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的教案

时间:2024-02-04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的教案2500字。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教师教学思路的清晰体现。小编在海量数据中挑选了一篇非常实用的“荷塘月色的教案”,请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话题!

荷塘月色的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授课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指导阅读,包括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回顾与课文相似的情感,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确定课文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尝试口头描绘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从写作的角度来阅读理解,思考与讨论六道根据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达到既掌握课文的内容与特点,又学习写作方法之目的第三部分的“写作实战”,属于课外作业,其讲评可利用每周一节的作文课完成

第一课时

一、阅读准备

(一)课前“热身”

1、如果你曾有过登临山巅,听潮海岸,驻足月光下,漫步细雨中的经历,你就会知道享受自然美景是多么让人惬意试着把你某次亲身体验自然魅力的感觉告诉你的同桌

2、我们总想在生活中不受束缚得到更多的自由,有时候,受到生活琐事与思想感情的束缚和监狱束缚可能没什么两样试想T你身心自由(如放假没作业)时的感受与平时有何不同,是不是摆脱了烦累,身心解放了,平淡的一切也就显得有些诗意了?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本节课的最初5分钟完成,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重温感受,并让一两位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体验,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带着一定的“感觉”进入阅读现实中总有教师感叹:作品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而实际上经典作品所反映的思想与情感,多为人性的本质,从古至今都是相通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类似的经历与感受,拉近作品与生活的距离)

(二)“还原”作者

介绍作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的朱自清(略)此外,朱自清也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著作为儿子、丈夫、父亲(有五个孩子)、教师的责任北大毕业后,他到杭州一师教书,工薪的一半寄往家里从《背影》中可知,当时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因贫困与庶母的原因,他与父亲失和1922年,朱自清带妻儿回扬州,打算与父亲和解,结果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此后,父子的关系直没有缓和所以,朱自清在荷塘漫步感受到的自由,也可能是暂时摆脱了生活中的烦累与负担所获得的精神自由对此,研究者们有不少的说法,有兴趣大家可以去查阅资料

(设计思路:此处侧重在把作者“还原”为生活中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的人)

二、明确学习重点、阅读课文并尝试口头写作

(一)聚焦文本的写作特点

当朱自清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时候,他就是通过嗅觉来生动地描绘那一时刻荷香的特点:清新、幽微、若有若无、时断时续作者通过描绘,使读者看到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描绘,即调动你的眼耳鼻舌口等感官,捕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身体的感受(包括联想与想象),并对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进行描写

(设计思路:此环节在于让学生明确本文学习的重点为描绘,并且让学生了解描绘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从“作者如何描绘”的角度来阅读全文,阅读时要求将精彩的语句勾画出来,并看看它们是通过哪种感觉来进行描绘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教材的处理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尽可能不要为讲课文而讲课文我在这里的定位是,利用文本的写作特点,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并掌握如何描绘)

(二)练习口头描绘

请学生就学校的某处园林,进行口头描绘,要求用有感染力的语言表现出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和联想到的在学习全文并掌握了描绘的方法之后,再让大家用文字记录下来

(设计思路:此环节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初步借鉴作品中描绘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作品;另一方面又在于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情境,大多数学生会在此环节表达受阻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他们的学习需要,即在表达时,通过主动阅读来寻求参照,从而为下一节课的细读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阅读理解

(一)思考与评析

1、有诗人说“我是我看到的一切的统治者,我在那里的.权利无人可以质疑”,这句话正讲出了我们平时的体验:当我们心情抑郁时,所见的景物往往是灰暗的;而心情愉快时,眼中的一切都是亮丽的所以说,作者描写时往往把所写之景染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请从课文前三段,找出作者描写时的心境,看看他是以怎样的感情色彩来描写荷塘月色的(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却很好”→“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一作者暂时摆脱了生活的负累与束缚,有着什么都可以不理的自由,享受独处的妙处,以宁静的心情来欣赏这荷塘与月色

(设计思路:让学生意识到“我的景物我做主”——所写的景物往往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浸透著作者的主观寄托)

