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时间:2024-02-03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11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尤其是新入职老师,教案课件写好了才会课堂更加生动。怎样的教案课件算为优秀?你不妨看看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1

二 年 级 上 册 美 术 教 案

姓名:肖瑾

1、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童话故事中多个形象的特征、创作形式和方法,能用适合自己的表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欣赏评价的基础上学会发散思维,尝试塑造出自己喜爱的形象。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感受美,分析、评价美的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塑造出来。教学准备:

猫头鹰图片、纸、铅笔、彩色颜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这一课当中,我们认识了钓鱼的小猫、聪明善良的九色鹿、捞月亮的猴子、找妈妈的小蝌蚪这些形象,它们是多么的生动有趣,令人难忘啊!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位森林小卫士,让我们来猜猜它是谁。全班念儿歌:圆圆月亮挂天边,勇敢卫士睁大眼。警惕四周捉田鼠,保卫森林立大功。

二、回忆脑中固有形象,唤起记忆。

你们见过猫头鹰吗?在动物园里,在电视上,在书中。谁来说说猫头鹰什么样子?出示猫头鹰图片。告知猫头鹰是一种鸟,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觅食,常常站在树枝上睁着圆圆的眼睛,警惕森林中的田鼠的动静。

三、引导启发想象力,探究方法。

今天,我们就根据你见过的猫头鹰的形象,创作一幅猫头鹰的形象。指导绘画步骤。

1、观察猫头鹰的身体大概是一个什么形状,把复杂的形象看成简单的图形。2、要依照头、翅膀、腹、足、尾巴、背景的顺序来绘画,抓住特征,眼睛很大。

3、可以想像猫头鹰正在干什么,正在巡视森林或已经抓住了田鼠,还可以把猫头鹰当成人来画,给它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等,展开你们的想像吧。

4、涂色顺序和绘画顺序一样,应从上到下,背景要涂满,可以安排星星,月亮。要安排好颜色,为了突出主体,可用红黄等色涂猫头鹰,用蓝紫等色上背景。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交流,评议欣赏。

展示多幅学生作品,说一说构图、上色、画的意趣。表扬构图好,上色好、有创意的作品,鼓励有想法,爱动脑筋的学生,并启发其它学生。(只要能画出猫头鹰的特征,就予以肯定,有创意的加以表扬。)

六、小结:今天我们又为童话王国添了一位新成员,同学们画的猫头鹰个个精神饱满,肯定都是捉田鼠的高手。希望你们创作更多美好的童话形象,说不定哪天你就会成为中国的动画大师。为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创造新的美妙的动画。

2、印印玩玩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寻找、发现生活中各种具有特殊纹理和形状的实物,他哦哦你给过压印和拓印的方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二、对印出的图形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三、丰富学生视觉、触觉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拓印和压印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对印出的图形进行再创造 教学准备:水粉、油画棒、印泥、水彩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探究

展示几幅不同肌理效果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这像什么,猜一猜是 怎样做出来的。

二、体验发现

1.素材: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如树叶、藕片、玉米、瓦楞纸、轮胎面等;也可以自己制作,如揉皱了的报纸、各种造型的拼贴画等。

2.绘画工具:了解各种绘画工具的性质和使用技巧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水粉颜料、铅笔、油画棒、印泥等。

3.印制方式:对于同一物体,可采用不同的印制方式来表现,还可以进行重复拓印、重叠拓印。

三、创造表现

1.印玩方法主要有两种:拓印和压印。

2.根据想象重新组合,对印出的图形进行再创作,如裁剪、拼贴和添画,达到更丰富的效果。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2.对于偶然出现的怪异、残缺效果,可以因势利导,引发联想,用剪拼、添画、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补充和变化,创造出新颖的造型.教学反思:

美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本课通过印印玩玩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的纹理。发现美的形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添画,进而创造出新的美术形象。印印玩玩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游戏方式,学习难度低,方法简单,在绘印出的图形进行添画的过程中,完全凭借学生的想象来创造,随意强,适合本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不仅能轻松地达到较好的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自然中各种肌理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还体验到“印”与“画”两种不同的美术创作手法,了解到它带来的不同效果。

3、水中倒影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挤色对印作画,使学生了解对印画画画法及特点。

二、了解水粉颜料的特性,掌握简单的水粉画技法。

三、学习欣赏美术作品以及生活中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掌握用水粉颜料进行对折拓印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对折拓印技法掌握和运用

教学准备:范例、课件、图片、水粉、硬卡纸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给学生看一些有关水中倒影的图片,抓住学生的兴趣。

二、讨论

1.“刚刚我们看的是些什么照片?”再欣赏图片,“里面有些什么景物?”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积极性。

2.给学生看动画片断《猴子捞月》,“猴子正在干什么?干吗要捞月亮?猴子捞的是什么月亮?”学生回答,引发出水中倒影的现象。

3.“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制作美丽的图画。师板书课题。

三、探究

出示其他班学生画的作品给其欣赏,想一想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讨论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认为是分几步把它表现出来的?学生发言,老师总结作画步骤: 1.把纸对折并挤颜色

2.在纸的上半部分画好所需物体

3.对印

4.打开,在下部分画好水纹,整理。

四、讲解注意事项

注重讲解颜色的运用,强调小加水,颜色的干湿处理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好坏;对印时不能随便移动纸的位置,先印大面积的色块,再印细小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也来试一试用对折拓印的方法做一幅水中倒影的个性化设计装饰画。教师巡视辅导。

六、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七、课下延伸

除了水中的倒影,我们还可以对印出什么其他美丽的图画?

教学反思:

4、吹吹画画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认识绘画手段以及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图形联想能力,能够在抽象的图形上进行创意添画。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发挥想象,给吹出的图形添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吸管

水粉

范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师:同学们,高老师给大家看几张画,在看的时候同个性化设计学们要注意,这几幅画是怎么画的?(出示范例)2.学生欣赏、观察。

3.把得出的结果发表,师小结学生的结果。4.出示课题:吹吹画画

二、探究主题

1.教师示范几种不同的方法吹出画(吸管、嘴、纸卷等)2.学生模仿吹一吹,看谁吹的好 3.学生交流吹画体会

4.根据发言出示:口型,方向

5.分组研究感兴趣的技巧。6.学生交流结果。

7.师小结: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材料,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但要让画面更生动,更丰富,还需要什么呢?(颜色)

三、布置作业

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用刚才学过的技巧,展开想象,创作一幅吹画作品。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1.学生进一步加工,完成作品后,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贴到“创意作品”栏中展示。2.学生交流,观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3.师总结本课

5、有趣的手指画

教学目的:

1、了解手指按印方法并用指印作画,能够对画面上做出适当联想和添画。

2、通过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掌握用指尖和指面压印手指画的方法,体验用手指纹理的按印、联想和添画的过程。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指印画进行联想添画,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教具学具:印泥、水彩颜色、水彩笔、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双手做出几中动物的形象,让学生猜猜看是什么?通过这个小游戏,师生互动,导入今天的新课——有趣的手指画。

二、猜一猜

1、出示一些手指画,让学生看一看、猜一猜,这是用什么画出来的。

2、“手指真能画画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能用我们能干的手指头画出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小小手指也这么神奇。

三、看一看、想一想

1、摊开手指看一看,一起来发现手指的表面皮肤有什么纹理?

