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

时间:2024-01-22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11篇)。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1】

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

最近读了杨瑞清《走在行知路上》这本书,这本书是以本非常耐读的一本书,读后感受颇深。

大教育家陶行知你我早就知道,坚定不移地追随着陶行知,从乡村小学行知实验班,到行知实验学校、行知小学的乡村教育家杨瑞清,我想中国老师也不陌生。要知道他从发表的文章中看不到,因为到目前为止他发表的文章很少;知道他不是从报刊杂志、电视**的广告中看到的,因为他没有找过**来做广告……但他真正地做着乡村教育,放弃一切功利在做乡村教育,用着陶行知的理论做乡村教育,擎着理想的火把点燃着乡村教育,成为了大家爱读的童话。

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杨瑞清从工作开始就喜欢写教育日记,工作二十多年了,已经有200多本,但《走在行知路上》却是他写的第一本书,他自己说这本书写的太早,因为他想用一生来写这本书,用一辈子的心血来浇灌她,验证她、完善她。他一辈子都这么做。我们应该一辈子都读。

读《走在行知路上》,你会更全面地了解乡村小学的一切:贫困、落后、无奈、困惑、幸福、快乐、感激……

谁说乡村小学没有成就?谁说乡村小学教师没有出息?谁说农村小学不能创造世界一流?

杨瑞清20多年的辛勤耕耘,会让你感受到坚持、感恩和成长,让你感受到大农村世界依然是一个美丽的商业园区;杨瑞清二十多年的奋斗史,全让你感受到人生价值原来可以用“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来诠释;杨瑞清20多年的知史史,让你找到世界上最迷人的宁静、温暖、和谐和伟大

乡村小学也能够成为世界一流!杨瑞清的行知实验小学虽然考试成绩与城市学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不会阻挡他的行知小学成为世界一流。这么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学生主动到中国这所乡村学校来,并且带着智慧、带着希望走出中国,掐指数数中国有几所这样的学校?

如此多的城市学校都愿意住在他创建的行知花园中。 中国有几所学校?城市学校那么多,条件比行知小学好很多倍,但真正超过行知小学的城市中小学有多少?因为杨瑞清在用“上千农家子弟健康成长的现代校园;数万社区农民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众多城市学生尽情体验的乡村田园;无数有识之士热情共建的文化乐园”四句话办着新型的农村小学。

这十多年来,全国百万所中小学在课题研究上还是倾注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但假课题太多了,真课题假做的太多了。读《走在行知路上》,你可以发现一所乡村行知学校是怎么在八

五、九五、十五做课题的?如何在研究和实践中思考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总结自己的实践和研究?

教育家一个最基本的点,就是要有“家”。读这本书,从始至终就让你我感受到“家”的存在,感受到“宁静的心家”、“温馨的小家”、“和谐的大家”、“伟大的国家”。

“走在行知路上”,捕捉的是“福音”。陶行知先生讲“立大志,做大事”,坚持多年后杨瑞清将其改成“立大志,做小事”,后来又改成了“立大志,做实事”,再后来又变成了“立大志,做新事”。

这行走中的福音太美了!亲爱的乡村老师们,我们一起捧着“走在行知路上”,唱起那首快乐歌,来虔诚地做起那真诚的事业。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2】

我有个学生,她在整个初中阶段,在同学和教师眼里,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同学,论家庭条件,她是离异的子女,条件是不好的,文化成绩也只一般,初三特别迷茫,也不知何去何从,是读职校还是读高中,是失学,她不知道,就感觉特没前途.但是我发现这同学是有潜力,人比较聪慧,并有一定艺术才能,根据我对艺术教育的规律了解,为她指明方向,三年后,今年暑假,她给我发了条短信,短信是这样写的老师你真的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没有您,我真的不知道现在成什么样子了,到大学我也要好好学.我学的是新**专业,我会带着我的通知书去见你,另外,我会给你带酒喝!

看到这些,我作为一名教师的骄傲是白手起家的!我认为这也应该是教育的力量!