2、在那个满月的晚上,在清华园的荷塘边,朱自清欣赏到了哪些美景?请分别概括第四到第六段描写的主要对象

明确:第四段主要写荷塘的里(上)面第五段主要写荷塘的月色第六段主要写月光下荷塘周围的树

(设计思路:我们知道,在这样写景抒情的散文里,每一个段落之所以成为段落,原则上是因为这个段落的句子都是围绕着某一个方面来写的这一问题既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意识,又训练其概括能力,同时也为下一个问题作准备)

3、以第四段为例,看看朱自清是如何把自己所享受到的一切告诉我们的请你在阅读第四段时,使用如下所示的图表记录每种感觉的内容

明确: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主要是希望学生关注文中描绘的组节及这些细节的来源,感受所描写的景物都是由具体的细节组成的,而这些细节又是通过调动身体的器官捕捉到的这就比“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之类空泛的要求有效,同时,又让学生掌握到了文章的具体内容)

4、那么,这些细节又是如何连缀起来的呢?换种说法,即朱自清又是怎样把自己丰富的感受构成画面,让读者也一同分享的呢?再以写“荷塘里(上)面”的第四段为例,请在本段找出作者描绘景物时用来连接不同细节的过渡性词句

明确:“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层层的叶子中间”……“微风过处”(转静为动)……“这时候”……“叶子底下”通过这些过渡性语句,本段先后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动态的叶子和花、流水

(设计思路:学生进行描绘时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难以有内容,这已利用上一环节来学习;二是忽视对内容的有序组织,本环节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后一问题连缀的方式有多种,第

四段主要让学生认识过渡词语的作用,提醒学生:平时行文,可以使用下面这些词语,它们会使你的读者保持方向感,如“挨着”“在前面”“在上方”“在左边”“在北方”“在里面”“附近”“雀……之间”,等等

而学习写“荷塘月色”的第五段细节间的连缀方式,则先从分析句子的主语着手,得出写月色的前两个细节,使用的分别是正面与侧面描写;接下来的三个细节,由“天上”的满月到“隔了树照过来”的月光再到“塘中的月色”,是由高到低,自远而近来组织的这里的连缀没有上一段的过渡性词句,它靠的是一种内在的逻辑与顺序

通过第六段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连缀细节的另一种方式:由整体到局部,由普遍到特殊普遍:“荷塘周围”“都是树”;特殊:“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普遍:“树色一律是阴阴的”,像烟雾;特殊:“杨柳的风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5、“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段中的大部分内容以及第八段和第九段,在以前的高中课本是删除的,你对此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学生自己能作到的分析:①照应前文的自由:“什么都可以想”②对比:六朝时(老师要简介六朝在中国文化中繁华、社会风气开放等特点)热闹、风流的“嬉游”与作者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形成对比,更显当晚自由的可贵

(设计思路:在此,还可让学生意识到它的另一个作用——丰富作品的内涵:由对纯自然的描写过渡到写相关的文化在写作上,拓展了现实的空间,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从而使读文章的感受更为丰富)

6、至此,我们对作者感受与描写的细节、细节间的连缀方式以及文章的整体内容都有了了解现在我们来探讨写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写出所写之物的特点,使描写的细节就像画在读者眼前一般同学们不难看出,课文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比喻请举几例说明,使用“用什么比喻什么,写出了它什么特点”之句式

示例:“零星点缀的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明珠、星星和美人比喻零星的白花,写出了荷花的珍稀、鲜艳与美丽

另外,让学生通过与比喻的比较,了解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设计思路:在这里,让学生学习作者对于词语的准确选用,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来感知,如想象与联想、换词比较或词语的“缺失”——去掉需品味的词语)

二、布置课外作业

写作实战的要求——

构思:想象你要描绘的自然景物(学校园林),记下用来描绘它的细节——形状、色彩、声音、气味、引发的联想等

写稿:先确定每一段所要描绘的主要内容,然后由此出发按逻辑关系或空间关系继续下去注意描写时设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修改:重读文章,看它是否准确地表现出了你要描绘的对象注意用词的准确添加或修改细节,使你的描绘更加清楚同时找出一些地方,添加过渡词语使空间关系更加容易理解

教学反思

以前教读《荷塘月色》,我总是注重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文中所用的贴切的词语、比喻的修辞、排比的句法,体会文章所营造的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意境自这届高一开始,我尝试从写作的角度来理解分析文章,实施教学我的教学思路是:从学习描绘入手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描绘方法,再用写作实践来加深对描绘的认识

