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时间:2024-01-24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6篇)。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关于“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的资料,希望这些信息能够让你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读一本好书如同踏上一场获益良多的旅行,作者写的作品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的天地。这种优质作品总是能够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书写读书感悟的方式记录。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篇1】

“大而化之”新境界

——《中国大历史》读后有感

初闻黄仁宇实属偶然——曾经为《明朝那些事》着迷,一日聊天忽有同事发感慨:“当年明月的写作灵感必定**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于是,就特意上书店找黄仁宇的著作,因为“爱《万历十五年》及《中国大历史》”。

综合书名、字数以及原为英文写就等因素,最初判断它只是一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简明历史的“大、全、浅”枕头书,内容估计不超初中历史教材。但由于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读中国历史兴趣点有何不同?”充满好奇,开始了阅读。

只读完《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就被文字的张力所吸引。黄仁宇笔下的历史不是一堆发黄的故纸片,也不以最近距离接近历史事件来吸引读者眼球,他关注历史对读者的启发。

也许因为有了工科学习经历和“一段颠簸之经验”,在为什么学习历史方面提出了实用性观点——“他们或她们须要理解井田制度到何程度?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这里所指的虽然是美国学生,但过于拘泥于一事一物的历史细节,这样的学习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除了多些可资聊天的知识,于能力提高的确无所裨益。

参考经济学概念,作者给自己的“大历史”作了注解“宏观与微观亦不过放宽视界与计及精微志之不同。把它的名字改称大小、用途和历史,是模仿而不是发明。”但这种借鉴,给了历史叙事新的思维——综合,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纵向设计好“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横向与欧美史作比较研究。

除了历史叙述通常的文化起点——夏商之外,作者还创造性地安排了地理起点——西安。《西安是十一个朝代的都城所在》通篇千字而已,但叙事上及秦朝下至新中国,时间跨度近2000年,涉及焚书坑儒、安史之乱、西安事变、中美外交等重大事件,叙述时不限历史时间先后,不全面展现重大事件经过。这种写作方式贯穿全书,生动地体现了综合性和压缩性的特点。

作者不仅综合了史料,还综合了地理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堪称跨学科的综合史著。如第三章《土壤、风向和雨量》,作者将它们定义为“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指出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中国要采取**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阅读这样的内容,相当于同步复习中学地理知识,与当前教育界方兴未艾的综合课不谋而合。

大综合依托的是大视野。《中国大历史》,是脚跨东西方拍摄的中国历史全景图,在对历史事件粗线条、白描式的描写中,作者总是能设计出一个平台,让不同时空历史的事件上演“关公战秦琼”。如第四章《兵马俑的幕后》中,作者提出“可是观光者看到这大批窑火烤成的群像(指兵马俑)也可能发生怀疑:

既然有如此聪明才智、庞大的眼光和组织能力、详尽的企划工作,何以中国不能彻底利用这些长处作科技的大突破,有如文艺复兴于欧洲?”作为史学家,黄仁宇先生通过制造兵马俑的工匠与米开朗基罗和鲁本斯等西方艺术家不同命运的比较,得出“缺乏社会的推动力”这个结论。因为视野的扩大,《中国大历史》在“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落墨寥寥,而更多地“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因此历史呈现的面貌得以更加真实、厚重和理性,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也更加深刻。

大综合带给读者的是思维的大转变。“中国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写”是我读完这部书后最强烈的感受。历史总不是孤立的,但大道无形,深入**潜藏在大量历史个案事件背后的规律,是我等普通读者自身难以企及的高度,《中国大历史》就给了我们一架登高的梯子,因而它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历史普及读物,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在其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大综合是作者的写作方法,也可以演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中国大历史》能学能用,可谓是开了历史普及的新境界。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篇2】

《中国大历史》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它不是用狭隘的民族心理来看待中国历史上的事件,而是把中国历史置于一个巨大的历史背景中,或是西方视角下。黄仁宇一直在西方研究中国历史,所以他可以用一种更接近西方的方式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这本书不同于传统的历史书。

历史并非偶然。每一次历史转折的背后,都有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历史需要客观的评价,这对历史学家来说尤其困难,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加入一些主观因素,但当你读这本书时,你会有不同的感受。生动生动,打破了以往的教科书目录,又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对今天的现实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于今天相比,许多重要的当代事件在宏观历史上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黄仁宇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我们特别钦佩书中对当今社会预言的实现。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

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用一种更宽容的态度面对生活,嘲笑生活。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篇3】

今天,中国是一个高楼林立、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康社会。繁衍到这个现在并不容易。是通过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以及后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得来的。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好好体会体会那永远也忘不了的近代史。

从西安的黄土地到台湾和香港,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正是中国经典的所在地。在落后贫穷的年代,外国人常常以任何方式侵略中国,给中国留下深深的伤痕。征服中国失败,英国人便暗地中偷偷运到中国,多么不正大光明!

