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

时间:2024-01-29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集锦7篇)。

今天编辑为大家整合了一些有关“半截蜡烛教案精选”的内容,仅供参考勿作为最终决策。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要工具。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 篇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五 年级 下 册 科目: 语文

课题:12.半截蜡烛

参备人意见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粉嘟嘟、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一、初读课文知大意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

2. 理解生词: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凝视:聚精会神地看。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3.写出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

1.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说说剧本有什么特点。

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2.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要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来说说

带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有关的语句。

① 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②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3.选取片断分角色演一演。

注意分好角色后找到自己的语言,记下来,想象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再演出来,注意配上动作神态进行表演。先组内试演,再全班展示。

4.讨论一下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课后反思 :

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此视野观照下,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以保证阅读实践时间为前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这种源自内心体验的理解,成为真正的读者。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 篇3

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学习过 程

一、揭示课题:

1、课前与学生聊天: 同学们,课前想和大家聊聊:你们经常关注新闻吧?从去年开始,国际新闻上谈得最多的是什么?是的,英、美、朝鲜等国家的军事局势日趋严峻,有人甚至担忧会不会发生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不由让我们联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景,你们通过课前预习,对这又了解多少?(交流)师也出示资料介绍。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回顾历史,走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去了解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齐读题目:半截蜡烛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4、好的,你们善于提出问题,真是一些会读书的孩子!所谓“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二、检查预习:

1、拿出预习卡,说说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哪些字的写法要引起注意?(强调多音字“露”的读音)

好嘛暴露半截蜡烛厄运烛芯摇曳楼梯熄灭 厨房

2、根据同学的提醒齐读词语。

三、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四、细读剧本,品味人物

(一)过渡:看来同学们在课前预习得还挺充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故事,去了解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吧!我们先来看看课前同学提出的问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生答,教师引导点拨)生可能答里面藏着情报。师:是的,就在这不起眼的半截金属管里藏着情报,那大家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现在是干什么工作的吗?(生可能答是为了将德国强盗赶出去,一家人都传递秘密情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他们为了保住半截蜡烛中的情报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军官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么与敌人进行周旋的。请同学们默读剧本,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想一想从这些词句当中你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可以在旁边简单写一写。

㈠ 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㈡ 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人物特点。

1.预设一: 感悟“伯诺德夫人”

(出示)句一: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电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⑴ 从动作中体会

①从“急忙”你体会到什么?

② 为了不暴露情报,伯诺德夫人急而不忙,立刻取出一站油灯,在敌人面前她显得那么镇定自若。

⑵ 从语言中体会

① 面对狡猾凶狠的敌人,伯诺德夫人是怎么说的?

②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这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一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 突出“亮”字,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强调“灯”字,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

◇ 重读“瞧”字,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

③ 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保护蜡烛,保卫情报的心是不变的。)

③ 情报一旦暴露,将意味着什么?

(屏幕出示)情报一旦暴露,将意味着(),意味着(),意味着()。

④ 面对险情伯诺德夫人却不动声色,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机智勇敢、镇定从容、临危不乱„„)

过渡:尽管情况危急,但从伯诺德夫人的语言与行动描写中感受到了她的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

“伯诺德夫人轻轻地将蜡烛吹熄了,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你是怎样理解这个“似乎”的?是的,蜡烛又一次被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儿子又是怎么与敌人周旋,保护半截蜡烛的?

2.预设二 : 感悟儿子“杰克”

(出示)句三: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⑴ 从神态中体会

① 若无其事是什么意思?

② 从杰克“若无其事”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什么?(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杰克必须保持镇定从容,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⑵ 从语言中体会

① 从杰克的话语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② 如果你是杰克,面对敌人会怎么说这番话?

③ 朗读评价指导:那些词语读得特别好?为什么这样读?

③ 不管怎么读,都是为了保护蜡烛中的绝密情报。

④ 当杰克想要拿走烛台没有成功时,他为什么还要去柴房呢?

