——“长河落日圆,大漠荒烟直”的幸运儿又有几个如我?(没有长河,烟也不是直的。)

再想——“古道西风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这个意境里,是框得上我了。(也没有瘦马,有瘦驼。)”

“我,走到轮胎做的圆椅垫里,慢慢的坐下去,好似一个君王。”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