通过学习《教育的力量》让我更能体会到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魂,建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关注学生成长教育一定包涵着爱,感恩希望,探索自由与自主.作为一名教师,爱就是对学生的了解,尊重责任关怀和给予.另外,一个体会是良好的教育一定能给无助的双眼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面对后进生,老师能做些什么?我想起那首诗: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他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美﹞谢尔希尔费斯坦《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兮兮地擦亮星星的人,可是当我去擦亮我教室里的这颗小星星时,我发现我的生命,也因此绽放了光芒。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浪潮迭起。教育改革的普遍推行和持续发展,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成功的教育改革经验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同时也引发了人们进一步思考不同的教育改革模式所隐含的一些共同性问题,即教育改革的基本规律。不少专家学者为此作了深入**,出版了不少有创见的著作。

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所著教育改革三步曲《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变革的力量》续集和《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就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迈克尔·富兰教授是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教育学院院长,他多年从事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在这方面成果卓著,是一位在北美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学术声誉的知名学者。“在这个世界里,你永远不要相信一种变革的力量,或者永远不要设想别人、特别是领导者懂得他们在做什么——不是因为变革者和领导者具有欺骗性或能力不济——只是因为变革的过程是如此的复杂和充满着如此之多的未知,以至于我们大家必须警惕,我们还要致力于调查和解决问题”。《变革的力量》在前言中就如此直接地道出了诸多教育改革的真相,它们主要对过去30年里各国教育改革中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尤其对教育变革的动力、变革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变革的内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许多观点都很大胆前卫,但又让人有一针见血的快意,非常具启发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国家都在尝试着在教育改革中对宏观的整体改革与微观的局部改革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并不断努力使每一项革新的措施和政策到位。从多数国家的实践结果来看,这些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说,由于各方的牵牵绊绊太多,许多变革都在轰轰烈烈开展之后无疾而终。而“当我们期待的结果与实施的现实相去甚远时,我们简直大失所望。

”(迈克尔·富兰语,见《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第6页)。因此,当前许多国家期待在一种结构基本上难以变革的情况下采取一个又一个改革措施,甚至是某些大的举措来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是不现实的,甚至只能给教师、家长、儿童带来更多的问题。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就此告诫我们:仅仅是对最近的革新或政策成败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了,而把按计划实施的变革从自然发生的变革中分离出来也不再被人们接受。在社会发展的这个阶段,任何重大的变化和损害都可能随时发生。

简单的说就是,变革的力量到了一个临界点,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大多数教育变革的深层动因和规律性的东西,以便使教育工作者真正成为变革的力量而不是变革的牺牲品。那么,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什么?答案让人吃惊,也耐人寻味。

那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教育系统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使之对待变革就像正常工作的一部分那样,使变革不是与最新的政策相关,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我们如何去理解“一种生活方式”的内涵呢?

书中一位教师朴实的话语其实就对之进行了极为形象地阐释:“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够走进教室使一个孩子的生活发生变化……这样,我活得就有意义了”。显然,使“变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主导思想在常人眼里无疑是有点胆大妄为、异想天开了,但迈克尔·富兰在书中却认真考察了这种变革所必需的要素,他觉得:

新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对待不可知的事物”。他的一个非常鲜明且有人情味的观点就是:教师是变革的主动力,但不能让教育工作者单独去完成任务,因为社会对他们的期待已经太多了。

因此,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所有机构及其相互关系上,而教育应该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努力解决预期目标与现实变化的矛盾时,要牢记以下八点基本启示:

启示1:你不能强迫自己决定什么是重要的(变化越复杂,你就越不能强迫它去做)

在制定政策、制定标准和监督其执行方面,胁迫是重要的。但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你不能强迫自己决定什么是重要的。因为对于变革的复杂目标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技能、创造性思维和参与。

你描述得越详细,目标和手段就越窄。有成效的变革就是个人与小组提高了开发技能和对新的解决办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强迫可以改变某些东西,但不能影响它的重要性。

启示二:改变是一个旅程,不是蓝图(改变是非线性的,充满不确定性,有时违背常识)