(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继续假装。)

过渡:杰克成功了吗?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说这半截蜡烛是可怕的? 这半截蜡烛简直就是——(炸弹„„)

而此时,伯诺德夫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理解似乎的意思吗?真的是这样吗?此时,你想用哪个成语来形容此时的情况?你们真是一些懂得阅读与积累的孩子。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幼小的女儿能保住情报吗?

3.预设三 : 感悟女儿“杰奎琳”

(出示)句子: 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⑴ 从动作中体会

① 从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中你感受到什么?

② 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小女儿杰奎琳装出了很困的样子,可以看出她善于观察,能见机行事。

⑵ 从语言、神态中体会。

(出示)句五:小女儿与敌人的对话

杰奎琳少 校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么大的小女儿。”

① 学生合作朗读对话。请男生当的德国兵,女生当小女儿,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来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② 从两人的话语中,你感受到什么?

③ 杰奎琳与敌人对话时,神情自然,看不出一丝破绽。

④面对敌人,她的脸上却始终带着百合般的笑容,在这灿烂的笑容背后,小女孩有着一颗怎样的心?

㈢ 深入人物,内心补白。

1.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当他们与狡猾的敌人进行周旋,一次次面临险情的时刻,他们的内心也是历经一次次的考验。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位,敞开思维,大胆想象。

⑴ 德国军官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了,杰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⑵ 蜡烛越燃越短,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⑶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心里在不停地念叨着:

2.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对祖**亲的深深热爱之情,使母子三人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

四、回读课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我们与伯诺德一家一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这样一份奖状,你觉得应该颁给谁?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

五、总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最终凭着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真让人敬佩。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请让我们以纯洁的心期盼世界远离战争,人民能拥抱和平!

六、作业:

1、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排一排,演一演。

2、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其他故事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

杰克机智、勇敢、爱国

杰奎琳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刻画细致,引人入胜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 篇4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学习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朗读课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教 学 过 程

一、定向示标(2分钟)

1、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看一看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同德军周旋的。2.出示目标。

师:先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指名读学习目标。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完成目标。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二、第一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20分钟)

1、自主学习(5分钟)

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完成学习目标,请看学习指导1(课件出示),先自己读一读学习指导1。学习指导1:

默读课文3-7自然段,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再读一读,想像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5分钟后各小组展示汇报,比一比哪个小组准备最充分。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开始自主学习吧。(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展示:(13分钟)

师:现在请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收获。(1)伯诺德夫人的表现:

师:伯诺德夫人一家最先同德军周旋的是谁? 生(齐):伯诺德夫人。

师:她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怎么做的?先读出你所画的描写伯诺德夫人的有关词句,再说一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生1:我画的句子是:“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情况很紧急,秘密暴露后的严重后果。

生2:这是写伯诺德夫人当时的心理。师引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带着这样的体会,你再读读。(师指名学生读)

师:还有哪些词句是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请继续汇报。生1:(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生2:伯诺德夫人是采用从厨房取出油灯替换蜡烛的方法与德军周旋的。师:对,说得好。(板书:取出油灯)还读懂什么?(生沉默)师引导:从“急忙”你看出什么?她担心什么?

生1:伯诺德夫人担心情报的暴露,担心孩子的命运,从“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也能看出来。生2:从这里也可以看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师板书:机智)师:还有什么地方也表现了她的机智? 生:“轻轻”这个词可以看出。师:一个“急忙”,一个“轻轻”,两相对比,就让我们体会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镇定。伯诺德夫人当时说了什么? 生1:(读)“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师:我听出你读这句话时把“亮”字读得很重,为什么? 生1:因为油灯比蜡烛亮,这样才有可能把蜡烛换下来。