以大欺小!它夺走了无数人的健康,带来了疾病和死亡。但中国人民并不颓废,也不愿意走下坡路。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人物开始轰动世界。

他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以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冲向之银。

”给后人很大的启发。在吸烟的站台和欢呼的人群中它代表什么?它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服,不屈服于顺风,为平民百姓思考,全心全意建设国家的钦佩精神!

几年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开始了。日寇占领了南京。他们把幕府山的5.

7万多名中国男女,老少不分,被枪杀、斩首、割腹、挖心、割肢等。很难看到。日本人认为他们赢了,不,他们没有!中国人民站起来反抗,号召;“全中国人民,**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出中国!”看到这,我慷慨激昂,想当年,我学习一落千丈,在老**母眼里,我无可救药。

看到《中国大历史》,我找回了自信。当时,中国也正处于下风和落后时期。但中国人并不甘于服输。

在斗争中,中国终于成功了。我会在一个好的年头里尽力而为,抓紧时间学习,争取优异的成绩。

翻开最后一页,我们看到中国成功建设小康社会后的形势,不禁感到欣慰。人人都有过像中国一样落后的时期,中国其实比你们惨重了无数,人人都如中国随时可能遭到不平等的侵略和待遇。可事实才能说服一切。

不要灰心,像中国一样燃起斗志,努力向前,永不停息,一定会像现在的中国一样,辉煌,让他人吃惊!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篇4】

历史太长,所以要站得高,看得透;历史太厚,所以要有角度看得透。

其次,立了我教学的标。

接下来,我将从丰富历史、激活历史、贴近现实的角度,谈谈这本书如何滋养我的历史教学。

1、丰满历史课堂教学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敦促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农业官职。而纷扰的战国能为秦所统一,无疑的,它们也是幕后的重要功臣”。

(《中国大历史》第三章首页)

从土壤、风向、降雨等地理角度分析秦统一是黄老的客观需要。与对教材的分析不同,这种高层次的历史处理方法体现了以历史为灵魂、以土地为框架、以政治为目的的精神。又比如“西湖盛景”与南宋,很直接地从地理的视角切入,以地理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观点,让人有种眼界大开的感觉,拓展了我们看问题的思维。让我不禁明了,原来历史也是如此的高度。

有了这样高的水平,在教学时,我们就不用担心被繁杂的历史云彩蒙蔽了双眼,却抓不住本质。

2、利用一些手段活化历史

“16世纪末叶,颇像一种玉制的装饰品” (《中国大历史》第十五章第232页)它有美丽完整的外表,有自己的机制,但却是脆弱的本质,易碎的未来。

“中国就象一个庞大的‘潜水艇夹心面包’,上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官僚阶级,下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农民。”(《中国大历史》第十七章第255页)而近代的发展正是中间这所夹之“肉”的发展,如何使“肉”,也就是法制、政治、经济、文化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作用,使上下两层面包紧密联结,共同发展,这是我们国家发展之关键。

这样的类比或对比贯穿本书始终。优美的语言和形象隐喻表达了作者深刻、透彻、独到的见解。如果细读此书,那么,还会发现更多的研史方法。

这种枯骨生肉的方法使得沉睡的历史活现盼顾。可以想象,在美国的课堂上,面对一位思维敏捷、逻辑缜密、引用广泛、联想丰富的绅士,学生们一定如沐春风。这不禁令我反省,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只会令人昏昏欲睡,逸闻野史的一笑而过实则照本宣科罢了。

我们反对机械灌输,教会探究思辨,可否借鉴这些生动、有趣、鲜明的研究方法,导引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在潜移默化中,思考、分析,把深邃的知识留存在记忆里,又感受到历史的丰富与美味,从而让历史散发出它特有的魅力。Fr134.cOm

3、把历史生活化,拉近历史与现

实的距离比如,王安石变法一节,作者就是独具视角,用今人今日的商业经济发展的眼光剖析,他说“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当生产增加商品流通时,也就是说,同样的税率在高流通状态下也会收到增税的结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人物远。

”(《中国大历史》第十一章第155页)让人感受到历史是活生生的东西,是和今天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师高瞻远瞩,指点江山,洞悉历史,入木三分,会让人不自觉地联系到现实问题的分析。 本书给我的感悟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

大师的技术分析和理论建构犹如一把解剖刀,对历史进行分离和分析,在不断深入离解的过程中,事物揭开了他的层层面纱。让我觉得历史是有趣的,丰富的,严谨的和有用的。回首十年的教学之路,我常常因为课前的刻苦准备,课堂教学的无能而感到懊恼。

笔者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使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直接指导了我的实际教学,无意中丰富和提高了我的知识,从而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历史的兴趣和意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合书闭目,受益匪浅。简洁的观点和思路,背后是支撑其的无数细节,深深折服于黄老的学问和见识,他的讲述历史的角度和方法让我大开眼界,与这样一位善意又匠心独到和底蕴丰厚的史学大师亲近,是幸福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人学识浅陋,笔到虽易,意到犹难。 望能得到各位专家、领导、前辈的批评指正,谢谢!)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篇5】