在变化复杂条件下变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命题,你不能强制规定什么是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知道什么将事关重大,直至你走上旅程。变革好比“一次有计划的旅程,和一伙叛变的水手在一只漏水的船上,驶进了没有海图的水域”。有效的教育改革就像有效的生活本身。这真是一次旅行。只要我们出发,就能到达目的地。

启示三:问题是我们的朋友(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但是好的一面是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也不能成功)

问题发生在做出任何重大改变的努力中,没有问题是很少尝试的迹象。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只有深入问题,我们才能想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问题是更深刻的变革和更高的满意度的途径。

有效率的组织机构“抓住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启示四:愿景和战略规划稍后形成(不成熟愿景和盲目规划)

远见来自行动而不是行动,而且总是暂时的。之所以形成愿景,是因为个人的愿景与共同的愿景溶合需要时间。集体愿景的形成是一个逐渐深化,“不断增强清晰度、热情、交流和责任的过程”。

共同愿景不可能是强制性的,但真正被团队所有成员所追求。它反映了个人的愿景。因此,在新的变革范式中,机构将不得不改变其对愿景和规划的惯常假设。

启示五: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必须有同样的力量(孤独和小群体思想没有单方面的解决办法)

有成效的教育变革尽管不屈从于小集团的思想,也是一个克服孤独的过程。在变革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个人主义“好的一面”。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对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最新的想法往往来自多样性和处于群体边缘的人。正确看待个人及其愿景是一个重视探索的机构不断更新的源泉。没有个人的学习,就没有制度的学习。

孤独感不好,群体控制力较差,而尊重的则相反:个人主义和同事关系。

启示六:集权和分权都不管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策略是必要的)

集权失之过分控制,分权错在走向无序。**和地方的单位都互相需要。从一种控制到另一种控制来回摆动,你就什么也做不成。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不同的双向关系,有相互的压力、支持和不断的协商。这是一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如果个人和团体不能控制这种反理论,他们将被变革的阻力所击败。

启示7:与更广阔的环境联系是很重要的(最好的组织从外部和内部学习)

教师要把道德目标与社会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为了取得成功,机构必须深入其所处的环境。既然变化如此复杂,不应指望学校独自承担责任。学习型组织知道它们的期望和环境中的紧张关系包含着未来发展的因素。

启示八:每个人都是变革的动力(变革太重要了,不能把变革只交给专家,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熟练掌握是最后的保障)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4】

2011年5月20日韩场镇学校:杨平

今年是我县教育内涵发展年。为此,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自强学习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就是:全体教师共读一本教育专著——肖川的《教育的力量》一书。

拿到这本书时,我不由自主地对封面细细打量:灰地黑字透着庄严与素雅,一株水墨荷花悠然盛开藏着一种韵味在其中。通过近两个月的认真细读、潜心思索,我心中的确升腾起一种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的社会赋予责任与使命。

良好的教育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肖川在他的著作中是这样描述的:“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而这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可以产生、需要努力、必须汇聚的强大力量。

品读《教育的力量》,我感觉是一种享受,是一场思想的洗礼,让我一次次回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教育魅力。他亲切的语言和兄弟般的热情激发了我的思考,开阔了我的视野。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会让人感觉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看。

我通过认真品读,感触很多……

阅读肖川的《教育的力量》,感悟最深的是《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列举了大量详细的资料,以反映现代社会一些人缺乏爱和对生活的践踏。文中所举的例子并不陌生,看看我们的周围,也时有这样的事发生。

(读后摘录如下)

在一些农村学校和城市的薄弱学校,比较严重地存在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校园暴力,至于取绰号、嘲笑、捉弄、孤立、歧视等校园软暴力就更为普遍地存在。不久前,我在报纸上看到福建南安一个刚上初中的女孩去世了。经尸检发现,是长期的伤害导致她脑出血而死的。

后来,调查发现,伤害她的是坐在她身后的男学生。她死前经常说她的头很痛。在长达四年多的时间里,她无数次地遭受到那位同学无故的朝向头部的打击,那是一种怎样惨烈的经历。

2006年5月21日那天,桂林一中年女子站在香江饭店第11层的窗台上欲跳楼,围观者簇拥在楼下看热闹。据当地**报道:围观者情绪高涨,像在看白戏,“有的人甚至说着风凉话,‘她肯定不会跳’,有人还拿着望远镜观察,更离谱的是一中年妇女居然手提着提着几只望远镜向围观者叫卖”。

这个卖望远镜的女人应该是中国最有商业头脑、最缺乏人文情怀的!

