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窦娥冤课件教案

幸存的老教案:窦娥冤

时间:2024-05-29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幸存的老教案:窦娥冤之五。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也许下面的“幸存的老教案:窦娥冤之五”正合你意!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从您的需求出发我们为您定制了这份精选“幸存的老教案:窦娥冤之五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支柱。请您阅读以下重要信息!

2.本事目标: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

3.情感目标:经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2.查阅工具书或电子网络了解作家作品及戏曲有关常识并解决重点字词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并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能够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1.关汉卿,号,戏曲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代表作品有、、、等。《窦娥冤》全名,共,是我国十大古典杯具之一。关汉卿的和王实甫的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2.元曲四大家为“关”“马”“郑”“白”。其代表作是关汉卿的,马致远的

,白朴的,郑光祖的。

3.元杂剧:元代构成的一种把、、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戏剧形式。剧本结构一般分为,有的还加一个,剧本由、、三部分组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演唱,全用北方曲调,由或一人独唱至终。

刽子手、亲眷()、嗟怨()、杳无音信()、前合后偃()、

尸骸()、冤枉()、荒阡()、亢旱()、鲍老儿()、瀽()、

5.课文出现个曲牌,都属于宫调。

第一部分:

1.【端正好】曲子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滚绣球】曲中,窦娥质问了什么?痛陈了什么?否定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3.【滚绣球】这支曲子又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课文在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同时,又反映了她性格的另一面,是什么?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2.试分析窦娥与婆婆的一段对白,体会关剧的语言艺术。

3.讨论: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不替婆婆认罪,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课外延伸:把讨论资料写成一段小文字,阐明自我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1.窦娥临刑时发出了哪三桩誓愿?为什么要发这三桩誓愿?

2.这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什么性格?

3.作者设计三桩誓愿,并写两桩誓愿当场应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起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思考讨论:除了《窦娥冤》,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作品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比如《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游记》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可是为什么文学作品中会这样安排呢?(提示:可从作家、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社会现实等角度研究)

关汉卿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在世界文学史中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所以关、莎二人的戏剧作品常被用于比较研究。窦娥与哈姆雷特,这两个著名的杯具形象分别诞生于13世纪的中国和17世纪初的欧洲,在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但二者又有很大不一样。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发下三大奇愿,要感天动地来显示冤情。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他的叔父克劳迪斯毒死了他的父亲,篡夺了王位。老国王的鬼魂显现,把自我被害的经过,告诉儿子哈姆雷特,要他报仇。他弄清真相后,决心杀死奸王,但又顾虑重重。就在下决心动手时,不幸错杀了恋人的父亲。奸王把他送往英国,在去英国途中他逃回丹麦,在一场由克劳迪斯安排的比剑中死去。他在临死前总算刺死了克劳迪斯,但他改变现实的重大梦想并未实现。

哈姆雷特的主要对手是克劳迪斯,克劳迪斯身上集中了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恶德。从这一点看,窦娥与哈姆雷特杯具的根源都在社会。

但窦娥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不能选择,哈姆雷特则不一样。他是个有梦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因苦苦思考“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而迟迟不能采取进取行动,最终只能凭一时冲动,抱着宿命论观点行动起来,以至于最终和所爱的、所恨的人同归于尽。他的杯具不仅仅在社会,还在人性本身。

课外延伸:经过这段文字的阅读,或许会使你对刚才讨论的问题的理解有了很大启发,那么,把你自我的想法和刚才各组讨论的结果求同存异进行归纳整理,写成一篇小论文。

FR134.cOM强烈推荐

《我的动物朋友》教案(篇五)


希望这篇“《我的动物朋友》教案(篇五) ”能够完美地满足您的需求。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 要想高效教学,就必须重视教案和课件的质量。欢迎你的浏览愿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好运并请与你的搭档分享!

1.欣赏佳作。

(1)教师引导:经过修改之后,不少佳作诞生了。同桌互读,选出你喜欢的语句。

(2)指名投影展示改后习作,用红笔标出喜欢的语句并表达喜欢的原因。

2.教师小结:我们在介绍动物朋友时,可以全面地介绍,从外形到生活习性,再到人与动物亲密的故事;也可以侧重一个方面深入描摹,在一定情境下,选择我们要表达的内容。

3.实践活动:课下,请推荐你认为最好的作品,小组合作配图,形成我们的《动物朋友的故事》。

(设计意图:欣赏佳作,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探究喜欢的原因,这既有感性的评价,又有理性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对佳作的认知水平。习作是学生个体思考、综合表达的成果,分享成果是为了让学生乐于进行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享受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 精心编制的教学教案能帮助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优秀的课件教案怎么写?栏目小编在翻阅中发现了一篇十分实用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希望这些材料对你有所帮助可以供你参考和使用!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习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布置预习:

1、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了解“城濮之战”。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课文分析

1、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撒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 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五、有关知识总结

(1)、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2)、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3)、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习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èr)秦军汜(fàn)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

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烛之武”)

(2)()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六、课外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于——

(2)楚人未既济

既——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请——

(4)又以告

以——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陈——

【答案】

(1)及——与;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了解《左传》→熟悉背景→疏通课文→掌握字词句→了解结构美→欣赏游说艺术→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三、相关资料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四、背景资料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五、疏通课文,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课文情节

1、录音朗读,学生听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2、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先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纳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总结字词句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 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句式:

1.何厌之有?译:有什么满足呢?(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七、布置作业。

赏析本文结构美;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再次熟悉课文.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赏析本文结构美

1、提问学生,检查赏析情况。(每组派一个代表,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看法)

2、集体讨论,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并补充。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隽逸。首段埋设伏线,伏线有二,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阵列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晋国。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铺陈,文章自然地进入主干部分,“说辞为一篇之主”,这段说辞分四层展开。首先,指出“亡郑”只能“陪邻”,即扩张晋的势力范围,而于秦无益,因为秦郑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即使灭了郑,秦国也不可能跨越晋国而将郑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种态势,一经点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么,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层便反说,指明若舍郑不攻,秦国向东发展,反而有了一个补给军粮的通道,于秦无害而实惠,这一点对地处偏僻西隅而又时时也在图谋向东扩展的秦国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自然也易于为秦君所接受。但作为说客,烛之武不能不估计到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晋独占郑的同时,许秦以割让晋国西部部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秦国的支持,因此,第三层便引晋背秦约为例,说明晋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彻底破除秦对传统盟国晋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说得十分明确了,但烛之武犹嫌不足,再推进一层,指出亡郑的结果不只是“陪邻”,更主要的是,晋国强大以后,贪欲更大,向东亡郑之后,势必向西扩张,因而“阙秦”便势所必然。四层意思,三层言害,一层言利,语语在理,句句动心,尤其是说晋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势必阙秦两层,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拔云见日之感了。

烛之武的游说终于收到地预期的效果,“秦伯说(悦),与郑人盟。”不只如此,还留下将士为郑镇守,以防备晋军入侵,自己则率军回国。晋人见秦人背约,大势已去。尽管心中愤愤然,但多方权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开篇的两处伏笔,实际上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事态的发展,烛之武的说辞,乃至最后的结局,无一不为这伏笔所牵制。文章正是在这种若隐若现的伏线贯穿下,将事件记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针密线合,天衣无缝。

(三)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挡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

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喻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背诵课文。(每小组提问一两个学生)

四、布置赏析作业:本文的游说艺术,人物形象的归纳。

第三课时

一、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让学生先挑出烛之武的语言,并说明他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何话。

2、分组讨论,每组各出一人,总结他们的看法。

3、教师归纳,并补充。

“晋侯、秦伯围郑”,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巧妙的游说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为此前郑文公有眼不识泰山埋没人才而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不记前嫌。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结盟,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2、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三、探究学习。

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习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5

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人物传记。根据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能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发现,彰显自己的阅读个性。注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本文的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品味浅易文言的能力

3、正确认识烛之武的形象,能够历史客观评价,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导语

孙子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言实为最高之军事原则,至少可用于战略,若能用于政略,效力尤大。

在波诡云谲的春秋时期,烛之武就是运用谋略,成功运用了离间计,瓦解秦晋联盟,保全了国家。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的缤纷世界。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资料检索:《左传》的相关常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殽之战;

2、学习卡片制作,包括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注:主要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三)课堂交流

本环节目的是改变以往教师串讲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就知识卡片的示例:

1、通假

(1)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秦伯说 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2、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夜缒而出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4)阙秦以利晋 阙:使动用法

2、古今异义

(1)东道主

(2)行李

(3)夫人

3、 特殊句式判断句式:是寡人之过也 宾语前置:何厌之有 状语后置:以其无礼

于晋且贰于楚也

4、一词多义

注:动态交流,采取抢答的方式,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如本课的朝、因、封、辞、师等,都有很多例句,让同学抢答能激发兴趣,也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四)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1、诵读品味,读出波澜

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意应当有了初步了解,但文言教学阅读不可忽视,尤其是学生的感受建立在阅读之上。诵读指导:走进文本,揣摩人物心理,读出波澜。重点品读烛之武推辞的一段和说秦伯的一段。

2、品味探究:如何看待烛之武的“辞”和“许”?如何评价烛之武?

生讨论交流。烛之武的话语里有对郑伯不能及时任用自己的不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学不能误读为烛之武的谦虚之词。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多诚恳的道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以国家存亡的大义,烛之武焉有不“许”之理。当然啊,“许”也足见烛武能顾全大局,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能抛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前去说秦,不失为大义之士!

4、 合作探究: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设计学生活动一:探究烛之武打动秦伯最关键的原因(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烛之武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来说服秦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以史为鉴,挑拨离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第五步:预测前途,劝秦谨慎: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设计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为烛之武的这段精彩说辞写一段点评,不少于100字。点评示例:烛之武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分析利害,委婉曲折、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左传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注:点评的文字主要见于教参,以往教学我多采取静态的处理方法,把答案给学生,直接窒息了他们的思维。现在我运用新理念,让他们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迁移拓展

1、本文展示了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尤其是他的游说艺术。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去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根据下面的情境,试写一段劝说辞。(任选一题)情境一:父母经常偷窥你的信件,这天你一放学,就发现妈妈又在翻看你的日记本,于是你对妈妈说······情境二:高三了,学习紧张,妈妈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这天你发现妈妈在洗你的袜子,于是你对她说······

2、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经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际上只要我们有心,完全可以开发一些课本素材。试以本文为例,开发一则作文素材。

示例:《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退秦军,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充分显示出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六)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6

【教学构想】

1.课文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

3.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烛之武的说辞赏析。

5.教法与学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学习本文,主要采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6.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自学探究;积累字词,整理笔记。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学课文

1.通读原文1~3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2。

2.查阅有关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左传》、春秋五霸、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郑楚结盟等与课文相关内容。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1。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完成思考和练习3。

(设置以上预习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

二、整理自学卡片(见附录)

(设计以上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自学卡片可统一印制,也可由学生自主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讨论质疑,理清思路;钩玄提要,熟读成诵;分析形象,赏析说辞。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课后思考和练习2)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

参考答案:(朝──早晨亡──灭亡厌──满足国──国家戍──戍守夕──晚上危──危险师──军队及──达到辞──推辞)

2.本文课题是“烛之武退秦师”,请在“退”的前面加一个词或者短语,使文意更加明确。

烛之武()退秦师

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

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诵读好处,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关于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牍》。

“不动笔墨不读书。”——古语

2.学生初读全文,注意字音、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3.老师示范背诵。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段背诵课文。

第一自然段:

1.出示“晋秦围郑示意图”

2.老师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毗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3.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4.用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

(1)郑国当时的面临的情况是——

(2)秦晋围郑的原因是——

(3)秦晋驻扎的地点分别是——

5.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6.学生背诵第一段。

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涉及到几个人物?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评点与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4.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力求读出感情。

5.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诵读指导。

①“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3.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

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

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利害之辨]

烛之武退秦师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恩仇之鉴]

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

4.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以下分析供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灭掉郑国对秦并没好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灭郑国对秦也没坏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是晋国的信义有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四是晋国最有野心,扩张称霸,是晋国的本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观烛之武之论,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如早春的惊雷,醒脑益智,又如搏击的雄鹰,敏捷有力。这四层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给对方以有力的冲击。一番议论之后,秦穆公是如拨云雾见青天,不但不再围攻郑国,反而命令三位将领留守下来。秦晋联盟出现裂痕,两国关系从此渐行渐远。三年之后双方在崤山正面交锋,秦军三位主帅被俘,士卒无一生还。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

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1.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直至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

第四自然段

1.选一名同学读这一自然段。

2.点评与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3.齐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四、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

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

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如:

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

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秦伯和晋侯;

