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三角形面积教案

三角形面积教案

时间:2024-01-25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三角形面积教案(精选10篇)。

芙蓉134小编认为“三角形面积教案”这篇文章值得一读现向您强烈推荐。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阅读这篇文献您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1】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一些常见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b. 能力目标: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基本方法;

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2. 教学重点:

a. 了解三角形的定义;

b. 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及方法。

3. 教学难点:

a. 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的推导过程;

b.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

a. 导入(5分钟):

引入三角形定义,让学生从几何学的角度对三角形有一个基本认识。

b. 理论讲解(20分钟):

i. 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S = 1/2 * 底 * 高,并进行推导演示;

ii. 介绍不同类型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讲解;

iii.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公式推导过程。

c. 练习(20分钟):

i.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在小组内完成;

ii. 解答学生对练习的疑问,并进行题目讲解。

d. 拓展(10分钟):

i.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何计算无法直接测量的三角形的面积等;

ii. 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e. 实践应用(15分钟):

i.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等;

ii. 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并展示解决过程和答案。

f. 总结归纳(10分钟):

i.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ii. 强调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5.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讲授、练习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实践应用环节,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投影仪展示画面、发放练习题等多种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在多种视觉和听觉刺激下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学生参与: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提问、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并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4. 拓展应用:

在课程设计中设置了拓展应用和实际生活问题的部分。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一部分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加灵活地调整课程内容和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我也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2】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 型 练习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练习

二、总结 一、第5题

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教学时,重点放在后一种方法的比较上。

二、第6题

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方格纸上画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底6cm,高3cm;底3cm,高6cm;底9cm,高2cm;底2cm,高9cm;底1cm,高18cm。

三、第9题

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四、第10题

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五、思考题

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运用就更加熟练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多用它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做练习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 课 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梯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           新图形

拼摆

因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所以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 ÷ 2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

二、新授

三、练习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2

(4)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b)h÷2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 ?

(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 回顾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

完成练习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介绍横截面的含义,再让学生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回顾今日所学,总结自我收获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 型 练习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练习

二、总结 练习四

一、第2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二、第3题

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题

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

四、第6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运用就更加熟练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多用它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3】

教学内容:练习十九的第11~15题。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高计算面积的熟练程度。

教具准备:将复习题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画在小黑板上。用厚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出示下列图形:

问:这3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教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一学生说推导过程,教师边听边演示)

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h÷2)

为什么要除以2?(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演示用两个三角形拼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量出求这3个图形面积所需要的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到黑板前量一量,并标在图上。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出这3个图形的面积,算完后,集体核对答案)

二、做练习十九中的题目。

1、第1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图形各是什么形,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注意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核对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第13题和第15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第18题,学生做完后,可以提问:在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你是怎样剪的?

这个最大的三角形是唯一的吗?为什么?(不是唯一的,因为以梯形的下底为三角形的底,顶点在梯形的上底上的三角形有无数个,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

4、练习十九后面的思考题,学生自己试做。教师提示:这道题可以用梯形面积减去以4厘米为底,以12厘米为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来计算;也可以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计算。

三、作业。

练习十九第11题和第14题。

课后小结: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4】

一、说教材

本课题是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掌握了它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知识之一。因此,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材的编排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按照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说明:这里强调“过程”,即: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探索与获得的过程,而不是要教师直接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讲明给学生,让学生处于接受的状态。这样设计,符合了新课程学生的现代学习观。)

(2)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探索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理解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与拼合而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法、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采用:

1、实验法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比听教师讲解新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兴趣更加浓厚。因此,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课件演示,配合启发。

学生动手实验,交流汇报之后,再看课件演示,教师给予点拨,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回忆并指名学生说明上节课同学们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完整地说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继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对于表达不清楚、不完整的同学,教师显示课件,启发其完整的表达,并给予鼓励。)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1、我先采用演示法,让大家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并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底占几格?高占几格?面积是多少?接着运用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用手中三对不同类但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凑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观察,去发现: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特殊三角形还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而它们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等于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归纳、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2、最后来验证推导出来的面积公式的正确性。整个探究、推导、验证过程,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出示问题:怎样把三角形的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小组合作:再试试用两个完全一样钝角三角形来拼,会怎么样?

