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

时间:2024-02-04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合集。

经过栏目小编的耐心推敲和打磨这篇“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终于完成了,阅读作品后,心中被触动,从心底鼓起了勇气,这一刻,好像不会被任何事打倒。 读书启迪思想,写读后感更有助于巩固学习收获,优秀的读后感有什么写作技巧?如果您认为这个网站值得关注请动手将其收藏下来以备后续使用!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篇1)

“此时的我也同样怀揣着悔恨和厌倦,我不能够把对明天的热情寄于另一个我身上,因为我始终是独立的我,也因为我从来只能去走一条小径,只能向前无法后退。”

从来只有一个我。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是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和灵感,但博尔赫斯不是,或者说读书占据了他几乎所有的生活。如他所说:“我虚构一个人物,再替他虚构一部部作品。我分析我虚构出的作品,写成读后感,再从中汲取灵感,用来自虚构作品的灵感写一篇真实的作品”

仅从《小径分岔的花园》所包含的七篇短篇小说来看,其中《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已很好地诠释了博尔赫斯的说法。《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讲述建立在唯心论基础之上的虚拟世界“特隆”蚕食、取代了现实世界;《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则是一篇对于一本虚构的书籍的评论。

博尔赫斯热衷于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构筑桥梁,例如在《特隆》中,作品表达的是对极权主义的谴责。博尔赫斯用给虚拟作品写注释的方式,把百万字的内容浓缩至几千字。这就是博尔赫斯的现实,尽管他的故事是那样的神秘和充满了幻觉。他不是通过描写现实把读者逐步引入到终极思考面前,而是把终极思考一把拽到了读者面前,这显然令读者不太容易消化。

而消化的前提是读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知识储备。很显然,这一点我是没有达到的,不过没关系,这不妨碍我依然可以谈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供大家参考。《小径分岔的花园》这一篇流传最广,也从侧面佐证了此篇理解起来要容易些。《花园》一篇大抵在描绘平行宇宙,而这一概念在今天看来已不算新奇,就算地摊刊物也能随便扯上几句。

我们先来看文中的一段描述:“时间有无数序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同一时刻的同一个我面对未知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让我分裂成不同的“我”。我们只能假想平行的时间线是存在的,无数个不同的“我”就分布在这些线上。

“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我做了无数个选择,无数个选择里必然有一些是无关紧要的。即使是无关紧要的选择依然让我分裂,但我却不能说这是真正的分裂,因为我和那个“我”之间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那什么样的选择会使我真正地分裂呢?落脚在花园小径上的我不能窥见到另外的“我”,这样的我只能知前后,无法顾左右。我只有期盼自己能站到更高处去俯视整个花园以便找到答案。在高处,我看到了无数个“我”,他们在时间上没有交集却在空间上有所重叠。即便是做了不同选择的我稍后又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同一个位置,正如余准来到艾伯特的花园不一定是要来杀人。

这虽让我对选择的意义感到迷惑却不能让我去否定选择的意义,正如所有的艾伯特住在同一个花园,但他有可能是个裁缝,是个厨子,可能是个研究别的什么玩意儿的汉学家。艾伯特的所有可能的身份让我对选择的意义持肯定态度,我想,处在相同空间的我看起来没什么两样,但他们从来都是不同的,或在心态,或在使命。“他不知道(谁都不可能知道)我的无限悔恨和厌倦。”

如果我能看清所有的选择所指向的未来,那我自然也不必对我的选择抱有悔恨和厌倦。但此时的我也同样怀揣着悔恨和厌倦,因为我不能够把对明天的热情与希望寄予在另一个“我”身上。无限的可能性之于我没有任何意义。未来不是可控的,命运也是无常,因为我始终是独立的我,也因为我从来只能去走一条小径,只能向前无法后退。

无限不循环。前面说了一些与作品不太相干的话,接下来要说的恐怕也与作品不太相干,因为这部作品总让我引发出一些不太相干的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一部书才能成为无限。我认为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循环不已、周而复始。书的最后一页要和第一页雷同。”