2、你今天想用你的手指印些什么呢?

四、教师示范

印好后,手指和手形的不同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形状,看一看,想一想,它像什么?

五、大胆联想 添画

表现借助画笔添加点睛之笔,是形象活起来。

六、动一动

学生开始动手实践,教师随堂辅导。

七、展示评价

1、把学生作品张贴黑板,请同学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呢?

2、鼓励学生的创新的思维,肯定新颖、独创性的作品。

6、染纸多奇妙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浸染与点染的变化与韵味。

2、了解折纸浸染与点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美、实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和染制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折纸的规范,浸染的角度、面积和时间的把握。

2、色彩的多色搭配染制与空白处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电教媒体,多媒体课件,染纸范作数件,折法范作数件,彩色墨水,毛笔,剪刀,调色盘,生宣纸(即示范用纸)若干张,图片,水。

2、学生用具:彩色墨水,毛笔,剪刀,调色盘,生宣纸,水。

3、座位布置:6人为一小组。(为竞赛作准备)

五、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发现探究法,引导观察法,演示过程法。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稳定学生的情绪,组织好课堂纪律,检查学具。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好消息,有一家美化生活设计公司,听说我们红谷滩新区实验小学二(5)班的学生聪明活泼,画画特棒。他们正好要开发新产品,想请小朋友们帮忙搞设计,你们说有没有信心啊? 生:有!

师:等会儿,我们在班里进行评选,挑出最佳的设计送往公司,你们说好吗? 生:好!

师:那大家很想知道,他们要求我们设计些什么呢?别急,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范图)你们瞧,这是什么画呢? 生:哇!很漂亮。??

师:老师告诉你们吧!这是一些很美丽的染纸作品。想一想,这些图片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呢?(如:窗花,桌布等等。)来装扮美化我们的生活。因此,这家美化设计公司,就是想开发设计美化日常生活的物品。但,这些图片是怎样制作的呢?它带给我们神奇美丽的世界,那究竟奇妙之处在哪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研究呢? 生:想!

师:那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受它的奇妙之处。(板书课题:染纸多奇妙)

(板书:一朵花的折叠步骤:折、剪、展)4、学习染纸方法:(出示课件)(板书:染法)

(1)浸染法。

老师把折好的生宣纸浸在不同的颜色墨水中,给纸染上颜色,我们就把它叫做浸染法。(师生共同操作)(板书:浸染法)(2)点染法。

为了让染纸色彩更丰富、更斑斓、我们可以请个小帮手来帮忙,也就是说毛笔沾上色彩,在折好的纸上点,我们把它叫做点染法。(师生共同操作)(板书:点染法)

(3)学生动手尝试体验。(出示课件:你知道吗?)各小组进行比赛,并让各小组报告自己的发现,看看哪一小组发现的最多,并给予奖励;鼓励学生想办法动脑筋,变换更多的折剪法。同小组成员可以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发言。

(有些同学成功,也有些同学失败。)

学生总结失败的原因:

一、纸太厚;

二、水太少;

三、笔的力度;

四、速度的快慢等等。5、学习制作染窗花的方法。(老师演示过程)

先将纸折成一朵花的主单元形,再剪窗花形,后进行染色,再展开。注意染的时候要空白,主面积大,次面积小。

(板书:制作染纸作品的过程:折、剪、染、点、展开。)

(四)学生自主表现,老师巡回辅导。(出示课件并配乐)

各小组精心设计比赛的染纸作品,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做出有创新风格的作品。

(五)品评欣赏。

先请各小组的优秀作品的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方式,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进行解说,然后学生之间互评,最后老师点评。(板书:附——学生作品展)

(六)课后拓展。(出示课件并配乐)

可以用这种方法制作生活中其它物品。如:衣服,围领、手套等等。

(七)小结。今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探索了染纸的奇妙之处,学习并掌握了染纸的方法与技巧。即:用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 想象和灵巧的手加以刻画的。完成了美化生活设计公司交给我们的任务。

大家表现都很棒,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一张又一张的染纸作品设计稿,等会儿下课后,老师会把你们的作品寄给美化生活设计公司,相信他们一定对你们的感到惊喜的。

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7、小扎染

教学重点: 能灵活的掌握并运用“扎”和“染”的关系来制作出美丽的扎染饰品。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了解扎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教学准备:

课件、白布、颜料、绳、水粉笔、范作衣服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导入: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件衣服好看吗?哪里好看?颜色和花纹可是老师自已设计并制作的,棒不棒?想不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其实老师就是运用了咱们民间的一种印花技艺叫“扎染”。今天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怎样制作“小扎染”。

2、揭示课题:民间印花技艺——“小扎染”。并领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离不开扎染的装扮和点缀,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老师在咱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用扎染装饰的饰品吧!

1、课件展示:有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有用扎染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如:衣服、围巾、桌布、烛台等学生集中欣赏。并提问老师自制的扎染小方布跟老师衣服上的颜色和花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2、老师提问:小朋友们欣赏完了这么多扎染小饰品是不是感觉咱们的民间艺术是那样的伟大和奇妙。

3、老师提问:想不想知道这么多美丽奇妙的花纹是怎样形成的?先别急跟老师一起学一下扎染的小儿歌,聪明的小朋友就会知道美丽的 图案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了!

三、儿歌欣赏:

老师领导学生学习儿歌并有感情的朗读两遍。

四、探究新知:

儿歌里说“不用涂不用画、奇妙的花纹出来了”到底奇纱的花纹怎样形成的呢?咱们小组自已观察!

提问:

1、扎布的绳是活结还是死结,绳容不容易打开?

2、绳扎得紧不紧?

