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中班礼仪教案

中班礼仪教案

时间:2024-01-29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中班礼仪教案5篇。

中班礼仪教案 篇1

《文明礼仪中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完成礼仪行为,表现出文明的举止和态度。

2.培养学生正面的言行举止,增强学生对礼仪文明的重视与尊重。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育原则

1.尊重个体差异。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

2.因材施教。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因素因材施教,使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3.多元体现。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思维和多元文化,多角度考虑问题与事物。

4.循序渐进。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孩子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礼仪文明

2.常见礼仪文明的表现方式

3.如何维护与提高礼仪文明

四、教学重难点

1.教育确立礼仪文明的正确意识

2.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礼仪文明的行为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老师通过讲解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礼仪文明的知识。

2.情境教学法:老师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验和落实礼仪文明的行为。

3.互动教学法:老师通过与学生互动方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礼仪文明的知识。

六、教学流程

1.引入:老师通过引入一张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人物的行为,引出礼仪文明。

2.介绍:老师讲解什么是礼仪文明,让学生初步了解礼仪文明的概念。

3.学习:老师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礼仪文明的表现方式,如送客、接待、打电话等。

4.思考:老师让学生思考如何维护与提高礼仪文明,如学会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素质等。

5.情境体验:老师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验和落实礼仪文明的行为。

6.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礼仪文明的理解和重视。

七、教学评价

1.观察评价:老师定期对学生们的言行举止进行观察评价,并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反馈和指导。

2.问卷调查:老师可以设计问卷调查,让学生反馈课程质量和效果,并根据反馈意见对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

3.自我评价:老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言行举止的不足和优点。

八、教学小结

今天的课程,主要是教育大家学习礼仪文明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礼仪文明的了解和重视。通过今天的课程设计,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落实礼仪文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文明的态度和行为,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中班礼仪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通过目测法、重叠法比较大小不同的两个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大与小的运用,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大猫和小猫模具、大小不同的模型皮球、盘子、汽车、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扣子、瓶子等。

活动过程:

创设游戏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大猫小猫来小朋友家做客了,(出示背景图片与模具)哪一只是大猫?哪一只是小猫呢?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实际操作,学习常见的比较方法

出示帽子,引导幼儿分别用目测法、重叠法进行比较大小后,按大小分别送给两只猫。

出示小球,用目测法比较大小后,送给两只猫。

出示小汽车,用重叠法比较大小后,送给两只猫

三、巩固练习

给小兔家的其他物品比较大小(扣子、毛球儿、药瓶儿)出示实物让幼儿感知物体的大小。

四、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大”和“小”。

活动反思

一、 对于教材的选择,不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应是孩子们即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指孩子有生活经验,有话可说,有感性经验;陌生是孩子有发展的余地,有可拓展的空间。小兔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在儿歌、故事中经常接触,然而只停留在初浅的知识层,拓展的空间非常大,在一个活动中,即能够巩固已有的能力,又能发展新的能力。

二、 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今天的教学活动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模式:排排坐,在老师的指导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将整个科学活动转变为一个很随机性的观察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知识,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对于小兔的外形特征孩子都是知道的,就是在这种随意的接触过程中他就验证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他也在发现问题、找寻问题,获取新知识。

三、 以情感引导为主线。小班的孩子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情感因素的。在和小兔玩耍的过程中,从认识、玩耍到找家,始终荣辱了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轻轻抱、小声说话、喂食、为它画画等等,不需要刻意的提到该如何保护它,而是真正转化为行为,包括环境的营造、让孩子直接接触生灵,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和力。教师带领孩子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来说服、来感染孩子,孩子们不光知道,而且已经做到了,通过这么一个活动,他对小兔子的关爱已经事实在在的在他脑海里扎根了。

四、 玩固然是有效的,但科学知识还是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树立的。在玩了之后,教师就要找寻有效的梳理小姐方法,帮助 孩子整理零乱的知识。对于小班的孩子,绘画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有效方法,因此我选择了绘画小结的形式,采用简笔画来抓住兔子的特征,这要比说教式的小结更为简明、生动、富有趣味。

五、作为科学活动,应该让孩子学会一种能力,而并不是单纯的几个知识点,通过一个活动对他将来的发展有所帮助,就是所谓的终身发展理念。因此我让孩子们接触了图表形式,并且赋予色彩,虽然图表很简单,但让孩子了解了一种科学方法、一种简单的统计法,这是一个科学活动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支点。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的情感沟通、情感宣泄和对科学的态度是最大的受益点。但是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由于没有很好的估计孩子的现场反映,孩子们接触小兔子时的冲动、兴奋,造成了活动场面的拥挤,给观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在活动小结时,孩子们的反馈其实已经生成了很多新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没有及时的把握时机,还是捏的比较牢,没有放手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拓展空间。

