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中国思想史论读后感

中国思想史论读后感

时间:2024-03-27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中国思想史论读后感汇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中国思想史论读后感”的各种信息,希望您能喜欢本文也请将其珍藏。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得到启迪,在看过作者写的作品后,难免对某些事产生新的想法。 读后感的真正价值在于作者是否抓住了重点。

中国思想史论读后感【篇1】

李泽厚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是一本好书,它在书架上闲置了好几年,终于被我系统精读了一遍。此书以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作为基本线索,论理而有激情和文采,以罕见的中西学识透析了中国的文化心理结构,最后得出西体中用之结论。它毫不避讳地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毛泽东、意识形态、__、大陆文艺等,有很多创新性的独到见解,而且不乏反思和批判。

比如,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里并不缺乏理性,但这种理性是实用理性,就是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乐观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并且,他认为,由于有一个长久的传统小生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其上的意识形态,由于实用理性的系统论结构又善于化外物为自己,中体西用便确乎具有极为强大的现实保守力量,它甚至可以把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也同化掉。

他比较了胡适、陈独秀、鲁迅,三者中对鲁迅给予了最高评价,认为鲁迅把具有具体现实内容的对社会罪恶愤怒的抗议,与具有超越社会的形上人生孤独感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尼采和中国传统精神的奇异的融合。这是人的主体性的超人式的昂扬,这也就是艺术所呈现的巨大的心理本体。

思想史不同于哲学史,除了叙述主要哲学思想的演进,还将注意力放到了历史演进、文化认同以及社会思潮,切近现实世界和个人的内心世界,能有效地整合一个人各方面的知识与情绪,激发一些本来不相关的理论知识之间、理论知识与现实认知之间、理性认识与主观情感之间的融汇碰撞对接。接下来,我准备读一读西方的思想史著作。

中国思想史论读后感【篇2】

重读传统文化

姓名学院

班级学号

摘要有幸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觉得政治化因素颇多,略微遗憾,然毕竟是一个时代思想的进步,令人稍有感触,不失为一本好书。

关键字中西文化儒家思想时代的变更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研究和比较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哲学史上的许多问题。在一本木书和一部新作中,两本书脱颖而出,影响深远。这就是李泽厚同志的两本论著: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和《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先生的思想史论三部曲。有幸拜读了他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感受颇多,故而以此为题,写下少许感受。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从写作时间上,其实是迟于另外两部史论的,但因为是最后出,大概是思想更加广面,所以更能体现出李泽厚先生对于古代思想的看法。

这部书中涵盖中国思想史中的孔孟、墨子、孙老韩、荀易庸、庄禅、董黄、理学、经世以及总结中国智慧共九篇文章,按照李泽厚先生自己的话说,是以儒家作为主要线索进行写作的。然而,仔细阅读他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他是通过民俗学和历史的双重手段来解构古典传统的。例如,儒家礼教传统与巫术史传统是相联系的,礼教本身就是宗教仪式的产物。

——“周礼”是什么?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超出学术研究的范围。

但是,他将孔子学说理解为孔子用“仁”来解释“礼”,从将外在制度化的礼法内在心理化了,从而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然而,这一结论仍然是文献综述的结果,事实上,并没有太多证据证明他的观点。通过对社会化的考察,对儒家学说和孔子学说进行评价,是马克思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李泽厚研究孔子时,也是阶级和历史发展研究的结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者,而不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者。

多少想要了解一点李泽厚先生的故事,查询了些资料,才发现,八十年代的时候,每位大学生的枕头下都放着一本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1986年报纸上的一则消息,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李泽厚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据说李泽厚一开始是著名的右派。为此,我只能说他比当时的学者更客观,但他并没有真正超越时代的影响。

除了对孔子的重新评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理学和经学的评价。

在理学研究之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对于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的评议,认为牟先生出于门户之见,而将朱子定义为别子为宗,从而将研究引入歧途。此外,他还批评了刘宗周的道德宗教,这显然是对牟宗三高度赞扬刘宗周的回应。

而经世之学一章中,他虽然谈的是明清以来走入实学的道路,但是我却感觉到他只是认为经世之学不过是经史之学的别名,也就是说从思辨研究解脱出来走向经学和史学就是经世之学了。但我们知道,到了清末,经世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他所谓的经典精神还存在吗?对此,李先生似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最后一章,李泽厚先生总结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心得,认为对它们进行自觉意识,科学地**它们,了解它们在适应现代生活的长处和弱点、要肯定和否定的方面或因素,总之既要发展又改进我们民族的智慧,我以为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先生来说,传统研究的价值就在于为现代化所用,其实本质上与新儒家的创造性的转化或者现代性的诠释并无二致。这本书想谈的是与当时青年大学生的两种不同观点有关的。一种观点要求彻底打破传统,完全引进西方文化改造民族;另一种则希望在打破中保存和继承。

前者认为后者客观上会阻碍现代化进程;后者认为我们也应该看到后现代化,关注高度现代化的欧美社会所面临的精神问题。

通过对这些大学生指出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传统不仅是现代化的负担,更是现代化的服务。也许,这才是这部书所要达到的目的。快三十年了,他这部书的目标达到了吗?

青年人真的有改变吗?

通过《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来理解古代思想世界,不得不说启蒙有功,但毕竟能感觉到李泽厚先生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产物,不要说没有背离政治教科书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与马列教育的政治文化是一脉相传的。不过,想到八十年代是刚刚从政治狂热解放的时代,能够从政治大字报转变成为研究型的文字就已经非常可贵了,就不要说他能如何超越整个时代的影响了。

中国思想史论读后感【篇3】

求学时代,对西方“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思想观点叹为观止,一度沉迷其中对其代表人物的观点津津乐道;冷静下来,走近中国古代哲学,浅读经典,更敬畏我的心。正所谓“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思想大家均是修身养性,胸怀天下,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旨在国家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从曹参在《大学》里提出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内圣而外王”,到清代顾炎武《日之录·俭约》“夫唯君子之能以身率物者如此,是以居官而化一方,在朝廷而化天下”,再到现如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均体现了道德操守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正所谓思想道德建设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公职人员个人道德修养、人格养成对公权力的行使有着直接的影响,更应当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修身”实现人格的完善,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规则意识,进而达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1、 认识事物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古人追求知识的重点是探索事物的原理,理解真理,这示我们有一颗寻求知识和进步的心。作为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的人员,格物致知首先要认识权力,明晰权力的**,铭记权力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广雅·释器》中“锤,谓之权”,孟子言“权,然后知轻重”即权具有衡量审度之意;管子言“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诸侯”,即权是一种制约别人的能力。因此,权力是一种影响、支配和强迫。《吕氏初秋·恃君篇》中记载“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肌肤不足以畏暑,然且载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不能害,不能先萌其备,而以群居之者耶。

利之出于群也,君遂生焉”,即人为了更好的生存及发展将权力授予了国家,故权力**于人民,需为人民服务。

人不是圣人,公职人员也不例外。权力在维护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的同时,受制于行使权力的人员道德与认知的局限,会产生扩张性、侵益性、腐蚀性等负面效应。清朝历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通过总结历代贿赂现象得出了结论“贿随权集”,行贿总是围绕权力进行。

这就要求公职人员严格控制权力边界,守住成为合格公务员的道德底线。

二、诚意正心,以慎独约束言行

“诚意”指意念诚实,不欺人,亦不自欺;“正心”指祛除各种不安情绪,公正诚明,保持内心的淡泊坦然。我们应该树立规则意识,以限制我们的言行。

程端蒙在《性理学训·学力》中提出“幽隐细微,必慎其几,是曰慎独”。古人追求的慎独,是官吏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幽暗之中、细微之处,依然谨慎戒惕,坚守道德准则,以圣贤及君主的品格要求自我,防止背理弃义行为的发生。

公职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规则意识。即自觉尊重、遵守、学习和运用法律,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言行;让法律成为你自己的内在信仰,自觉维**律的权威。这些规则不仅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党纪政纪,还包括行业行为准则。

3,努力为人民服务,尊重公职人员的道德操守

古代官箴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述了“为官之道”以及对**品德和行为准则的要求。商代伊尹在《咸有一德》文中指出“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强调官吏应做到德、善、贤、和。《云梦秦简·

为吏之道》中记载了官吏的“五善五失”:“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庸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失,一曰见民倨傲,二曰不安其朝,三曰居官善取,四曰受命不偻,五曰安家室忘官府”,对忠诚、清廉、谨慎、善行、谦逊、勤政提出了要求。宋代吕本《官箴》中指出“清、慎、勤,乃居官之真修”,即为官要做到清廉、谨慎、勤政。

勤勉是公职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办事,廉洁为民是官的基础。宋代真德秀在《西山训政》中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则为士者不可以不勤。况为命吏,所受者朝廷之爵位,所享者下民之脂膏,一或不勤,则职业隳驰”。