3、折开后你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地方没有? 观察完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回答,如:花纹是怎样形成的?颜色是怎样染的?是先扎布还是先染颜色?先扎布有什么作用?被绳扎到的地方有没有被染上颜色?等等

五、探究创作:

经过了咱们自已的观察,现在老师就想请你们自已观察的步骤和方法来试着做一次小扎染!看看能不能也做出美丽的图案出来!做完后,抽小朋友自已说说小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同时引导小朋友发现作品中不足的地方,并怎样解决。

六、教师演示:

看见你们做了这么多的扎染小样品,老师也忍不住想来做一做,小朋友们注意看看老师的方法和步骤。

演示完后,激励学生还想不想再做一次? 七:拓展延伸:

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次制作的机会,你会有什么奇特的想法没有?如:在折布上、染颜色上!有没有更加奇特的想法!

抽一到两位学生展示自已的奇特想法!

八、作

业:

1、小朋友们开动自已的聪明的小脑袋,创造出更多奇特的花纹出来!

2、老师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九:作业展评:

1、展示:将学生的作业集中展示在台上挂好!

2、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3、如果这幅作品送给你,你会怎么利用它? 十:总

结:

扎染也算是我们民族的一颗璀璨之星,为了使它更加发扬光大,咱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努力创新并合理运用,让扎染艺术把我们的世界染得更加多姿多彩。

8、有趣的纸浆画

教学目标:

一、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学生对纸浆画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纸浆进行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水桶、水、颜料、白乳胶、卫生纸、镊子、硬板纸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画画了,你们以前画画都用过哪些材料啊?”

二、展开:

1.教师请学生欣赏若干作品,发掘和以前的画用的材料有那些不一样,同时看看画面和色彩处理。

2.教师提问:我们没有彩色纸浆怎么办呢? 3.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给予提示。4.师幼一起制作纸浆,注意桌面清洁。

5.提问:你发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的? 6.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要求:(1)先在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发生的事,主体画大点,轮廓分明。(2)注意色彩的搭配,冷暖色和明个性化设计暗色的处理。(3)用镊子夹的纸浆不要过多,粘时不要过厚。(4)纸浆要覆盖整个画面。

三、结束: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活动区域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互相给予评价。

9.生日快乐

教学目的:让学生体验”过生日”时的快乐与美术活动的乐趣.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营造愉悦的教学气氛,表现生日开心的场面 情感与态度:从自己的生日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情从同学的生日体会集体友谊之情在生日聚会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学生是否带齐工具

二、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 有谁知道

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五月一日?六月一日?十月一日?

2、生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都很真棒

十月一日国庆节也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那么你们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呢?

3、生自由回答

师:过生日时,你们收到了哪些生日礼物?有哪些生日愿望? 生:自由回答

三、新授

1、揭示课题

(9、生日快乐)

2、师:胡老师有个提议

今天我们二《7》班所有的好朋友们在一起提前庆祝自己的生日好不好? 生:好

3:那么胡老师祝我们二《7》班的小朋友健康快乐的成长?? 4:全班齐唱生日快乐歌

5、师:平时在家你们都是怎么庆祝自己的生日? 哪一次生日让你最难忘?为什么?

6、生:拿出照片

谈一谈过生日时的感受

(一边运用多媒体 展示图片

蛋糕

礼物 等等??)

7、师:今天胡老师也带来了几位小客人,他们也在今天庆祝生日快跟着胡老师一块来看看

他们是怎样庆祝生日的吧??

四、总结

师:你们谁记得家人的生日? 生:自由回答

师:家人生日时,你们送去了怎样的祝福?表达敬爱之意 生:自由回答

五、下课

10、今天我当家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劳,从而理解父母,将对父母的爱转化成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自觉行为。学会统筹安排家务,制定计划,并将计划付诸实施。2、培养学生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3、愿意为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关心家庭生活。教学过程

一、亲亲:我的父母

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每天回家后都做着一些什么工作?

1、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爸爸、妈妈所做的事情。由一名学生做记录综合发言,其他学生提供发言资料。

2、学生代表上台将自己组里的爸爸、妈妈们所做的工作综合汇报。如:做饭、照顾老人、洗衣等我们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些工作是我们无法在家里看见但爸爸、妈妈们却也在做着的,如上班赚钱、为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等。3、你想和你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爸爸、妈妈都非常辛苦,我们愿不愿意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们分担一些负担呢?

4、阅读一则学生日记。引导:你愿意试一试,当一回家吗?

二、试试:我来当家

1、不过,这个家怎么当,大家还得想一想。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交流。(想一想,意在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回想自己观察到的父母在家一天的工作情况,模仿拟定自己的计划)。

2、制定“当家人”计划

(1)先由学生独立“当家人”计划。

(2)小组讨论交流。

(3)推荐一份计划,我们大家一起来评判一下。

视频展示仪展示计划,全班评议。

三、计划书展示

计划一:今天我当家

我的计划在星期六,早晨7∶00起床后,我要做这样一些事情: 1.叠被子;2.收拾家;3.擦地、擦桌子;4.买菜、洗菜;5.蒸米饭;6.洗碗。

计划二:今天我当家

6∶30起床叠被子

7∶00买早点

8∶00收拾家 10∶00买菜 11∶00帮妈妈做饭

10∶30收拾碗筷

计划三

我准备在星期六七点钟起床后做这样一些事情:叠被子、收拾家、买菜、洗菜、洗涮碗筷、午休、学习、帮妈妈做饭、洗涮碗筷、看电视、给爸爸妈妈捶背。

四、总结

同学们的计划写得都非常好。但是希望它不仅仅只是一份计划,既然写了,就应该很好地落实。请大家把计划拿回去,过两天休息,实践一下,我想,你们的行为肯定会给父母一个惊喜的,你们的收获也将是巨大的。

11、身边的伙伴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同学画一幅肖像。

三、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教学重点:

学会发现、联想、表现所想。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同学的特征。课前准备:

师:课件(图片、画像)个性化设计

生:纸、彩笔、彩纸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范画--美术老师自己的画像

师:请同学们说出这是谁,你知道是谁画的吗?(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创作的欲望)生:是高老师。

师:像吗?为什么?说出教师的特征。(从年龄、头型、脸型、发型、五官)师:老师用画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呢?

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身边的伙伴”。

二、发现方法

1、观察、思考

师:出示画片资料:①各类同学的自画像②名人的自画像③以名字、人的特征表现自己④喜爱的事。

二、表现自己

师:同学们观察录像,你准备怎样介绍你的新朋友 生:观察同学的长相,也可以姓名的联想。

师:分小组,同桌说出自朋友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师:指名汇报,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同学们。

师:好主意,同学们都把想好怎样动手表现自己,现在就动手介绍自己吧!好吗?