小组讨论:通过以上试验,你发现了什么?

一、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

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三、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四、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巩固拓展。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S=ah÷2

=100×33÷2

=1650(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650平方厘米。

1、完成课本85页做一做。

2、指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口算出它们的面积。

判断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那么形状也相同。 ( )

4、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 )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63页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第4题.

八、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 ÷ 2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5】

课题 课时 3

教学

目标 1、通过画图、观察、思考和计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面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让学生看图计算面积或先在图中测量必要的数据后计算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 复习导入

1、口算:书p(17)、4

(口算卡片出示)

2、复习计算公式:

(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字母表达式呢?

(2) 为什么要“÷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板图)

(3)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4) 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揭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

二、 探究新知

1、完成练习三p(17)、5

(小黑板出示)

(1)、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2)、观察、思考: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3)、汇报、交流,师适当提示小结。

2、完成练习三p(17)、6

(1)鼓励学生独立画图。

(2)思考:

a、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还知道些什么?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b、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和高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c、要使底和高的乘积是18,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呢?

(3)、 师适当小结。

3、补充习题(小黑板出示)

有一块三角形菜地。底是20米,高是18米,王师傅打算每平方米种4棵大白菜,这块菜地一共可收成多少棵大白菜?

(1)、让生试做。

(2)、让生说说解题思路。

(3)、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三p(18)、9

问: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红领巾要拉直,高的确有讲究,一次不够测量要注意,要有人记录数据。

5、完成练习三p(18)、10

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6、思考题

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三、 巩固深化

全课小结。

作业:练习三p(18)7、8

教学得与失:

课题 梯形面积的计算 课时 4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师: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梯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梯形的上底  + 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梯形的高

因为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所以  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2倍       一半

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b)h ÷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1、 完成练一练:

(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 ?

(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介绍横截面的含义,再让学生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梯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           新图形

拼摆

因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2倍     一半

所以      梯形的面积   =(上底 + 下底) × 高 ÷ 2

教学得与失: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红领巾、长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至少准备一个长方形,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有什么不同? 老师今天也配带了红领巾!你们能帮忙算算做一条红领巾要用多少布吗?(把红领巾展开贴在黑板上)

教师提出问题:

⑴ 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⑵ 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上熟悉的红领巾实物,首先由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将“ 教学活动” 转化为“ 学习活动” 。]

3 。讨论与归纳公式

(1 )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

①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②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③你能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 设计意图: 借助图形直观性,教师指明讨论的部分是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进行推理,加深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维,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能帮老师解决问题了吗?

1 。计算一条红领巾的面积。

师:你能估算出这条红领巾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吗?

师:这条红领巾的底是100cm, 高是33cm ,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独立完成,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全班交流做法和结果,老师提出书写格式和应注意地方。

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应注意什么地方?(强调“÷2” 和“ 底和高要对应” 这两个重点、难点。)

2 。独立完成P85 做一做。

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和应注重的要点,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印象。]

三、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课本86 页的练习第1 题。(课件出示)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一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认识多种交通指示牌,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计算。)

[ 设计意图:练习题以三个层次设计,第一层基本练习,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层设计判断练习,学生在思考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对求积公式的理解,突破公式中重点和难点;第三个层次,主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生活化的数学,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并通过拓展题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同时深化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小出示)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师:很好!今天我们通过分“ 四人小组” 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 转化” 的数学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法,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 设计意图:这两问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对本课归纳出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获取知识的思路和过程,归纳提炼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探究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能力。]

五、课外作业

课本第87 页“ 练习十六” 第5 、6 、7 题。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 “ 教学活动” 转化为“ 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小组结合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 除以2” 是怎么来的?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今后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能包办。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 除以2” 的教学中,应重点的强调讲述其意义。加强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3、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应扩展开,出些拓展练习题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这点在本节课中做得还不够。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归纳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语言,今后要注意在教学中的不足。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7】