记得为现代作文教学理论奠定基础的梁任公先生,在晚年对“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所作的总结里,认为“教人作文当以结构为主”,但“思想清不清”和“理法对不对”,都是内容问题,内容决定结构基于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两点上:一是让学生关注描写的内容(具体细节),二是让学生了解内容的组织(细节的连缀方式)其他则是为此“蓄势”或对此进行“拓展”再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和完成这得在很多细节上下工夫,比如,为让学生体会到所写之景往往折射出人物的思想情感,我在设计写作日志时,就增加了“我们学校即将搬迁,希望大家用文字将学校的园林记录下来”这一要求,即考虑到让学生描绘时浸透自己的情感

荷塘月色的教案 篇2

《荷塘月色》一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学生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及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

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其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历来为人所称道。文章结构采用了内在和外在双层结构,一层表现作者赏荷的路径,一层表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本文的语言魅力尤其感染人:惟妙惟肖的叠词、形象生动的动词,再加上新颖别致的通感修辞,营造出淡雅出尘的艺术之境。读完全文,一副清新美丽的荷塘月色图就会浮现在眼前。学习本文,除了体悟语言艺术之美,学会鉴赏抒情散文,更能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的艺术思维。

1.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鉴赏语言艺术之美,尤其是通感修辞。

2.难点在于让学生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作者为什么颇不宁静,他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分析写江南采莲旧俗的原因。

1.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学习,他们有了一定散文知识的积累,但是如何利用审美技巧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赏析,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2.我的学生多来自城乡结合部,在知识面和社会阅历方面还很浅,对于散文的内涵理解不深,有待于深入学习。

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精彩语句;背诵第4-6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品读赏析”和“问题探究”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安排2课时。

借助反复品读,引导学生体味朱自清先生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的特点;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2.讨论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一节新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播放歌曲《荷塘月色》的MV,让学生在美的画面和歌声里感知荷塘月色,沉浸到一种淡雅唯美的氛围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意境。导入之后,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十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的办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3.学生自由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3)抽学生起来朗读。教师予以适当的评点、指导。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

(4)再次自读,听完范读后还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这次自读有两个任务:一是借助词典和注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和意思;二是分清文章中主要写景和抒情的段落各是哪些段。

在学生分清了写景和抒情的段落以后,接下来是对整篇文章最精彩、最重点片段的品读,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巧妙安排整篇文章的结构,在情景交融中抒发思想感情的。

本文很巧妙之处在于它的环形双层结构,因此通过理清文章思路来发现内在和外在双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文章内外结构,而且可以给学生以后的赏析散文以及写作散文以启发。因此,在深入品读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整体结构。

对学生的引导主要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质疑。问答的方式,我是这样设计的:

(1)同学们,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作者夜里去赏荷的原因了吗?去赏荷,他首先做了什么?

(2)作者决定去赏荷花,在到达荷塘之前,他经过了哪里?在去荷塘的路上,他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3)在荷塘赏荷花,作者都看到了哪些景色?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4)赏完荷花,作者不知不觉回到了自己的家,这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5)根据这些问题,你能发现作者赏荷所走的整个路径、他看到不同的景物而产生的不同的心情了吗?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来画出你们所得到的本文的线索(结构)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问题进行5分钟左右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尝试画出结构图。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我会进行总结评价,并和学生们一起得出最后的双层环形结构图。课文结构如下:(1)1-3段:夜里赏荷的缘起: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

由此,我们得出了文章的双层结构,一个是以作者的游玩顺序为线索的外在结构,另一个是以作者的心境变化为线索的内在结构。而且,每层结构都构成了一个圆形。(板书:课文的双层结构)完成此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的时间。

(2)本文的语言特色:

在得出了文章的结构以后,着重来看本文的语言特色。在这一环节,我会问学生们最喜欢的段落是哪些?在我的预想里,学生们一般比较喜欢第4、5段,或者第7、9段。请同学说出他们喜欢这些段落的原因,就可以引导同学们对本文语言特点的质疑上来:这么美的语言,到底是什么修辞手法呢?