三、绘画制作表现(方法自选)布置学生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介绍新朋友

把画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告诉其他学生自己话的是谁,介绍一下画中的人物和他的一些小故事。

五、讲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对身边的朋友、伙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12、石头变变变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石头的基本形状进行大胆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形象;

2、寻找辅助媒材,合理应用于设计、制作当中;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展开联想,把手中的石头根据本身的形状进行创作、设计,让石头也能变成一件艺术品。

三、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有特点的石头,并且能够很好的利用颜料等将石头变变变。

四、教学用具

石头、油画棒、蜡笔、水粉颜料、粉笔等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

兴趣导入——观察分析——指导创新——实践探索——交流评论。可以用变戏法的方式导入学习,引发学生好奇心,展开教学;也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导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再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块石头为例,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并展开联想,顺势进行示范操作,解决课程中的黏接、捆绑等难点。还可提供多份实物范例或图片资料给学生参与欣赏,这对拓宽学生思路有帮助。在指导学生创作时,应启发学生多利用石头自身的纹理、色彩来进行联想、美化。

还可引导学生为小制作找到实用的价值,如有趣的镇纸石、窗前的小摆设、送给朋友的小礼物。新-课-标-第-一-网

六、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举办一次奇石展览会,让学生参观欣赏,进行互评。或者来一次奇石交换会,大家交换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加深友情。

七、小结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观察学生在作业中是否能较好地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及想法,及时做辅导;对学生作品给予评价时,不能光看作业成品,还要了解它的制作过程及创作意图,给予综合评价。

13、瓶瓶罐罐穿新衣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瓶罐的外形特征,用彩绘、拼贴、组合等方法,完成瓶罐穿新衣的作品,锻炼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在设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设计的乐趣和成功感。教具准备:

各种空瓶罐、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引入课题。

1、出示作品风铃: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由什么做成的呢?对了,空瓶罐经过打扮后,就成了既美观又可爱的小饰物。你们想学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给瓶瓶罐罐穿新衣。

2、板书课题。

二、欣赏,激趣 文本对话:书中也给我们展示了几位小朋友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瓶罐都变成什么了。1)谁能举手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件作品?它是怎样制成的? ①彩绘法:直接在瓶罐上画画。

②拼贴法:在彩纸上画好剪下贴在瓶罐上 ③组合法:由几个物品和瓶罐组合在一起

2)噢,原来这些漂亮的瓶罐是这样做成的。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做一个比这还漂亮的瓶罐呢?好,我们在来看看制作方法。

2、你们看到桌上已经有瓶罐了,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瓶罐,根据瓶罐的形状,按照黑板上的方法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吧!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议,表扬

1、各小组评选出一件最漂亮的作品,到前台展示,并讲解创作思路。

2、展示作品者评为“心灵手巧”称号,奖励微笑标志。鼓励其他同学,评选出最认真者奖励小红花。

3、没完成作品的同学要求带回家完成,把作品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棒,你们开心吗?下课后,注意把工具材料收拾好,保持教师的干净整洁,好吗?下课。

15、井冈山下种南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利用废旧报纸采用纸塑的形式对南瓜进行造型表现,感受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学习革命精神。教学难点:

采用纸塑形式表现南瓜的造型特征。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准备教具。

二、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猜个谜语,让你们开动开动脑筋,看看今天谁是我们班上的聪明宝贝。

谜语:绿 藤 绿 叶 满 地 爬,笑 开 朵 朵 大 黄 花,结 出 个 个 大 甜 瓜,两 个 娃 娃 扛 回 家。猜一猜:这是什么蔬菜呢?

它和我们今天上的课题有关,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小主角”,它就是南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井冈山下种南瓜》。(板书课题,多媒体出示课题。)

一、了解南瓜特征:

1、展示实物:南瓜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猜猜老师带了什么来? 南瓜?到底是不是南瓜呢?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果真!这是个又大又圆的南瓜!你们实在太聪明了,一猜就猜到了!

2、找特征: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南瓜吗?爱吃南瓜吗?

今天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南瓜到底了解多少呢?三个问题:(1)、南瓜的颜色?(叶子绿,生南瓜皮绿,熟南瓜皮黄,肉黄。)(2)、南瓜的形状?(圆圆的,葫芦形状的,大大的,很重。)(3)、南瓜的味道?(甜甜的,吃起来软软的,很香)

3、多媒体播放南瓜图片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南瓜图片吧。

二、欣赏革命短片,学习革命精神:

1、多媒体播放红军在井冈山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的场景

师: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鲜香甜的南瓜,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艰苦的革命时期,对于那些在井冈山革命的红军叔叔而言,每一份食物都是非常珍贵的,甚至有时能喝上几口南瓜汤都是一件很幸福、很奢侈的享受。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短片,回到革命时期,感受下红军叔叔在井冈山艰苦奋斗的精神。

2、说感悟:学习革命精神 师:在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在短片中,我们看到红军叔叔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既没有可口的食物,也没有温暖的被窝,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持不懈、克服一切困难,坚持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他们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三、教师示范:纸塑南瓜

1、展示做好了的南瓜 师:红军叔叔在井冈山种南瓜、吃南瓜,我们今天也来感受下种南瓜的心情,种一回南瓜吧!老师这有一个做好了的南瓜,有谁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怎么做的呢?

2、变魔术,做南瓜

师:老师今天就来给大家变个魔术,你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把一团废旧报纸变成南瓜的。(1)、将几张将几张废旧报纸揉成一个近似南瓜的球体;(2)、将球体压紧,并用胶带把形状固定;(3)、在球体上粘上一层黄色的彩纸;(4)、在纸上用颜料涂上南瓜的颜色。

师:南瓜做好了,我把它挂到南瓜架上吧!

空空的南瓜架终于有了第一个南瓜!

四、学生合作实践:纸塑南瓜 师:在桌上的篮子里有做南瓜的材料,同学们,你们赶紧都手吧,为南瓜架挂上更多的南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短片《井冈山下种南瓜》。

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及时发现错误并指出。

五、作品展评:挂南瓜

师:同学们,把你们做好的南瓜放入篮子里,提着你的篮子来挂南瓜吧!

1、说说哪个南瓜的造型最有创意?

2、说说哪个南瓜的颜色最新鲜好看?