最近火爆荧幕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在“仕途不顺”时选择了“无私无畏”,既不屑于贪腐,也不屑于作为,走在了“在其位,谋其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官一任、富甲一方”的对立面。面对此类“胸怀宇宙”的干部,市委书记明确指出懒政也是一种腐败,对这种严重损害人民利益,损害党和**形象的干部同样要问责追责。勤政为民,这就要求从人民利益出发,要求**了解人民的得失,要求人民的方向,要求计划和人民知定好的政策,始终忧民、保民、富民。

西方思想家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思考,越是对此充满敬仰,那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职人员应当通过道德自律、人格养成履职尽责,进而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中国思想史论读后感【篇4】

李泽厚的历史触觉是敏锐的,但他受困于wg时期的经历,不能意识到启蒙和革命结构上的同一性,更认识不到启蒙和革命实质上在历史当中出现的辩证关系 --- 没有摧毁封建制度社会基础的革命,就不会有全民卷进工业社会的真正的启蒙时代,革命恰恰让封建地主的启蒙最终扩大为全民的启蒙。从这个角度讲,中国革命的农民性和最终一个所谓封建性国家的重构(事实上比起封建,更恰当的形容词是利维坦),就是实际上毁灭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主体 --- 五四青年投身农村、适应农村,最终鼓动了被剥削农民底层的(物理塑造成的)心理,从而毁灭了封建的物理。所以李泽厚指望城市启蒙文明对农村的规训以实现启蒙,是本末倒置的,因为恰恰是中国的农民性导致了(在八十年代时刻的)未来全民的启蒙实现的可能性。

也是在这种心境下,李泽厚才在提出西体中用这一十分精妙的概念之后,又将之解释为庸俗的折中调和主义。他在八十年代面对的是整个西体(工业社会的文化)即将在全社会建立起来的时刻,也认识到这种西体恰恰在沿着一条独立的路径前进,也就是所谓中用。但他被困在八十年代那一套全盘西化对抗tg专制这一二元对立的范式里,从而最终只能提出庸俗的折中方案,并冠以西体中用之名,顺便也将这个概念庸俗化了。然而中国革命本身就是一个李泽厚意义上西体中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等来自西方工业社会的理论进入乡土中国后,变异的成果(中用)最终摧毁了中国的封建结构,才建立了八十年代以后所谓西体真正形成的根基,这是李泽厚所意识不到或者情有可原地不愿意识到的。

fr134.cOM拓展阅读

让思想冲破牢笼读后感精选4篇


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使整个人变得更加聪颖智慧,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心里也会有不一样的感想。在阅读时我们脑海里的思绪可以记录在读后感里,如何防止自己将作品读后感写成流水账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让思想冲破牢笼读后感”,希望您能在我们网页上阅读到有趣实用的内容!

让思想冲破牢笼读后感【篇1】

认真读了院领导推荐的《让思想冲破牢笼》收获得多,书中通过大量的事例生动地讲了如何创新。首先,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了阻碍创新的因素。创新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下面是读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一、要有超越性的思维,有勇气抛弃自我

作者在讲课时做了一个试验,他在讲台前的一块空地上摆了几个水杯,让学员看清楚位置,然后蒙上他的眼睛让他绕过障碍物到对面。当学员被蒙上眼睛后,作者让其他学员迅速撤掉了水杯,而被蒙住眼睛的学员并不知道,在通过原来有水杯的位置时,蹑手蹑脚、动作搞怪地绕了过去,引起了哄堂大笑。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思维本质是惰性和惰性的,并且经常与生活的知识和经验一起工作。

这种惯性思维、惰性思维就是“无阻挡障碍”。要越过“无阻挡障碍”就要有超越性的思维,要有勇气抛弃自我。

几年前,当大家已经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时,院党委高**远瞩,提出了以项目教学,单元设计为教学方法,以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为总目标的教学改革。现在看我们学院这三年来的发展过程,从小到大,从走出去向人家学习到现在企业找上门来找我们合作交流,学院拥有了全新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现在学院的发展就是这样,这与我们学院领导的超然思维和自我精神的抛弃是分不开的。

2、 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其富集效应。

优势富集效应是作者提出的一种新理论。即某人在某一个起点凸显后,越来越多的机会就会聚集到他身上。面对同样的条件,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水平,你能想到,别人能想到。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要发挥自身优势,发挥优势富集效应。要关键节点、关键时间内做出贡出成绩,运用最低成本,从起点超越,这样就能能产生优势富集效应,得到更多的机会。

我们学院目前已经在起点上超越了其它同类院校,学院人都能有超越性的思维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学院今后会产生优势富集效应,为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

让思想冲破牢笼读后感【篇2】

电子商务系刘丹

今夏有幸拜读了王健教授的《让思想冲破牢笼》一书,王建教授是同济大学广告系主任,创新思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我国著名的创新思维研究者和传播者。

书中引用大量关于创新成功的故事,使我懂得了:这些成功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和变化,和挑战相联系的,相共存的。在这些挑战中,在这些变化中,认为自己成功的人总是扮演先行者、试验者和先锋的角色。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探索未知领域,超越历史。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创新和成功伴随着变革。如果我们想成功,我们必须有创新的思维!

想到我院进行的“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教学改革,就是一种创新,院领导**远瞩,根据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形式创新我院教学方法,让老师到实际工作岗位中进行岗位标准调查,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能力,进行讨论,最后制定出专业课程到底应该如何开展,这是一次伟大的创举,打破了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思维牢笼,我认识到这一点后,认真的思索: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面临学院的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能够更快速的适应并赶上改革的要求,如何将改革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际调查,我认为,应该主动到学生工作的企业去,了解学生实际工作情况,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种类来分析我专业的学生在不同企业中类似岗位到底需要什么能力和技术,再反思一下自己,哪些知识、能力或经验还有所欠缺,如果有所不足,就应该主动找到相关企业的相关岗位进行实习,而且一定要认真的实习,在学习岗位知识的同时要思索如何将这些经验、技能或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教给学生,这也是为我们进行的单元设计、项目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都说创新是困难的。其实,这是一种创新。我认为伟大的创新应该从一些小的方面和我们周围开始。当然,创新的前提是责任感。如果没有责任感,如何创新。只要我们大家能够埋头于本职工作,钻到企业岗位中去,将我们学到的知识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传授给学生,就一定能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

每个勇于创新的人都应该能够把创新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我们要明确,我们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生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与良好的愿景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坚信,今天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让思想冲破牢笼读后感【篇3】

注重细节积极培养创新思维

王健的《让思想冲破牢笼》是一本有思想深度而不失幽默诙谐的好书, 此书从思维方式、经济背景、文化根源等多个方面对创新思维进行了深度剖析,揭示了隐藏在传统经验下的思维定型,指出了各种习惯性做法背后的文化差异。这本书例举了许多关于创新成功的故事。书中的许多细节让我一目了然,尤其是对细节的把握和理解在培养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经过仔细审视,其实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部分创新都来自于对细节的把握和理解。那些有很强创新思维的同志,在某些方面只能比老百姓更注重细节。如书中所述,上海的一个女孩在刹车的创新上创造了60亿财富,日本人用酒店里的小牙刷等做了大文章,都来自细微处的创新,而细微处的创新来自于对细节的关注。正如在集团生产系统之中,对细节的把握催生了很多巧妙的构想,进而形成了多项工艺技术创新,“三小”展室中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此。

管理也是如此。琐碎的事情会得到意想不道的结果,解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上面提到的创新,在于我们是否有发现的意图,是否能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运用到工作中去,让小细节产生大收获!