佚之狐眼明举辩士,烛之武语妙退秦师。

晋文公贪得无厌寒盟友,烛之武言之有理罢干戈。

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

秦君出师无名取退策,郑伯用士有因荐使臣。

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翻译文言句子,体会人物对话的语言和特点。

3.辨析多义词。

4.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点导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交的发展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二.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左传》。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史实,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fan)南 佚(yi)名 夜缒(chui )而出 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3.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晋/军函陵,秦/军犯南。

②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1.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答: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2.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答: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答: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2.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答: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3.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答: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4.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答: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5.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答: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小结: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分析第二段:

1.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答: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2.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答: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3.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答: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4.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答: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小结: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三.作业 :

1.练习一(背诵课文)

2.补充作业 :印发资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1.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答: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答: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答: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4.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答: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5.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答: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6.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答: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小结: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1.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答: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答: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3.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答: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4.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小结: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习: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

1.课后练习2、3。

2.补充作业 :同步训练。

六.教学后记: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8

【教学构想】

1.课文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

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

3.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烛之武的说辞赏析。

5.教法与学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学习本文,主要采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6.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自学探究;积累字词,整理笔记。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学课文

1.通读原文1~3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2。

2.查阅有关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左传》、春秋五霸、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郑楚结盟等与课文相关内容。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1。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完成思考和练习3。

(设置以上预习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

二、整理自学卡片(见附录)

(设计以上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自学卡片可统一印制,也可由学生自主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讨论质疑,理清思路;钩玄提要,熟读成诵;分析形象,赏析说辞。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课后思考和练习2)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

参考答案:(朝──早晨亡──灭亡厌──满足国──国家戍──戍守夕──晚上危──危险师──军队及──达到辞──推辞)

2.本文课题是“烛之武退秦师”,请在“退”的前面加一个词或者短语,使文意更加明确。

烛之武()退秦师

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

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诵读好处,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关于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牍》。

“不动笔墨不读书。”——古语

2.学生初读全文,注意字音、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3.老师示范背诵。

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段背诵课文。

第一自然段:

1.出示“晋秦围郑示意图”

2.老师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毗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3.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4.用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

(1)郑国当时的面临的情况是——

(2)秦晋围郑的原因是——

(3)秦晋驻扎的地点分别是——

5.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6.学生背诵第一段。

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涉及到几个人物?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评点与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4.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力求读出感情。

5.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诵读指导。

①“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3.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

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

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利害之辨]

烛之武退秦师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恩仇之鉴]

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

4.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以下分析供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灭掉郑国对秦并没好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灭郑国对秦也没坏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是晋国的信义有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四是晋国最有野心,扩张称霸,是晋国的本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观烛之武之论,由“若”、“且”、“夫”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如早春的惊雷,醒脑益智,又如搏击的雄鹰,敏捷有力。这四层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给对方以有力的冲击。一番议论之后,秦穆公是如拨云雾见青天,不但不再围攻郑国,反而命令三位将领留守下来。秦晋联盟出现裂痕,两国关系从此渐行渐远。三年之后双方在崤山正面交锋,秦军三位主帅被俘,士卒无一生还。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

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1.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直至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

第四自然段

1.选一名同学读这一自然段。

2.点评与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3.齐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四、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

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

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如:

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

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秦伯和晋侯;

佚之狐眼明举辩士,烛之武语妙退秦师。

晋文公贪得无厌寒盟友,烛之武言之有理罢干戈。

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

秦君出师无名取退策,郑伯用士有因荐使臣。

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9

2、问: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他发牢骚,这会不会影响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⑵ 发牢骚,真实的存在;

⑶ 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勇气和信心;

⑷ 胸有成竹,对矛盾了如指掌;

1、伏笔与照应:

“秦、晋围郑”,“国危矣”──“夜缒而出”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联合,貌合神离,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危在旦夕──烛之武是希望──长期不用,辞──许之,退秦师──晋欲攻──晋退

3、详略得当:

详: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因。

1、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2、古今异义:

⑴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项活动的主人。

3、一词多义:

⑴ 军:名,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量词;动,驻扎。

⑵ 其:代,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些”;连,“如果”,“假使”;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形容词词头,无义。

⑶ 焉:代,相当于“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兼词,“于何”,在哪里,“于此”,在这里;副,相当于“乃”、“则”、“就”;语气词;形、副词词尾,……的样子。

完成本课 《课课练》。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0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佚之狐⑥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⑧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⑨。”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⑩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的手下了。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3. 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三. 教学重难点:

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

2. 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古代战争的实质。

四. 知识分析:

1.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说服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 把握结构:

3. 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4. 分析主要人物:

(1)烛之武: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有高超的外交才能。

(2)佚之狐: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

(3)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生字:函、氾、佚、缒、阙。

②多音字:朝(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资料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资料显示: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提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

回答:编年体史书。

提问:《左传》记叙的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这部史书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影响。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学生稍作思考,然后一一作答)

回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听多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过程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要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这些内容同样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在赘述)

3、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尝试背诵)

第二自然段:

(让一位诵读基础好的同学先读一遍)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领读,齐读)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齐读)

第三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领读,齐读三段)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再齐读一遍)

第四自然段:

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齐读课文)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

(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

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

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

再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出处类型释义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名词作动词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作状语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者说》动词作状语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4、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

5、醉醇醲而饫肥鲜《卖柑者言》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纤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

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

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若。

例句、出处、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刻舟求剑》,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史记·陈涉世家》,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

2、说。

例句、出处、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说。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墨子·公输》,高兴。

3、辞。

例句、出处、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4、鄙。

例句、出处、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洪迈:《方腊起义》,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浅薄。

5、微。

例句出处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微小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荆轲刺秦王》即使不是

6、之。

例句出处释义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记》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输》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出处释义

慎之!徐珂:《冯婉贞》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站》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板书设计: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11篇


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完整的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的主导权,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芙蓉134花时间整理了“五年级的课件教案”,希望您能通过阅读本文内容获得一些新的有用的帮助!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通过描写老汉的句子感受老汉身上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很高兴能给大家上一堂语文课。在上这节课之前,郑老师来过两次临岐镇小,都是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特别爱读书慕名来到这里学习交流。亲爱的孩子们,这个学期你们都已经开始看课外书了吗?能不能说说你都看了那本书?

师:看来同学们确实读了很多书,这些书啊大多数都是小说,上课前我也推荐大家读一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敲门声》,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第167页,语文园地八中的趣味语文,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想起来敲门声……

咦?看到大家脸上的惊讶表情,老师也想采访一下,你为什么觉得惊讶?为什么还会有敲门声,这时候的你有什么感受?很恐怖,是的,小说很短,但是让人想象的空间很大,这样的小说我们称它为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

二、字词检测

师:今天老师也和大家一起来读一篇非常感人的小小说,它的名字叫《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桥》。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课文会写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下面郑老师也要检查一下,请看大屏幕:

第一组: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谁来读?

第二组:拥戴清瘦沙哑揪出

第三组:跌跌撞撞瞪眼搀扶祭奠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三组词语,谁能告诉我,第一组词语写的是什么?洪水,第二组词语呢?老汉。第三组词语呢?很难了对不对。为什么这样分组,老师要告诉你一个读小说的秘密。一提起小说,一谈到语文,我们必须得知道小说有三要素,分别是小说的环境、人物和情节。所以第一组词语描写的洪水就是这篇小说的环境,第二组词语描写的老汉就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那第三组词语呢就是这篇小说情节中遇到的一些生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那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情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8页,把这篇小说读一读。

读完后可以互相交流交流。

交流整理,方法指导:叙事类文章我们要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汇报:课文主要内容:黎明的时候,山洪咆哮,老汉指挥乡亲们安全撤离村庄,最后,老汉和自己的儿子却牺牲了。

四、问题探讨

读完这篇小说,你觉得最让你出乎意料的地方在哪里?

父亲和儿子的关系。

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并在表上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位父亲。

五、抓关键词语,感受老汉的形象

师:在突发的山洪面前,村民怎样?老汉是怎样的?

(生汇报找到的词语)

也在3-10段中找到几个关键词。

(生汇报找到的关键词)

屏幕上出示两组词语:

你拥我挤站着

疯了似的不说话

跌跌撞撞盯着

乱哄哄像一座山]

师:发现了吗?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组词语。能用对比的方法说一说你的思考你的发现吗?

生:在这场山洪中,村民很惊慌,而老汉显得很镇定,从容不迫。

师(追问):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老汉的镇定呢?

生:我从“不说话”“盯着”读出老汉的镇定。

师:加上这些词语再说说。

生:在这场山洪中,村民很惊慌,而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显得很镇定,从容不迫。

师:懂得抓关键词进行对比了。但还不够具体。你能说说,老汉盯着乱哄哄的人们,目光在告诉人们什么?

生:大家一定要镇定,惊慌失措就想不出好办法了!

师:把你想到的加进去,再说一遍。

生:在这场山洪中,村民很惊慌,而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显得很镇定,从容不迫。他的目光仿佛在说:“大家一定要镇定,惊慌失措就想不出好办法了!”

师:现在老师要送她两个掌声,第一,她能把书上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第二,她不仅能把书上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而且还能加入自己的思考。这叫会读书。

生:我想补充一点,作者是用村民的惊慌来反衬老汉的镇定,写老汉的镇定又是为下文村民的有序撤离作铺垫。

师:老师要和你握手。因为你懂得欣赏文学作品啊!

(其他学生回答略)

师:刚才我们在对比中思考,现在,让我们来对比着读。左边同学读写村民的词语,右边同学读写老汉的词语。

生(左):左拥右挤

师:快点儿,再来——

生(再读):左拥右挤

生(右):站着

师:稳一点儿——

生(再读):站着

生(左):疯了似的

师:还很有理智哦!

生(再读):疯了似的

生(右):不说话。

生(左):跌跌撞撞

生(右):盯着

师:目光透着威严,再读——

生(再读):盯着

生(左):乱哄哄

生(右):像一座山

师:像山一样镇定,全班读——

生:像一座山。

师:在镇定的老汉面前,纷乱的人群终于安静下来。

[播放影像:汹涌的洪水;同时出示字幕: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指导学生在洪水的声音中静静地读句子,感受人们对老汉的信任和期待。)

师:洪水中响起了老汉的声音。

[出示句子:“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危急的时刻,老汉的三句话一定很重要,你们读出来了吗?

(学生沉默)

师:想想,为什么要首先强调桥窄?

生1:桥窄,所以一定要排成一队。拥挤必然桥毁人亡。

生2:第三句也很重要。因为越是在危急的时刻,党员越应该起带头作用。

生3:我想补充一下,党员排在后边,才能保证队伍迅速撤离。

师:瞧,你们能把三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

师:在撤离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幅画面。(出示插图)

师(指图)谁?

生:老汉的儿子(板书:儿子)

师:老汉在干嘛?

生:老汉把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

师(明知故问):难道老汉不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吗?他对自己的儿子没感情吗?

生:不是。

师:当只剩下两个人没过桥,儿子推父亲先过桥,老汉怎么说?怎么做的?读书吧!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老汉对儿子有情无情?

生:有情!

师(故作不解):又是吼,又是推的。这样凶巴巴的态度,还算有情?

生1:太危险了!

生2:桥在发抖了!

生3:没时间多说了!

生4:此刻必须争分夺秒,才可以让儿子脱险。

师:是的。水已经爬上老汉的胸膛了。你读——

生1: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木桥已经在发抖,在痛苦地呻吟了,你读——

生2: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洪水眼看就要把他们吞没了,你读——

生3: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这一吼,这一推,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哦?那我就不明白了——

[出示片断: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谁来读。

(生读)

师:“揪”,老汉是无情还是有情?[屏幕出示:无情?有情?]

生:因为老汉已经发出了让党员排在后边的命令,儿子是个党员,为了保证队伍能有序撤离,老汉必须忍痛揪出儿子。他只能把对儿子的爱,深深地藏在心里。

师:好一句“把爱深深藏在心里”,你几乎触摸到一位父亲的心啊!

生:作为一位父亲,他深爱自己的儿子,但作为一位党支部书记,他必须首先考虑全村的百姓。

生:我觉得老汉是舍小家,顾大家。

[屏幕出示:在公与私面前,老汉选择了——

在集体与个人面前,老汉选择了——]

(学生接答)

师:我们用一句话来给这个问题做个总结:道是无情却有情!

板块四:轻轻抹去,深深留下,感受“桥”之内涵。

师(缓慢凝重的语气):五天过后,山洪退了(擦去板书“山洪”),那位受全村人爱戴的老汉牺牲了(擦去板书“老汉”),那个曾经还鲜活地在人群中求生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擦去板书“儿子”)河上那座窄窄的木桥也被洪水冲毁了,我们是不是也该把它擦去呢?