有人说每个人都能在圆周率“π”中找到自己的生日,这话我相信,因为圆周率是不循环的又是无限的。但一本书能成为无限而又是不循环的吗?书的最后一页和第一页雷同,确也能形成一个闭环,如同老和尚同小和尚讲故事一样无休止地重复下去,它虽能无限却同时也是循环的,这样的文本和祥林嫂的絮叨没什么分别。

《花园》中的彭把小说中的主人公所有可能性的选择都写了一遍,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的各种结局都有。我一边怀着敬意一边觉得这种办法未免笨了些,这何尝不是“勤劳而贫穷的胡思乱想”。“我又想到口头文学作品,父子口授,代代相传,每一个新的说书人加上新的章回或者虔诚地修改先辈的章节。”

在人的有限生命下怎么能写出无限的结局呢?无限的作品未必得是内容的无限,作品的“新”在于常读常新,言有尽而意无穷。但彭的“笨”让我仿佛明白了博尔赫斯的“巧”。博尔赫斯的作品是简洁的,如卡尔维诺所说:“博尔赫斯是一位简洁大师。作文他能够把极其丰富的意念和诗歌魅力浓缩在通常只有几页长的篇幅里。为了写得短小,博尔赫斯发明了一项决定性的东西,”

“他假装他想写的那本书已经写成了,由某个人写成了,这个人是一位被发明的无名作者,一位来自另一种语言、另一种文化的作者;接着,他描述、概括或评论那本假想中的书。”

博尔赫斯的作品又是包罗万象的,如余华所说:“他热衷于在自己的小说中探讨哲学、时间、空间、幻想等非实体的东西。他的小说都有类似迷宫的结构。”

博尔赫斯没必要刻意写上一段隐晦的文字让读者去猜,这与他的理念同样是相悖的。博尔赫斯已经将它的意思用他能想到的最简洁方式给表达出来了。我想,这迷宫似的结构就是在有限的内容里表现出的无限可能吧。至少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博尔赫斯已是一座无限的宝库。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篇2)

《小径分岔的花园》——以时空为基底的永恒迷宫!

我同他谈话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但是那一小时内他就像是歌德……做穷凶极恶事情的人应当假想那件事情已经完成,应当把将来当作过去那样无可挽回

我心潮起伏,难以理解地肯定说:“那是我曾祖父的花园”。(人总是可以在一瞬间被命运击中?或者是神祇的眷顾?)

他有一次说:“我隐退后要写一本小说”。另一次说:“我隐退后要盖一座迷宫”。人们都以为是两回事,谁也没想到它们是一回事。

我将小径分岔的花园留给诸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

在所有虚构的小说中,每逢一个人面临几个不同选择时,总是选择一种可能;在这本错综复杂的小说中,主人公却选择了所有可能性。

在明快的灯光下,他的脸无疑是一张老人的脸,但却带有某种坚定不移的、甚至不朽的神情。(wisdom)

设一个谜底是棋的谜语时,谜面唯一不准用的字是什么?

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目前这个时刻,偶然的机会使您光临寒舍;在另一个时刻,您穿过花园,发现我已死去;再在另一个时刻,我说着目前所说的话,不过我是个错误,是个幽灵。

他不知道(谁都不可能知道),我的无限悔恨和厌倦。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篇3)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才华、精力、成就的天纵之才。赫伯特·西蒙正是这样的人。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公共行政、经济学、管理学和科学哲学等多个方向。不但是专业研究的先锋,更是行为科学的代表性学者。1975年计算机学会图灵奖、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和终身贡献奖……

对大多数人而言,倘若一辈子能够在一个专业领域有所成就,那已是万分幸运的事,而赫伯特·西蒙却在他所履及的任何一个领域,无论是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政治学与管理学等等,都是实至名归的大师。

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专业程度越来越高、通才近乎绝迹的20世纪,能在如此多的领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这本身就是一个谜。西蒙为何一再改换专业?他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蜕变?时代思潮在他身上打下了什么烙印,他又怎样塑造了学术的前沿?