我们必须承认,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让思想冲破牢笼》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平淡无奇的真理:从平凡到优秀,只需要在工作上用心一点,对细节再关注一点。能否用心,如何用心,就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

而对于如何用心,如何关注细节,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是专注工作。一个不能把心思用到工作上的人,永远只是个落后的人,以我对“用心”粗浅的思考,就是要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创造。我曾经把“如果同志”这个非常有感触的现象用在《每日信息专报》上,“如果同志”就是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不找自身原因,总是为自己找一个或者几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每个人内心生出总有做“如果同志”的惰性,反观自身,联系实际,就是尽最大努力让自己达到“能干”,进而成为“会干”的德才兼备的人。秘书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有普通的工作。它既不漂亮也不舒服。但我知道,这个岗位平凡,责任重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工作,确保自己这一小环节在关键时刻不是短板。

二是专注细节。要让注重细节成为习惯。《每日信息专报》使用过这么一句话:

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持之以恒、转变观念、一点一滴起步、自制力、追求完美是养成习惯、收获命运的五个必要环节。

在事业上,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在创新过程中也是正确的。秘书工作想要创新,做事之前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是不是一个能够突破固有模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人?日常的工作习惯使我们不愿去创新,前辈总结的经验也让我们不敢去创新,所以,尽管我们关注细节了,但如果仍然一味的照搬硬套,那么这种经验和习惯必将在一定的时刻成为了我们的障碍。就像我们一直常讲的,“形式服从内容”,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经验可循,这就间接证明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在进行着创新,因此,只有关注工作、注重细节,才能在执行时有正确的创新,在总结时有所进步,积极地迎接不断的变化与挑战,久而久之,才能锻炼出正确的创新思维。

让思想冲破牢笼读后感【篇4】

让思想冲破牢笼》读后感——知识不等于智慧

教学科研部王慈

今天接到紧急通知:学习《让思想冲破牢笼》这本书,并要求写读后感。

《让思想冲破牢笼》这本书的作者是同济大学的王健教授,这本书是他给全国各大企业管理层讲课的几场报告会的实录整理的。粗略翻阅之后,深深被书中大量引用的事例论证所吸引,经过仔细阅读,真是觉得如获至宝,特别让我感慨的是,这本书中的好多话都好像在说我自己,让人读后有大彻大悟之感!这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创新的必要性。

今天,创新决定生存,创新思维是超越的最低成本方式。接下来,我会写下最深的感受,希望能发展智慧,增长智慧:

知识经济时代是相对于工业革命时期而言的,那时知识是非常需要的。“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说出来的,他说的时候是1605年,距离现在已经有半个世纪了,那个时候的知识就是力量,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现在呢?

现在应该换成“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为什么?因为知识和智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也曾多次被名叫“智慧人生讲堂”的论题所感动。

什么叫知识?同济大学王健教授认为,知识识相对于智慧而言的一种死的工作,是完成时态的工作,是过去时态的工作。什么是智慧?智慧是活劳动,是现在进行时态的劳动。

其实佛教对时态这个概念或许会解释为:是‘当下的’,智慧是‘当下的’劳动,并提倡要‘活在当下’。人的生命是由无数的‘当下’组成。

如果我们都能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把每一个‘当下’过好、发挥好、管理好,人的一生将是成功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此外,知识可以被复制、学习、转移和模仿,但智慧的本质需要我们的创新。智慧是不可模仿,也不可复制,是‘当下’的。时间、地点、气候、人物等诸多条件(缘)都是‘当下’的,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缘)发生了变化,就不是‘当下’的了。

至于智慧应该如何去解释?由于自己知识浅陋,更没有智慧,所以只是有所意会而无法圆满言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智慧是为人处世的方便善巧,是一种创意吧?,这种方便善巧或者创意,要随顺自然,随顺众生,随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不能改变自然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只能顺应。现在是冬天。我们不能抱怨冬天的寒冷和寒冷。我们只能适应它——多穿暖和的衣服,多做室内活动,多采取保护措施来适应冬天。

另外,自己已经年过50有1,是不能再与自己30、40岁的时候比的,年龄不饶人啊!

我希望我能发展智慧,增加智慧,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有用的人,做有益于公众的事,努力实践,过上聪明的生活。

寻路中国读后感通用


这是一篇关于“寻路中国读后感”的探讨文章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我们常常阅读优秀书籍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总有一些让自己深有感触的故事情节。 读后感要准确地传达出书的意图和深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寻路中国读后感 篇1

《寻路中国》读后感:

何伟在书中分三个阶段写中国。分别是“城墙”、“村庄”和“工厂”。其中,“城墙”是作者沿着长城自驾游的时候的所见所感。

“村庄”是作者在北京附近的一所小村庄中租了一间房子后与村民的交往。“工厂”则着重描写了在浙江一个经济开发区中的一个工厂的起起落落。

何伟的书读起来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他是外国人,看待中国时总是下意识地与美国比较,这样,他笔下的人物就更能反映中国人所特有的特质。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所描述的人物都是小人物,这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

他对这些人有一种尊重,总是怀着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的心态。

说起来,书中有许多令人熟悉的东西。每当看到这样的地方时,不禁会心一笑。那些温暖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常常忽略它们。

他的书有一种魔力,能让你回到那个场景,让你想起那个时候的幸福。

我印象最深的是何伟在农村里租房子时遇到了一个小孩子,他在上一年级,放了假之后,学校总是会发一个小册子,上面显示了成绩,老师、同学对你的评价和你自己的自我评价等等。

何伟是这样描写这一段的:“不过,家长和同学也有评价的份儿。有人甚至要求魏嘉进行自我评价,有些是不完整的面孔,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来画嘴——笑脸、严肃脸、哭脸等。

到二年级的时候,魏嘉已经找到了这部分的规律,在‘生活有规律,能照顾自己’以及‘能够使用常见工具’这两栏画上了严肃地笑脸,在‘参加集体公益活动’这一栏画了个非常严肃的嘴巴。在第五项——‘尊重劳动成果’上,他画了个大大的哭脸。”

看到这里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了我当年也是这样的在册子上画着脸,和其他同学相比,我画的脸还是有一些难看的。即便如此,那时候,我也认真考虑画什么样的脸,考虑我的实际表现,并试着往好的方向联想,以满足我小小的虚荣心。想想当时,真的是天真啊。

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不断获得生活的积累,这包括读书、工作、娱乐、交流、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等,你需要随时将这些存储在大脑中,并在字里行间中应用。终身学习是不断创造优秀作品的源泉。

寻路中国读后感 篇2

《寻路中国》的作者是外国人。《寻路中国》的观点是外国人的观点。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有人说,也许外国人的观点比较客观一些,这是对的。你可以在这本书看到,作者对中国政府的不满,对现在制度的不满,对当今官员腐败的不满。对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感慨,对中国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感慨,对中国工业小镇巨大变化的感慨。

《寻路中国》是其中国纪实三部曲之一,不同于前两部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它探讨了中国经济、探究个人对巨大变革的应对方法。一是作者驱车,沿着长城一路向西,从北京到内蒙古,横跨大半个北方的所见所闻。二是通过作者生活的一个在北京郊外的落后乡村的巨大变化,描述了村里农民家庭转农为商的过程,和村里基层政治竞争的过程。这也是本书的特点。因为同样是研究国家的核心议题,但不是通过着名的政治文化事件来解读,而是在微观上,普通中国人的身上,汽车道路里程上,以个人的观点,以一叶落而知天下。我作为一个读者,也被其深深吸引。因此,我推荐这本书。其它的就不剧透了,还请各位抽空去了解。

寻路中国读后感 篇3

同时他又调侃了中国驾驶考试的试题:“

352题如果别的驾驶员停车向你问路,你应该:

a) 不告诉对方。

b) 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

c) 给他指一条错误的道路。

这类东西方差异的冷幽默无时无刻充斥在全书的各个角落。

如果认为作者只满足于调侃一下中国,那就太小瞧作者的功力和《纽约客》的用心。作者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绝大多数的中国人。

事实上,作者十非常客观的,不像西方人通常用屈尊的语气来评论东亚。十分中立和客观的描述改革中的中国。通过对它的描述和分析,对于同一个问题,我意识到我认为这个问题有点过于激进。

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让我以一种更中立的方式来看待中国的缺陷和不完善。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的一些不好的现状,是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必需付出的牺牲。

中国之所以和美国发展过程不同的原因,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用的一样,而不是中国比美国差。

除此之外,作者还一针见血的挖掘出了中国的很多现实问题:

说到“温州模式---经商策略很简单:低投入,低质量,低盈利”(p276),而作者却看到“……根本的问题似乎是缺乏一套完善的体系。工厂没有设立管理委员会,没有制定投资计划,没有人在乎法律契约,也没有人在乎预先订好规约”(p349),而且,“在经济开放区,没有人想什么长远的事情,也没有人反思过什么事情”(p348)”

“在中国,整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中小创业者的积极性,而这些私人投资者正好充当了抵御金融危机的缓冲器。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衰压力的准备:大家见惯了动荡和艰难时世,心里都很清楚,机遇总会有来有往”“中国人已经在改革开放时期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他们变得反应敏捷、足智多谋、善于思考。

不过,他们也会耐心等待---这是他们所具有的一种古老的品德,跟这个国家一样历史悠久”(p405)

从这本书中,我不仅看到了过去一年中国的变化和发展,也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一些特点和社会现象。这是真实的。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一个三维的中国。它正处在变革之中。虽然有着诸多不足之处,但这都是快速变革当中必须要经历的。

有进步必然要有牺牲。中国的崛起将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格局。因为近两百年来,都是欧美在领导整个世界。

但近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发展迅速。根据高盛(goldman sachs)的数据,中国到2020年将达到美国的经济总值。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亚洲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所以很多人正在走向发展和进步,这在世界现代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必将给世界带来重大变化。

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期,我经常问自己,我的能力是什么?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才能顺应这种变革?