看到这里,我不仅想起了前不久班里发生的一件事:周一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9:00时,我刚要准备上课,忽然听见“哇哇”的呕吐声,只见班内一位小女孩吐了,顿时,课桌上、地上一片狼藉,难闻的气味一下子溢满了整个教室。

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周围的孩子都已经远离了“污地”。其他孩子见状,也都纷纷掩住了口鼻作厌恶状,还更有甚者在一旁哈哈大笑。见此情景,我连忙说:

谁去伙食团找些碳灰来?听到我的问话,竟没有一个孩子答应,于是,我就命令刚才大笑的孩子拿撮箕去伙食团找碳灰,等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回来了,可手中空空如也,一问才知,他又悄悄叫另外一个学生替他拿碳灰了,最后,两人不但没有找到碳灰,还把撮箕扔到学校伙食团了……没办法,于是,我只好另外一个学生拿撮箕去伙食团找碳灰,并把教室垃圾打扫干净,随后安顿好生病的学生,这时,已是9:15分,我**还有心思上课,转念一想,何不就此上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呢!

首先,我话锋一转,让孩子们对刚才的发生事情进行换位思考,假如刚才生病的是你,其他同学不但置之不理,还很厌恶,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们纷纷发言,通过讨论同学们不但意识到了刚才自己做的不对,还说出了今后遇到类似事情的处理办法,还主动提出要给生病的同学道歉!

在这件事的第二天,班里正好有些家长到学校来为孩子交校服钱,我把这件事的严重性和家长进行了交流和沟通:现在的孩子缺乏爱心,家长应有一定的责任,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人对孩子的娇生惯养,也由于部分家长教育的偏颇,使很多孩子无意中养成了骄横、自私、偏激、惟我独尊的性格,不懂得在生活上关心、尊重他人。不是孩子没有爱,而是父母忽视了创造孩子心灵的机会。

而问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这方面的行为!

反思这件事情,虽然是繁杂班级事务中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但放远将来,它却是阻碍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试想,如果我们不及时摆脱它,未来的社会将充满敌意、冷漠,没有温暖和爱。

这件事虽然牺牲了一节语文课,花费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我相信,处理这件事情的意义会远远超过上一节语文课的价值!我想这将是爱永远留在教室里的起点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5】

合肥市桂花园学校东区郭梅晶

前几日,区属各学校都接到了一篇题为《德国教育的力量》的文章。区里下文要求各校教师传看。在我参加工作的这八年中,以文件形式要求老师们看文章,这是第一次。

那么,接下来我就来谈谈对德国教育的一点粗鄙的认识吧,不足之处,望同仁不吝指教!

早些年,我对于德国的华德福教育的研究让我对德国的教育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接下来,我将对德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做一个客观的比较:

学校:规模大vs历史久

中国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提出“教育集团化”的概念。它最初是为高校办学而提出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也包括在内。学校一旦成为所谓名校之后想到的便是“做大、做强”。

一般来说,德国的学校规模不大,但你会发现其中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育人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育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多年的文化积淀,把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粗略地当作流水线上的产品,显然是不合适的。

课堂:教师主导vs学生主导

班级授课制让中国的课堂有先天的缺陷——老师讲、学生听。当然,这一问题在多年和多次的教育改革中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的课堂主角正在由老师向学生转变。

而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课堂上的学生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

升学:考试决定vs主观意愿

德国的小学才四岁。小学毕业后,10岁的孩子一生中第一次不得不选择是去学校准备上大学还是去职业教育。这个决定通常是父母征求孩子的意见后作出的。教师不会强迫孩子作出选择,而是会根据孩子的学习和表现给予指导。选择之后,孩子们的下一步教育将完全不同:

花大量时间学习书本知识,或一半时间学习知识,其余时间和精力在工厂观察和实践。当然,学生的第一选择并不是完全不变的。如果学生在课程进行到一半时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生了变化,他可以改变上大学或进工厂的初衷。而我们的孩子的人生就是在一次次的考试中被决定的。

当然,我们也在努力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从单一的分数到能够反映综合素质的水平,以改变我国教育的现状。

其实,德国包括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在以人为本这一点上做的明显比国内好。然而,我并没有对中国的教育失去信心。单说华德福教也是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才走到今天这一个程度。

我们的素质教育才提出30多年。于国外教育提制相比,还太年轻。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进行几项重大改革,包括认识上和形式上的变革。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把在改革中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成为合格的一线教育工作者。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6】

对像我这种从来没有执教经验的小白来说,卢安克先生的《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很容易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卢安克先生作为一名地道的老外,却能在中国待那么久,并对中国的乡村儿童、乡村教育有很深刻的了解,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到的教育方式,这些都不禁让我对这个人产生了敬仰之情。

“真正的农村教育研究不可能是在办公桌上计划的,而只能是通过自己在农村的生活,通过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学生来发生的。”

没错,真正的农村教育绝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我们扎根农村,与那些需要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经历他们经历的,体会他们体会的,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慢慢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山区的孩子往往是孤僻、害羞的,他们通常比较排斥外来人进入他们的生活,这时候就要十分注重处理问题的方法,因为往往一点小事就可能对他们产生不小的影响,卢安克的书中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方法。

印象最深的一篇,也是我感觉对我们意义最大的一篇,要数作为教师与志愿者里的一篇“作为志愿者”。我们去帮助那些身处大山的孩子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的目光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敢肯定的是,我们能做的是微乎其微的,我们只不过是派对上的惊喜,夜晚划过的流星,自然远远不及那些身处山区的乡村教师。他们扎根于此,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使得孩子对他们产生了信任,而这些信任正是他们教育工作的最好帮手。

栾先生喜欢用一些有趣的活动与孩子们交流。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像书中提到的《三个世界》、《和平剑》、《在乎》、《梦别》等等,中间的过程对孩子们的意义是很大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尝试一下。

每个想在山区教书的志愿者都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想体验支教生活,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加上几笔;有的可能只是玩玩;而我认为大多数人都应该有梦想。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或山区,他们想传达给孩子的是一种信念、一种希望。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7】

许多后进生令老师和家长头痛,面对这些“另类学生”,教师很少能静下心来和学生沟通,更想不到用宽容的臂膀去拥抱和抚慰学生,那是因为我们忽视了“拥抱的力量”。拥抱是人类性格、智力发展的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拥抱的孩子会很好地发展个性和智力。拥抱也是人类情感发展的需要。

拥抱的力量是无穷。每当老师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这是最重要的。有时老师其实不用讲什么大道理,也不用**为什么哭,只需要给予孩子一个简单的拥抱,就能抚慰他幼小的心灵,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拥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需求。西方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是饥饿的。当孩子被拥抱时,他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很强。这是人类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个是长期不被别人拥抱的人,他的心灵和情感都是孤独的,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恋物癖”的症状,形成敏感退缩、脆弱的人格特征;哟个长期不去拥抱别人的人,他的心灵和情感则是冷漠的,甚至是枯竭的。

当学生犯错时,如果我们给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宽容,学生会觉得我们是最亲近的人。为了不让最亲近的人伤心,他们会有意识地改变自己,以获得肯定和认可。当后进生对未来感到失望时,我们会给他们更多的拥抱和安慰。这样,后进生会感到温暖和感激,并积极敞开心扉。只要热情的张开双臂,才能淡化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只有积聚教育中“拥抱”的力量,才能激发学生求真求善的上进心。

记住,当学生犯错时,不要吝惜宽容的拥抱。当学生输了,不要吝啬安慰拥抱。请记住,融开了满河冰冻的是温柔的春风,拂遍地枯萎的是无声的春雨,解却了心中愁绪的是善意的微笑。凡是鼓励做不到的事情,批评斥责往往更做不到。

让我们用拥抱的力量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阴影,用拥抱来鼓舞他们,让他们永不放弃。给孩子一个拥抱,用身体抚摸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力量!感受你的爱!