生(含泪):不要。因为桥虽然毁了,可是它救了全村百姓,人们会永远记住它。

生:这是一座精神之桥,是老汉的精神化身,它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

师:是的,它已经成为一座摧不毁的桥,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再读课题——

生:桥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并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及体会。

3.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

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一两张阅读记录卡;一张借书卡。

学具准备:收集的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几张卡纸;制定的借阅规则;一个名言摘抄本。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感受到乐趣了吗?哪些乐趣?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读书的乐趣和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乐趣和体会的?把你读书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读书例子来谈体会。

2.请学生把搜集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

3.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当作座佑铭。

4.请学生在名言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

说说自己在假期读了哪些书?介绍其中一本书的梗概,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出示阅读记录卡,请学生观察,说怎样做阅读记录卡。

3.鼓励学生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并制定借阅规则。

(1)你家里有哪些书?它属于哪一类?教师随机板书。鼓励学生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

(2)为了让班里的图书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图书快速有效的流通,你有什么好方法?(制定借阅规则)

(3)引导学生制定借阅规则。

(4)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以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读书笔记、自己的藏书目录等,充分展示学习的成果。

注意: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的展示可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由小组长组织同学自由参观、阅读、评比。并对自己欣赏的作品进行投票或写出评语。对组成的兴趣小组,教师可参与他们的讨论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确保读书小组能够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班里建立的图书角,可由同学推选图书管理员,按借阅制度使图书角被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展示使读书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风气,逐步培养每个学生的读书习惯。

板书设计:

书籍的分类:散文科普小说诗歌童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奥秘》《散落人间的精灵》《泰戈尔诗集》《格林童话》

..............................

相关链接: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这是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劝学》诗中的名句。原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3)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习作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由图片生发丰富的联想

2.能把联想到的事情写具体

3.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习作五教学设计

1.能把联想到的事情写具体

2.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真的,上课之前,老师看到你们又是蹦又是跳,又是打又是闹,浑身上下无一不散发着生命的活力,看着你们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真的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啊!

二、由图联想

,是否想起了最近发生过的令你开心的事情啊?有人说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一个人就会有两份快乐,那么你愿不愿意让我,让其他同学来分享你的快乐呢?那么就请你看着这张笑脸,回忆一下这件令你快乐的事情,然后讲给大家听,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师过渡:我发现这位同学在讲的时候一直面露微笑,就像这张笑脸,可见这真是一件令你快乐的事情。同时,我还发现有的同学在听时候都笑得合不拢嘴啦,就像这样(--板画大笑脸         )

但是,要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光有快乐,有时我们也会这样--板画怒脸与哀脸

还有人说,一个他担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会减轻一分,在这里,杨老师很愿意分担你的痛苦,你愿不愿意把你曾经经历的令你愤怒或伤心的事说给我听呢?

师过渡:老师真的.很为你难过(或气愤),不过不要再伤心了(或生气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或吸取这次教训,以后再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心地面对生活不是吗?

小结:经过同学们刚才的讲述,相信你对这四幅表情一定有了别样的体会。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这四个表情中选择一个,看着它回忆曾经历过的一件事,以“令我    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板书:令我    的一件事

注意要把事情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板书:写具体 真实感受

三、学生写作

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评议

1.谁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2.师适时指导

五、课堂小结

我发现大多同学的习作情感很真切,但还不够具体,没有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明白,希望同学们课下根据课堂上老师的修改意见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把需要补充的细节补充上,这样你的文章才会丰富起来,然后再把作文誊抄到作文本上,杨老师期待零钱的精彩故事。下课。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4)

本课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课文叙事清楚,情节紧张。按事情的发展变化,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也可以根据故事的发生DD发展DD高潮DD结局来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地点在帆船的甲板上;船上有成人和孩子;因为在返航途中,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也比较愉快,才有兴趣拿船上的猴子取乐,这是人与猴子发生联系的客观环境。钻来钻去、模仿人的样子、做出可笑的鬼脸,写出了猴子的活泼与聪明。放肆,是任性、一点也不受约束的意思,这是事情发生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用牙齿和爪子撕,冲着孩子做鬼脸,这是猴子更加放肆的具体表现。猴子的放肆使孩子生气了,于是他吓唬、大声叫喊。水手们笑起来是因为猴子速度快、动作滑稽。哭笑不得说明孩子被戏弄得生气也不是,笑也笑不出来。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它是这篇文章的高潮。第4自然段继续写猴子戏弄孩子,展示了事情的进一步发展。段末最后两句强调了孩子走上横木的客观原因。第5、6自然段讲走上横木后,孩子和水手们的表情和行为变化。水手们先是吓呆了,接着有人吓得大叫一声,这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候,船长急中生智,意识到只有跳到海里才是唯一解救的办法。于是果断地用手中的枪逼迫儿子往海里跳。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进一步展示了父亲的果断,也说明了情况的危急。孩子的得救,主要是由于船长当机立断,措施正确,同时也由于孩子及时明白了爸爸的意思,跳到了水里;水手们在短短的四十秒里就把他救上了甲板。孩子的得救,是几个方面的条件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用的是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较高的兴趣,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特别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兴致特别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不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朗读课文能力也较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

2、抓住课文中人与猴子之间的联系,理清课文层次,练习给课文分段,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跳水

2、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3、据学生回答,板书:谁?在哪里跳?为什么跳?怎么跳?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以上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从课文中能找到哪些答案?

2、交流汇报。

三、理解课文尝试分段

1、课件播放课文的动画片,学生欣赏故事。

2、学生欣赏后,提问:谁能用一个词形容看故事时的心情?据学生回答,板书:惊险

3、故事中最惊险的部分在哪?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一惊险场景?

4、指名朗读5D6自然段,互相评议。

5、此时的孩子站在最高的一根横木上,摇摇欲坠,情况十分危急!大家能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

6、故事写到这儿,就达到了DD高潮。板书:高潮

7、这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什么?板书:怎么办?结果?

8、怎么办?结果怎样?孩子得救了吗?是谁救了他?板书:船长

9、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板书:

10、谁自告奋勇把这一段读一遍?学生读。评议。

11、孩子安全获救,你们的心情怎样?船上的人呢?在所有人当中,谁最高兴?为什么?

12、当儿子转危为安,作为船长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谁能告诉他呢(指名回答)

13、哪几个自然段详细地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板书:经过。请男生齐读2D6自然段。

14、猴子为什么会摘孩子的帽子呢?指名回答并板书:水手取乐

15、师指板书总结:因为水手拿猴子取乐,所以猴子放肆;因为猴子放肆,所以去摘孩子帽子;因为帽子被摘,所以孩子去追猴子;谁能接着老师的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将事情的过程介绍完整?(指名练说)板书:命令得救

16、从老师的板书,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请大家拿出笔来,就按这个顺序,在课文中把段落划分出来。

四、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认真阅读,解决了心中的疑问;通过共同探讨,分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了解故事发展过程的同时,顺利地给课文分了段。其实,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有很多,下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共同探讨其它的分段方法。

第二课时

一、体会情感评价人物

1、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了具体的了解,现在,老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用DD划出描写孩子动作、表情和语言的词句,并用箭头图表示出孩子的心情变化过程。(指名上黑板画图)交流评议。

2、文中除了孩子,还写了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3、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你还可以想什么办法救孩子?

船长真的会开枪吗?他为什么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这说明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机智灵活冷静果断

4、文章对船长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仅仅两句而已,但却把一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船长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真实又生动。这种对人物的描写手法,是我们在写作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二、斟词酌句指导朗读

1、再次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句子或标点符号,用铅笔划记下来。并想一想好在哪里?

2、交流汇报,指导朗读。学生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适时出示课文中的词句,指导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互相评议。

三、谈谈体会续编故事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2、孩子得救了,而那只调皮的猴子还在桅杆的顶端,它会有怎样的结局呢?课后,请大家以《猴子的结局》为题给《跳水》写续篇。

总评: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3-4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达到的目标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堂课根据此目标设置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把握住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

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了和谐与统一。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较完美地处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达到了和谐、统一。这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三、课堂气氛活跃,发言面广,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整堂课教师设计的问题较有层次,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达到了水到渠成。

四、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探索的欲望。这节课,教师准备了《跳水》的故事动画短片,供学生欣赏,设计了多个层次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把学生引入到故事发生的现场,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自然兴趣盎然。

同时,教师还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训练较为到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问题提得较为零碎,要是能进行一下整合,会显得更有条理。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应”在本文中的读音。理解“甚、惠、诣、乃、示、曰、未”等字意。

2、学习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的语言特点。

4、通过品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人物机智。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人物机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释课题。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有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古人刘义庆,走进他的《世说新语》,去认识一位九岁的能言善辩的孩子。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试着用文言介绍自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特点,且对古文中的“氏”迁移运用)

二、初读课文,读通古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朗读去感受文言的特点,以读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读懂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哪些地方不懂,做上标记。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使学生更快地更容易理解课文的意思)

全体交流解决难点。

第一句:学生解读时,重点强调:甚、聪惠。

第二句:(乃。介绍孔君平。

(2)“乃呼儿出”大家猜想一下,是谁把孩子叫出来的呢?叫儿子出来做什么呢?

师小结:从这我们能感受到古人是有大智慧的,古文中省略了一些环节,我们还是能解其意,这就是古文语言精炼的一个特点。

第三句:(设。

(2)谁为谁设果?

师小结:由此我们发现这句话虽然省略了主语,但我们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测,也是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果有杨梅”是只有杨梅吗?想象一下还有什么?但在这里只提到杨梅呢?

第四句:(君。

(2)孔君平为什么说杨梅是他家的水果呢?在与杨氏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君平把杨梅和杨氏之子相提并论,也就是说,杨梅姓杨,杨氏之子也姓杨,说他们是一家子。)

第五句:(夫子、“家”和“禽”与现代的“家禽”比较。

(2)那杨氏子又为何这样作答呢?推测一下,杨氏子在作答之前,他是怎么想的?

3、知道每个句子的意思后再连起来试着说说课文的意思。

四、品读关键词句,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人物机智。

1、你觉得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来的?

“甚聪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不假思索地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对比“君家果”“夫子家禽”。

(,多么聪明的孩子,所以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让听话的人感觉舒服,同样的意思,拐了个弯说,就委婉得体,而不失礼貌。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孔雀;

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的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反驳了孔君平的话。

2、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

师引导:(手指自己)在下柳君平。(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

接着又来了个姓梅的。(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

(设计意图:白话和文言对比着学习既能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又能品味出文言之精妙。)

五、熟读成诵。

1,这么聪慧又懂事的孩子,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

2,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率领、相持、计策、失信、眺望、波浪滔天、自不量力、调兵遣将、丢盔弃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遇事多分析、勤动脑的好习惯。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直奔重点,创设情境,用作战图和人物画像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有顺序地介绍本文,并根据疑点让学生展开辩论以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生学法

小组合作自学探究,通过读、思、讲、议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归纳出赤壁之战双方胜负的根本原因;理清火攻一段的顺序,学习技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二)难点

理清火攻全过程的顺序。

(三)疑点

曹操该不该输?为什么?

(四)解决办法

教师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学生自述故事的过程提出疑点,通过讨论来解决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编顺口溜等方式理清火攻这一位的顺序。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阐明观点,求得最佳理解效果。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参与板书

同学们,最近班上哪些同学写字有进步?

请一名代表,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板书:17赤壁之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的战字想一想,课文会写一些什么内容?

(学生可能提出:交战双方是谁?他们都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交战?交战结果怎样?等)

2.激励学生积极读书。

教师导语:我们先把课文读一遍。怎么读呢?自由选择,当读到你愿意读的段落时,可站起来读。(读后,了解读的情况并表扬多读的同学。)

(三)了解认识起点,据实施教

1.直接了解,开门见山。

教师设问:学这篇课文前,有谁了解赤壁之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

2.设计情境,展现已知。

教师出示作战图和人物画像。

启发学生:谁能利用老师提供的作战图和人物画像,把赤壁之战向同学们作个简要介绍?

(学生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介绍;也可按时间、地点、人物、力量对比、经过、结果的方式介绍。)

(四)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回答。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趣。

2、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自学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燕子的形象、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情,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小燕子及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一、导语:

从《燕子》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谁知道关于燕子的知识,大胆地给同学们说一说。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根据课文的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燕子及春天的样子。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那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3、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听课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评画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从而品味其规范的语言,领悟语言形式是怎样被用来贴切地表情达意的。

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4、运用语言,说写”光彩夺目的春天"。

让学生先说再写自己见过或想象中的春天美景。

二、结束语:

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它停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机,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赞美了活泼可爱的燕子,也赞美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燕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3、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跳水》。先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听写一些成语:

航行放肆吓唬呲牙咧嘴桅杆瞄准

2、谁能选择听写中的任意几个词语,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再次梳理文章脉络。

二、品词析句,感受“危急”

反馈:(哭笑不得

(气得脸红了

(气极了

2、从孩子神情的变化中,你读懂了什么?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4、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危险的情况吗?当时的情形真是……

(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万分危急、刻不容缓、生死攸关)

5、师: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能不能把这种危险的情况说得更具体?用上这个的句式:“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啊!。”

反馈:

生1: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命悬一线呀!他已经爬到了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了!