六、课后拓展:变废为美 师:我们用废旧的报纸做了漂亮的南瓜,你知道废旧报纸还有什么作用吗?让我们来看看吧!(变房子、做衣服、当帽子、办展览、美化生活等等)

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美,学习红军叔叔勤俭节约的精神,保护我们的家园。

七、课堂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回到革命时代,利用废旧报纸做南瓜、挂南瓜,感受了红军叔叔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今后的学生生活中,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发扬红军叔叔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勤俭节约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2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蜻蜓飞飞》。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几大板块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蜻蜓飞飞》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课。是一节绘画课,属于美术学习领

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蜻蜓为绘画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的美,用形式多样的工具表现蜻蜓的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致7—8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昆虫有浓厚的兴趣,对于材料的使用也充满好奇,对物象的观察与表现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这对于上好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学情基础。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主要运用了讲解法、观察法、演示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蜻蜓,发现蜻蜓的美;并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参与体验中发现美、表现美。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五、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抓住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在欣赏和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关心爱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六、说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谜语导入

小飞机,纱翅膀;

飞来飞去灭虫忙。

低飞雨,高飞晴。

气象预报它内行。

(谜底:蜻蜓)

猜猜我是谁 , 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猜出后,再问:大家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小蜻蜓的。让学生进入学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导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蜻蜓的世界,发现蜻蜓的美,共同来学习第9课蜻蜓飞飞——《板书课题---蜻蜓飞飞》。

(三)新课讲解

1.提问:

(1)蜻蜓由哪几部分组成?通过几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梳理学生的答案,接着出示蜻蜓的结构图,进一步明确学生刚才的答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认知。

(2)蜻蜓是美丽的,你觉得它美在哪?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美。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蜻蜓的方法。

2.老师补充,介绍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蜻蜓的大体形态。

3、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老师带来的几幅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蜻蜓的。

4、大家想不想用自己的方法表现蜻蜓。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5、画蜻蜓,展开创作(配合播放音乐)

(1) 提出练习要求:

a.用各种线条、色彩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

b.充分发挥想像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2)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的结构,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大胆发挥想象力,把蜻蜓的美表现出来,看哪一位小朋友将蜻蜓表现的最美,谁的作品与众不同,谁观察蜻蜓最仔细。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创作的作品,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只蜻蜓最漂亮?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增加信心。

同学们,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蜻蜓飞飞的美,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景。但是由于环境的破坏,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蜻蜓越来越少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都很棒,每个同学都画了美丽的蜻蜓,相信我们的蜻蜓朋友也会非常开心。那我们回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及材料也和爸爸妈妈制作一幅漂亮的蜻蜓,再让它飞一飞。下节课带来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第九课 蜻蜓飞飞

一、范画 二、蜻蜓的特征 三、学生作品展示区:

1.眼睛大

2. 身体细长

三、蜻蜓的画法

七、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设计主要是设计为:对称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三册第六课的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由于本课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教学生对瓶子进行包装,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新意。所以我从增强废旧物品的实用性入手,引导学生开发废旧物品的用途,并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装饰,使这些废旧物品既美观又实用。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用包装、彩纸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即能美化生活,又有实用性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媒材及方法。

3、体验制作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掌握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用途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具准备】

师:课件、范例、彩色纸、皱纹纸条、剪刀、乳胶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乳胶、彩色纸、纽扣、毛线、彩带等等可以用于装饰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阶段

⑴感受历史

现代人很重视对物品的装饰,美的物品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课件1)。不过装饰、美化物品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你们看:这是陕西省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懂得要把物品装饰得美美的。这种美化的物品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瓷盘、瓷瓶、家具上的花纹(课件2-5)。

⑵环保意识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越来越多的垃圾,给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如果我们能把原本要丢弃的物品进行改造、再利用,不就能为保护环境尽点力吗?这些东西就是用不起眼的冰棒棍、螺丝、易拉罐等创造出来的。(课件6-7)

⑶导入课题

这些由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是不是非常有创意,上学期咱们也学习了变废为宝的方法,用包装的方式把瓶子进行装饰,你们看小朋友们都把瓶子装饰得可美了。今天老师再教同学们用几种简单的学过的方法来为废旧物品穿上漂亮的花衣裳,让它成为即能装饰生活又实用的宝贝。(课件8-10)

2、发展阶段

⑴老师这里有个空的矿泉水瓶,想把它利用起来装点东西。于是我把它剪开了,当成一个笔筒。你们说这笔筒好看吗?老师把它装饰一下,你们瞧!

老师运用彩纸剪贴的方法,剪出各种点、线、面来装饰这瓶子。(简单讲解)(课件11-12)

⑵老师要把这鞋盒子做成收纳盒,装美术工具,可外观一点儿都不好看,装饰以后,也就成了个艺术品。

示范如何包盒子,怎样用点、线、面,甚至是画画的方法装饰。(准备:盒子装饰成品—半成品—未装饰三种盒子进行较详讲解)(课件13-14)

⑶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思考一下,你要对废旧物品进行怎样的改造?你想怎样装饰它?(课件15)

生回答,师对好的创意给予表扬。

3、本课练习: (课件16)

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穿上花花衣,使它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物品。

要求:大胆想象、制作;构图饱满,颜色搭配合理。做工要细致。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评价:发挥了废旧物品的什么用途?是否美观?是否精致?

6、拓展(课件17-19)

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皱纹纸条。(课件:纸条制作方法)

师根据课件,介绍制作方法,并简单示范。展示成品。同学们可以课后会去尝试制作,有完成作品的可以排成照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

改造和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树立起美化生活和环保的意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

花花衣【教学反思】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美术”。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创作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理解和感受的过程,儿童手工作品的创作过程无疑也是这样。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观察实物——艺术品,观察教师的制作过程,从而发现美、理解美,这样才会进一步去创造美。

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通过包装容器的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因势造型”创新形象的能力和立体塑形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感受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4

第一课流动的颜色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第二课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教具学具:蜡笔、彩色笔、彩色纸及各种学习用具、磁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粉笔)它是拿来做什么的?学生:写字、画画等

老师:对(画上一条鱼)

(出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把东西吸住的

老师:还能做什么?可不可以也用它画画啊

学生:行或不行

老师:(示范)可以想一想办法啊(摆出一条鱼)现在老师"画"出这条鱼,像不像!

老师:(出示一张彩纸或报纸)老师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做这条鱼(可以用撕出一条鱼展示)

现在老师把这张纸变变样子,(用手撕出一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条鱼,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好么!(邀请学生上来,圈出一条鱼,老师可提示,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用磁铁压住)

这也是一条鱼,它用的是什么材料?

学生:纸条

老师:刚才老师用了几种方法来表现这条鱼啊?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三种: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老师:(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用变化无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启发、拓展思路

老师:看看你们手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用的线条啊?一起来看一看。(展示学生手中现有的线形材料: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这么多线条!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线条创造出有趣的图形呢?让我们一起试一试(示范) ,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想法?

(蜡笔) (绳子纸条) (综合运用)粉笔、彩纸

3、欣赏书上小朋友的活动照片来拓展学生的思路:

老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这些同学如何运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他们的画

4、布置作业:现在请大家按小组分开,讨论一下小组要做什么?老师现在出几个主题,你们选择一个或自己小组想一个(如:海底世界、动物园、太空宇宙等),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提醒摆放时要注意位置,材料的巧妙运用及队员的配合)

三、老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胆运用种材料,进行创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图形

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第三课闪光的名字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学具: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

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

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

(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

(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

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8、作业要求: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

四、课后拓展: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第四课有趣的彩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

2、学习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教具学具:垫板、牙签、彩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

1、作品展示

老师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有趣的彩泥".