师:说得好!替换的理由合情合理。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你想强调什么字眼?为什么?(学生各自试读)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生3:(将“这盏灯”字重读)我认为不是“灯”,而是“这盏灯”。生4:(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生5:(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师:同学们的朗读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管哪种方式,目的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师:说得对。请再按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2)大儿子杰克的表现 师(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这只是暂时的,当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时,接下来又是谁同敌人周旋,是怎样周旋的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继续汇报。生:(读句子)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生:杰克看到妈妈没有保住情报,就想到柴房搬些柴来生火把蜡烛端走。(师板书:搬柴生火)

师:注意杰克的动作、语言,找出有关的词语。生:(感情朗读)“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师:还有吗? 生:(读)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师引导:读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蜡烛已被夺回,搬木柴已经没有必要,他为什么还要搬? 生: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3)小女儿杰奎琳的表现

师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最后出场的小女儿杰奎琳是怎么做的?请再读一读有关杰奎琳的语句,继续汇报。生(读):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杰奎琳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天晚了,楼上黑,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师:对。(板书:端灯上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娇声”的意思,什么样的语气是娇声? 生1:甜美可爱的声音。生2:撒娇的语气。

师:一般来说,我们是对爸爸妈妈撒娇。可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德国司令官说话呢? 生:是想让敌人喜欢。

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可爱。

生: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求时才不会遭到德军的拒绝。生:目的是为了保住蜡烛,保住情报,也是保住自己一家人的生命。

师:说得真好!这个小女孩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指导学生娇声地朗读杰奎琳说的话。)3.探究总结:(2分钟)师:课文读到这儿,我们知道了这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大家根据下面的提示概括地说一说。(课件出示)

填空:

当中尉点燃蜡烛时,伯诺德夫人___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伯诺德夫人失败后,大儿子杰克__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杰克失败后,小女儿杰奎琳____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三、第二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8分钟)1.自主学习(3分钟)师:在危急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解除了危机,保住了情报。她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请看学习指导2:(出示)

学习指导2:

杰奎琳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

请把杰奎琳的方法与伯诺德夫人、杰克的方法作比较,再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语句想一想。(3分钟后各小组汇报)

2、展示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收获。(4分钟)

师: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成功地解除危机,获得成功呢? 生:杰奎琳年龄小,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再说她很可爱。生:对,她在说话时都是“娇声”地说,让人听了就感觉可爱。生:她想的方法很好,困了,拿一盏灯上楼睡觉,理由合情合理。

生:她在说话时很有礼貌,和夫人、杰克比,是询问的方式,是征求敌人的意见。师:妈妈和哥哥都不是询问的方式。别看她人小,就是有礼貌,会说话。生:杰奎琳称呼德军“司令官先生”,德军军官仅是个少校不一定是司令官,再说了司令官也不亲自来搜查呀,这是给敌人戴高帽。(听课老师笑)

师:是呀,看来人都喜欢别人给自己戴高帽。小女儿真是聪明,一下子就抓住了人性的弱点。

生: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德军军官也有一个这样的女儿。你看这句话“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

师:对,巧了。杰奎琳的话让德军军官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和杰奎琳一样可爱的女儿,这是唤起了敌人军官的父爱呀!这也帮助了杰奎琳,能同意她拿蜡烛上楼睡觉。师:这一切的功劳都是小女儿杰奎琳的吗?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妈妈在一开始就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别小看这熄灭的一会儿,其实是为保住蜡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杰奎琳的成功是受到妈妈和哥哥的启发,是妈妈和哥哥平时的教育。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生:保住情报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说得有道理。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 生:靠的是机智、勇敢、镇定,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师: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生:(齐声)爱国。(师板书:爱国)

3、探究总结:(1分钟)

师:伯诺德夫人一家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大声地呼喊他们的名字(师指着板书,生齐声呼喊),他们(机智勇敢、沉着镇定),这机智勇敢来源于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爱,他们都有着一颗(爱国)的心。(用红笔添画“心”,补充板书)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

四、当堂训练、达标检测(10分钟)

1、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师:最后我们来完成当堂达标训练。(课件出示)