在学生的质疑之后,我会让学生找出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他们会说出比喻、叠音词,有的人也许还会发现动词的精妙使用。我会根据大家的发言,总结比喻、叠音、动词在本文描写中的作用,然后出示两个例句:

请同学们看一下,下面两个句子有何特点?它给了你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来进行图示分析:

两种感觉相通,这便是通感,更加增强了作者所描写的景色的感染力。

然后,老师对通感这一新的修辞手法进行概念的定义和作用的说明。通感: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觉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感染力的修辞手法。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情感、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特别对于这一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如学生在论述中未触及,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二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而且掌握一些赏析散文的手法,学会自己赏析文章。

4.小结:

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

5.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

继续品位语言,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第六自然段;

3、讲解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在全文的作用;

4、检查背诵第四、五段,背过的同学尝试背诵第六段。

6、布置作业: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荷塘月色的教案 篇3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               ‖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一)解析第4段: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荷塘月色的教案 篇4

(2)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们想起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优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反思教学:向来,名家名篇非常难上。本人经过长期的准备及许多富有经验的教师的帮助,这堂课上得还算成功。

一、在幻灯片的设计上符合文章意境,熔画面、音乐、文字、朗诵于一炉,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

二、授课思路上,打破传统。重点切入教学目标。重点探讨语言的品味,符合单元要求。

三、教学方法上,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点拨试等。尤其在运用小组竞争法上,本人认为较为理想。

当然,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教师,本人在这堂课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语言的品味,没有很好地与充分的朗读结合起来。

二、文章的导入不够自然。应在出示幻灯片(1)后让学生背出有关荷塘的诗句,可激活课堂。

三、胆量上还须培养,力争做到镇定,“胸有成课”。教学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工作。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满意总会更多于不足。

荷塘月色的教案 篇5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的“阅读鉴赏”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第一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运用娴熟细腻的描写,悉心遣词布字,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阅之动容,为之陶醉,心随文动。它是一篇典范的,又独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精品。对于这样的文本,披文入情,因情动心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因而《荷塘月色》这篇文学作品既承担落实写景状物这一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高一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所以,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掌握写景状物及其语言特点,并能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美情,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就成为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另外,在整个高中阶段,质疑、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而这一文本也站在了初高中衔接的承上启下的位置上。

同时,教师通过这个文本的教学,能够加深对朱自清作品的内涵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并在教学中进行课改尝试,也能在与学生互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愉悦。

此文本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之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多篇写景抒情散文,如《春》、《济南的冬天》等,对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高一学生在认识问题上还不够深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质疑探究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审美情感也停留在较浅层次,基于这样的基础,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突破口,而兼顾知识技能的进一步完善,进而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提升的教学定位,是附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也是科学的。

根据文本,《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质疑自觉和质疑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因而,本课教学设计拟通过引导启发,引起学生质疑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整合。下一步,通过师生互动,对文本阅读进行深化、拓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并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的掌握,探究方法的习得,探究过程中情感体验的丰富。

教学的内容可设计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导入,介绍,词语积累,启发质疑。第二课时为阅读的深化,拓展,探究解决问题,总结评价。

在第一课时的质疑过程中,学生的有些问题可能会偏离中心,可先看看有无价值,若无多大意义,可以删去,有些重要问题学生也可能没有发现,可对之进行启发、引导,引出问题,总之,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保证本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这样的设计突变因素可能较多,有些问题也可能是教师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跟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启发,甚至可以超越课堂,课后带学生去请教专家,查阅资料,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师生就都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提高发展。

同时,本课设计也注重教师在新课程中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从而完成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②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师生互动,启发诱导的最佳时机、方法、技巧。

②为什么想到“采莲”之事?

③对探究问题的方法指导及探究中出现的突变因素的控制。

(一)第一课时:导入,介绍,词语积累,问题的发现及整合。(时间最好安排在周五,以让学生利用周末上网查阅资料,上图书馆或请教专家。)

1、导入:多媒体播放清华园荷塘月色,同时播放配音朗读带:课文4-6自然段。

教师引导启发:朱自清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我想和我一样,大家可能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对某些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对语言风格的概括,对中心或篇章结构、行文线索等方面的把握等等,凡涉及到这篇文章的各方面问题,都可能有待深入探讨。接下来我们把同学分成四-五组,大家先阅读,边读边思考,之后再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把问题集中,然后把问题列在黑板上。

学生质疑过程中,可能提到并经过有效整合后的问题有:

①文章的层次如何划分?依据是什么?