这也是本书除了开阔我的视野,更发人深省的内容。变革中的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寻路中国读后感 篇4

《寻路中国》读后感800字:

何伟在他的这本书里,分为了三个阶段来写中国。分别是“城墙”、“村庄”和“工厂”。其中,“城墙”是作者沿着长城自驾游的时候的所见所感。“村庄”是作者在北京附近的一所小村庄中租了一间房子后与村民的交往。“工厂”则着重描写了在浙江一个经济开发区中的一个工厂的起起落落。

何伟的书读起来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或许是因为他是外国人,看待中国时总是下意识地与美国比较,这样,他笔下的人物就更能反映中国人所特有的特质。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描写的人物都是一些小人物,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他对于这些人怀着一种尊重,总是带有想要去理解他们的心态与他们交往。

说起来,书中有许多令人熟悉的东西。每当看到这样的地方时,不禁会心一笑。那些温暖的事情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我们却常常忽视。他的书就有一种这样的魔力,能够把你带回到那个情景,让你回忆起那个时候的快乐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何伟在农村里租房子时遇到了一个小孩子,他在上一年级,放了假之后,学校总是会发一个小册子,上面显示了成绩,老师、同学对你的评价和你自己的自我评价等等。

何伟是这样描写这一段的:“不过,家长和同学也有评价的份儿。有一项甚至要求魏嘉进行自我评价,其中有一部分是一些未画完全的人脸,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画上嘴巴——笑脸、严肃、哭脸等。到二年级的时候,魏嘉已经找到了这部分的规律,在‘生活有规律,能照顾自己’以及‘能够使用常见工具’这两栏画上了严肃地笑脸,在‘参加集体公益活动’这一栏画了个非常严肃的嘴巴。在第五项——‘尊重劳动成果’上,他画了个大大的哭脸。”

看到这里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了我当年也是这样的在册子上画着脸,和其他同学相比,我画的脸还是有一些难看的。虽是如此,当时我也是十分认真地考虑了该画什么类型的脸,考虑自己的实际表现的同时,还会尽量往好的方向联想,以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想想当时,真的是天真啊。

寻路中国读后感 篇5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寻路中国》读书报告

读这本书时,夜晚的静谧氛围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仿佛坐在城市的特别之处,听着魏子淇讲述自己的想法。作者的语言很细腻。经过完美的翻译,毫无疑问,他的语言必须得到真正的中国人的称赞。例如中间有些他联想的实物,独特而又贴切,“沿着长城这条线,我走到了尽头——连绵不断的城墙像一条溪流,流到这里变成了一个个堡垒,如同水龙头上刚刚滴落的几滴水珠。

”“采摘完毕,那些树枝仿佛在叹息——枝条在轻轻地哀叹,想起刚刚经历的一顿暴打,仍然震颤不止。”而其文字,也非常幽默,有一段,他在看到一群工人准备用炸药将山填平,遇到爆破工程的负责人——穆诗友,他说这么说的:“...

其中一份材料上面印着几个烫金的大字:‘浙江省爆破员。’这个我倒是喜欢听——穆先生完全有资质把浙江省爆破掉。

”幽默中带着点嘲笑,无一不体现着他深厚的语言功底。

该书分为三个部分,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逐步发展过程,体会到以客观的角色看待中国发展的感受。第一部分——城墙,何伟以他租来的汽车city special的行程为主线,讲述了他沿长城一路旅行的所见所闻所体会的人与事。第二部分——乡村,最重要的核心是通过魏子淇一家从落后贫农逐渐致富的过程,反映出农村从荒芜到逐渐成为旅游业和人民财富的巨大变化。

第三部分——工厂,何伟以一家公司“**调节环制造厂”的成立、繁荣、搬迁以及其介绍其工人的生活和经历,体现了温州和丽水的工业化步伐。

何伟在叙述第一部分——城墙时,印象最深的,也是感觉最奇特的,是出现了几次的“首都汽车”公司的服务等级公示牌:

“顾客满意度:90%

服务效率:97%

服务用语合格率:98%

服务态度满意率:99%”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哪次提起,其指标未曾改变。“首都汽车”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北京高速运转的时候,始终保持着其慢速度,即使在竞争公司就在附近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既没有提升所租车辆的档次,也没有优化租车的过程。而这份服务等级公示牌,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哪种装饰物。

第二部分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何伟在叙述农村生活的时候,总是在叙述魏子淇一家的生活。三岔是一个几乎落后的村庄,没有学校、商店和商店。然而,村民的生活必需品进出口只能走到一条死胡同的进头——一种停车经济。而就是这么一个无法给人带来希望的小村子,到后来,逐渐成为旅游地,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此定居,村子的房子重新刷漆、建牢。

其中,除了很大一部分源于城市发展的因素外,很大一部分还取决于魏子淇敢于冒险的勇气。魏子淇是个好学的人。他现在不愿意贫穷和沮丧。他有力量获得自己的权利,踏入新的领域。以他家的傻瓜魏宗禄为例。村党支部书记刘绣莹本应该给他们一些补助,但他迟迟没有给。

魏子淇没有屈服于此,反而越过书记,把傻子带到镇**办公室门口,要求给他应得的补贴。在魏子淇的英勇斗争下,他成功地获得了丰厚的补贴。而本部分,也是本书中,让我不禁沉重的是中国医院的通病。

在魏子淇的儿子魏嘉得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第一次去儿童医院,医生却只是草草地开好了处方,简单的在一个无缘无故就出现青紫色瘀斑的孩子病例上开出了维c药,嘱咐多休息。而在服务态度上,则是一种无奈的悲哀。魏子淇在刚进医院求援时,一身农民打扮,就奠定了他被看成**人的事实,只会有不耐烦和不搭理。

当何伟抱起孩子询问时,事情发生了转机,只有当医护人员耐心听了症状后,才详细告诉他们去****。即使在这个时候,这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只能无力地接受这个事实。

第三部分——工厂,何伟重点介绍了丽水市的“**调节环制造厂”的运营中的故事和工人们的生活经历。在介绍这个厂时,就可以看得到无数个在温州建厂的过程的影子,或许不是因为其典型,而只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工厂都在追求速度,追求经济的向前大迈步。就如同厂里的陶玉凤说的,在做零件时做的快是好事,那时候脑子不用想也不用动。

中国工厂不同与美国和欧洲工厂的大部分原因都有赖于此。中国的工厂,如同设定好动作的角色,一步一步按步骤只能往一条路走,而其劳动力充足,更让他们没有了美国那些劳动力短缺、急需提高效率的压力。因为缺乏这种自我意识和压力,即使中国的工厂发展起来,也只能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坎坷。

在这本书中,我像走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样,看到了现代中国的飞速发展,看到了中国人一些奇特的心理和生活一步步走来。在某些方面,它使我深思熟虑,沉默寡言。

寻路中国读后感 篇6

内容简介: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他的洞见 我们的反思转自11.01.26东方早报 文:石剑峰 寻路中国 [美] 彼得·海斯勒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出版 33.00元 网络上最近流行这么一段话:“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

寻路中国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当我初次读彼得.海勒斯的这本《寻路中国》时,感觉到一些迷失:如此荒谬的中国现象,在我看来曾如此习以为常,也许麻木才是这个高速发展高速抛弃的时代最荒诞的事情。 如果要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这本书,我想首先这是本有趣的书。在书中的第一部......

寻路中国读后感 篇7

读《寻路中国》

朋友推荐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和他的“中国三部曲”有一段时间,期间也断断续续的的读了《江城》、《甲骨文》。可能因为这两本都是抓零散时间断断续续阅读的电子版,感触倒不是太深,感觉何伟(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仅仅是描述了平常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甚至还因为观念不同在某些观点上觉得有点不舒服。

人的天性追求完美,既然是三部曲,总要把剩下的一部读完才觉得踏实。在这种渴望下,当看到朋友那有《寻路中国》时,我毫不犹豫的抢了过来,摩拳擦掌准备拜读一番。

出生在密苏里州的彼得·海斯勒在我们眼里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自助周游欧洲列国,俄罗斯、中国、泰国,足迹遍布大半个地球让我们很多人赞叹和羡慕。他在享受旅行乐趣的同时结合自己英语文学专业的知识开始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旅行文学创作。1996年,何伟加入和平队来到中国。从那时起,他在中国开始了十多年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轰动一时,赢得了主要**的赞誉。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正是“中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主要讲述了作者在2001-2007年的见闻和感触。

因为我出生在华北地区农村,离开家乡到大城市读书之前,村子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我最熟悉的地方,见证了改革开放20年间农村的变迁,所以对《寻路中国》中城墙和村庄两章有着尤为特别的感觉。何伟在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期间,曾经两次沿着长城进行他的自驾之行,当时租车公司是国有企业,两驱切诺基是唯一可选的越野车,为了成行作者不止一次偷偷违反租车公司关于车辆驾驶范围的要求,看到这里令人不禁莞尔一笑。国人心中中华民族的标志建筑物-万里长城,在彼得·海斯勒笔下回归它的本源-城墙。

如今,我们心目中的长城仅限于八达岭、慕田峪、山海关等过度包装的旅游景点。然而,外国人何伟却开始关注十多年前被许多人遗忘的未开发部分。

沿古老的城墙一路前行,作者着眼的的主要是中国西北地区,在这里能看出何伟写作中取材独辟蹊径的部分,他这旅途中重点关注的是平凡的乡村。改革开放初期,西北地区还比较落后。人们在资源贫乏、自然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与大自然抗争,谋生。但是当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经济和繁华舒适的**袭来时,很多村落开始是消亡,在我们茫然不知的情况下,二十世纪末在祖国的西北地区已发生这一巨变。

我出生的小村落可能是稍微靠近沿海的原因,在我离开家乡之前的十几年间还没有出现这一现象,可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一变化已经悄悄的开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村落对年青一代的吸引力越来越低,越来越的年轻人选择城市作为自己安家的地方,村庄的死去或许很快就会到来,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必须,但当到我们再找不到自己故乡的时候心里会充满落寞吧!