师:"这个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橡皮泥做的。"

2、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这个"小姐姐"是老师特意用丰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老师把她请来,除了让你们欣赏橡皮泥姐姐的美丽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要看看你们对橡皮泥的制作知识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这样贴出来的画美不美。她准备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橡皮泥贴画。待会橡皮泥姐姐还要给大家评评奖,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作

师: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

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让学生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画的特色。

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的技法——压、割、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泥贴画更丰富美丽。

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

(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

(2)橡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

(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

三、布置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用橡皮泥贴画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

四、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帮助学生充实作品的内容。

五、教师组织学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赏、评价作业,评评你觉得哪幅作品比较好?为什么?说说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实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仅仅是这些,在平时你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去探索,你们就会觉得橡皮泥制作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学生收拾、整理教室卫生,美化环境。

第五课喂,你好!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重、难点:

1、设计方法。

2、拓展思维。

教具学具:垫板、尺子、铅笔、剪刀、牙签、橡皮泥、纸盒、彩纸等。相关欣赏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课题

实验游戏:取自然课的纸口杯与线制成的电话,请俩生表演打电话。

揭示课题:喂,你好

二、讲授新课

1、设计原则

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2、师示范设计一款喇叭花电话机,生纠正,引导生认识到设计原则:造型新颖的同时要满足听、说、拨号的基本功能。

欣赏达利作品《虾形电话》、《唇形沙发》等,"是否符合新与用的设计原则。"

3、设计方法

分析作品:唇形沙发、彩色热水瓶、一个超现实的房间

问题:"它是一个沙发,它象什么?"(嘴唇)"人的嘴唇是这么大吗?""它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成沙发的。"(夸张)

"这一组彩色热水瓶圆圆的瓶盖、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企鹅)它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变形)

"它是怎么设计成一个房间的?""想想设计师是怎样设计的。"(把人的脸通过夸张、重组的方法设计成一个特别的房间。)

"设计师从哪里寻找设计资料的?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种自然物,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设计电话机。

4、设计材料

问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指生答。

5、讨论交流

"我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话机,它有什么特点。"

三、学生创作

四、展示作品:以打电话的游戏方式介绍自己的设计,交流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五、收拾整理: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六、课后拓展:收集有关电话机的资料。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新颖的电话机。

第六课花花衣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

教学目标:

1、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弃的容器,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材及方法。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通过剪贴、画的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对瓶子造型特点的感受以及装饰、美化瓶子方法的了解。

难点:如何做一个有特色的装饰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展板:美丽的森林。

1.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找小动物。

2.请把找到的小动物带回小组讨论:这些小动物都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成的?

3.小组代表回答,学生说教师板书:剪、贴、画

4.引出课题——《瓶子变个样》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瓶子(出示)

1.瓶子正着摆时可以变成什么?

2.瓶子倒着摆时又可以变成什么?

板书:变换角度

(二)游戏“找朋友”(贴图)

小组讨论:根据瓶子的不同外形特征(高、矮、胖、瘦)找合适的瓶子做朋友。

板书:外形特征

(三)欣赏

1.比较第一页中的两幅作品,引导学生感悟:色彩的搭配(板书)

2.提出要求:

A认真观察作品中你喜欢的色彩搭配,创作时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B哪个瓶子变得最有创意,请把它记下来。

(四)学生创作——摘星赛

看了这么多不同的瓶子变身,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那我们就来个摘星大赛吧。

出示比赛规则

四、评价展示

教师组织,师生互动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课后拓展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6

说课材料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小学美术人教版第三册、第十六课《风来了》。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一课时的内容,

以自然现象——风为内容题材,要求学生表现风来时人物和景物的不同变化。因为风的形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对于风的表现只有从相关联的其它事物上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学生观察风来时周围景物、人物的变化和特点,用画笔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为此,课前我让学生从电脑、书报、杂志上搜集关于风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风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台风的视频和各种图片,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的描绘风,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在绘画表现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记忆大自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情感目标: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是本课的重点。运用线条大胆的表现出对风的感受与认识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体现的是师生间的互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法,课前,为了使学生对风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我让他们从电脑、书报、杂志上搜集关于风的资料。在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感受风、描绘风,我采用了谈话法,如小组交流、师生间交流。课堂上还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给学生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CAI多媒体课件,营造了一个愉快、直观的教学环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指导:

课堂以学生为主,收集资料、汇报材料、欣赏、感受、想象、表演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自由的交流、体验、感受、观察、讨论中去了解风、表现风,体验创作的乐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宰者。

教具准备:

为了能让学生对风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我制作了CAI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练习纸、作业纸、铅笔、彩笔、油画棒

教学流程:

为了使学生多方位多感官的感悟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听风、说风、画风、忆风、看风、赏风、绘风、评风、拓风。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 听风

课堂伊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同时课件播放风的声音,学生回答。引出我们每天都跟这位朋友碰面,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画一画和它在一起的情景。学习十六课《风来了》,出示课题。利用课件播放风的声音,在学生头脑中迅速浮现出风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风的回忆。

二、 说风

为了让学生对风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前我让学生在电脑、书报、杂志上搜集关于风的图片资料,课堂上再请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成果。并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 画风

首先提出问题:你平时遇见过什么样的风呢?那么谁能尝试着画一画风呢?找学生上台画风,其他学生在下面画。学生画的风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这里不做具体的评价,只强调风有大小、方向的不同。画风时线条要自然、流畅。此环节只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表现风,然后在以后的师生交流——发现问题——总结方法的活动中再逐步的掌握发现用线画风的方法。

四、 忆风

风能让很多东西动气来,飘起来。课件出示草、花、树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风来时它们的变化。再出示几幅刮风时的草、花、树的图片,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它们的变化。接下来,小组回忆、交流在风中行走的经历。同时课件出示人在风中艰难行进的图片,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然后找几名学生表演在风中行走的样子。能使学生清晰的看到人在风中行走时上身和四肢的变化,为后面的绘画创作积累素材,唤起学生对风的记忆和感受。

五、 看风

风就像我们人一样有时温柔有时暴躁。现在让我们看一段关于风的录像,课件播放台风。看完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呀?影像资料能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感觉,学生看后对于强大的台风带来的危害会留有深刻的印象,能用各种线条画出凶猛的台风,为后面的绘画表现注入了感情色彩的成份。