小练笔:

当杰奎琳把蜡烛拿上楼去,德军离去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会怎么样呢?请你续写一段话作为课文的结尾。注意写出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

2、学生续写结尾,练习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学生展示汇报,教师及时点评。

4、教师总结。

板 书 设 计

爱 国

伯诺德夫人:急忙 取油灯

机智

杰克:

搬柴生火 从容

勇敢

杰奎琳:

娇声

镇定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 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

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 怎样与德军周旋的,体会他们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真实的小故事。

谁来读一读课题。

同学们课前读过课文了,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半 截蜡烛呢?

(指名交流初读印象,相机画蜡烛图及金属管)

(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眼前浮现了哪些画面呢 ?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感受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绝密情报和敌人 周旋的画面,那么,你们听到他们分别说了什么呢? 请大家各自读读 课文的第 —7自然段,看看这天晚上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化解危机的,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可以在相关词句下圈圈画画,简要地写写自己的感受。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自读思考)

2、指导交流

1)指导理解并读好写伯诺德夫人的一段话。

我们首先来看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语句 :(出示)

她看着两个脸色

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 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谁愿意来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什么地方使你最有感 受?(指名交流并及时请

这位同学把相应的句子读好,主要抓住“急 忙”、“轻轻”、“脸色苍白”和“母亲说的那句话”来指导。)

①交流“急忙”

你能想到哪个词语替代它?

(指名学生回答)fR134.COm

这时候母亲为什么会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生思考回答)

②交流“轻轻”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伯诺德夫人刚才是急着把蜡烛换走,而现在她却轻轻地将蜡烛吹

熄,你不觉得奇怪吗?(指名说,并请他读好这句话。)

③交流伯诺德夫人说的一句话

是啊,当中尉点燃蜡烛时,母亲意识到当时情况十分危急,生怕 这份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会泄露,所以她急着想用一盏油灯来

取代这半截蜡烛。这时候,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谁来说一说?那么,伯诺德夫人究竟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 请大家在读懂这一小节的基础上为她加一个合适的词语。(生读课文)

(生:我认为可以加上镇静这个词因为当时的情景非常危急伯诺德夫人如果不镇静的话就会引起德军的怀疑情报就回暴露。)

你怎么读出情况危急的?(生:课文中说蜡烛烧到金属管处„„)(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

谁来读一读?(生读)同学们,结束的仅仅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吗?情报站遭到破坏会有怎样的结果? 对,那可是血流成河, 尸积如山的场面啊!请你再读一读。

后果是如此严重 , 伯诺德夫人内心紧张吗?害怕吗?可是这种紧 张却不能表现出来,而要镇静的说 , 请你来镇静的说一说。

还可以填什么样的词?

好,请你微笑着说一说。

好,请你温柔地说一说。

同学们 , 后果如此严重 , 情况如此危急 , 时间如此紧迫 , 所以伯诺

德夫人要镇静地说 , 轻轻地说 , 其实说法虽然不同 , 但有相同的地方 , 想一想 , 是什么呢 ?(目的: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保住情报)

(点拨理解伯诺德夫的机智)是的,这足以证明伯诺德夫人是一 个

怎样的人呢?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同学们能读懂其中的很多东西,现在你就是

伯诺德夫人,想着当时的情况读好这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同学们,在学习这段话的时候大家非常用心,能够抓住伯诺德夫

人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揣摩她与敌人周旋时的心理,体会得也很好。现在让我们把自己对这段话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课文 第三自然段)

(2)小组学习交流,学好 写 杰克 的一段话。

伯诺德夫人急中生智轻轻地把半截蜡烛吹熄(板书擦去一些),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冒着

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板书画烛焰,指着板书继续说)时间一分一秒 过去了,半截蜡烛越来越短(擦去一些),一家三口的性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是谁站了出来呢?——杰克(出示整段文字)