这部书短短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从有文明开始到近代****上历史全貌。一改以往史学家的著述方式,不以史料堆砌为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为关注点 。作者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欧美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作进一步的研究。

这种书写伟大历史的方式,着眼于勾勒历史的宏观脉络和沿着历史本身形成的结构框架。作者提炼各朝代时期的有特征的事物,如文化、地域、体制之类,研究它们的特点,总结了历史之因果关系,强调了一种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他一直提倡的“大历史观。

总体上,我在阅读此书时有三大收获,现简述如下:

第一, 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有所提升。

一般传统历史家将中国史看做帝王之家史,以为皇帝君王者,号令天下,无所不从。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中国古代历史是在一种道德的指引下运作的。皇帝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走道德德轨道,否则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作者在书中屡次用到“中国是一只大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此比喻虽生硬而令人费解,却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历史发展乃上下两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之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引子,在古代正是道德。

作为古代经济之基础者,正是“农业之系统”,其与“商业之系统”相对。凡古代之昌盛时期,必有解决土地问题之暂时良策,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到了每一个朝代末,由于小农的衰落,农业萎缩,国家自然陷入混乱。

第二,纠正一些具体的历史细节。

在对人方面,比如,我从书中知道,慈禧是在光绪帝死后不到24小时去世的,而洪秀全则是在运动失败前服毒自杀(对这点我尚且有所怀疑);宋朝皇帝赵邹和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zhen都雄心勃勃,致力于政治事业,但无法重返天堂。

在事务方面,我知道王安石的新政使当时中国试图通过金融监管来操纵国家事务。它的广度和深度在当时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提高。元朝两次征日,未能取胜的原因,乃是“神风”帮助,看来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到了海上战斗力就减弱了。

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的坎坷命运,之前在历史教科书中却只字未提。“*****”虽说是十年离乱,却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改组机会。

第三,金融对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有重要影响。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分析了各个朝代的财税制度。如果财税体制符合当时小农的实际情况,国家就能获得足够得财政资源;如果王朝不能建立起合理的财税制度,那就离灭亡不远了。历史界甚至公认明朝之覆灭由于财政的破产,黄老也曾提出**时期各军阀未能成为实际之强人,他们缺乏效能的主因在财政。

两税法、王安石的变法、一条鞭法等等都是各朝代为了挽救颓势对于财税制度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之所以要么未能实行,要么未能取得实际效果,正是因为他们要么脱离小自耕农的实际,要么由于改革主持者失势,其所倡导的政策,也被反对派否定。小农破产与国家衰落往往构成因果关系。

因此,国税不能按时按量征收,所以君主必须提高税率,或者改变增加附加税的方式。军人不能按时获得足够军饷,则军队素质下降,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国家也无足够能力应付。真是成也财政,败也财政。

这甚至让我有些怀疑,是否中国古之朝代更替,无非是“财政周期”?

这样,金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由此及彼,现今中国财政制度的设置,对于国家之强盛必定也是举足轻重的。然目前国家财税制度所受之诟病,已经愈加明显。

学习金融的人应该以改善整个系统为己任。

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除非下层有法制上的保护,上端无限制收税的权利并非执政者之福。因为全国财政并无实际上之结构,各级人员也各就自己的方式敷衍塞责。

目前,我国对下层社会的法律保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还不到位。如此,要想到达作者提出的真正“数目字管理”,尚有一段距离吧。例如,目前增值税的征收往往会遇到偷税漏税的现象,但要实现所得税作为美国的主要税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篇6】

假期社会实践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

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这本书从技术的角度而不是道德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它关注的是现代经济体制如何不被传统社会所允许,以及有什么样的机会让它定居在中国的土地上。

黄仁宇先生的历史眼光无疑令人钦佩。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开头,作者从中国历史的发祥地,而不是一般公认的按年龄划分,推导出全文,使人们了解地理发生前后的历史情况,对于历史的演进,可以产生更具体、更清晰的概念。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

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

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本中,他还加入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以看出,这种大历史的书写方式注重对宏观历史脉络的勾勒,注重对国家沿途历史自身形成的描写,并在区域历史的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色。

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例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就像一个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中国就像一个玉饰品,表面明亮,但内部极其脆弱。

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

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因此,在他所写的伟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穿插着政治经济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们的知理提供借鉴。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

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混为一谈;规章制度的完善和执行质量的提高,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持发展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自己,所以可以用一种更贴近西方的方式来思考自己的问题,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这本书不同于传统的史书。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

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外,黄仁宇先生的思维模式和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模式都致的我们学习。

历史并非偶然。每一次历史转折的背后,都有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历史需要客观的评价,这对历史学家来说尤其困难,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加入一些主观因素,但当你读这本书时,你会有不同的感受。生动生动,打破了以往的教科书目录,又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对今天的现实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于今天相比,许多重要的当代事件在宏观历史上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

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用一种更宽容的态度面对生活,嘲笑生活。

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