你的爱和拥抱会给你的孩子巨大的信心和力量。相信孩子们会从老师的微笑和拥抱中得到爱的信息,让孩子们的微来生活更加精彩,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拥抱的力量!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8】

读了肖川《教育的力量》中的《教师的五项修炼》一文,我思想转变了,行动转变了。这让我意识到,这五个方面的培养对教师来说确实非常重要,需要妥善处理。

教师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文中提到,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教师的五项修炼》中,提出了构筑教师魅力的“五项修炼”,就是教师要加强在仪态、表情、口语表达、着装、眼神等方面的修炼。我想通过这些方面,也可以直接反映一个人的气质。

教师的心理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状态。穿着充满阳光的衣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青春的气息。课堂中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学生耳濡目染,师生共同创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大家乐此不彼。

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是教师素养的一个方面。“表情从容、镇定,能控制冲动,使满意持久,这是表情修炼的应有之义;即使遭受冤屈,仍然保持微笑,这就是修养,就是境界。”文中的这些话让我感触颇深。

在平时的工作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表现。往往很多是让人觉得麻烦,闹心,甚至窝火,有时真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上课不认真、吵闹、打架、作业字迹不清、作业不完、不改等等,那么多事情,让人措手不及。

如何面对学生,如何处理事情,对我来说,真的是个问题。当着学生的面发火,首先不说效果如何,单单看到坐在下面,学生一双双充满无辜眼神的眼睛望着你,就觉得自己有些“残忍”——怎么忍下心对着这群娃娃们大吼呢。然而,即使我强调,提醒,同样的错误

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是会犯。如果他们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我怎么能微笑着和学生说话呢?基本上我不会生对方的气。有时想起来,学生还年轻,很多事情还不清楚情况,或者慢慢教育,也许严格宽松的教育效果比每次严厉的批评要好得多。

让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让我们的形象越来越完美!只有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才能安心工作。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9】

闲暇之余,拜读了肖川老师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教育的力量》是肖川老师的一本随笔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随笔就在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但我却要说,他的随笔折射着一种灵性,时刻有灵感的火花在闪烁;他会让你头脑中那些深藏已久的言语一下子迸出来;"他的随笔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或似淡雅的香茗,或胜陈年的烈酒"。的确,读肖川老师的随笔是一种享受,一种教育的享受。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像是与老朋友娓娓交谈,那么亲近、真切、理解,因为有了朋友的理解,工作中的辛苦与劳累感觉是那么值得,幸福感与成就感就会萦绕心头,努力学习、追求上进自然也成为我的一种愿望。

他在《想、思考、研究》一文中写道:"遇到问题现在很多的人只会想一想,发表一点意见和个人看法,而不会思考。所以,那些意见和看法,往往经不起推敲,显得肤浅,甚至似是而非。"

作为教师的我们,深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做法仍是肤浅。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想",更要发展学生的思考策略和研究探索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发表意见,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研究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高品质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只是"想想"而已,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所以不能驾驭课堂,更不能做到游刃有余,从而造成课堂效果不满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才能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师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向学之心,即使再高明的专家,恐怕也不能对其起到引领的作用,"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自我反思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有理论支撑的,高度自觉的对自己实践的回顾与审思——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基础,自我反思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至于同伴互助,是一种相互切磋、相互勉励和真诚分享。

作为教师,教育探索并不一定要有研究课题,如果你真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更好地胜任你的工作,为了更好的成长,而不是因为外在功利的诱惑,那么,只要你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可进行。它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对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去发现,只需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