请你好好读读第五自然段,圈一圈、画一画,看看读了之后你有 什么话想对杰克说?把它写下来。然后,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交流 的时候注意既要把自己的话说清楚,又要注意听清楚别人说的话。(学

生自读感受,写下自己想对杰克说的话,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指名 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注意适时强调关键词语,如“慢慢 地”“从容地”“默默地”等,适当评价)

在这么危急的时刻,杰克能有如此勇敢、镇定的表现,真让人敬 佩啊!我们一起读这段话,深深感受一下吧。

(3)学生自学写小女儿杰奎琳的一部分。

同学们,刚才在学伯诺德夫人和杰克那两部分内容时,我们主要

是通过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和联系上下文这两种方法,去揣 摩人物内心的想法,发现文章中精彩的东西。那么,接下来就要请你 们自己自由朗读第六、七自然段,注意小女儿杰奎琳的神情、动作、语言,并联系课文去猜猜她当时会怎么想?

你为什么觉得她就会这么想呢?(或你怎么知道她会这样想?)

杰奎林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娇声)同学们,你们平时对谁会娇 声地说呢?(女生娇声地说一说。)

正当小女儿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半截蜡烛——(熄灭了)(擦去烛焰)

(三)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1、根据板书,总结课文:

绝密的情报保住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也得救了。他们一家靠什么

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呢?

(交流,相机板书“机智、勇敢、镇定”)

这真是一场紧张激烈却没有硝烟的战争啊!

2、加深理解,升华感情:

学到这里,你对这半截蜡烛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可点拨:这 半截蜡烛里藏的仅仅是情报吗?还藏了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 三口的——机智、勇敢、镇定与齐心协力,和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

(四)课后延伸

下节课,我们要一起试着把这篇课文改成剧本,写一写,演一演,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紧紧围绕这半截蜡烛,画上了蜡烛图,根据

故事情节发展相应地画上烛焰,擦去烛焰,再画上烛焰,最后蜡烛熄 灭。

伯诺德夫人

半截蜡烛

杰克

(机智、勇敢、镇定)

杰奎琳

爱国主义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 篇5

一、激情谈话,创设情景。

1、师:同学们,每当我们走进美丽的校园,走进宽敞的教室,你们的心情如何?

生:心里很开心

生:很兴奋。

生:很轻松,因为能学到很多知识,能摆脱一些烦恼。

2、师:是啊,我们在享受和平带给我们的这份安宁时,心情是愉快的,是轻松的,是幸福的。你们可知道?就在离我们不远的也就是1939—1945年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世界大战,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学生一起说,让学生与老师、文本产生共鸣)。这场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20亿以上的人卷入了战争,大约有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今天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故事中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就牺牲在这场为正义、为和平而战的斗争中。让我们乘上时光列车,倒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走进这个普通的法国家庭,去感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到底蕴含着什么?

[反思:现在的学生对于战争是陌生的,对于战争所带来的危害更没有亲身体验,最多是从书本或是电视、电影等音像资料中间接获悉。文中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学生来说比较遥远。所以我把创设情景与介绍二次大战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感受和平所带来的快乐轻松时,回顾战争年代所带来的灾难,通过对比体验“乐更乐,苦更苦”;从而为学生学习本文创设适宜的情景,也为学习本文确立一个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时要注意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生速读课文。

指名回答。(三个学生发言,师相机评价)

2、同学们联系这个故事是在我们常人眼里最普通不过的 ?(生答:半截蜡烛)

师板书“半”,指名书写“截”,要求其他学生在书上写一写“截”。

师完成板书,生齐读板书。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是半截 蜡烛?围绕这半截蜡烛展开了怎么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指名回答问题,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并相机板书:

( 点燃 重新点燃 夺 回

吹 熄 端 走 端上楼)