在何伟拿到驾照的同时,他找到了除了北京之外另一个寓居的地方-三岔。他在北京周围寻找野生长城的机会,找到了这个至今仍具有农耕一体风味的山村。在这里,他完成了对中国原始农村生活的进一步了解。在创作之余,他身体力行的参加到村民们的农业生产中,全身心的感悟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劳作方式。

在村子里他又以一个观众的身份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在村子里发生的变化,传统的农业劳作一步步向工商业转变,村落这个有着中国特色的事物也沿着自己应有的方向慢慢前行。

读完《寻路中国》中的城墙、村庄和工厂,跟随何伟的自驾行程走过中国的山山水水,我才找到自己不舒服的原因,因为何伟写出了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南京分公司柴俊杰

注: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一版

2012年4月第11次印刷

寻路中国读后感 篇8

这种酒文化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对法律的漠视。他们喝酒后不能开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驾驶教育的不完善。在21世纪初,这种教育甚至陷入形式主义之中,如文中有一道考题有人问路时驾驶员应该怎么做,选项有:告诉他、不告诉他、指一条错误的路,这更像是素质测试题,但这种题却没什么教育意义,中国人在开车时依然依照他们的心意,因此也让道路上也乱糟糟的,这可能与道路设施不完善有关系,但一定程度上与怎样驾车的教育不完善有很大关系,作者何伟通过在取得驾驶证的期间的所见所闻,发现尽管他提出建议,教练却毫不理睬,尽管何伟说的是对的。

而在学习汽车的过程中,中国教授了许多技巧娴熟、难度大的驾驶方法,因为它被认为是实用的。这也体现出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中国***顺服各种“教练”,很少会自己思考,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是最大的,学生往往会听从老师的话,因此中国的教室越来越沉默,当老师说找人发表看法的时候,只有一片沉默,中国教育缺少了某种活力。

但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可取之处,比如人们表现出的关切出自真心实意,老师普遍具有奉献精神,无论是什么背景。

何伟在文中提到他在一个乡村感受的信任、热情,让他很感动,同时也有一种忧虑,这种忧虑在现在似乎已经成为现实并越演越烈,在世界上,陌生人受到毫不迟疑的欢迎,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这样的地方并不多并在逐渐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人的独特信任度也在逐渐降低。

虽然中国有很多问题,但我们有几千年的智慧。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在中国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

寻路中国读后感(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身在熟悉的环境,遇到很多事都会不经意地寻求“习惯”,一位美国人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寻路中国》有些意外地成为了2011年新浪读书十大好书第一名,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他看事物不同的“角度”吧。彼得。

寻路中国读后感 篇9

在浙江沿海山区,何伟发现了一个外人几乎不知道的新工业区。在那里,一个城市地区生产一种产品。比如说,温州生产世界上70%的打火机;义乌生产世界四分之一的塑料吸管;而大唐镇生产世界三分之一的袜子。当地的企业家都来自农村家庭,大多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他们已经掌握了赚钱的秘诀。

何伟还遇到了一个小老板,他花了一个小时在信封背面粉刷他的新工厂。他的产品是**背后的金属小挂钩,设备是根据一位一字不识的技术员对以前操作过的德国机器的记忆仿造出来的。他的大多数员工都是年轻女性,有着惊人的毅力和决心。

何伟和他们的家人深入交谈,一起吃饭,参观他们简陋的家——除了老板偶尔给他们额外的奖金,何伟还看到了政策在很多方面的缺失或不足。

所以在中国,我认为在表象之下的中国,实际的中国,跟大家认识的,就是跟真实的中国之间距离非常大。何伟给我们提供的,是试图通过自己的态度和个人调查,用自己的真诚去描述他眼中的中国和内陆的中国。我认为这种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对中国的认识方式,会改变很多。

这种摆脱书本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脚踏实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能抛弃很多教育、宣传给你的东西。

论中国读后感(11篇)


好书给人带来的是思考,留下的是一笔精神上的财富,作者写的作品,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应该总有一大批人觉得作品读后感很难写吧?芙蓉134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 篇1

当下的互联网行业与十几年前全然不同。前者更像是一场资本的游戏,BAT在各行各业延伸着它们的触角,将所有如春笋般冒出来的创新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

而十几年前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们,却更像一头头蒙眼狂奔的狮子,未来是怎么样的没有人知道,谁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只有在做了选择之后才能知道,而正是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一切变得如此有趣。拒绝谷歌的杨致远和拒绝腾讯的企业们没有看清未来的方向,但又或者某些东西只有到了某些人手上才能发光发亮,谁又知道呢?历史不可能重新再被书写一次。

此时的我们正如十八年前的腾讯,手中掌握着定义未来的力量但是自己却全然不知,前路艰辛,但时刻牢记不要扼杀每一个可能性,以及正如PONY所说,当遥望星空时,会感觉自己是多么渺小,只不过是一个偶然,很多事情就变得没有那么痛苦而难以面对了。

最后,用户导向也应该是一个能在生活中被应用的定理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由腾讯陪伴走过,读罢感觉回忆了一整个青春,而青春仍在继续,我们也将和腾讯一起成长,共勉。

论中国读后感 篇2

《论中国》读后感700字!

读基辛格的《论中国》,有一点点和读《菊与刀》时类似的微妙感受——二者都是从美国人的视角来审视东亚国家(或者说“汉语文化圈”)的历史与文化的著作。而它们的区别是,潘乃徳是作为一名人类文化学家,因美国政府政治的需要而临危受命创作的《菊与刀》,她本人甚至没有去过日本;基辛格是作为一名外交家、政治家,在功成身退以后,回忆起了那个对他而言极其重要的遥远国度(他对于中国而言也同样重要),创作了《论中国》。而他本人不仅多次到访中国,在全球冷战时期作为先锋为中美邦交正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同中国的数代领导人有着深厚的私人情谊(甚至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因此,他在书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独到的政治眼光。对于历史事件,他能够给出与我们中学历史教材里既定的分析解读不一样的解读,而且我个人认为他的论述更具可信度。毕竟,我们的文科教材迄今为止也只是在简单地向学生们灌输着信条式的“知识”。就算退一步说,旁观者清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我很乐于读到不同的解读。可惜的是,出于无法描述的原因,这本书里基辛格对中国的评价近乎谄媚式的讨好,但原著其实并非如此,有太多内容被删去了。不过,有些中立的描述还是展现了这本书被隐藏部分的余晖。

在全书的最后,基辛格慨叹了当年中美交好的历史瞬间,并表达了希望中美两国能够在当下和未来继续联手翻开人类文明的美好篇章的想法。然而事与愿违,对同样问题的不同看法导致的政治性误解,以及文化差异上的极大差异,这样的愿景离真正到来似乎还有距离。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美国则盛行民粹主义,我个人比较悲观,感觉一切都在朝着未知的可能滑去。至于未来究竟会走向何处,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拭目以待。

论中国读后感 篇3

用别人的眼睛看周围熟悉的事物是一种特殊的体验。《论中国》作者基辛格全程参与了 70 年代两国关系改变以来几乎所有的重要历程,所以他对中国的认识,更是独到。

就其观点而言,中国的印象是:老大帝国,文化自尊,意识形态的狂热,战略的宏大与战术的灵活,对中国历任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对未来的期许,这些都不是新鲜事物,有两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

一、中国在与俄罗斯比较中,是较为好斗的一个,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印度的纷争、与俄罗斯在东北和西北的对抗,与南越在海上的战争、对越南的惩戒,与台湾的炮战,…… 在其他人的眼中,中国是比较好斗的,其中包括与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苏联和美国。 而基辛格提出了一种解释:

中国因为自身的经济原因,本质上并不求战争,但是战争隐患存在的时候,他并不畏惧战争,甚至通过精心设计地战术,事先挑起战争,然后主动熄火,最后实质性的目的,还是避免全面战争的发生。 “中国比较好斗”与“中国好斗的原因分析”是我以前从来未曾接触和从未思考的东西,“好斗”是事实,原因分析更是道出了精髓(打得一拳开,赢得百拳来),这是基辛格厉害的地方。

二、美国的立场。在中国人眼里,美国是我们头上的阴影,是一个巨无霸,是所有负面因素的集合体。但是美国是吗?