中班礼仪教案 篇3

文明礼仪中班教案

一、主题:文明礼仪

二、目标:

1. 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习惯和行为规范;

2. 培养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3. 培养幼儿正确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活动一:说话大声小声

目标: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声音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音表达能力和注意力。

步骤:

1. 老师通过示范,用不同的声音说一句简单的话,让幼儿分辨合适的声音大小;

2. 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声音大小比赛;

3. 老师引导幼儿总结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让幼儿理解使用适当声音的重要性。

活动二:走路有序排队

目标:培养幼儿正常和有序排队的习惯,提高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步骤:

1. 老师用示范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如何正常地排队;

2. 幼儿按照老师的示范和指令进行排队活动,每次排队距离逐渐增加;

3. 老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内进行一次模拟出行活动,让幼儿体验正常排队的便利性和重要性。

活动三:互相帮助

目标: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提高幼儿的合作和互助能力。

步骤:

1. 老师通过讲故事或示范,引导幼儿认识到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2.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每组幼儿互相配对,完成一项小任务,如搬运物品、清理教室等;

3. 老师引导幼儿总结体验,让幼儿认识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和乐趣。

活动四:表达感谢和道歉

目标:培养幼儿正确表达感谢和道歉的能力,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步骤:

1. 老师通过讲故事或实例,引导幼儿了解感谢和道歉的必要性;

2.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感谢和道歉的场景,如借书、撞到人等;

3. 老师引导幼儿总结角色扮演的感受和体会,让幼儿理解正确表达感谢和道歉的方式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情境引导法:通过讲故事、示范和实例,引导幼儿体验和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实践文明礼仪的行为和表达方式。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形式,增加幼儿参与度,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和合作的意识。

4.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记录法: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幼儿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习成果展示法:让幼儿利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评价和交流。

3. 口头评价法: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交流的方式,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反思和感悟,评价幼儿对文明礼仪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六、教具和材料准备:

1. 绘本、故事书:用于讲故事引导幼儿的思考和感悟;

2. 图片、卡片:用于示范幼儿正确的文明礼仪行为;

3. 小组活动物品:如小球、扫帚等,用于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

4. 评价记录表:用于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评价结果。

以上是一个关于文明礼仪中班教案的主题范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需要其他相关的教案范文,请随时告诉我。

中班礼仪教案 篇4

文明礼仪中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明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

2.掌握常见的文明礼仪规范;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

4.提高自我修养和意识素质。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文明礼仪

2.在不同场合的文明礼仪规范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

4.提高自我修养和意识素质

三、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文明礼仪(10分钟)

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回答“什么是文明礼仪?”

2.教师引导学生们总结并概括出文明礼仪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二、在不同场合的文明礼仪规范(15分钟)

1.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介绍不同场合的文明礼仪规范,如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

2.教师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根据不同场合的情境自行设计并展示文明礼仪行为。

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20分钟)

1.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一些常见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如守时、尊敬长辈、友善待人等。

2.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制定“文明礼仪守则”,通过讨论的方式制订出学校、班级的文明礼仪规范,并要求学生们签署。

四、提高自我修养和意识素质(15分钟)

1.通过展示优秀的文明礼仪典范与故事、视频、文章等让学生们感受到文明礼仪的价值和影响力。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自我修养和意识素质。

四、课堂小结和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答有关文明礼仪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五、课后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身边的人们的行为举止,并记录下对方的文明礼仪行为,以及对这些行为的评价和反思。

六、延伸活动(可选):

1.组织参观社区或公共场所,观察并记录各种文明礼仪行为;

2.组织学生们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的手抄报、绘画、演讲等活动;

3.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班级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了解。

以上是一份关于文明礼仪的中班教案,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文明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常见的文明礼仪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提高自我修养和意识素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班礼仪教案 篇5

针对现今社会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的关爱他人的普遍现象,设计本课程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是要有秩序文明让行,进而指导团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一、谈话活动:

下朋友:刚才教师和你们在外面玩什么啦玩如何的那么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

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让下朋友听,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去高处取东西、进门出门时;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延伸1:大家团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文明的。

延伸2:在公共场所如:去超市购物、乘坐公交车、去大型的游乐场等都应当排好队、有秩序的进行。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团体入厕、团体喝水、进出活动室、团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家长工作: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并结合一些懂文明的小故事读给小朋友,让其深入理解,对其进行品德教育。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