生2: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危在旦夕呀!他即使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生3: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千钧一发呀!连水手都吓呆了!

生4: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万分危急呀!他的两条腿都发起抖来!

生5: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刻不容缓呀!他如果摔下来,必定粉身碎骨,船长就会失去他唯一的儿子了!

生6:孩子现在的情况真是生死攸关呀!如果我是水手的话,我一定要阻止他!

带着你的感受读这一段文字。

三、合作探究,解读船长

2、师:正在这刻不容缓的时刻,船长出现了!谁来读?

师:先停一下!船长是这样喊的吗?如果,我是孩子,我才不会跳呢?现在,你就是船长,你要救自己的儿子,来,喊出你的气魄出来!

师:好,我有点想跳了,但还在犹豫着。接着读。

师:好,我们都来当当船长,自己读读吧!(生自由练读)

师: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相信,人多力量大,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喊下来的!

3、师:真棒!都是一位位出色的船长。现在哪位船长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请问你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呢?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师:请问船长先生,如果孩子不跳水,你会开枪吗?

师:我们还是先问问船长对孩子跳水有没有把握吧!

4、师:佩服这样的船长吧?佩服他什么?

(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当机立断!)

四、随堂练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面对这一段文字,有什么想说的或者要问的?(引导学生质疑,鼓励感悟该段中“扎”更形象地写出孩子落水时速度的快!“才”写出了孩子在水里多呆一秒,危险就大一分,大家担心孩子的安危,当然觉得

3、师:小作家们,想知道托尔斯泰写的结尾是怎样的吗?出示:“船长怔怔地,怔怔地,他狂喊一声,飞奔着跑向船舱,久久地,久久地没有出来……

师:面对这个结尾,谈谈你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广泛阅读

搜集、阅读托尔斯泰的其它作品。

公开课《跳水》教学一得

《跳水》一课记叙了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帆船上的惊险故事。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悬念叠起,趣味性很强,本身就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动机。但怎样引导学生不仅仅是满足于猎奇心理,泛泛学文,而是进行主动深入地研究,在读读写写中演练语文,在赏析涵泳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思考中训练思维,获得人文熏陶呢?我在设计此课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通过让学生自主质疑、释疑,满足其阅读需求,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饶有趣味地进行学习。首先,我设计了一个集中提问的环节,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延伸。总之,课堂真正由原来的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他们主动探索求知的场所。事实证明,整堂课学生的参与面、参与效果都不错。

第二,既注重发展语言,又训练了思维。课堂始终是在生与生、师与生、师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中进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无疑得到了发展。另外,我设计了调动原有词语积累形容险境的活动,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语言得到了丰富。在根据板书练习讲故事主要内容的时候,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完整性,以及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训练。

当讲到孩子因追猴子而误上横木、面临险境时,我没有马上揭示下文,去讲读船长的出现,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孩子救下来?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能的`或不大可能的解救办法来,这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接着,通过讨论,去排除那些不合理或不可能的解救办法后,“船长强逼儿子跳水”这一办法才显出其唯一可行性来。这是思维的集中,从而进一步理解了船长的果敢精神。这时,我又通过设计采访这一情境活动,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孩子千钧一发之际,其他人束手无策,船长却这样沉着,能想出“跳水”的办法来呢?学生各抒己见,就能进一步认识到船长是远洋轮船的船长,经验丰富,所以能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实际上这样的分析,使学生的认识深化了一步,思维得到了发展,使他们初步意识到船长身上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这时学生又质疑:“万一孩子没有跳水,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有了变通性,这种思维训练正是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巧设梯度,突破重难点。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本文的重难点,怎样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船长的冷静沉着、急中生智、当机立断呢?我觉得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急。于是,学生先读文,初步感受,再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险境,进而鼓励学生运用文中语言将险境说得更具体。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当船长,去想办法救孩子,去亲自体验作出决断时的心理活动,那么学生理解船长这一人物形象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当然,在教学流程的预设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不到位,或者出于一名普通教师的胆怯,我有些环节的设计还是有待商榷的,比如:学生集中提问后,我直接从学生所提问题中挑出了自认为关键的问题,将学生纳入教师的预定轨道。我当时是这样为自己寻找理论依据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点,了解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在开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梳理集中,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其实质,是我对学生不够信任,对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还缺乏十足的把握,担心学生认为的关键问题偏离了文章的重难点,会使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自己没法控制局面。现在想想,正是这点,导致我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不够彻底,或者说是一种“伪”尊重。绕了一个大圈子后,学生还是回到了老师的牵引中。另外,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很好的生成点,我没能把握住,如:没有对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不着痕迹地进行提问质疑方法的指导等,导致学生的训练、认识仅停留在较底的层次,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每上完一堂课,坐下来反刍的时候,就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课堂,也许的确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在前行征途中的老师们应该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理想。为了这理想,我愿衣带渐宽,消得人憔悴!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认真读一读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有趣的一次实验、冬天、盼春节等作文题目。2、选一个你喜欢的作文题目,练习写作。

3、也可以自己命题写作文,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4、把想说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选材、确定中心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自己先就选材作一些思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审题,理解本次作文的要求。

2、能科学合理地选材,确定中心,围绕中心组织内容。

3、锤炼自己命题的能力,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教学重难点选材

一、多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有意思的作文题,你们想读读吗?

2、出示相关作文题目及习作要求。师生共同品读、赏析。

3、看到这些作文题目,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件件往事,有趣的生活令人回味。但究竟选择哪一个题目呢?

二、确定内容,自主表达。

1、在这些作文题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为什么喜欢它?

2、选择,确定自己打算写的作文内容。

选材指导:

如果是记事的,那选事情有些波折的,这样作文有起伏,吸引人。

如果是写景的,挑有代表性的景物来体现季节特点。最好自己亲自观察过的,感受比较深刻。

如果选喜欢的课文的,一定要有喜欢的理由,有理有据地写,内容才充实。

如果写盼春节的,要突出盼字。但突出盼字最好也用故事、事例来体现。

3、给自己选定的作文内容选一个漂亮的题目。题目要能体现中心,要能概括内容,要与众不同,有吸引力。

4、集体交流讨论写作方法,把握作文的重点部分。

5、指名说说自己组作文的内容、题目、写法,进行适时的指导。

三、学生写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静心完成作文草稿。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集体评议。

3、朗读优秀片段,以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努力把习作写好,同时,也给学生正面的指导,

4、指导学生自读自改习作。

四、誊写习作

交流自己喜欢的作文题目。

小组讨论写作方法,全班交流。

交流自己组的作文提纲。

认真完成作文草稿。

学习优秀的片断并进行修改。

认真誊写。

在集体点评的基础上,再让全班同学在同桌或小组里互相交流自己的习作,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作业设计:

认真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习作7

确定写作内容

选择作文题目

思考写作方法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养成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野外采风活动培养收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

2、学习状物的写法,写出秋天树叶形状、色彩的变化,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采集秋叶,制作标本、贴画、串链等秋叶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叶是秋天一道亮丽的风景。前天班会课,我们开展了走进自然看秋叶的活动,这两天,我们又让大家走进田野,自由采集秋叶,仔细观察,精心制作秋叶的作品,相信大家一定收获很多,把你们的收获拿出来,把你们的发现、思考、感想说出来,我们开展自由的交流。

二、交流指导

我们可以交流什么?(秋天树叶的变化,采集到树叶的颜色、形状、气味、触感,由树叶产生的联想,秋叶作品,活动的收获)

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再全班交流。

全班指名交流,通过追问,点拨,相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细致、描绘生动,见解深刻。

三、练写片段

为了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语句更生动,我们要练写一个重点片段,写什么?(我最喜欢的一片秋叶,我的秋叶作品)

给你一段时间,看谁写得精彩?

指名朗读几个不同内容的片段,进行指导和评析。

四、顺序点拨

给我们这篇作文起个什么题目?

写的时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五、完成草稿

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武进区卜弋中心小学万小强

作文教学改革的关注点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充满个性活力的生命个体。他们的兴趣、需要、基础、能力、情感、态度等等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实际效果。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研究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教学的设计,调控作文教学的过程,才能取得作文教学令人满意的实效。

习作训练《秋天的树叶》选题富有时效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直接连通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样一个选题非常适合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在这次习作训练中,我将走进自然看秋叶、动手动脑做作品、仔细观察说秋叶和用心思考写秋叶四个环节连为一体,让学生看、采、做、摸、闻、说、想、评、写,获得全方位的体验,在体验中爱上秋叶,爱上作文,努力呈现出作文教学课堂的丰富多彩!

一、走进自然,获得亲身经历

只有学生兴致勃勃地亲身经历的一切,才会使他们津津乐道、印象深刻。课前,我们利用班队课组织了走进自然看秋叶活动,带领学生走遍校园、走进田野,寻找秋天树木的变化,观察多彩斑斓的秋叶。我们在一棵树下捡到不同时期落下的秋叶对比观察,我们近观枯焦的芭蕉回忆四季的不同景象,我们远眺渐黄的水杉思考自然的生生不息学生一路洒满欢笑,叽叽喳喳,好像难得这么开心,这么投入

二、动手采制,产生独特体验

学生自己动手,创造作品,经历困难挫折,体味成功快乐,这种独特体验是习作中非常宝贵的素材,是教学中展现精彩的源泉。我给学生布置了实践作业:1、到田野采集各种各样的秋叶,查资料、问别人,弄清名称,分好类别;2、用美丽的秋叶做成树叶贴画、标本、书签、串链等作品。学生对两个任务很有兴趣,完成得很出色。我检查了他们的作品,虽说良莠不齐、简单粗糙,但都是用心制作出来的。

三、交流评说,启迪智慧火花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是一个启迪智慧、共同提高的平台,在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交流评说需要研究内容、形式和作用三个方面。我的评说教学设计包括三步:1、探讨交流内容,拓宽视野;2、小组自由评说,多向交流;3、全班重点评说,共享见解。交流评说展示了观察、制作的成果,丰满、提升了练笔的内容。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适当的引导、点拨、归纳、总结,使交流评说取得最佳效果。

四、练写片段,升华思考成果

片段练笔训练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可以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升华学生的思考成果,为完成整篇习作打好基础。作文教学课堂虽然时间短,任务紧,但不能重说轻写、光说不练,要把片段练笔训练挤进课堂。我让学生在课堂上练写一个重点片段,适当交流,化解了写的难点,进行了写的指导,必定会帮助学生把这篇习作写得更好。

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挖掘资源,积极开展综合性实践性活动,一定会让学生爱上习作,写好习作,使作文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本来面貌!

五年级的课件教案(篇11)

教材依据《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记叙文。

设计思想:

(一)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熏陶。本课以朗读贯穿始终,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认真品味父母们那平淡朴实的爱。

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把言语作品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要素,才能形成语言能力。本课教学注重架起学生读写的桥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基本标点中品味作者抓住细节的写法,明白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学会关注细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学会感受语言: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切景语皆情语指导学生汲取文中的养分,从而在习作中注意遣词造句,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开创的空间,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拓展了思维,训练了表达能力,同时教材本身都承载着厚重的情感,深刻的道理。因此我们要努力拥有一桶满满的水(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课堂也有一泓清洁纯净的水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一次震撼、一次洗礼。

(二)内容提要:《爱如茉莉》是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语句朴实,但又感人至深的记叙文。文章讲述了父亲与母亲之间那简单、朴实而又感人的爱。文章笔触细腻,选材典型,看似平实的文字却蕴含着人生基本的哲理和情感,因此我在教学中紧扣文本,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且掌握了抓好细节的写作技巧,使学生学得有情有趣有味。

(三)教材分析: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以本为本,只有超越文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教学中,我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为目标,以仔细研读为重要手段,引导学生感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都蕴含着朴实的父母之爱,并学习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描述身边普通而又平凡的爱。我主要分如下几步展开教学:

破题入手,初悟茉莉之美

品词析句,感悟情感之美

深化主题,领悟爱的真谛

抓住细节,架设读写桥梁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4、架起读写的桥梁,使学生学会观察、体味并抒写身边的爱。

四、教学重点:

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品读,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

五、教学难点:

结合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爱如茉莉的内涵。

六、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茉莉实物或图片资料,挂图。舒缓优美的音乐。学生用慧眼观察父母、同学表达爱的细节。

七、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茉莉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学习了这一篇文章,这两组词语是写茉莉的,请你来读读。(读出理解,读出诗意)

2、出示图片: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小小的茉莉花,这就是茉莉花,这还是茉莉花。

3、生活中有一种爱,像茉莉一般平淡无奇,但它散发的缕缕幽香却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课文介绍的是一对普通夫妻间的爱,他们的爱就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读题。

二、浏览全文,整体感知

1、生活本是平淡如水的,但母亲住院却在这平淡中荡出了爱的涟漪。快速浏览全文,你从哪些事情感受到父母间如茉莉般的爱。

2、如果你完成了就用你那清醒含笑的眸子看着我。

真爱就像茉莉花一样,星星点点散落在文章中,让我们把它们找出来,交流。

三、精读细节,感受真爱

同学们,爱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一句感人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动作,一个恬静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让我们用心去读第一件事,找一找,哪个词哪个句最让你感动,说说理由。

(一)『出示6-8小节』

1、妈*的语言

小结:这就是妈妈爱爸爸,她的表现是煮一碗饺子,她的表现是用虚弱的声音嘱咐。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这就是爱!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练读。

2、爸爸的动作奔读音?意思?此刻,爸爸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医院)你还从这个字读出了他什么心情?似乎看到了什么?出示字幕

爸爸顾不得整理行囊

爸爸顾不得

爸爸顾不得

3、一个字我们读出了爸爸的焦急,读懂了爱就是爸爸匆匆赶往医院的脚步,这就是会读书。让我们一起读出爸爸焦急的心情。

(二)自由读9-17节,找一找,哪句话让你感受到这份爱,哪个词让你分享到这份爱。

交流。1、第9节。紧握让你体会到什么?