首先他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笼罩天空,他有强的地方,实际上也有虚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美国对中国没有恶意”是基辛格一再强调的东西,朝鲜战争是被迫还击,就如同在欧洲的希腊一样,不能允许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蔓延;越南战争同样如此,美国的目的是稳定战线。中国认为,美国已经走出了孤立,开始了一个包围圈。

基辛格意图是说明美中两次战争(如果越南也称为一次直接的对抗的话),在美国认为本质上是意识形态,而中国则误解为了有地缘政治的一面,导致中国做了错误的决定(让北越统一了南越,亲手打造了自己的竞争对手,给自己十多年后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基辛格一再强调,美国没有这麽多的恶意,世界的未来,取决于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怎么认识自己,认识对方,找到双方的“同”,宽容对方的“异”。

论中国读后感 篇4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有了一定的改观,以前总觉得中国的**制度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政治上包庇即所谓的官官相护,经济上**、贿赂,生活作风不检点,骄奢淫逸等等,中国的公务员成为各位平民小百姓们的“眼中钉”,但又因其较为上层的政治地位和良好的福利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致使每年考公务员的人数增增日上,络绎不绝。也因此,**这个大染缸中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大多数都是随波逐流罢了。

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们的**体制不能像美国这样的外国那样成为真正的民主,人民真正行使所有权呢?拿前阵子的人大代表选举来说,作为一位已满18周岁的成年人公民,拿到选票的那时候还是挺开心自豪的,但是一看到被选举人的名字时犯难了,完全是不认识的人,不了解他们的政治观念、人格,怎么能放心他们代为行使我们的权利?中国的民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空话,从我们的一大部分的法律空文来看就能得知。

本文从一个大的框架出发,分析了我国的发展道路、早期改革的成功、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及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国的这种“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分权式改革发展道路取决于其特有的且特殊的社会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我们国情的不同,做出的选择也应适合我国国情。

在阅读中,我了解了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及“自下而上的标尺竞争”,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的不同之处,经济分权的代价,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地区间的市场分割、重复建设及效率损失,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群分效应与动态效率损失等等。文章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且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有些理论还不是很清楚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但是它构建出了一个整体的框架,而且还很完善。前阵子也写过一篇调查报告,在看这份**的时候感触非常深,我在制定调查方向的时候觉得抓得住大局非常难,特别没头绪,可想而知这几位学者在做学问的时候付出了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再像以前那样狭隘,也能够理解中国建国以来的艰辛。它的更好发展有赖于我们大家的努力。

论中国读后感 篇5

有一些书,你一旦拿起来,就不愿意放下,有些书,则需要收敛精神,屏气凝神地制定阅读计划,督促自己读下去。这本书无疑是前者。

用其他人的眼光来看周边熟悉的事物,是一种特别的体验。《论中国》作者基辛格全程参与了70年代两国关系改变以来几乎所有的重要历程,所以他对中国的认识,更是独到。

就其观点而言,中国的印象是:老大帝国,文化自尊,意识形态的狂热,战略的宏大与战术的灵活,对中国历任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对未来的期许,这些都不是新鲜事物,有两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

一、中国在与俄罗斯比较中,是较为好斗的一个,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印度的纷争、与俄罗斯在东北和西北的对抗,与南越在海上的战争、对越南的惩戒,与台湾的炮战,在其他人的眼中,中国是比较好斗的,其中包括与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苏联和美国。而基辛格提出了一种解释:中国因为自身的经济原因,本质上并不求战争,但是战争隐患存在的时候,他并不畏惧战争,甚至通过精心设计地战术,事先挑起战争,然后主动熄火,最后实质性的目的,还是避免全面战争的发生。中国比较好斗与中国好斗的原因分析是我以前从来未曾接触和从未思考的东西,好斗是事实,原因分析更是道出了精髓(打得一拳开,赢得百拳来),这是基辛格厉害的地方。

二、美国的立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美国是我们头上的阴影,是巨无霸,是所有负面因素的集大成者。但是美国是吗?首先他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笼罩天空,他有强的地方,实际上也有虚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美国对中国没有恶意是基辛格一再强调的东西,朝鲜战争是被迫还击,就如同在欧洲的希腊一样,不能允许共产主义在亚洲的蔓延;越南战争同样如此,美国的目的是稳定战线。而中国认为美国在孤立之外,又展开了包围圈。基辛格意图是说明美中两次战争(如果越南也称为一次直接的对抗的话),在美国认为本质上是意识形态,而中国则误解为了有地缘政治的一面,导致中国做了错误的决定(让北越统一了南越,亲手打造了自己的竞争对手,给自己十多年后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基辛格一再强调,美国没有这麽多的恶意,世界的未来,取决于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怎么认识自己,认识对方,找到双方的同,宽容对方的异。

上述是思想上的收获,其次是我个人通过这本书,以及傅高义所着的《邓小平》,学到了一种重要的思想,就是文字也好,语言也好,如果组织得当,一定能够将复杂的事务描述清晰。想一想,作为美国人,描述中国,描述邓小平先生,情感上一定是复杂的(几十万条生命的战争,加上意识形态几十年的对抗,几十年地缘政治的对抗与合作,可谓既有血海深仇,又有战友情谊,既有观念分歧,又有共同利益),但是两本书都阐述得非常客观,甚至可以说得体(客观阐述了差异,又说明了共同处),这是驾驭文字的能力,深层次是思想的能力。通过最近读的这两本书,让我体会到,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情感,都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和思考问题,最后自己能够找出最为客观冷静的立场来处理事情(如像两位作者一样进行客观的描述和阐述),这是我读这两本书最大的收获。本质上是读书得知识,却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一种方法论的威力,哈哈,果然是开卷有益啊。

论中国读后感 篇6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说:“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随着我园党史学习的深入开展,我认认真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自己也深有感悟。

从1840年到1949年,在109年的时间里,历史的车辙碾压过华夏大地,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有人说,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因为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有人说,这是一个紧张的时代,因为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前夕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不断的列强侵略,不断强化的民族危机,每一步都可能使华夏民族从历史的舞台上被迫退出;还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崛起的时代李鸿章、毛泽东、周恩来,正是他们在乱世之中引领中国人,中国人民才从被剥削、压迫的苦难中解脱、崛起,才从列强的脚底下站了起来,并最终屹立东方……

中国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帝国主义越是封锁,国民经济越是困难,人民却越是团结在党的周围。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坚信,党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乐于奉献的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和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这种时代性的社会风尚和思想氛围,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力量,无人能抵挡,永不言败,生来倔强。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希望,是那种绝境也不放弃的希望,或者说这是一种坚持,就算是到了最后八国侵华了,资产阶级的路走不下去了,也还在努力的坚持。或许会有人问路在何方,也或许会有人说放弃吧,没有希望了。但是,总还是有人把这路坚持了下来。有句话这样说过,很多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它还带给我的是一种力量,这是一种莘莘学子的力量,五四运动也好,新文化运动也罢,这都展现的是读书人的力量。这是华夏儿女的铮铮铁骨,国难当头,奋勇向前。所谓,文者,贯道之器也,不外如是。

中国共产党历史,它还带给我的是一份责任,一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国难当道,不能退,不能怯,我们要面色从容,迎难而上。这是一种文化血脉,这是从古至今就遗留下来的血脉文化。看这中国近代史呀,我是思绪万千呐。这就像是在品一壶老酒,初尝呀,他是苦的,不好下咽,有时候呀甚至还会辣的你涕泗横流,但是,这再一品呀,它又会让你回味无穷。这近代史,就是这样,表面上一直充满了屈辱,充满了不甘。可是再深入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国度是在发着光的,思想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照耀在人们的脸上,再深入人民的内心。她使得民主自由进入人们视野,她使得德先生赛先生开始发光发热,她又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让中国共产党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这段历史呀,屈辱又让人热血,迷茫又让人坚定,痛苦却又让人不能割舍。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近代史,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与挫折,痛苦与考验后,不仅没能让这个国度衰亡,反而让她走进了一段新的时期,一直到现在,欣欣向荣。试问,还有什么能打到这个国度?中国呀,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

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作、解决难题。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读史学史中我进一步明确了未来要努力的方向:要始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认真对待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要勤学业务知识,要以身作则、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学以致用,笃实前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掩卷而思,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我们要传承共产党人不畏艰苦的韧劲,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立足本职,通过学习党史以守初心。我们更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形成“干成事”的先锋力量,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