②作者写了荷塘(4-6段)的哪些景物?

③本文写景特色是什么?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上的渺茫的歌声似的”,用的是什么修辞?有何特点?

⑤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⑥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⑦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江南采莲的事?为什么两次写到“妻”?

如果有其他问题提出来,但对这篇文章意义不大,可略加评价,肯定其价值,然后删除,评价以鼓励为主,以促进学生质疑意识的自觉和兴趣。

可能不会提到但必须提到的问题由教师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如可提示在审美领域的问题有哪些。学生没有提到但对这篇文章至关重要的问题,可由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提出来。这个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维向难点探究,以完成教学目标。整合后可有如下几个问题。

⑧作者思想感情怎么变化?

⑨这篇文章的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⑩课文后对朱自清的评价不一,你怎么看这些评价?〔查找资料(上网、图书馆),请教专家等途径。〕

教师在第一课时把这些问题整合,布置学生回去思考,讨论,待第二课时来解决。教师也应在这一时间里查阅相关资料,思考问题,备好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性,以利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二)第二课时:深化拓展阅读文本,探究解决问题,评价总结。

1、探究问题:

问题①探究:层次的划出因为标准不一而结果不同,允许学生有多种划分方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学法指导:侧重于探究中帮助学生找到划分标准。启发时注意筛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抓住亮点,一步步向标准引导。如学生回答中有“作者”,就可以引导到“作者写作意图”“动机”这一标准上来。

层次划分参考标准:

可按动机:想起荷塘(1)——夜游荷塘(2-6)——荷塘归来(7—完)

按场景:院内外(1)——小路(2-3)——荷塘(4-5)——四周(6)——回家——路上(7-完)

按行踪:出门(1)——小径(2-3)——荷塘(4-6)——归来(7——完)

问题②探究:这个问题较简单,可由学生自己探究找答案:叶、花、香、波、水、月光、青雾、树影、光影、树、山、灯光、蝉声、蛙声。探究指导:找名词中心语。

问题③探究:探究指导:确立思维方向→寻找答案表述→举例证实,探究方向:多角度,动静结合,想象力丰富,修辞运用,意境创设。

问题④探究:探究指导:侧重指导学生探究通感与比喻修辞不同的地方——感官上的互通,然后可以确定其修辞的特点,为了巩固,可让学生再造一个句子,提向,评价。

问题⑤探究:探究指导: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探究:修辞、遗词、意境创设,可举具体例子分析或让学生找例子印证。

问题⑥、⑦:这是文章的难点之一,解决这个难点的方法是:让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探究突破。

A、帮助学生探究作者生活的时代及思想感情状态。

B、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探究。

C、用多媒体提供其他相关资料(程翔《的主题思想》、朱自清《哪里走》、王瑶《念朱自清先生》、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学·散文》导言)。

D、参考朱自清其他散文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与学生相互探讨,发现学生找到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线索,教师也应积极思考,互相启发,以利问题的解决。答案可允许有创选性的解读,也可以从纯文学角度回答。

有这几种解读可供参考:一、“1927年7月”表时作者对政治不安的担忧。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妻已睡熟好久了”说明妻始终不解作者心情的变化。三、引用《采莲赋》、《西洲曲》说明作者借古代美的诗文以消愁。四、作者生活面临困境,所以心中不宁(资料查阅)。五、朱自清性格使然,可观其他作品风格知悉。

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指导学生对阅读进行深化,拓展。通过问题“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感情有没随之变化?”来完成这个任务。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也可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互动。这样,教师的情感体验也会在新课程中不断丰富。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到“原来,像朱自清一样,排解不宁静的心情的方法可以如此高雅,别致,月光淡淡,我愁悠悠,思及旧俗,我心幽然,虽然是暂时,但却余时无穷”。

问题⑨探究:这个问题可自由展开讨论,答案也不一定统一,具体可有:自然美、意境美、亲情美、语言美等方面,教师可有自己的看法。并与学生提出的看法平等对待,师生可互辩,不确定熟是熟非。