恬静的微笑说明什么?

还有更温馨的字眼吗?阳光探了进来这时就连阳光也多情了,她只是悄悄的探了进来,她也不愿打搅这场面。让我们将这静谧、温馨的画面永留心底。齐声朗读这一段文字。

2、第十节。蹑手蹑脚、轻轻,动作那样平常、自然,就像茉莉一样的爱,淡淡的,有着缕缕幽香。

3、『出示对话』妈*的语言、爸爸的语言(12和16节)

爱需要付出。妈妈不敢动,爸爸不敢睡,你体会到什么?(爱是彼此间的体贴入微)

4、细微处体现真爱,对话中回味真情,用我们的心去朗读10-16节对话部分(分角色)。

总结: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是那么普通平凡,但是却又是那么的真切感人。(板书普通平凡、真切感人)

5难怪作者要说(出示第17节)钻进我心中的究竟是什么?

6、细节中流淌着深情,细节中洋溢着真爱,目睹这问心的一幕,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最后一节。)

让你给这句话加标点,你会怎么加?读。

可作者却像说话一样自然。许多时候,不仅文字能表情达意,就连标点也有着作者的温度。就让我们与作者的心共同跳跃,一起去赞美吧(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拓展,延伸真爱

小结:本文描写了夫妻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归于平淡的爱。生活中有许多种爱,不同的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让你打个比方,以你的理解,爱是什么样的?

交流。

结语:我们不渴求人世间所有的爱都如茉莉,爱可以如茉莉一样幽香缕缕,爱也可以如玫瑰一样热烈奔放,爱更可能如柠檬一样甜中带酸。愿大家都做一个懂得感受爱、珍惜爱,并学会付出爱的人。因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四、作业

用心观察同学和父母生活中的细节,感受他们表达爱的方式。

板书设计:

普通平凡平淡无奇

爱如茉莉

真切感人幽香缕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合理的教学过程需要有合理的教案作为基础,大家是不是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芙蓉134编辑为您搜罗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示,相信在本文中您一定会有所发现和收获!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 篇1

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采用了“文包诗”的形式,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事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谆谆切切、语重心长的教导年轻人要学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近六十首古诗。

古诗在教材中比例的增加,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古诗的重视以及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现实的小学课堂中古诗教学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基本上是按一个路子教学的:老师讲,学生记,最后背诵。其实未必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意,久而久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就慢慢的失去了兴趣。这在当前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已经远远的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了,也已经到了该痛下决心的关键时刻,成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亟待探索、研究、解决的一个严肃的重要课题。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金秋时节晴方好,雾锁津小雨亦奇。10月15日,长阳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讨会在津洋口小学隆重举行。“吟咏千古华章,传承民族文明”,课前五分钟的学生古诗词诵读表演成为每节展示课的序曲。二年级小朋友稚嫩的童音传递着古诗特有的韵味;三四年级学生或吟或唱或拉,展示了古诗词特有的魅力;五年级学生你诵我和,让人思接千载。一首首诗歌彰显了古诗词的风韵,启迪着人的思想。诗词进校园在津洋口小学绽放着奇光异彩。

研讨会结束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也试着向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上了一堂古诗教学的汇报课。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日,但是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流程,现回忆记载下来以供全国教育界同仁共同来探讨:

一、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1、幻灯出示对联“黄金万两容易的,人间知己最难寻”

2、师:这幅对联出自于《红楼梦》中,请同学们读一读,理解对联的意思。

3、学生读对联并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4、师:人生苦短,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

有人说:友情是真挚宝贵的。的确,正如对联中所说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便与友情有关。请同学们翻开书P100面,大家一起来学习第20课古诗两首中第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谁送谁?在哪送?到哪去?(板书:李白送孟浩然)简介李白、孟浩然之间的友情(教师举例说明)。

3、课件出示:地理位置图。理解黄鹤楼、扬州的方位。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读响亮,教师随机正音,全班齐读。

教师点拨:吟诵古诗不但要响亮,通顺,还要有节奏,这样才能吟诵出古诗的韵味来。

3、听老师范读,请同学们用以前的学过的方法画出节奏。

4、课件出示诗配画的古诗指名朗读,读出节奏,教师随机画出节奏。

出示课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5、小组朗读,全班齐读。

四、观图入境,品味感情

1、师边范读,边板画(诗人站在江边看着远去的船只。学生观察图画,体会是人的心情。【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结合板画以及诗配画,体会诗人感情。

A、说说那几句诗可以表现图的意境。

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这句诗什么意思?

②学生交流、汇报。

③“孤”是什么意思?(孤单、孤独);“孤帆”(一只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 篇2

一导课: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的名人是谁?你想知道老师最喜欢的名人是谁吗?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谁是老师的知音。(指名学生汇报李白的资料。)

师: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朝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一颗。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谁能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请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

二、知诗人,解诗题。

指导:“孟”字第一笔是“ 横撇”。等

指名读课题。

相机交流黄鹤楼、孟浩然、广陵的资料。

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间。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在名楼——、送名人——、到名地——。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一样的师才出众,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再读一遍题目吗?对,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学好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

三、读诗句,晓诗意。

1、指名。

2、相机指导读出节奏感:二二三、四三

3、借助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懂的地方圈出来向同桌请教,把你懂的说给同桌听。

4、班内汇报,质疑问难。

到此我们完成了学古诗的第二步,会读诗,并且了解了诗的意思,我们可以总结为:“读诗句,晓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境。

师: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诗人为什么不写“三月下扬州”?生可能回答:是由于押韵的需要。师再次引导:江南的三月怎样?生回答,师总结:江南的三月正是“青杏小,桑叶肥,繁花似锦,杨柳如烟,微风送红雨,沙鸥翔白帆”的美好时节。在这时,正是诗人们结伴同游的好时候,而正是在这时,诗人却不得不与自己的好朋友送别,假如你是诗人你此时此刻心情会怎样?你会怎样读前两句?生读。

在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长江上可能会只有一条船吗?诗人为何写孤帆?生体会。师总结:“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可见他俩的感情有多深。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赠孟浩然》的诗。

赠孟浩然

[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把孟浩然既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感情深厚,即使是短暂的分别也是依依不舍。所以,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女同学起立送送孟浩然。

2、男同学起立送送孟浩然。

3、请全班同学起立送送孟浩然。

师总结:到此,我们已经完成了学诗的第三步:“入诗境,悟诗境。”

五:比较:〈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都是李白写的送别诗,我们比较有什么异同?

六、拓展: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老师整理了一部分送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感受古人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2,古代送别诗一组(补充阅读材料)

3,课件。

一,谈话激趣

1 歌星,演员,运动员,你喜欢哪些人 诗人,作家,科学家, 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

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

2,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师: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懂诗题

1,齐读题目

读准"孟浩然,广陵",强调"孟"的第一笔是横撇。指导写"孟"字。

2,个性化读题

①自由读题,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

②指名读,点明是送别诗,相机交流黄鹤楼,孟浩然,广陵的相关资料。

③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题目呢 同学们自已再读一遍题目吧!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理解课题)

3 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

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一样的潇洒飘逸,一样的诗才出众,互相仰慕,相间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遍题目吗 (生再读题)对,我们这才算真正"读懂诗题"(出示卡片).

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步:

(出示卡片)"读通诗句"

三,读通诗句

1,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2),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蕴含的思想;3),质疑问难;4),感情朗读,背诵。)

2,指名读,检查"辞"的读音,读准 "孤帆远影".

3 指导读出诗的节奏感:二二三节奏,四三节奏

四 理解诗意,体验诗情。

1理解诗意

故人----开口就说"故人",友情的非同一般,已在这亲切的称呼中显示出来;

西辞(明白孟浩然是东下扬州)

扩展:拱手言别----老朋友辞别,会怎么说

2 结合板画,理解"西辞".

(画出长江简图,拿出黄鹤楼卡片和扬州卡片)哪位同学帮老师找出它们的位置

烟花三月----阳春三月,扬树开花,柳树开花,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桑叶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风送红雨,碧波扬白帆。这是古代诗人结伴同游的季节。) 结合课件,感受"烟花三月" 范读,指名读,齐读

③ 想象悟情,朗读体验。

2,这样的描写,能说明诗人是怎样的心情 (在这白花竞秀,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好朋友就要离别远行,自己无法联袂同游,这其间含有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呢 因为诗友孟浩然所去的扬州,正是唐代的繁华地区,那是珠连绣户,弦管声歌,多么令人神往。)

目送友人远去,李白在黄鹤楼上心驰神往,看呀,望呀,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长江,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难道真的只有孤零零的一只帆船 (相机板画众帆。板书:帆尽,情未尽。)引导带着理解读,读中悟情。

④ 独特体验,个性朗读。

如果你就是李白,你想说什么 相机引导带着自己的感悟读。

⑤ 欣赏课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再创情境。

⑥ 小结:诗歌用"黄鹤楼","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景物,加上每句的一个动词"辞","下"," 尽","流",构成了流荡而壮美的意境,在这深远动人的意境里,诗人的深厚惜别情意与所描绘的景物交融在一起。写得豪迈飘逸,热情奔放,唱叹而不哀伤,深沉而不率真。

入情入境,配乐吟读全诗 女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男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

全班同学,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我们一起再读一遍题目。

五 小结

(音乐:送别)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

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

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六,补充学习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我们学习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下面老师出示的四首古诗,连同课文中的两首诗,都是唐盛时期唐人送别诗的代表作。请大家选择朗读背诵,看谁积累的多。

别 董 大(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作业填空:《赠汪伦》中是 送别 ,是一首留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别 ,是一首送别诗。两首诗都表达了 之情。

新语文课公开课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明古风,体味别意。

1,(课前) 让我们先听首歌《送别》. (注意听歌词,感受旋律。)(音乐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听了这个曲子,你想说些什么

2.,师:在古代社会,由于交通不便,又没有现代的通信工具。亲人,朋友分别之后,几年,十几年都没法再见面,甚至有人到死都没有见到面。可见,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赏析一首送别诗中的极品,《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出示课题)

二,解读诗题。

1,老师读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2,通过听题,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的维吾尔自治区。元二奉皇帝的旨意远赴西北边疆建功立业。 预设学生的问题:1.王维在哪里送元二 2.他的家人一起去吗 王维为何不和他一起去 什么时候回来 怎么去的 需要花多少时间 )

3,大家都很会思考,现在把你知道的和你还不知道的一起送到题目的朗读中去,全班读题,指名读题。

三,初读古诗,明了大意

1.现在,我们来自由读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并借助注解和工具书弄懂诗意,然后找一找哪个词语写出了诗人与元二的关系,并圈出诗中表示地名的词。(课件出示古诗)

2.我检查一下大家是否都能读好 指名读,齐读。

问:元二与王维的关系 (板书:故人) 在你看来,故人是怎样的关系 (有着深厚交情的老朋友)

请大家想象一下这对有着深厚交情的老朋友平时是怎样相处的

(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促膝长谈至深夜;一起饮酒作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有生活上,工作上的烦恼,困难时,相互商量解决,共度难关;当有点点滴滴的成功时,一起分享,一起祝贺……)

3.就是这样一对好朋友,王维当然要特意从长安赶至渭城,为他送行饯别了。

课件出示:明确地点。(渭城,阳关)

指图问:阳关,安西都在渭城的哪里

在古代,交通不便,交通工具落后,即使骑快马,不停地赶路,从渭城到达安西也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啊!