六、 赏风

我利用课件出示画家柯罗的作品《阵风》和小朋友的作品。引导他们欣赏欣赏画中人物的动态和周围事物的变化。通过欣赏画家和小朋友的作品,刺激学生的绘画表现欲望,增强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七、 绘风

作品欣赏完后,进入本堂课的重要环节绘画表现阶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和这位朋友碰面,你可曾记得上学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教室里乱翻我们的书本、作业时的淘气样吗?或是你们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带给你清凉的的可爱样吗?现在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在作业纸上大胆地画一幅风来时的画面。学生开始作画,对学生画面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并给予纠正。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绘画环境,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作画。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

八、 评风

适时的评价鼓励能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利用黑板进行作品展示,同学们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从这些作品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最有特色的、最有情趣的作品师生进行评议。这种展示评价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与审美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九、 拓风

是课后延伸部分,为了继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与表现,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请学生课后尝试着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的风。教学过程到此结束了

十、 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黑板中间是题目《风来了》,下面是学生的绘画作品。

小结:

本堂课我重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中心,将学生的交流感受表演活动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的丰富多彩.同时CAI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使美术教学变的格外生动有趣.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讲解,由于本人的能力水平有限,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恳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7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美术第三册的第一课《我和昆虫》。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设计构图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昆虫,观察发现昆虫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图案美。简单了解昆虫的知识(昆虫的特点和种类)和渗透对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贴的更近。以“我和昆虫”为题想象创作作品。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回忆对称形状,色彩绚丽的昆虫,并能把自己认识的最美丽的昆虫凭记忆画出来。

能力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及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投影、挂图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美术课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画,而不是其它的。

三、学法指导

《我和昆虫》这一课主要是造型和构图设计,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本课分为两页,第一页提供了部分色彩鲜艳、花纹精美的昆虫图片,为学生提供欣赏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昆虫的种类和特征,启发学生发展创造思维。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穿插打出学生都熟悉的标志,增加了直观性。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授、巡回指导、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1.导入

上课以后,我先向学生出示我绘画的昆虫,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归类,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再具体分析昆仲的特点,让学生说说见过那些虫子。

2.讲授新课

(1)让学生掌握昆虫的特点

首先观察书上提供的昆虫资料,通过小组的形式找出分析出昆虫的共同特点,并说出自几不明白的地方,可通过学生帮组解答,有重点同学不懂得,通过全班一起解答。

(2)设计构图

学生在了解昆虫的特点的基础上,绘画昆虫,并联想到我和昆虫之间回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并说一说再画面上表现出来再这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作业要求

(1)内容生动有趣

(2)表现手法多样

(3)昆虫特点突出

(4)颜色鲜艳漂亮

3、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作业做简单评述。

本课的时间安排:

导入3分钟,讲授20分钟,学生创作20分钟,小结2分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大胆想象,创作出奇特的怪兽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意识

2.通过拼拼、想想、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在创作表现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3.在自由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思维,创作出造型奇特的怪兽。

教学难点:

运用组合、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巧妙地想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请你观察电影里的主角是什么?(课件展示)生观看电影片段《怪兽电力公司》。

这些怪兽形态各异,他们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独特形象。这节课我就带大家走进怪兽的世界。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在你心目中怪兽是什么样子的?(生说说对怪兽的印象)

2.图片展示各种怪兽。

3.小结:怪兽有不同类型,可爱或者可怕。怪兽并不是人们没有根据、没头脑的乱想,它总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有其他动物的影子。

4.我们玩一个小游戏,《笑脸变怪兽》。请你把这个笑脸娃娃组装成形象各异的怪兽。(生上台游戏板演)

5.同学们拼的很好,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了这样的方法想象出了一种象征我们中国的吉祥神圣的怪兽——“龙”,龙集很多动物的优点于一身,在它身上你看到有哪些动物的影子呢?(生:鹿角,鹰爪,蛇身,鱼尾……)。除了龙之外,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吉祥的怪兽?(生:凤凰、麒麟、辟邪)

6.小结:像这种把多个动物特点组合起来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拼装组合。(板书)

三、欣赏归纳:

1.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观察。

2.在这些怪兽图片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表现手法?(生:变形、夸张)板书。

3.看图辨识怪兽所用表现手法。

四、实践:

了解了画怪兽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试着画一只怪兽出来。

游戏:大家一起造怪兽!学生尝试添画。教师随意给一个外形,请上台的每一个同学给外形添一部分,让其最终变成一个怪兽。(怪兽要突出“怪”)

五、示范:

1.播放教师绘画视频。师解说绘画方法。

2.出示完成的范画。

3.欣赏部分学生作品。

六、作业:

1.要求:大胆想象,运用所学表现手法画一只造型新颖的大怪兽。(注意构图饱满、色彩鲜明)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展示:

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八、拓展:

今天,同学们创作出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怪兽形象。在生活中,有很多怪兽形象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图片展示)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惊喜。

1.大师的怪兽:米罗作品欣赏。

2.怪兽博物馆图片展示。

3.生活中的“怪兽”图片展示。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9

一、教学重点

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

二、教学难点

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

三、课业类型

工艺制作

四、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教学课件

五、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彩纸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FR134.COM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2、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5、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6、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

教后记:

看谁涂得更好看

分析:

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抹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色彩,注意统一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本课在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面、线、劝、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觉不同的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的学习与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10

三、新课:

1、学生动手体会:用书煽风,体会快速和缓慢扇动书本风速的不同。

2、师总结:风是空气流动而产生,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它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3、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都在什么地方发现过风?有什么作用?

5、师:风对我们的帮助可真多,风是种类也有很多,比如有微风、狂风、龙卷风等,不同的风级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风级歌》,我们一起欣赏。

8、表演:你们在风中行走过吗?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样感觉到有风的存在的?谁愿意当小演员进行表演?