《穿越小径分岔的花园:赫伯特·西蒙和他的科学迷宫》(以下简称《穿越小径分岔的花园》)的作者科学史家亨特·克劳瑟—海克,以冷静而不失温度的笔触,讲述了赫伯特·西蒙作为思想深邃的学术领袖和长袖善舞的社会活动家的一生。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篇4)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800字!

这个故事我看了一遍,在网上搜了一大遍,发现就是没有人说特隆这个地方都是按照贝克莱的哲学想法所构建的。其实作者在小说里已经提到了贝克莱、休谟和斯宾诺莎,他们的哲学观都是有关联的。这个小说主要说的是贝克莱的哲学观点。

一开始说南半球的语言,那是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实体是一个空洞的观念,我们能知道的只是流动的印象。所以南半球语言没有名词,只有动词。

北半球的语言是贝克莱的观点,贝克莱考察“存在”这个词到底是指称什么。他的主要观点就是“存在就是被感知”所以,书里写特隆的事物不断复制,当事物的细节遭到遗忘时,很容易模糊泯灭。就是这个意思。贝克莱认为我们说所的实在其实并不能被真正的经验到,我们通过感官只能经验到苹果的颜色、味道等,并没有经验到苹果本身,所以北半球只有形容词。因为贝克莱说如果我们一直以来说的苹果是指它的颜色、味道、硬度、大小、形状这个集合体,那么苹果是“存在”的,所以说名词是形容词的堆砌。

九枚铜币,在我看来是在讨论心理学分支发展心理学的类似人的同一性的问题。

我只是举了几个例子,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休谟和贝克莱的哲学,特隆就是在说贝克莱的哲学观,我认为作者说特隆这个地方,是在让我们知晓不同的哲学观导致数学、语言、科学、文学、考古学等等这些学科和世界会产生怎样的不同。

最后说特隆入侵现实世界,其实哲学就是帮我们认识世界的,作者说他并不在意,可能是想表达他不认同贝克莱的哲学观点。也可能是他觉得哲学和生活是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的。

说到底我觉得这个小说是在阐述作者对贝克莱的哲学观点是怎么理解的。作者认为在这样的哲学观下,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发展,和我们现在的世界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再来说说最后说的入侵,其实哲学观影响着我们生活在的这个现实世界,世界也影响着哲学观,所以说:是我们创造了哲学?还是哲学创造了我们?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篇5)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800字!

又开始看一遍!我靠一面镜子和一部百科全书的帮助发现了乌克巴尔。镜子令人不安地挂在高纳街和拉莫斯•梅希亚街①一幢别墅的走廊尽头;百科全书冒名《英美百科全书》(纽约,1917),实际是1902年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一字不差、但滞后的翻版。

这是开头的几句话。我又有新的发现和理解。因为书里特隆的宇宙观主要是在探讨贝克莱的哲学观点。

所以我觉得“镜子”可能是在暗喻能够很好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物体。镜子也可以看到一个图像,这个也是贝克莱哲学里面的一个我认为核心的认知方式,贝克莱觉得事物都会在心里面产生一幅图像。

“百科全书”:书是没有图像的,只有语言,所以是需要我们拥有想象能力的。可能是在暗喻着精神实体。比如说上帝、意识流之类的。这也解释了小说里特隆人认为玄学是幻想文学的一个分支。小说里还有一句话——特隆的书籍也不一样。虚构性质的作品只有一个情节,衍生出各种可能想象的变化。

这就是两个对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然后又说百科全书是冒名《英美百科全书》,哲学家约翰洛克是生在一个清教徒的家庭,他的主要的哲学观点写在了美国的《独立宣言》里,所以有没有一种相互对应的感觉。

贝克莱是英格兰血统,他出生在约翰洛克之后,他的哲学观点就是从洛克那边发展的,得到启发的。所以作者说实际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但是为什么又说一字不差但滞后的翻版呢?因为贝克莱一开始写了一本书,书名是《人类知识原理》,由于没有受到认同,所以他把他的这些观点写成更通俗的著作,再次出版了,名书是《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海拉斯与希腊语中表示物质的词类似,他正好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并且在精神上非常接近约翰洛克的哲学。斐洛洛斯他的名字的字面意思是爱心灵的人,代表着贝克莱自己的哲学观点。