问题⑩探究:对于此问题,可让学生充分感受体会,也可让学生写一段自己的评价,可在课后完成。教师可自己表达观点,与学生相互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高各方面能力。

荷塘月色的教案 篇6

(一)理清全文结构,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荷塘月色〉教案。

(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化语言的巧妙艺术加工。

(三)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2)体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茶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分析:《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主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一)导入课文。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言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伤口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这对全面、正确评价朱自清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我们的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伤口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抓不住这些,对作品主旨的认识也不会落到实处。

下面,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如不具备这个条件,可由教师表情朗读)。

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现在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

(二)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荷塘月色》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在教法上可以有两种考虑:

让学生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然后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教案《荷塘月色〉教案》。

观荷塘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确实应划为三部分:

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分析作品结构框架。

(三)找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讲析,让学生摊牌体会。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

不加掩饰直反正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也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至于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学生一定很关心。因此,在此可以联系作者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要点,防止说开而不可收),进而说明当时朱自清的思想状况: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追求进步,痛恶黑暗的反动统治;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各民主的实现。“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学生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按他当时的思想境界(“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一见陈竹隐藏《忆佩弦》)是不可能毅然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的。手中的笔是他寻求解脱的工具,《荷塘月色》的诞生是很自然的。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概括、浓缩他当时的心绪是十分准确的。弄清这句的含义也有助于弄清他为什么要大写荷塘月色之美,要发思古之幽情了。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提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引导学生体会前两段与此段的内在联系: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_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不幸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说明: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分析时不能草率。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对这点,好认识;它与第2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安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审按观察的角度,祖母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在讲述时要尽量引用原句,重点词语随手板书,如“弥望”、“袅娜”等等。)

2.上面的分析,基本上抓住了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但细一研究,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

(1)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这就叫“读进去”。

估计学生很容易认为只是到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实际上,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作者把叶子比成“亭亭有舞女裙”,说是静,却有动,也许叶子静静地铺展着,可喻体中的女郎是在旋着舞着的,否则,那裙裾怎能临风伞开呢?再如,朱自清先生用“羞涩”一词来形容待放的花朵,更是而人寻味,不仅暗合古人对荷花“绰约若处子”的赞誉,更是站读者浮想不已,既然“羞涩”于颜内心怕更怦怦吧!这“动”已溢于文字之外了。

说明:上面这各种分析,教师应当理解,但是不是要求学生也达到这个深度,要适情而定,不要脱离学生实际硬灌,能启发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重点还是抓词语在语境中的涵义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

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引导学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叶田,满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却断定那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于叶子的“风致”引起的合理想象。这是很精彩的一笔。为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这一角度来欣赏作者怎样描写荷塘,进而还能解决一个问题: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问题。)

(六)第5、6段的讲析。

这两段,应完全交给学生分析,教师不应再细说了,否则就会“剥夺”学生的必要的鉴赏机会。

这两段的阅读点,欣赏点似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中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

例如: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与用“照”相比较进行品味。)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此句,以使通篇流溢着美呢?

(引导学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来思考,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

处理以上内容时,可采用讨论式,让学生多说,拓宽思路。渐而使他们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决不能停留在“字面的识读”上,要利用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参与评论,所谓鉴赏能力便

荷塘月色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① 整体感知课文,. 抓住文眼,理清作者情感和课文结构。

②学习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③. 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1. 整体感知文章,把握结构安排,抓住全文两条线索,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2. 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运用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方法:提问法、朗读法,品析法、合作探究法、迁移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介绍背景知识,理清作者情感和课文结构、感知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

导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感受美

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四季美图,并用诗般的'语言导入:大自然多姿多彩,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音乐家用音符节奏表现,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同学们当你看到那满塘荷花,满塘月色是你想用什么来表达呢?????那么,在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荷塘月色》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2. 作者及写作背景

3.  出示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发现美

1.  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整体感知全文,思考并圈点勾画以下问题的句子:

①作者以游踪为序依次写了哪些地方?

②作者心情有哪些变化?