论中国读后感 篇7

近日,利用业余自学时间初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相对于其他三本推荐读本,我本人更推荐先研究此本为基准。

学好党史提升"信仰之力"。从小红船的劈波斩浪,到如今的百年盛世,从李大钊为信仰而牺牲到今日之民族复兴,多少革命先烈血洒中华大地,皆因一个执着的、正确的、伟大的信仰。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党史中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切实担当起时代重任,将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定的信仰落实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好党史提升政治斗争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抗击侵略的民族解放史,亦是一部革命战争史。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产生,在斗争中成长壮大。要实现我们的民族伟大的复兴亦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整治斗争力,一句俗语说得好"我们出生的时代并不平静,我们只是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现今我们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我们一定要学好党史,从中汲取斗争的精髓,在严峻的复杂的环境中化解难题,提高斗争经验。

学好党史提升政治执行力。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在那个温饱都有很大问题的时代,我们依靠的就是令行禁止,扭成一股绳,最终达成成功的目的,现今的我们,更加要坚决执行党章、党规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党的任务,在工作中不推诿扯皮,雷厉风行,提高工作效率,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坚决拥护党中央权威,最终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论中国读后感 篇8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5日下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3月23日10时,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能够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工作、走向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了我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讲话。讲话登高望远、清晰透彻、意蕴深刻,通篇洋溢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对于我们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党的历史研究和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讲:“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些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用历史的观点,来正确评价重要党史人物、正确看待我们党的走过的道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常言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以史为鉴”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多么重要。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养分,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苦难辉煌的历史,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明白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透过对党史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通过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读完这饱含深刻意义的党历史,知道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方面充实自己,然后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党服务。经过党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以及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论中国读后感 篇9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确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引领了世界。基辛格先生在书中第一章中就着重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强盛。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她逐渐吸引邻里,形成了一批不同程度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社会。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不亚于西欧国家、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而且往往太多。此外,中国的人口、领土和生产力远远超过欧洲,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基于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外交是不平等的。

在中国的官方记载中,外国来中国不是为了谈判或谈论国事而来见皇帝,而是来接受圣人的启蒙。使节们献上贡品,表示他们向皇帝鞠躬,成为大臣。而中国派遣的使者不是外交官,而是来自**的御史。所以中国古代对待外国的政策通常选择防御。

这种政策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修建长城和以夷制夷。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控制蛮族的战略是分散蛮族的力量,达到控制蛮族的目的。以夷制夷在中国历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位**提出用五饵之策控制蛮夷,而到19世纪大批欧洲国家抵达中国时,中国**的策略与前朝**如出一辙:

以夷制夷。基辛格先生认为,以夷制夷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它利用敌国之间利益使敌国之间相互斗争,从而使本国获利。虽然中国近代在战争上输得一塌糊涂,但是晚清在受到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仍喘延了70年之久,那么这不可以不说是中国的外交策略发挥了作用。

所以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省视李鸿章当初的“**”行为,我们也许应该承认他为防止中国被西方强敌完全吞食而做的不懈努力。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有效地维护了封建统治,它让人们积极地加入wto,通过个人修养来拯救这个社会。基辛格认为,中国人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世俗的,这不同于人们死后有来生的宗教宣传。它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它更强调生活在当今世界的人的作用,而不是对来世的拯救。

儒家学说中“君子以自强不息”,“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基辛格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百折不挠、百折不挠的民族,我认为这与儒家的自强不息思想是分不开的。中国人没有西方或印度那样的传统宗教,这表明中国人相信他们只能在关键时刻自救。

此外,儒家还保持着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强调人要安全,守住自己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它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人更加坚持传统。

中国的实力政策与《孙子兵法》浑然相成。基辛格先生说:“中国人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

”西方人崇尚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基辛格先生认为:

中西方这一差异反映在两种文明流行的棋类上。中国人发明了围棋,围棋的下法以战略包围为主。双方最后的输赢往往是微弱的优势。

在西方,国际象棋的目标是彻底取胜,目标是杀死对手。孙子与西方战略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孙子强调的是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仅仅是军事因素。在孙子看来,不战而胜是最好的办法。《孙子兵法》中有一个概念叫“势”,在西方却没有类似的概念。

在军事上,“势”是指战略发展趋势和演变形式中蕴含的“潜能”,即“各种因素之特定组合及其发展趋势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在孙子看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就是要看这个”势“存不存在,不存在则需要耐心的等待,一旦“势”出现了,那就好像犹如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高坡上落下的瀑布,其能量巨大,势不可挡!中国的统治者意识到并非所有问题都能解决,过分强调对具体事件的完全控制,可能会破坏大同世界的平衡。

所以中国的圣贤都赞**应该顺应自然。黑格尔说,中国人视海为沙漠,从未想过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土地把人们束缚在无数的依附关系中,这使得中国人的思维狭隘,因此中国的发展和海洋的历史失去了控制。

实际上,我觉得黑格尔此言差矣,与西方人不同的是,中国人讲究顺天应人,自得其乐。而所谓的西方人海外探险并不是什么视野开阔,而是欲望驱使。一是海盗的欲望,二是宗教精神征服的欲望。

基辛格先生的《论中国》精神内涵绝不仅如此,我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窥探全书,仅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一章去发表一些浅陋的看法,而且说的东西又是肤浅易懂的,所以我觉得各位看官还是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找来基辛格先生的原著,细细品味书中的真谛。

论中国读后感 篇10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活了十八年,对中国还是比较了解的。当读了《论中国》之后,从一个外国人的眼中,又发现了另外一个中国,与我以往的认知大相径庭。

基辛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对于中国的了解和接触不必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少。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9年的中美建交都有基辛格的功劳。多亏基辛格,让中美双方搭建了友谊交流之桥。

多亏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在十多年间,我对中国的认识都是透过生活得来,却并没有深入探究自己的祖国。以前,我也好奇中国为什么是共产党执政,弄不清中国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不明白孔子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屹立千年不倒,想明白中国终将向何方发展。但是,这些突发奇想只是奇想,我并没有更进一步思考千奇百怪的表象背后潜藏着怎样的缘由。许多问题在历史课本上,在人们饭后闲谈中,在电视节目的讲授里略有解说,只是不够具体完备,且带有很多主观色彩。

基辛格的《论中国》则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站在一个更加客观和宏观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中国的历史和价值内核。

在史实方面,基辛格是很负责的,冷静客观陈述了中国的历史,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还包括鲜为人知或者少有人提的历史真相。比如,看完这本书,我不再简单地把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看成盟友,而是更加清楚的理解了两国关系复杂多变相生相杀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再比如,对于美国出兵朝鲜,我也不再天真认为那是所谓的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实质上就是二战后全球两大正营的较量和角逐。

《论中国》的重点,自然在一个论字。透过漫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基辛格深入浅出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勾勒出了中国的社会模型,呈现给读者一个全面清晰的中国面貌。在整本书的论证中,最触动我的就是对于中国建国后六十年建设进程的解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无疑让人难以看清,基辛格透过独到的视角用细腻的笔触由浅及深探讨了中国的转型过程,客观评价了中国的建设和改革,论证了中国在今后的世界中将成为一支独立的强大的力量。

当然,基辛格是令人佩服的。能够以宽阔的视野和严谨的方法研读一个人类历史中最复杂独特的国家,并能用宽广的胸怀辩证看待中国的当前与未来,实在难能可贵。

感谢基辛格,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读完整本书,对中国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虽然很多资料我都只能囫囵吞枣,但这番阅读确实带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我再一次走进了我的祖国。

读罢《论中国》,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情怀和眼界。

论中国读后感 篇11

铭记历史,方能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立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学会品尝中共党史这盘“营养餐”,持续强化中共党史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党史中汲取奋斗力量和不竭智慧。

灵活方式学好党史,细嚼慢咽品览长卷。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好中共党史,我们青年党员应该积极主动,学在前、干在前。我们要创新党史学习方式方法,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合理运用传统方式、现代手段,通过观看纪录片、参与在线学习、参加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习更易接受、更好消化。还要坚持实地走访调研学习,一方面通过现场参观和调查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党史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带头向周边群众做好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群众。切记不能蜻蜓点水、学完了之,我们还应该在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分析研究,写学习心得、感想感悟、理论文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持续加深自我理论修养和政治品质的提升。

注重融合学好党史,均衡营养体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各基层党组织要带头开展好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员同志尤其是青年党员更加学深悟透党史精髓,始终把党史内涵铭记于心、外践于行。党史学习教育要与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有机融合,引导大家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与“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重要载体有机融合,让党员们在日常学习、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党史的理解。与干部教育培训有机融合,立足本地红色资源开发党史学习精品课程,增强党史学习的针对性和融入感。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本职工作有机融合,扎实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避免“两张皮”……青年党员们要在融合学习中坚守入党初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党的光荣传统发扬广大。