3.请大家借助这个句式,再结合古诗意思把题意具体地来说一说。

四,深入学习,感受诗情

1.同学们,请你们再细细地读读古诗的1,2两句,同时结合这个画面,再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当时的安西(也就是西北边疆)和渭城有哪些不同。

2.通过想象比较,运用古诗和画面理解1,2诗句

(安西 :人烟稀少 一片荒漠 语言不通 文化习俗,气候干燥 ,空气稀薄……)

( 渭城:繁荣 景色很美 空气新鲜 …… 从哪里得知 练习朗读,可结合示范朗读。)

3.再读读3,4句,还有什么不同

(孤独,困难,常常思念家乡;有好友相伴,快乐幸福,凡事互帮互助)

4.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去他不知道哪一年才能与好友见上一面啊 他将孤身一人,远离家乡,去人生地不熟的安西,独自打拼,建功立业。想象一下,此时此刻,好友王维会对他说些什么

元二兄,你要多保重身体啊————一个叮咛,一份关心,读——

元二兄,你路上走好,注意休息————朴素的语言,浓浓的情谊,读——

元二兄,虽然我们将要分别,但我一直会祝福你的,想念你的————祝福你,想念你,读——

元二兄,到了安西,努力工作,安心工作————虽然那里人生地不熟,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啊,读——

5.是啊,虽然元二此行路途遥远,前路坎坷难行,但对他而言,这的确是一条崭新的道路,让他踏上新的征程,前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示意大家激昂地齐读1,2句。

接问: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路

6.朋友马上就要走了,让我们一起送送这位朋友吧!齐读古诗

五,比较赏诗

1. 我这里还有一首离别的古诗,是诗人高适告别董大时写下的。请自由读读,根据注解弄懂诗意,和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这两首离别诗有什么异同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指名交流

六,与诗对话

任选一题,与诗对话

1.结合《送元二使安西》,想想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再细细回味一番,以《离别的酒》为题写一段话或一首诗。

2.刚才比较,讨论了两首离别诗的异同,现在请你整理一下思绪,并把它写下来。

教案

啊哑哑 发表于 2006-12-11 15:29:0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东山县实验小学 陈小静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2,古代送别诗一组(补充阅读材料)

3,课件。

一,谈话激趣

1 歌星,演员,运动员,你喜欢哪些人 诗人,作家,科学家,

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

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

2,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师: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

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

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懂诗题

1,齐读题目

读准"孟浩然,广陵",强调"孟"的第一笔是横撇。

指导写"孟"字。

2,个性化读题

①自由读题,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

②指名读,点明是送别诗,

相机交流黄鹤楼,孟浩然,广陵的相关资料。

③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题目呢

同学们自已再读一遍题目吧!

3 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

成了一种习俗。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

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在名楼:

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

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一样的潇洒飘逸,一样的诗才出众,互

相仰慕,相间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遍题目吗 (生再读题)对,我

们这才算真正"读懂诗题"(出示卡片).

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步:

(出示卡片)"读通诗句"

三,读通诗句

1,自由读,强调读准音,认清形。

2,指名读,检查"辞"的读音,读准 "孤帆远影".

3 指导读出诗的节奏感:二二三节奏,四三节奏

四 理解诗意,体验诗情。

1理解诗意

①先借助注释,自己学一学,再把你读懂的句子说给同桌听,

②交流自学所得。

重点词能帮助我们理解诗句,你能说出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想说哪个都行。

2 体验诗情

① 结合板画,理解"西辞".

(画出长江简图,拿出黄鹤楼卡片和扬州卡片)

哪位同学帮老师找出它们的位置

② 结合课件,感受"烟花三月"

范读,指名读,齐读

③ 想象悟情,朗读体验。

目送友人远去,李白在黄鹤楼上心驰神往,看呀,望呀,

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长江,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难道真的只有孤零零的一只帆船

(相机板画众帆。板书:帆尽,情未尽。)

引导带着理解读,读中悟情。

④ 独特体验,个性朗读。

如果你就是李白,你想说什么

相机引导带着自己的感悟读。

⑤ 欣赏课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再创情境。

⑥ 入情入境,配乐吟读全诗

女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

男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

全班同学,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

我们一起再读一遍题目。

五 小结

(音乐:送别)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

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

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合唱队?

2、了解声部的划分。避免学生觉得低声部是唱得不好或声音条件不好的学生加入的。

3、按照上一课的理论要求进行发声练习。

4、粗排二声部合唱《送别》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了解合唱团的相关情况,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知道各个声部在合唱队中的重要作用,确立声部平等的地位。

3、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发声。

4、分声部粗排《送别》

三、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介绍什么是合唱团

1、什么是合唱团? 不是任何一个集体歌唱的组织都可视为合唱团,偶然或骤发性的集体歌唱只能叫做群众歌咏活动,二者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演唱水平的差异上,更重要的是歌唱目的不同。前者的歌唱行为表现为艺术追求,后者的歌唱行为则是以集体歌唱为特定表达手段的社会活动。 合唱团是那样一个集体,它充分掌握那些必不可缺的合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以表达作品中所蕴藏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思想内容。合唱团是按声部来建构合唱组织系统,声部则是依据嗓音个性特征即音域的宽广来划分的。

2、声部的划分:高声部、低声部

(二)粗排《送别》

1、分声部教唱乐谱。

2、学唱歌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讲读法

2.启发式教学

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补充资料

教学时间

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学过很多古诗,这些千古绝句让我们动情,令我们落泪,催我们奋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十课,古诗两首。

2.这两首诗分别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预习课文了知道书上为什么把它们编在一起吗?(都体现了作者和友人的依依惜别。)

3.师小结:把主题相同或相近的文章排在一起,这是我们所使用的语文教材编排单元的原因。

二、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这节课就让我们步入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那著名的诗人 -----李白的心路历程吧!

2.被称为“诗仙”的李白,诗篇内容丰富多样,一些佳句名篇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以前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赠汪伦》,出示。

全班齐读:从诗中我们体会到的是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李白所在的唐朝,历史上地域辽阔,交通极不便利,亲人朋友一旦分别,再相见,极为困难。

3.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李白望着孟浩然渐行渐远的船只,不禁动情,留下了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诗句(了解了这样的一段背景资料,相信我们再来品读诗句就会有更真切的感受) 指名读古诗,纠正读音。

4.题目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解题)

广陵是指扬州。古代的别称。

之:到,去。

试着连起来解释题目的意思。

全班齐读古诗。

5.为什么是“西辞”呢?(点名答)

孟浩然向东而去,与地处西方的黄鹤楼渐行渐远,是向西辞行的意思。

诗中还有这样的词语,注意到了吗?

下:顺流而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烟花: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你能根据这些重点词,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吗?指名答。

三、品读古诗。

6.自由读诗,读完之后看看聪明的你能不能把这首诗读成一个词呢?(依依惜别)

面对离别,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1)请同学自读补充资料1。

在黄鹤楼上,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我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再指名读。

(2)补充资料2。(“吾爱孟夫子”“ 清诗句句尽堪传”)简单解析诗意。唐朝两位成就最高的诗人,一位“诗仙”李白,一位“诗圣”杜甫,都对孟浩然做了这样高的赞美,由此可见孟浩然的人品和才华确实天下闻名,令人敬仰。带着感情分组诵读。

(3)让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5年,那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如今又将面临分别,如果这时候你是李白,面对孟浩然这位朋友,兄长,老师,你会说什么?(如有时间可以让同学写下来)

7.(1)相见时难别亦难,不忍别,终须别。孟浩然还是坐着小船走了,李白这时候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请汉字同学描述给盲文同学听。

没有走,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离去。

齐读最后两句。解释“尽:穷尽,消失”“天际:天边”的意思。

(2).长江之上,过境千帆,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为什么又唯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再自由读诗。指名答。

师总结。虽然是过境千帆,可是李白的心中只有孟浩然,唯见孟浩然。 过境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

让我们再次深情的朗诵。

指名读。

分组读。

配乐朗读。

四:总结

8.滚滚长江东逝水,不思量,自难忘。名楼,名城,名士,成就了这首千古名诗。

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

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你一定会再一次深情的吟诵:全班配乐诵读。

再次诵读,读出这对好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过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用他那大气磅礴的诗句送走了孟浩然,送他去游历山水,跟他同一时代的王维,也经历过这样的离别,那么,他会带给我们怎么样的感动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机动)

作业:1.抄写并背诵古诗。

2.写下你想对孟浩然说的话。

3.搜集其它关于送别的诗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通用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您是否想了解更多有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的信息芙蓉134编辑为您提供,希望我的建议和经验能够在你的人生旅途中给你带来帮助和指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篇1

我在教学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下面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诗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反思。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谈到了相关的内容。体会到了每首诗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不同表现,学生的.学习情感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2、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意境,

3、学法指导与情感的熏陶也做得比较成功,拓展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离别经历让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

我认为在本课教学中,优美的过渡语也起到了良好的熏陶作用,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教学环节过渡同样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当然,本节课教学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时铺垫做得不足,以致学生对两人离别的情感体会平面化了,并没有立体起来。长安和五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一个充满生机,一个满目荒凉;一个春意盎然,一个却黄沙满天;课堂中我虽然做了一些对资料的补充,但是仍然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不能体会出王勃和杜少府的离别其实是一种生离死别,王勃对友人的情感是留恋、牵挂、担忧、祝福的复杂情绪。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从而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是我们大家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不知同行的您有何妙招吗?

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希望在缺憾中一步步追寻完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篇2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

一曲长亭外古道边,将古道送别唱得悠扬婉转,催人泪下,那离别之伤已然铭刻在心间。

说道唐人的送别诗,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齐读此诗。

诗的第二句:写朋友将要去的蜀州就在那风烟迷茫之中。表面写的是两个地 方,但从时而回望长安和时而翘首蜀地中,表现难舍之情,没有离别字样,却一开篇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离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你我都是为了仕宦离别家乡、漂泊异乡。境遇相似,由己及人,推心置腹,言外之意,我们都不必为了这个已定的分别而过多的伤感。

诗的五六句:笔锋一转,写下了开朗乐观最为人称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时尚有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存在,那么,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也如同近在咫尺。

结合生活经历,各抒己见。。。。。。

小结:在遥远的离别,也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再长久的离别,也割不断真正的友情。只要彼此的感情金石般牢固,哪怕是远在天涯,也犹如比邻而居。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表现了诗人----

三.再次齐读此诗,体会别样的`送别。

新课程理念提倡以生为本,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所谓“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与策略,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顺着学生思维的走向,因势而导,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文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三点:

本次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初二学生对于古诗已形成了一定的积累与鉴赏经验。基于学情,我课前事先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诗文大意,并读准字音与节奏;查找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提出一至三个疑问。这些预习作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都能完成。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版)中所要求的“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疑为学之始,在预习时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这样他们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效率会更高。同时,学生的质疑也能让我们教师发现和了解学生对于文本读懂了什么,读不懂什么。让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时有的放矢,避免教学起点定的太低或太高,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最优的发展。调查了解后,我发现班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提出的疑问都与诗人的情感有关。因此,我将了解诗人面对离别能够积极乐观的缘由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总之,基于学情的教师备课,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因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是最优化的。

顺学而导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预设过程中做到一个”导“字,也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进入新的知识学习中去,如何引导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达成高效的学习。为此,要求教师在教材把握上有自我读到的见解,对教学重点难点有深入的认识,对教学预设有充分而多样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疑问、学生的思考能够给予有效的引导,从而出现精彩的师生互动。

在深入研读文本后,我认为这首送别诗的诗眼在“宦游”二字上,它是深入解读本诗,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的关键所在。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识积累,且能够产生一些个性化的解读,相对较有思想性。但是,学生对于诗人旷达的胸怀和高远的志趣的理解是很难轻易明白的。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当时的宦游文化和诗人的平生经历等,教会学生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产生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与理解。在此,我珍视学生个体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并且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具体品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读出相关句子所蕴含的情感,并且设计了师生合作朗读的环节等。在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即对诗人情感、志趣和胸怀的理解时,师生之间产生了精彩的互动。

基于学情,我想是教师备课必须首要考虑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提升自我的学识与能力,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灵活机智的将学生引入文本深处,获得他们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理解。因此,学导结合十分重要,唯有将二者有效的联结在一起,方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在”“品诗悟情“环节,学生依据自身的学识经验,解读各联中蕴含的情感,并试着进行诵读,读出这份感情。期间,我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在他们理解不到位或者吟诵处理有问题的地方予以引导,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形式,如个人展示、两两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最大限度的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于交流探讨中碰撞中更多的思想火花。

学导结合,让我们在文本阅读教学时避免了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避免了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它让我们更加尊重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善于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渭城朝雨邑轻尘, 寒雨连江夜入吴,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清清柳色新。平明送客楚山孤。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洛阳亲友如相问,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 天下谁人不识君。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大意。

2、吟咏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2、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志趣与胸怀。

2、疏通诗意。

3、熟读全诗,读准字音与节奏。

4、提出一至三个疑问。

同学们,你们有过送别他人的经历吗?是否会将送别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呢?