仅仅这么一段话,已经有那么多深刻的含义在里面,作者的哲学素养非常的高深。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篇6)

间歇听到博尔赫斯,最近抽空读这本《小径分岔的花园》,三星给书、一星给作者。和书同名的这篇小径分岔的花园篇幅很短,之前断断续续听到内容的几乎是短篇的全部了。梁老师在荒诞主题里面提到的一个点,艾伯特这样一个博士被杀最后变成信息传播里面一个小小的环节,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可能瞬间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这是对人价值一个非常彻底的解构。

余准间谍的身份、马登上尉的追捕、要向看不起他的上司证明自己的价值,他选择杀死艾伯特传出消息,证明自己的价值。结局是绞刑和悔恨。从前文的铺垫来看余准是一个很博学的人,如果是选择逃离盟军的追捕,不再当一名间谍,在后面的和平年代或许是另一番境遇。把自己代入一下当时的环境,处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被眼前的事物和局势所困,很难有信心看到长远的未来。

我常觉得每个人都陷于某种困境中,或是暂时的困难、舒适的围栏、命运的羁绊或沉重的厄运。从旁观者来看突破这个困境应该并不难,困境中的人却无法挣脱,如同处在迷宫一般。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篇7)

让我们回忆一下小径分叉的宇宙观。时间永恒分叉,每一种可能都在同时发生。很多书评把这解释为平行宇宙,至少在我看来这个解释如同隔靴搔痒,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将这种宇宙观简化了。平行宇宙完全有更好的写法,何必如此芜杂混乱,刻意制造无数的交叉点让故事杂乱无章?为什么要把全部的平行宇宙压缩进一个时空?如果只是单讲平行宇宙,《小径分叉的花园》其实不算出彩,当然,它的优点应该在别处。

阿里阿德涅的线团:我们来揭晓谜底吧。小径分叉的花园不是平行宇宙,而是——迷宫。我们通常理解的迷宫是三维空间中的,迷宫在空间中延伸出无数条分叉的小径;《小径分叉的花园》中,迷宫是四维的,在时间里延伸出分叉的小径。三维的迷宫里岔路时而交汇时而分散,而在博尔赫斯这里时间时而交汇时而分散,构成小径分叉的花园。

依我看,《小径分叉的花园》就是一座迷宫。如何写一个构筑在时空之上的迷宫?余淮的曾祖用了最愚拙的办法,写一部篇幅巨大、永无止境的长篇小说;懒散的博尔赫斯显然不想用这种费时费力的方法,他的方案是“一座象征的迷宫”。

彭雎的小说里有一个上一回死去的人在下一回又出现了,《小径分叉的花园》里情况类似。开篇就提到了“青岛大学前英语教师”,故事的结尾余淮又被绞死了。根据青岛大学官网,一战期间没有“青岛大学”,只有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直到1924年才有私立青岛大学,那么在一战中被绞死的余淮至少活到了1924年。当然可以认为博尔赫斯弄错了,不过根据书中的伏笔,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他蓄意而为之。

如何构筑一个时空上的迷宫?那就是《小径分叉的花园》。博尔赫斯巧妙的避开了迷宫芜杂的枝蔓,一开篇,主人公余淮就在迷宫的中心。如何走出迷宫,把情报交到头头手上(注意,如何送情报既是前面我们谈到的迷,又是走出迷宫的象征)?余淮的办法是向左拐、向左拐(作恶,杀掉艾伯特)。在迷宫中穿行时(也就是和艾伯特交谈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迷宫之中还嵌套这更小的迷宫(曾祖彭雎的小说。注意这里出现了嵌套结构)。最后一幕是枪杀艾伯特,走出迷宫。为什么“谁都不知道我的无限悔恨和厌倦”?因为虚构入侵了现实,余淮在小径分叉的花园里既被绞死又活了下来(这一点在开头就已有提示),因为余淮满怀希望的走到了迷宫的出口,却发现——迷宫外面是一个更大的迷宫。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