这本书其中一篇还讲到"微笑是一种力量"。肖川老师说"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精灵,它产生于刹那之间,却可以定格成为永恒。它不会因为你富甲一方而需要他,也不会因为你一贫如洗而不能拥有它。它如夏花灿烂,如春风温暖,它是清冽的甘泉,是心灵的阳光。它,就是微笑。确实,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沟通彼此的心灵,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能受人心情舒畅,振奋精神。"

有那么一件事曾深深地触动过我的心灵。有一天,我刚进教室,看到一个生病请假的孩子来上学,当时随口问他:今天来上学了?可是我发觉坐在前排的一个女孩却看着我,并笑着说:许老师,你笑了。尽管,我对她笑笑后继续上课,但是,此后我一直都在想着这句话,也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有一个女孩,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她自己和老师好像都不对她抱有希望。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孩子的成绩慢慢好了,还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毕业了。走的时候,她走到自己的老师面前,对老师说:老师,谢谢你的两次微笑。老师当时莫名其妙,什么两次微笑?女孩说,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你对我笑了两次,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才对自己有了信心。这个老师仔细回忆了一下,想起来了,那天确实笑了两次,一次是看到自己的女朋友从教室门口走过,于是,笑了,还有一次是看到校长站在办公室门口,为了给校长好的印象,对女孩笑了,可是就是这两次微笑,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信心。想起那个故事,再想想我的学生那节课的表现,我真正地感悟到了微笑的力量。这也是因此在期末的总结上,说起下个学期的改进目标时,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营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氛围,希望让学生看到的是老师开心和微笑的面容。我想,尽管以前对学生因为期待而产生的急躁是因为对学生的关心,可是,以一种快乐的心情上每一节课应该更能让学生找到自信和学习的乐趣,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会希望看到一个面带愁容、怒容的老师。正如肖川老师说的,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当您离开教室的时候,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人们常说:读好书,好比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可以说,读完肖川《教育的力量》,我如醍醐灌顶,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一直缠绕心中挥之不去的雾霾已然无影无踪。这本书让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有思想的好老师,运用教师的智慧去启发和引导孩子,让他们永远充满希望和自信。在对待孩子们的时候,我们教师要有超强的责任心与耐心,认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引领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引领学生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的心灵荡漾在博大、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之中。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10】

不经意间,时光的脚步步履匆匆,它伴随着我一路走来,转眼间使我从一名教育行业的新兵,步入有所业绩的“老”教师的行列,也使我悄然走进教育工作的高原期。但值得庆幸的是,我有幸成为中山区名师培养工作室的一名成员,于是我经常有机会与专家对话,向更多优秀的同行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与书籍交朋友,开始理性思考,重新踏上了职业成长的幸福之路。

近日我拜读了北师大教授肖川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是肖川教授的教育**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是这部教育随笔集的主线和灵魂。

作为一名教育家,肖川教授的写作不仅充满了理性智慧,而且充满了优雅温馨的浪漫情怀。我留恋往返在其中的字里行间,一次次回味蕴藏其中的教育魅力,引发我对教育产生了许多思考,其中,“良好的教育”是我思考的一个重点。

肖川教授说:“在我所能想到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们拥有渊博的知识、清晰的智力、开阔的胸怀、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教育。

”一直以来,我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的学校、社会也都试图在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肖川教授说:“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教师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教育实施者,但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所实施的教育都是“良好的教育”。我认为,要使自己实施的教育真正成为“良好的教育”,并不是一件易事,至少要从以下二个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

一、是充分认识实施“良好的教育”的重要意义

实施“良好的教育”的意义何在?肖川教授做了回答:“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而一个有希望、有力量、有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简单地说,“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一个人拥有力量,从而使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并能建设美好的社会。只有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有希望成为“良好的教育”的实践者。

二、是为实施“良好的教育”创造条件

肖川教授对“良好的教育”的描述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然而要将它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就个人而言,我们首先要做和能够做的就是主观上创造条件。

我认为,要实施“良好的教育”,从主观上要创造很多条件,但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如果把教育理解为,教育者向被教育者传授知识的过程,那么“良好的教育”恐怕永远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教育究竟是什么?肖川教授对这一点作了深刻的解释。他说:

“教育是社会的价值引导与个体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学生的各种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都应是在“社会的价值引导”通过“个体的自主建构”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靠什么灌输给他的。这就是说,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造就自主发展的人——使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养德、自主学习、自主健体和自主管理,使自己成为全面、和谐、有个性发展的人。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教育只有造就自主发展的人,才是“良好的教育”。

肖川教授说:“读书与思考是我们变得有思想的不二法门。”“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

我想,如果自己在工作中读书再多一些,思考再多一些,行动再多一些,那么自己实施的教育就可能真正成为“良好的教育”。

《教育的力量》的读后感【篇11】

20xx年9月4日,我院组织干部职工**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学片《力量》。片中大量运用历史文献资料,全景展现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教学场景和内容;通过沂蒙革命亲历者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的拥军模范事迹,折射出沂蒙山抗日根据地浓厚的群众基础,沂蒙人民倾其所有的奉献真正体现了革命根据地的军民鱼水情,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

在红色沂蒙,有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当前,这场革命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正成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源泉。

沂蒙山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这里被誉为两战圣地和红色沂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为反对外国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抗日战争期间沂蒙山涌现出了许多拥军模范,有着“沂蒙母亲”称号的红嫂王换于的事迹,令许多革命老前辈每每回忆都唏嘘不已、热泪盈眶,抗战最艰苦的年代里“沂蒙红嫂” 王换于一家掩护首长和战士、保护党的绝密文件、收养八路军后代几十人,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中,为支援孟良崮战役艾山乡妇救会长李桂芳带领东波池村32 名妇女,5 个小时内架设起一座浮桥,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人板,在冰冷的汶河内用自己的身躯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为解放军顺利过河夺取最后胜利赢得了时间,她们没有豪言壮语,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只知道时间就是胜利,刺骨的河水没有挡住她们的革命意志,对革命胜利的向往和对新生活的渴望激励着这些柔弱的妇女坚强的担起了重担。

还有给战士喂乳汁的明德英,谁第一个参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被誉为中国抗战第一村的渊子崖抗日自卫战以及许许多多拥军支前的先进事迹,让沂蒙山人民的革命精神永远传颂在九州大地上。***将军曾不止一次地激动地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胜利是根据地人民,特别是沂蒙山区人民用谷子和担架带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沂蒙老姐妹的善良。

陈毅元帅也感叹老区人民把最后一块布当军鞋,把最后一口饭当军粮,把最后一个儿子当战场。这种奉献精神是人民战争的光辉反映。

同样,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带给沂蒙群众的是崭新的面貌和作风,他们天亮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老百姓院子打扫干净,要把老百姓家里的水缸挑满水,这种密切的军民关系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传统做法,被叫做满缸运动。巍巍沂蒙山、清清沂河水,沂蒙山养育了淳朴坚韧、热情乐观、重情重义的沂蒙人,他们在战争中几乎倾尽所有送郎参军上战场,为支援前线筹集粮草,为革命事业奉献了一切,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他们的最无私的奉献和极其巨大的牺牲精神。今天,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必须始终把学习的本质扎根在群众中,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思想。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历来是我们党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取得最终胜利的无价之宝,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能否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党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中作用的认识和支持。只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真正成为群众利益的代表和领导者。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只有联系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知道群众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发挥市政公用在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只有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群众,才能更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环境卫生研究者要站在群众路线实施的最前沿,关注基层群众。党的群众路线精神要深入人心,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观念,立足本职工作。

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政治上代表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为群众工作。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首先,要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有关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融入中国共产党的部署,以高度的思想觉悟和行动觉悟,全面做好教育实践工作。

第二,从事环境卫生研究,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光荣使命,站在党的立场上观察事物、规范言行。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始终把人民的要求放在首位;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注重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权益。

另外,要结合自身实际,努力体现出科研特色,自始至终把群众路线贯穿于科研工作实践,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又好又快完成好“打造最干净城市”等各项民生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党政决策服务。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一手抓活动,一手抓科研,以活动促科研。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