③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结合文中关键句子和课后资料谈谈你的看法。(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披文入情、知人论世的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作者情感和作品文章主旨。)

④你还文中发现了什么?

2. 学生交流、师点拨问题,理清文章结构和情感变化,多元解读文章主旨。

2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是一个圆形;

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家门——踱小径——赏荷塘——回家门,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欣赏美

1. 提问: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在写景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呢?

2.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主要的写景段落(4、5、6段)及所写景物:月下荷塘、塘上月色,齐读。

3. 在第4段中圈点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并用“我欣赏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X的特点”的表述方式和小组同学交流,推荐说的精彩的同学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本段内容及写作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叠词、情景交融。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展示美

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如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情景交融等写一个作文片段描绘你曾看到的美景.

学生写作,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此环节为预案,视时间而定,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完成,意在通过迁移训练,达到学以致用、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

第五环节:总结提升,作业布置

由学生来总结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好习惯。

作业:将片段作文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并反复修改。

背诵课文4、5段,积累好词佳句。

荷塘月色的教案 篇8

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

一直以来,我认为讲课如同旅游,课堂是一个景点,文章便是景观,学生就是旅游团而老师则是导游,他的职责在于让学生读懂会意每一个景观.今天我将带大家去领略《荷塘月色》的幽美景观.

景点的地位取决于景观的价值.《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名作,编者将其放在高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其意不言而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语是非常关键的,正如我现在说课以比喻导入一样。导语的精彩可以调动学生的趣味性,可以拓展学生装的知识面。就荷塘月色一文我将以荷花月色为切入口,引周敦颐咏莲李白叹月的诗导入,这样既自然贴切,又复习了初中所学。

导语过后,继而介绍作者朱自清,让学生明白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生平、写作风格、作品集,并穿插朱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经历,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课堂的知识性、生动性。

现代的人都喜欢看他们看不到、想他们所不知的,所以才会有如《走进幕后》《幕后的故事》等一系列节目的诞生.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更是不可抵挡,因而介绍《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是不可豁缺的。让学生知道文章创作的背景是在1927年四.一二所革命政变,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让学生知道文章满载着作者的苦闷与彷徨,了解了这些有助于学生把握那个时代的脉搏,并整体感知全文.

“题好文一半”因而我比较重视解题。或是分析成份结构、或是找线索,总而言之,尽所能帮助学生吃透题目内涵。对《荷塘月色》这一课题我将从荷塘入手,揭开荷塘是原清华大学荷花池的真面纱,再援引“老清华”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再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奇,从而由解题自然过渡到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至关重要,掌握语言技巧的教学目标要在这里实现;揣摩语句的.教学难点要在这解决;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教学重点要在这强调;提问讨论等教学方式要在这充分使用。《荷塘月色》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消化知识,我将把该文分二个课时来评讲:

在第一讲,首先让学生阅读全文,从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全文分为三部分,归纳层次大意,明确荷塘月色的内外圆型结构,并画出示意图,以便学生更清楚文章脉络。尔后再抽丝剥茧,逐个部分详细赏析。在第一部分我将沿着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思想走向。掌握叠词是教学目标之一,故介绍叠词形式是必要的,引领学生参透作者的用意是重要的。接着再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使学生更加明确作者语言运用的高超技巧,以提问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特定词句,这样在师生互动下完成第一部分授课。

让学生感受生活,启发学生想象。故在讲第二部分前我会给学生5分钟自由发言时间,让学生谈他们见过的或想象中的荷塘景色。接下来再导向文中月下荷塘的描写,通过对动静结合手法通感修辞手法的讲解来理解作者对荷叶、花、香波韵的描绘,让学生逐步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我首先会以提问与朗诵等方式测试学生所学,再进入学习。继续采用以整化零的方式分析句与段,将荷塘月色、荷塘四周这两大块评讲完,其间我将把重点放在揣摩作者遣词用字上如“浮”“泻”把握作者写景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正侧面动静态远近景结合法,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请学生找出来加以强调。之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我们知道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因而朗诵后就要指导学生从画面上去体察作者所蕴含的那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从景语中去读懂情语,这也是教学中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对于第三部分我侧重揭示作者不满现实的感慨,整个文章内容分析完后再进行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的归纳,最后布置作业以巩固消化知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