引导:这样的习惯很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将“送别”作为题材,以诗词歌赋等形式来展现自己送别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诗人王勃同行,感受他情绪的起伏变化,感悟他的志趣与胸怀!

1、两人一组互相听读全诗,注意为对方纠正字音与节奏。

2、两人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以举手提问,全班交流解决。

3、请生展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与节奏。

请四位同学每人一句说一说大概意思。

全诗大概意思:三秦大地拱卫着雄伟的京城,从这儿遥望风烟迷蒙的蜀川。想到了我同你即将分别的离情别意啊,我们都是离开家乡在外做官的人。四海之内存在知己,即使是天各一方也像近邻一样。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像小儿女般哭哭滴滴的把手帕都给沾湿了。

三、品诗悟情

引导:跨过刚刚的两道门槛,我们终于可以与诗人同行,走进他的内心了!

1、读全诗,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引导:题目(解题)、“离别”、“在歧路”以及书下注释。

2、王勃在哪儿送别有人呢?你是如何知道的?

3、王勃在长安送别友人到蜀川赴任。从地理角度看,两地相隔千里。诗人在此用一个什么字将这相隔千里的两地联系了起来?“望”字。

诗人为什么要“望”呢?

引导:好友此去赴任之地,路途遥远(风烟犹言路途遥远、艰辛。),不知前路如何,他内心有一份不舍与惜别,有一份淡淡的惆怅与离别之情。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与其说诗人是用眼睛在望,不如说诗人是用心在望啊!

4、试读首联,想想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重音等,才能读出这份淡淡的离别之情。

①请一生读,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一联的朗读的。(生评价并再请一生读)

5、作为人类生命历程中共有的情感体验,别离是古今诗词歌咏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家来读一下我们知晓的一些有关别离的古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面对离别,人们通常充满了不舍的深情,进而生发出悲苦凄楚之态。那么,诗人王勃的送别之情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他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

带着思考读全诗。

①你从哪里读出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说一说。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我们可以从颔联、颈联和尾联中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先讲哪一句,视课堂学生回答情况而定。)

诗人对友人说道:“我们都是离开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啊!”相同的身份,使得诗人更能理解友人的心情。同时,他也是在劝慰友人不要伤感,因为他俩这次分别也是客中之别,只是宦游之路上的又一次离别而已。可以说,这时诗人的感情已经由最初的淡淡的惆怅与不舍,转为释然!

试着读颔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

请生展示读,生评价,全班齐读。

女生读前半句“与君离别意”(读出一份不舍之情),男神读后半句“同是宦游人”(读出一份释然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人对友人说道:“四海之内存在知己,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邻一样。”正所谓天涯咫尺,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这份友情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这里诗人用“四海”和“天涯”极言距离之远,但即使如此遥远的距离,知己也依然存在,而且就好像在身边一样。此句,我们感受到诗人面对离别,此时他心中的那份淡淡的惆怅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豪迈乐观的情感!

试着读颈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

引导:高昂的调子,重读“存知己”、“若比邻”,以此强调突出语意!

请生读,生点评。

师生合作读,要求:老师读“海内”和“天涯”,学生紧跟着读剩余的内容。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人对友人说道:“我俩不要在岔路口,像小儿女般哭哭啼啼的把手巾都沾湿了。”面对离别,我们会有不舍,甚至会流下伤心的眼泪。但是诗人在此劝慰友人不要哭泣。这是尾联,就像一曲终了之时,此时诗人的内心面对离别之情,是相对平静的。

试着读颈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

引导:语气舒缓,“无为”重读,可以适当拉长语调。

引导:我们不难发现,诗人面对送别,也怀揣一份离别的不舍情意。但是他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情感始终深陷愁苦缠绵之中而难以自拔。当然,诗人也没有在诗歌中违背情理地去刻意掩饰离愁别绪,而是在跌宕的文情中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变化。

7、诗人的这首送别诗一扫以往送别诗的悲苦缠绵之态,总体的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对此,在预习时就有同学关于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引导:面对这三位同学的疑问,老师不禁想到了之前教授古诗词时告知大家深入探究文本背后所隐含的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什么?每每学习一篇新课文,老师总要大家查一查作者和写作背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解读文本的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关于诗人王勃,其实诗中已经告知了我们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他的身份——宦游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篇4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课。

我将从三个方面说,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

古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古诗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值增加了,古典诗文用其独特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构思,开拓着我们的思维,他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正确的引导学生读一些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多方面得到训练,所以,古典诗文的教学在初中阶段有重要的地位。

我说课的内容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一部分,用一课时完成,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体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意境,以及能够准确把握作者在古诗中离别之意。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理想和创造能力,以及具有独特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了解,鉴赏文学作品

1.通过对于重点字词的深入,探究来培养学生自己欣赏古诗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来激励学生勤于挖掘中国诗词韵律及古典精髓的兴趣。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理解性背诵古诗的能力。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能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阅读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读出自己的感情,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所以我讲教学重点定为:

重点:1.分析古诗所蕴含的哲理以及社会传诵的原因。

2.体味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十分重要,好的导语能激发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采用的导语是:举例直接导入法及列举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诗人,让同学们熟悉唐代的文豪,然后在直接引入出诗人王勃,使学生接受更为自然。

(1).让学生搜集有关王勃的资料,培养他们自己收集资料的能力,此设计是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 2).朗读课文,先有教师泛读,然后学生默读,教师点评,把握诗的节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且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剖析打下基础 .

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先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屡清作者的思路,为下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打下基础。

(1)此诗写了什么事?从哪里看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更好的进行下一步分析。

(2)让我们看下诗的开头,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写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明是写景,实际上用什么手法,这样问是为了同学们掌握其中的手法,让同学们掌握。

(3)接下来我们看下颈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其中的意是什么意思?什么心情呢?

这样问的目的是揣摩其中的字意,从而达到练字的效果。

(4)接下来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样问的目的是理解作者此时的心情,对朋友的态度。

(5)分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在沾巾”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是让同学们从现代意思理解古意,从而让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识。

(6)没错,诗人把自己和更多的少男少女,进一步表达诗人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诗人是按照什么路线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

这样问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理清作者的思路,掌握作者的情感,深入到文章。

【整体感知只是针对全文从整体上设计一两个问题即可,而你的整体感知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教学内容,这是不行的,把它们分解开。而且,在问题叙述过后,要分享阐述相关理论依据,而不是把问题都说完只有一句话作为依据。记住,这是你这节课的重点部分,所以要详细认真地去做。】

通过学习这篇古诗,使学生分析诗中的内容转化为画面,体会意境,从整体上感受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因此作者是问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中的意象,从而感受作者的情感,并能够达到学生的共鸣。

根据对诗的理解,说说“朋友”的含义,这样做可以让可以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板书把诗歌内容与风格的差异,通过对比的形式简要直观形象地反映了出来,体现古诗情与境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教学思路。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一个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篇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的经典作品,关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要如何写呢?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大意。

2.吟咏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志趣与胸怀。

预习作业:

1.查作者和写作背景。

2.疏通诗意。

3.熟读全诗,读准字音与节奏。

4.提出一至三个疑问。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过送别他人的经历吗?是否会将送别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呢?

生自由发言

预设:有过这样的经历并且会用文字记录下来。

引导:这样的习惯很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将“送别”作为题材,以诗词歌赋等形式来展现自己送别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诗人王勃同行,感受他情绪的起伏变化,感悟他的志趣与胸怀!

二、 预习交流

(一)课文朗读

1.两人一组互相听读全诗,注意为对方纠正字音与节奏。

2.两人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以举手提问,全班交流解决。

3.请生展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与节奏。

①一生单读(生评价)

②全班齐读

(二)说说诗意

请四位同学每人一句说一说大概意思。

全诗大概意思:三秦大地拱卫着雄伟的京城,从这儿遥望风烟迷蒙的蜀川。想到了我同你即将分别的离情别意啊,我们都是离开家乡在外做官的人。四海之内存在知己,即使是天各一方也像近邻一样。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口,像小儿女般哭哭滴滴的把手帕都给沾湿了。

三、 品诗悟情

引导:跨过刚刚的两道门槛,我们终于可以与诗人同行,走进他的内心了!

1.读全诗,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引导:题目(解题)、“离别”、“在歧路”以及书下注释。

2.王勃在哪儿送别有人呢?你是如何知道的?

引导:送别之地是长安。可以从首联及书下注释得知。(读首联)

3.王勃在长安送别友人到蜀川赴任。从地理角度看,两地相隔千里。诗人在此用一个什么字将这相隔千里的两地联系了起来?“望”字。

诗人为什么要“望”呢?

引导:好友此去赴任之地,路途遥远(风烟犹言路途遥远、艰辛。),不知前路如何,他内心有一份不舍与惜别,有一份淡淡的惆怅与离别之情。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与其说诗人是用眼睛在望,不如说诗人是用心在望啊!

4.试读首联,想想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重音等,才能读出这份淡淡的离别之情。

①请一生读,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处理这一联的朗读的。(生评价并再请一生读)

②全班齐读,试着读出这份情感。

板书: 不舍

离别

5.作为人类生命历程中共有的情感体验,别离是古今诗词歌咏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家来读一下我们知晓的一些有关别离的古诗句。

出示:全班齐读一遍。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面对离别,人们通常充满了不舍的深情,进而生发出悲苦凄楚之态。那么,诗人王勃的送别之情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他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

带着思考读全诗。

①你从哪里读出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说一说。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我们可以从颔联、颈联和尾联中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先讲哪一句,视课堂学生回答情况而定。)

预设:

同是宦游人

诗人对友人说道:“我们都是离开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啊!”相同的身份,使得诗人更能理解友人的心情。同时,他也是在劝慰友人不要伤感,因为他俩这次分别也是客中之别,只是宦游之路上的又一次离别而已。可以说,这时诗人的感情已经由最初的淡淡的惆怅与不舍,转为释然!

试着读颔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

请生展示读,生评价,全班齐读。

女生读前半句“与君离别意”(读出一份不舍之情),男神读后半句“同是宦游人”(读出一份释然之情)。

板书:不舍 释然

离别 宦游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诗人对友人说道:“四海之内存在知己,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邻一样。”正所谓天涯咫尺,只要我们心中有彼此,这份友情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这里诗人用“四海”和“天涯”极言距离之远,但即使如此遥远的距离,知己也依然存在,而且就好像在身边一样。此句,我们感受到诗人面对离别,此时他心中的那份淡淡的惆怅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豪迈乐观的情感!

试着读颈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

引导:高昂的调子,重读“存知己”、“若比邻”,以此强调突出语意!

请生读,生点评。

师生合作读,要求:老师读“海内”和“天涯”,学生紧跟着读剩余的内容。

板书:不舍 释然 豪迈

离别 宦游 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人对友人说道:“我俩不要在岔路口,像小儿女般哭哭啼啼的把手巾都沾湿了。”面对离别,我们会有不舍,甚至会流下伤心的眼泪。但是诗人在此劝慰友人不要哭泣。这是尾联,就像一曲终了之时,此时诗人的内心面对离别之情,是相对平静的。

试着读颈联,想想该如何处理朗读才能读出这份情感。

引导:语气舒缓,“无为”重读,可以适当拉长语调。

请生展示读,全班齐读。

板书:不舍 释然 豪迈 平静

离别 宦游 比邻 无为

引导:我们不难发现,诗人面对送别,也怀揣一份离别的不舍情意。但是他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情感始终深陷愁苦缠绵之中而难以自拔。当然,诗人也没有在诗歌中违背情理地去刻意掩饰离愁别绪,而是在跌宕的文情中生动地体现了情感的变化。

7.诗人的这首送别诗一扫以往送别诗的悲苦缠绵之态,总体的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对此,在预习时就有同学关于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出示:学生质疑

为什么这首诗中诗人面对离别,他的情感是乐观积极的?——杨瞻萁

诗人面对分别,为什么如此想得开?——张进一

为什么王勃的离别之情不像一般人那样凄楚悲苦?——徐蒋玲

引导:面对这三位同学的疑问,老师不禁想到了之前教授古诗词时告知大家深入探究文本背后所隐含的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什么?每每学习一篇新课文,老师总要大家查一查作者和写作背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解读文本的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关于诗人王勃,其实诗中已经告知了我们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他的身份——宦游人!

板书:宦游人

出示:

宦,做官入仕。宦游指封建文人外出求官或做官。他们往往都要抛下自己的父母妻儿,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回不了家。有些已经做了官的,因为犯了错误遭到贬谪,到偏远荒凉的地方去做官。

“宦游”现象造就了中国的送别诗文化,它们大都有着哀怨凄苦这一共同的情感特点。因为离别就意味着将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来,意味着远离亲朋好友,漂泊异乡。

同样是“宦游人”身份的王勃,为何面对离别却如此乐观积极呢?