9、欣赏图片:看看图片中的人和事物在风中是什么样的表现。

师:欣赏了这些图片,我们知道人在风中不仅有动作的不同,而且有外形的变化,同时还有表情的变化,有舒心的,有兴奋的,有紧张的,有艰难的。

10、练习:师板演柳树,请三名同学以“微风、狂风、龙卷风”为例,画出柳树在风中的变化。

1、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画一幅与风有关的画,大胆表现风来了的感觉。

五、小结:

风是我们的朋友,他可以为我们发电、降温、吹干衣服等等,但是有时候他要是发怒了,变成了暴风、龙卷风就会毁坏我们的家。

二年级美术课件教案 篇11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老人与儿童》,选自苏少版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十七课。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小朋友们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特别亲近,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学生对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非常熟悉,创作起来得心应手。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 我在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比较来讨论老人与儿童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描绘一幅关于老人与儿童的绘画作品,从中体验绘画的快乐。)

在本册教材中,只有本课提醒学生用线描来表现作品。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过于专业的线描知识可以不作太深入地探讨,只要求他们能结合所学的《画触觉》中运用不同线条、不同点的结合表达自己的感官感受,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运用长短交替、流畅圆润、粗细不一的线条,充分表现出老人面部的粗糙感和儿童的细腻圆润感,更深入地学习线条质感的表现知识,也为以后学习专业线描画打下基础。

1.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① 认知目标

了解老人与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运用线条所体现的不同质感来表现出老人与儿童粗糙和细腻的不同外貌特征。

②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索、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出老人和儿童的面部特征及动态熟悉的生活情景,创作出构图完整的绘画作品。

③ 情感目标:

通过各种感知,观察,回忆,让学生感受亲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

2.教学重点:老人和儿童不同特征的刻画,通过创设老人与儿童在一起的情景,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3.教学难点:运用线条所体现的不同质感表现出老人与儿童粗糙和细腻的不同外貌特征。

4.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作等

学生:美术用具,如水彩笔、彩铅等

二. 说教法

细致入微的教材分析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第一步,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又是关键所在。

所以,围绕以上的重点、难点,并且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认知现状,本课以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为主线,创设的几个不同的教学情景为线索,充分动用学生已有生活体验,不断采用观察、比较、启发、欣赏、归纳、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图片的比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在观察老人与儿童不同的外貌特征这一过程中,我采用比较观察法,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探究创作能力。

三. 说学法:

我认为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完成一张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探究力、创造力。因此,一堂好课,教法的运用是必要的、学法的指导更是值得推敲。

造型是视觉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我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用不同点、线表现触觉的知识,引导学生抓住已学和将学领域中的共性,逐步深入的理解、掌握用不同的线来表现老人与儿童不同外貌的肌理感觉,并通过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情景,主动交流,激发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展开回忆,并采用低龄段小朋友特有的线描表现形式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要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1. “大家来找茬”游戏导入

师:下面是我们的游戏“大家来找茬”,小朋友比一比谁的观察最细致,仔细观察照片中女孩的脸、头发等。一会儿,老师要给大家来一个“超级变变变”。(生:头发变白,眼神变暗,牙变黄等)

(二年级学生拥有着无尽的活力和激情,以游戏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通过模像直观,让学生观察对比年轻人变成老人的图片,初步了解老年人面部特征。)

师:对比老奶奶的照片,我们小朋友的脸有哪些特征?小朋友们也可以摸一摸自己的脸,是怎样的触觉。

(学生通过对比观察,认识到儿童的皮肤白白嫩嫩,眼睛大而有神等)

再由教师总结因为年龄的差异,老人和儿童的脸部特征有所不同。顺势引出本课的课题《老人与儿童》。

2. 探索与发现(课件展示)

(1) 找一找

师:找一找,老奶奶的脸上哪些部位的皱纹分布最多! (生:眼睛、嘴巴、脸颊)

师:分别提问①长在额头上的皱纹 抬头纹

②长在脸颊附近的皱纹 表情纹

③长在眼角旁的皱纹 鱼尾纹

通过脸部照片皱纹的特写,让学生了解到在画老年人脸部皱纹时不是乱画的,而是在不同的位置添加相应的皱纹。(教师贴出相应的范图)

师:你们看这位老爷爷最近很烦恼,他的头顶光亮,好像一颗大灯泡!要是在漆黑的夜晚,他可用不着手电筒呢!(对于低年级儿童,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力,许多学生都开心的笑了,为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老爷爷的头发除了少还有什么特点?(生:变白了)

(顺势请学生联系生活回忆爷爷奶奶的发型,教师贴出范画。并针对其中一款卷发提问:为什么老年人会烫卷发,师生共同总结出:因为老年人头发少,烫卷发可以使头发看上去变多且美观、时尚。)

师:出示小朋友头发照片,请学生说出小朋友头发的特点黑亮、多等。

(由此对比出老人与儿童的头发也有所不同)

师:除了头发会变白,还有哪些毛发会变白?(生:胡子,眉毛)

(利用课件展示老爷爷不同样式的胡子照片并贴出范画)

(2).画一画

师:不知道老师六十岁会变成怎样的一位老奶奶?(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中示范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学会运用线条及掌握线条的变化。在示范时,讲解与绘画同步进行,更能使学生掌握儿童和老人用线特点及刻画他们的重点。)

邀请两位小朋友上台尝试在老师准备的2张男、女孩面部添加皱纹,也可改变发型,使其变成老年人。由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及学习热情。

师:出示老年人的站姿(PPT)

(3). 表演和巩固:

师: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请学生思考老年人在过马路,起床等场景下的行动是怎样的,小朋友在相同的情景下的行动又是如何。

现场请两组小朋友分别表演老年人和小朋友在走路时和起床时的动作。并选出最佳表演奖,奖励一枚小奖章。

(模仿秀一是为作业作铺垫,让学生不局限在老人与儿童的面部特征,动态此时就是更好的结合;

二是更好地掌握老人与儿童的特征;

三是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模仿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老年人因为年纪大行动不便走路时弯着腰,手持拐杖;小朋友活泼好动,腰杆挺直。)

(范画展示)

(4).交流想法 让学生回忆并讨论和老人在一起时最深刻的趣事,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

3欣赏美术作品,学习绘画方法。

水墨作品。如何体现线条的流畅和粗糙。大胆地运用笔墨。

线描作品。如何用线表现老人和儿童的不同,初步理解线条的几种质感。

学生作品。同龄人在绘画时是如何表现老人与儿童的不同,使得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能画出来的。

4教师范画(范图)

展示(先贴范图再于黑板上画出老人与儿童的线描图)

5作业布置

(1) 运用线描的形式,画出一组老人和儿童在一起的有趣情景

(2) 注意区别老人和儿童的面部特征及动态

(3) 根据老人和儿童的特征,利用点、线、色彩装饰衣服。

(4) 添加有趣的场景如公园、家、马路等,注意构图要饱满,色彩要丰富。

6评价反馈

学生完成作业后,把作品呈现在作品展示区内,然后组织群体学生参与评价交流,教师在学生评价时应注意评价方法的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说,例如:最有创意的是,涂色最均匀的是(。这样的设计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表现能力和美术欣赏评价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生动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

7总结扩展

让学生欣赏多种表现手法,如水粉、雕塑、油画等表现出的老人与儿童造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在总结中教师强调要关心、爱护老人和儿童,让世界处处充满爱,使学生的感情再次得到升华。

五.板书设计

《老人和儿童》这一课既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亲情,又要让学生尝试用线条的形式表达生活中最熟悉的老人和儿童形象,所以要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活动下有效学习,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