《三角形面积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拼一拼,摆一摆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推导方法太单一,都是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在一起,我是在想老师应不应该点拨其他方法,老师点拨就会导致讲的太多,不讲呢有的学生不好理解。还有就是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多,这是本课中的缺憾。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并没有直接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两个问题。所以在后面练习的时候有的学生和问出为什么“除以2”。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引导学生探讨这个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这节课总这个地方处理的不好。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补充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总的来说这节课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点,我做得非常大胆,体现了新课程中关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但我发现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牵着学生鼻子走”,如学生合作和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讲的过多,提示(暗示)得过多;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形式比较少等。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推导过程中遇到困难——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如何剪拼成学过的长方形,开始相当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推导受阻,浪费了一定的时间,使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处理好这个环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还要重点解决“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九册。

【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其公式的推导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将图形转化成己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探索研究新图形与己学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注重对学生进行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在转化中发现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已掌握得较好。尤其通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己初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由此。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索得到了启示。但也可能有部分学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用什么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怎样转化、怎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利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积的过程。并产生猜想。然后分组合作。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获得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初步经验。

(三)情感态度目标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1.教师:投影仪、投影片3张。

2.学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操作材料1套、小剪刀1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吗?(投影出示下面三个图形)

这些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学生口答。人家判断)?

2.谁还记得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学生回答。并用老师准备的教具演示割拼的转化过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转化一~找关系一推导3.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想知道吗(出示红领巾)?

要想知道做这样的一条红领巾需用多少布。实际上是求这条红领巾的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问: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而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和方向。]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投影出示第69贞上面的要求和三个图形)看谁最快数出三角形的面积。

下面有3个三角形。图中每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请你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人家猜想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可能同它的什么有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数方格求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底和高的数据计算。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出三角形的面积可能是底与高的乘积的一半。为下面实验、验证提出了探索的目标。

(二)谈话启思刚才。我们只是一种猜想。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我们必须通过探索实验来进行验证。能不能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方法中得到启示呢?现在利用你们每组中的学具。进行操作实验、合作研究。然后向全班同学展示你组的研究成果好吗?

(三)操作探索—实验验证1.小组合作。探索实验(师参与到各组进行研究)。

2.小组汇报、交流展示。

(学生可能会展示出以下几种拼、剪、割补图形的情况。)

用完全一样的直角、锐角或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梳理结论。

以上同学们通过拼、剪、割补。不仅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验证。请大家说一说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令2如果用S表示面积。a, h分别表示底和高。用字母怎样表示其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S=ah=2【设计意图: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索的学习材料。各组自由选择。体现探索的开放性。通过各小组的研讨。合作找出拼剪、割补等转化图形的方法。然后得出结论。目的是通过公式的推导。使学生都能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的过程、推理的过程、个人独立思考的过程、小组合作研究的过程、交流学习的过程。达到对公式的来源、推理的深刻理解。最后结论:梳理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及字母公式。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

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利用公式验证方格图中三角形的面积。

拿出红领巾四人一组计算做一条红领巾大约用多少布?

尝试解答例题。

(投影出示)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点拨)?

4.挑战自己。

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为什么?

②你能再画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你认为可以画多少个这样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尝试实践。使学生在尝试成功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计算红领巾要用多大的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判断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相等。主要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加以拓展的能力。

四、评价体验,总结延伸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做一条红领巾用多大的布你们知道了,如果田间有一块三角形的麦田。你能测录计算它的面积吗?谈谈你的方法。

3.课后实践:同学合作。测录一个任意三角形的实物,计算出三角形的而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最想说的话和最想提的问题是什么,是对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鼓励。设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由小到大延仲,课内测量到课外延仲。目的是让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猜想一验证一结论一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的共同理念。在获取知识时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探究者、发现者。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提供有利于探索的学习素材。本课设计探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对于学生己有的认知结构来说是适当的。实践证明。学生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利用学习材料去探究和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本课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使学生经历了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感受到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体验。

3.在评价时,要坚持“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的思想。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合作上。把学习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只要有所进步。就能体验到成功。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84-86页。

教学目标:

通过用面积单位测量三角形的面积探索出计算三角形的方法,从而概括出求三角的面积公式,通过间接测量体会数学的简捷美。

教学过程:

一、用直接测量法计算面积

1.老师指导学生把给定的三角形画在绘画纸(1㎝1㎝)上,如下图:

2.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汇报,可能说:正好是一个单位的面积太少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也太难了吧。

二、用转化法计算面积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现在我们如何把三角形变成学过的图形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呢?学生可能说:

1.在直角三角形的右上角再画一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就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12㎝2,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的一半,是6㎝2。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就不好办了。

2.在锐角三角形右边的右边再画一个同样的三角形,就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是6㎝2。

3.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6㎝2。

4.在直角三角形的左边再画一个同样的三角形,也是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所有的三角形都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5.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开,上半部分旋转一下,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与三角形的一样,是6㎝2。

三、概括面积公式

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用任意三角形通过间接测量法归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可能说:

1.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用间接测量法测量底和高的长度,三角形也是底和高互相垂直,也应该是测量底和高的长度。

2.用两个完全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ah2。

3.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开,上半部分旋转一下,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ah2。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例1:

2.辨认图形,运用面积公式列式计算。

S=ah2

=100332

=1650(㎝2)

3.做一做:见教材。

五、巩固练习

练习十六第85页第1、2、3题。

教学反思:

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材出于默认的理由而没有编排数格子,从平行四边形不可能完全测量可以推出三角形更不可能完全测量。因此造成了三角形面积教学忽视培养二维空间观念的后果。本设计让学生继续数格子,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直观地找到将未知图形转化成已知图形的方法。完整单位的格子少,不完整单位的格子其形状不规则,转化和探索成学生必须的选择。在数格子的过程中学生既认识用面积单位测量的局限性和长度测量的便捷性,又可以体验转化方法的多样性和各种方法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面积的计算都必须依靠互相垂直两条线段,长方形的两条边互相垂直,这两条边长度相乘的积就是它的面积;平行四边形垂直的两条线段不再是邻边,而是底和高,所以底和高长度相乘的积是它的面积;而三角形用底和高的长度算不出面积,还得再乘上一个系数1/2。(作者:福建省大田县教育局其升)

三角形面积教案【篇10】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例题、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出示平行四边形

1。5厘米

2厘米

提问:

(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尝试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1)指名读P。69页第一段。

(2)订正数的结果。

(3)如果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4)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

2.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

(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面积=面积的一半

3.用锐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刚才同学们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做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边提问)

①把两个锐角三角形重叠放置。

提问:怎样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接把一个三角形向左或向右平移,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②怎样才能使上面的三角形倒过来,使它原来的底在上面,底所对的顶点在下面?我们用旋转的方法,按住三角形右边的顶点不动,使三角形向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度,(也可以左边顶点不动,顺时针转动180度)直到两个三角形的底成一条直线为止。

③再把右边的三角形向上沿着第一个三角形的右边平移,直到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3)教师带着学生规范地操作。

重点指导:哪点不动?哪点动?旋转多少度?怎样平移?转化的过程中旋转和平移有什么不同?(平移时各个点沿着直线移动,旋转时一个点不动,其它点都绕着不动点转动。)

(4)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

面积=面积的一半

(5)练习十八第1题。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拼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②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的一半。

面积=面积的一半

4.归纳、总结公式。

(1)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完成书空。

5.教学字母公式。

(1)学生看书71页上面3行。

(2)提问: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S=ah2。(板书)

三、应用

1。教学例题: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做一做。

订正时提问: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填空。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所以()。

4.练习十七第2、3题。

5.利用公式求P。75页方格上的三角形的面积。

四、体验

今天有何收获?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五、作业

练习十七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练习十七5~10题)

教学要求:

1。是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供正确率。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⑴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

⑵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七第7题: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你能在途中再画出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

⑴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

⑵看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了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为什么?

⑶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涂了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

2。练习十七第11※题:一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先求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出剪去的小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因为剪去的是正方形的一个角,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都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所以剪去的面积是222=2平方厘米。

3。练习十七第12※题: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421米,高是58米。估算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是多少公顷。

分析与解:课先取三角形的底和高的近似数400米和60米,再算出这块三角形土地的面积约是:400602=12000(平方米)=1。2公顷。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七第6、8题。(分组完成)

四、作业

练习十七第9、10题。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