出示:

诗之基,其人之胸襟也。

——(清)叶燮 《原诗》

引导:清代诗学理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诗之基,其人之胸襟也。”也就是说诗歌的根基,是作者的胸襟抱负。诗情源于性情,可以说,诗歌作品是创作主体思想感情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和反映。诗人王勃有怎样的人生价值取向呢?

出示: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自幼聪敏好学,被称为神童。

龙朔三年(663年) 王勃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

麟德元年秋(664年), 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

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

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

据史料记载,王勃写作此诗时是20岁左右。

读了以上资料,你现在能理解王勃面对离别是为何会有这种积极乐观的情感了吗?

小组交流一下。请生发言。

引导:他是一个积极入仕的人,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心中有大志向,他知道在宦游之路上离别将是常态!既然不能改变这一现实,那就坦然面对,因此,面对同样是宦游人身份的好友,面对同样在仕途上有所追求的友人,他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劝慰对方,其实,也是在劝慰自己!心有大志,不会深陷儿女情长中而无以自拔!这正体现了诗人非同于普通人的一种高远的志趣和旷达乐观的胸怀!

板书:宦游人 离别意: 存知己 若比邻

(积极入仕) (旷达乐观)

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次读整首诗,试着读出诗人情感的变化,读出诗人心中的这份旷达与乐观!

四、作业布置

1.熟背全诗。

2.阅读王勃的另外两首送别诗《别薛华》和《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进一步全面了解诗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篇6

一、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预习,改写了这首诗,要求有人物的描写,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他的作品。(一学生读)这位同学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那种情景之中,使大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首诗了,下面我们就进入对此诗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1、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正课:

1、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分析其他三联

(1)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四、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五、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六、板书:

三秦(送别地点)

并非远别

五津(上任地点)

宦游(身份)

知己

豁达、乐观、坦然

心愿

比邻

无为

共沾巾

七、附:

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楼送辛渐

别董大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渭城朝雨邑轻尘,

寒雨连江夜入吴,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清清柳色新。

平明送客楚山孤。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洛阳亲友如相问,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篇7

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看教材,猜想一下我们这节课要做几件事?(请用动词回答我)……哪件事比较容易,哪件事比较简单?哪件事感兴趣?哪件事很重要?……现在让我们一起个个击破。(意图:观察教材,明确任务目标)(PPT1)(3分钟)

二、读:(8分钟)1、看教材自读一遍,认识、读准字音。

2、看屏幕提示注意读出节奏。(PPT2)

3、全班同学较快节奏齐读注释1遍。

4、解释重点词语。(PPT3)

三、解:(8分钟)

1,教师讲解:这首诗,是一首唐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PPT4)

(结合诗文与学生互动问答式)

首联写别之所,送别之所在长安、诗人的视角从长安、长安周围广大地区、到友人往之地蜀川。三秦之地护卫着长安城,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川。举目千里,无限依依。工整对仗,气势雄浑。为全诗奠定了豪迈感情基调。

颔联写别之情,与你离别的情谊呀……我和你同样是远离故土做官的人啊。不说离别却说同是客居人。此句感情转为深沉、沉郁。

颈联写别之后,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海内”、“天涯”,假想别后,只要四海之内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表明只要知己心是贴近的,哪怕山高水远阻隔也会也息息相通。这句升华友情,成为传达友情的千古名句广为传颂。

尾联写别之际,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流泪啊。

言辞直白恳切,告诉朋友也告诉自己,语言直白,感情由豪迈转为深情恳切。

总体看,首句描写环境,一以雄浑的环境描写奠定豪迈的感情基调,送之地,往之所,以风烟迷蒙遥望蜀川烘托心情。接着拉近距离产生共鸣。再假想分别安抚慰藉。最后劝慰友人勿要悲伤。原来作者的目的是劝慰朋友不要悲伤流泪。而不直说,却写景烘托、换位体谅、宽慰安抚、最后劝慰。纵使杜少府有千般抑郁感伤,也该为诗中友人富于哲理的情感而释然了吧。

此诗没有用典,没有华彩的辞藻,能够广为流传,一定是因为作者洒脱情怀、旷达胸襟,乐观智慧的表达啊。

2,学生速读教材解说部分。

四、唱:(8分钟)(PPT5)唱古诗是一种帮助你持久记忆古诗的好方法。我们国家教育部举办过古诗新唱演唱会,中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也曾为古诗词谱曲,在网络上搜索下你会接触很多唱古诗的音频、视频资源。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中就有关于唱古诗的范例提示(187页),那里采用的是给歌曲曲谱填古诗词进行唱诵的方式。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式来试唱。

1、 学生听链接音频。

2、 学生跟唱、齐唱两遍。

3、 强调:本诗情感豪迈与深情的跌宕美,一、三句是雄浑开阔致之景、豪迈洒脱的.感情,要唱得昂扬;二、四句是沉郁、深沉的感情,要唱得深情恳切。学生再次齐唱。

4、 要求学生脱稿看板书提示齐唱,再擦掉板书唱诵。

五、写:(12分钟)(ppt6)前三件事同学们做得很好,现在我们抓紧时间来做第四件事,写古诗。“你会”和“你对”往往是有距离的,要让会的写对这是一种本事。建议第一,一定要动笔。第二,把字写规范,笔画不清楚,结构不准确都是错字或别字。第三,要写完整,题目、作者、正文。

1、先看字帖挑选你容易写错的字来动笔写。重点写一下老师提醒你注意的字。(在PPT6上)

2、自己边唱边写或边背诵边写关键字,准备默写。——挑选落笔,速度更快。

3、默写开始。

4、要求学生自我复查。(千金难买一回头,及时纠正自己会的却书写疏忽的)

5、小组传递批改、传给本人,调查准确率。

六、课堂小结。(1分钟)这首诗充分流露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友情的诚挚。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代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我们带着感情再齐读一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

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三、讲析诗歌:

(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

学生回答。明确: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

(二)题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动词,到的意思。回忆《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字词学习:以学生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阙(què):皇宫前面的望楼。辅:护卫。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

宦(huàn):做官的意思。无为:不要,不须。

(四)分析诗句:

1.经过同学们的预习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

学生回答。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学生回答。明确: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

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离别)

3.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离别的原因。

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

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

4.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

学生回答。明确:长安、四川

5.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首联,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

学生提问。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

6.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明确:1.诗人把两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连接,使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今后生活的关心。

7.在学习了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诗歌的颈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明确: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

8.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那就是说这里除了对友人的宽慰还要?(微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

(五)小结: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六)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评价,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与之不同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以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等等的离别诗句?我们自己又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习完这首诗后应该思考的。

(七)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同和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一)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考察学生是否跟上讲课进度;

(二)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的深度;

(三)根据学生朗读种子音和停顿的正确与否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对诗歌情感的领会。

【板书设计】

首联点明地点意境开阔

颔联离别原因坦然面对

颈联与友互勉乐观豁达

尾联宽慰勉励积极进取

小学五年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关资料

王勃

(唐代诗人)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

未冠而仕

龙朔三年(663年)王勃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深得刘祥道赞赏“此神童也!”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2][3]

祸起《斗鸡赋》

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被逐。他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

二次被贬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魂归南海:

王勃因杀死官奴曹达,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王勃为人虽有放浪不羁的一面,但他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却以儒家的礼法为标尺。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从中可体会到身为孝子的王勃内心强烈的羞愧和自责。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已视宦海为畏途,没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于八月中旬到达淮阴,又从淮阴到楚州,离开楚州,继续沿运河南下,入长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宁,大约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王勃已至交趾王福畴处,见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亲。不久后,王勃便踏上归途。当时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

个人成就:

思想方面

王勃的思想人格交融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他直接继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渴望功名,希望济世,虽然在宦海中几沉几浮,但最终难以割舍的依然还是何时济世和如何济世。从人格精神来看,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远,勇于进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但同时也处事疏阔,缺少谋略。其次他还是傲者,身秉傲骨,且鄙世傲物,蔑视尘俗。王勃崇信佛教,认为佛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诗歌方面

王勃的诗歌直接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具体来讲,送别诗或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或优美静谧、隐约迷蒙,如《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边月夜图,画面优美迷蒙,让人心醉;或重在抒发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如《别薛华》,整首诗并不着意抒写惜别之情,而是时时处处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悲切之感,哀伤之痛。“烟雾”意象在王勃送别诗中出现频率极高,是王勃对前途命运迷惘和困惑的外在表现,如《秋日别王长史》中“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霭中聚敛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雾暮烟中显得隐约迷蒙,似梦似幻。相思诗则抒发了千里之外羁客的情感:思念家乡,怀念亲友,伤春感怀,如《羁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园林山水诗既写景生动、锤炼精工,又诗境美好,充满生机,如《郊兴》。同时,在描写手法、诗境开拓等方面,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取得显著的艺术效果。远游山水诗不仅充分展现了奇险壮丽的入蜀途中风光,而且因倾注了郁积之气而尤显深沉悲凉,底蕴深厚。

辞赋方面

王勃赋是初唐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初唐赋体的繁荣。王勃的骈文继承了徐陵、庾信的骈文艺术风格(对仗精工、自然而妥帖;音韵谐美,无论押韵还是句内宫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事贴切,做到典事内容与表达内容的谐调;熟用隔对,把四六句型作为主要句型运用,并巧用长短句的交错变化,同时注以散行之气,使文章于凝炼中见流畅),但又注以清新之风、振以疏荡之气,于是使骈文变繁缛为清丽,变滞涩为流畅,创造出气象高华、神韵灵动的时代风格,使骈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与初唐同时代的其他文人相比,王勃极善于在赋中抒发情感,表白心志,表现人品。具体表现为:他在赋中表露出急于人世的心理。当理想受挫、仕途失意时,他则在赋中表现了自己崇高的品质、美好的人格,抒发了心中的忧郁愤懑、磊落不平之气。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对功名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如《春思赋》和《采莲赋》。王勃赋可认为是其心理路程的真实反映,是对理想和功业执著追求的见证。王勃的游宴序寓性情于游宴、具有绘画美、充满豪放壮大气势,如《游山庙序》;赠序则视野开阔、谚足高远、情景交融,文中充满真情实感,如《秋日饯别序》。王勃在辞赋文章写作手法上很少使用比喻手法,但他善于议论,哲理深刻,如《滕王阁序》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善于抒情,气盛情深,如《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善于描写,形象逼真,如《感兴奉送王少府序》中“仆一代丈夫,四海男子,衫襟缓带,拟贮鸣琴,衣袖阀裁,用安书卷。”善于运用递进和逆接句式,如《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中“况乎泣穷途于白首¨引,白首非临别之秋;嗟歧路于他乡,他乡岂送归之地!

文学主张:

王勃的文学主张表现为“立言见志”的创作思想、“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教化功能,但王勃的作品则呈现出“高情壮思”与“雄笔奇才”相结合的雄壮美、“气凌云汉,字挟风霜”的风格取向及其“感序缘情,登离寄赏”的表现方式。造成这种冲突的原因是王勃的文学思想虽然直接继承其祖父王通的观点,但他的文学创作则遵循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9]

主要作品: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提高朗读能力,背诵累积诗歌。

2、以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一带)人,与当时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样著名,被称为“初唐四杰”。他是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称,可惜不到三十岁就在渡海时落水而死了。他做过几任小官,却两次遭到斥逐和除名,短短的一生是在坎坷中度过的。留传下来的《王子安集》里,文比较多,诗不足百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他的代表作。

这首诗点明送别的地点是长安。他曾几次到过长安。这首诗有少年进取的精神,没有消极颓唐的情绪,可能是诗人二十岁以前在长安作朝散郎和任沛王府修撰时所作。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一作“蜀州”,在今四川省崇庆县。“本文题目应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686年才改为“蜀州”,当时王勃已故。“蜀川”,指川西岷江流域一带。

1、听范读,仿读。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3、交流难点,翻译全诗。

城阙: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

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参考:

长安的城阙高踞三秦中枢,遥望岷江的五津,隔着无尽风烟。

你我之间有难忘的离愁别绪,因为彼此都是漂泊流离在外做官的人。

四海之内若有知心存在,再远的天涯也仿佛近邻。

不要在我们挥手作别的路口,像小儿女那样情难自禁哭湿佩巾。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

2、诗歌中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诗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能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两地,为诗歌的抒情奠定了基调。

4、点明分别之意的是哪一联,写出了诗人和友人的哪些共同点?

明确:颔联。同为不得志游宦在外的知识分子。相同的境遇使他们具有相通的感情――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情。

5、如何理解颈联中的知己与比邻?

明确:这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是对友人的激励。表现了诗人广阔博大的胸襟。

6、如何理解诗歌的最后一联?这一联中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是对朋友的叮咛和鼓舞,也表明了自己坚强乐观的情怀。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查找两首你喜欢的送别诗,并积累下来。

本文来源:http://www.fr134.com/f/1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