[反思: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抓住文章的中心线索学习课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主题、扣住中心。但在第三个环节的教学中,我的问题太零碎,扶得太多,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整体感知。如:是谁发现了蜡烛?他是怎么做的?接着谁又怎么做了?……课后与听课老师交流觉得,第三步可以这样问:“课文中的半截蜡烛出现了几次危机?从中你感觉这是半截什么样的蜡烛?”看来自己在设计问题时还得多动脑,力求简洁精到。]

三、赏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放声地读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也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这些句子旁边。

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自由地与同桌交流。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2、指名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机理解生字词。

根据学生的朗读和体会,相机引导学生评价、指导朗读,体会句子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体会人物所具有的特点。

[反思:设计这个环节时,我的心里很矛盾。一份是期待,期待通过赏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从而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深入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为下一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份是担心,担心这样漫无边际的赏读过于偏面,难以顾及整篇文章。而实际教学中也验正了我的矛盾。学生们在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时,读得投入,体会得也很好,我也能积极地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评价、去朗读、去体会。特别是几个重点句的朗读理解可以说是都已到位了。但由于时间关系,也由于调控问题,有些戛然而至的不完整性!]

四、小结谈话,引领学习。

同学们,课文通过这半截蜡烛向我们描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其实在这样的时代,像伯诺德夫人的故事到处在发生……课后请同学们多读读课文,也可去演一演。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情感: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出示词语,朗读词语

伯诺德夫人强盗绝密绝妙蜡烛熄灭秘密点燃厄运摇曳

杰奎琳盯住镇定楼梯

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

厄运:困苦的遭遇

摇曳:摇晃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三、理清课文脉络

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写大儿子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作业

1、描红

2、抄写词语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

2、交流

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

3、在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

4、妙在哪儿?

蜡烛的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想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1)、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2)、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3)、办法巧妙。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过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他们一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机智、勇敢)

3、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1)、伯诺德夫人: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万一结束

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2)、杰克

动作:(慢慢地)站,(平静地)伸、端,(不快不慢)走,(从容地)搬、生火,(默默地)坐待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心理: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3)、杰奎琳

语言:司令官先生上楼睡觉吗?

什么是娇声?(甜美可爱的声音)

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

求时才不会遭拒绝。)

4、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四、请学生表演课本剧

五、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附板书

23、半截蜡烛

点燃熄灭

重新点燃端走

夺回拿上楼

半截蜡烛教案精选 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做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练习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回忆上节课内容: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一个什么绝妙的主意

来收藏绝密情报?

二、学习课文

里.出示深后第5题题目,讨论如何编排课本剧。交流后小

结。

(互)弄清故事情节,可用图画和文字表示故事情节。

(2)物色演员,演好语言、动作、表情等,必须要细细读剧本

(课本)。

门)准备道具(半截蜡烛、油灯、打火机)

2.弄清故事情节,用简笔画表示。

交流后板书。

3.指导第一场戏。读课文思考,这场戏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演好中心人物?

找出文中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图出关

键词,反复朗读。

交流,逐一明确: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可用内心独白。

神情一一镇定沉着,临危不惧。

其他角色怎么演?

德国军官的动作——闯、坐、拿、点、放。

孩子们一一脸色苍白。

指导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4.指导第二场戏。思考:这场戏中心人物是谁?该怎么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后明确:

动作——(慢慢地)站,(平静地)伸、端,(不快不慢地)走,(从容地)搬,生火,(默默地)坐待。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一一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心理——练习内心独白。

其他角色:“赶上前”动作要快,语气要狠,抢夺动作很粗暴。

此时伯诺德夫人又是怎样的心情?外表如何?

指导朗读第三段。

5.指导第三场戏。思考:这一场戏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演?

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后总结:

语言——(娇声地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讨E在礼貌地)“先生们,晚安。”

动作——(镇定地)端,(小心地)上楼。

神情——恭敬、镇定。

心理——练习内心独白。

分角色读第四段。

6.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有感情朗读全文,酝酿人物的动作,练习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神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做好表演课本剧的准备。

四、练习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五、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家的孩子们听!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