深化认知学好党史,融会贯通领悟真谛。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这部党史长卷是全党同志的精神食粮,我们青年党员要从中汲取营养,善于结合史实走进去,再联系实际走出来。要善于抓住重点,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四史”学习中领悟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品读党史故事,重温中国共产党传奇历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史能鉴今,我们要领悟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从党史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善于倾听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敢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回望百年党史,青年党员要认真品学领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力量;立足现实情况,青年党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凝聚共识、主动作为、有的放矢;展望未来发展,青年党员要敢想敢拼敢闯,以不变初心、满满信心和坚定恒心跨越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10篇)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编辑了“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以满足您的需求,假期我品读了作者的作品,果然收获了很多心得感悟。 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应该逐一记录在读后感笔记里,我们兴奋地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网站发现我们的内容!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1)

学生需要这份“关注”,而“关注”却是多角度的,关注日本人的教科书,你会发现日本侵华是“东亚共荣”,关注美国人的好莱坞,你会发现拯救世界的永远是美国人,而关注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作品,你会发现未来世界的主角都是中国人,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生们如何“关注”?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用不容辩驳的事实告诉他们中国的正在崛起,在全球金融危机和重大灾难面前中国制度的行之有效,用动之以情的民族情怀告诉他们家国天下,国家不强,哪有家庭幸福感,用晓之以理的忧患意识告诉他们国家的危机与困境,以及他们肩负未来的责任。

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何以承受如此美好的“中国梦”?曾几何时,我们有一个繁荣的盛唐时代的繁荣和多元文明;曾几何时,我们有印着“封建”烙印的古代法治秩序;曾几何时,我们有孔孟时代传承的“五常”之诚信精神和仁义(友善)之风;曾几何时,我们有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敬业)信念;曾几何时,我们有“精忠报国”(爱国)的岳母典范。

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才是未来“中国梦”的源泉,将要搭建未来“中国梦”的青年学子需要了解这些。只有“了解了”才会理解“中国梦”的美好,只有“了解了”才会油然而升民族自豪感,只有“了解了”才会明白肩负的责任。我们的教育需要为民族文化保留的一席之地不应该仅仅是在语文、历史的课堂上,应该是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在畅游名山大川的旅途上,在阅读经典的畅快中,在校园的文化墙上,在班级的宣传栏中,在学生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里,更是在他们的心里。

怎样教学生爱国?首先,要教会学生懂得欣赏。欣赏中国财富的成倍增长,欣赏指点江山的大国气慨,欣赏气势恢宏的阅兵礼,欣赏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当他们从小跟随父母远赴法国观赏埃菲尔铁塔和美国自由女神像时,他们可曾已经惊叹过故宫的宏伟和长城的巍峨,可曾拜谒过我们的中山陵,武汉的学子是否知道“辛亥红楼”的真正意义。海外旅游所羡慕的孩子们是否意识到脚下的土地孕育着多少神奇,你是否注意欣赏过它的神奇。不知道怎么欣赏,**来的骄傲,没有民族自豪感,怎么谈爱国主义?

在物质因素下,家庭内部的情感难以维系,更谈不上对国家的热爱,过于宏观。从一个小地方开始,你也许可以达到分解成部分的效果。让我们从培养对家乡的感情开始。有多少走出中学校门的孩子能够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校友娴熟的推介湖北历史文化,有多少湖北学子不羡北上广,怀揣建设家乡的梦想,又有多少湖北籍成功人士深情回报家乡?

不屑是山川落后和家乡经济落后,还有狡猾的性格和火暴的脾气。他们可曾还记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人,可曾记得那帝王家的山林道场和藩地皇陵,承载了多少民族文化的符号,可曾记得湖北引领中国近代工业和教育潮流的张之洞时代,可曾记得“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你可以叹息,你家乡的荣耀已经不复存在,但你永远不能轻视它。

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够懂得欣赏家乡的历史与变化,懂得欣赏家乡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欣赏可以转化为深厚的情感和再造辉煌的社会责任。有时候,懂得欣赏比批判更稀缺,也更难能可贵。

“万马齐喑”的时代早已过去,这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中国奇缺知识技术人才的时代也正远去,我们缺少的是满怀自信的去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既是历史教师的责任,也是历史教学对自然科学缺陷的弥补。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2)

很早以前就被推荐过张维为教授的“中国三部曲”(《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这次党校培训期间,党校老师播放了张教授的《中国人,你要自信!》的视频,又被他的演讲和个人经历勾起了读一读这几本书的兴趣。张维为教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现在是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长期生活在外国,游历了100多个国家,接触到过形形色色的外国人。我期盼通过他的著作来解疑答惑:外国人怎么评价中国?中国的问题外国有没有?怎么样看待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于是在党校学习期间,我首先读了“中国三部曲”的总结篇《中国超越》,对自己的疑问有了部分解答。

一、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超越”

作者首创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所谓“文明型国家”,就是摆脱了西方学者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对立起来的思维方法,能够把这两类国家的长处结合在一起的国家,这是他的创见。今日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与此相对应的,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

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完全为西方话语捕获,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经济崩溃的世纪浩劫。这不仅仅是一种振奋人心的说法,更是一种充分认识自我、是一种建立在在中国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和960万平方公里广阔疆域的与众不同的华夏大国的国情分析和当前历史阶段分析的基础上的必然结论。“文明型国家”的最大的智慧就是“求同”,因此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未来也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在此基础上,张维为教授在书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是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采取这些模式的背后原因是中国具有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四大“超级因素”,这四大因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超越》让人倍感鼓舞的是张教授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和西方模式的不同。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入手,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书中提出“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政治、社会、资本三种力量平衡”的“中国模式”在过去30多年中让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提高,而这种“平衡”,即“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关系”。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中国超越的实现路径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制度安排,即: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制度安排均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中国的红色传统和西方的有益经验,这三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崛起。三十多年来,中国“赶超”的步子稳健扎实,超越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是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

民本主义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中民生为大的特点以及中国基于民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是中国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个主要思路和经验;组织起来即整合各种力量,确立基本秩序和规范,使大家各尽其责,各显神通,创造人间奇迹,正是靠这种组织起来的凝聚力,我们战胜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更多的领域内实现了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综合创新即综合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进行借鉴并创新,这是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选拔加选举制度的确立,还是经济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无不体现了这种以我为主、综合创新的精神;上下策结合即把托底的下下策与最优的上上策制度安排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民意与民心相结合等,这是我们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条普遍思路和经验。

从张教授对中国在许多方面对西方和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的思路和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上不懈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张教授在充分肯定中国在诸多方面超越西方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国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提出中国要在制度上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的发展观等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之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现在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仍有较大不足,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实现“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干兴邦,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期盼能再从张维为教授《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两本书中得到更好地教育和启发。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3)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 '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

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当代世界大国中是罕见的,其发展模式当然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学习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

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4)

作者在文章的开篇举例,谈到了中国目前只是在互联网的应用层面超过了美国,但是只在应用层面的发达,是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中国目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是在基础研究出现了困境。作者指出,我国目前还没有基础研究,但转化率很低,严重影响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要解决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联系起来,使基础研究有一条有利可图、可复制的路径,而不是让以基础研究为基础的应用研究者获得巨大的利益,而基础研究者的利益微乎其微。作者指出,要让大量受**资助的教育研发机构所进行的基础研究,最终能遵循一条合理合法且效率很高的路径,进入到基本由商业机构把持的应用研究层面,这需要制度建设。

在美国,已有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拜杜法案。拜杜法案就是通过“资助合同”把公家投钱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权归属于发明者所在的研究机构,然后鼓励它们与企业界合作进行转化,研究人员也可以分享转化后的利益。这突破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壁垒,使美国的大学机构和企业对研究产生了基大的兴趣。

而中国目前在专利领域的法案还不健全。

例如,在手机制造领域,所有的操作系统都起源于美国。中国没有自主发明的操作系统,但热衷于制造手机。操作系统属于基础,而手机制造属于应用。中国仍然热衷于应用层面的发展,而美国则牢牢掌握基础研究层面。纵观全文,中国要超越美国,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建立和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路径,而不是只注重应用层面。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5)

王恩春很早以前就被推荐过张维为教授的“中国三部曲”(《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这次党校培训期间,党校老师**了张教授的《中国人,你要自信!》的**,又被他的演讲和个人经历勾起了读一读这几本书的兴趣。张维为教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曾经做过邓小平的翻译,现在是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他长期生活在外国,游历了100多个国家,接触到过形形色色的外国人。我期待着他的作品能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外国人如何评价中国?

中国的问题外国有没有?怎么样看待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于是在党校学***,我首先读了“中国三部曲”的总结篇《中国超越》,对自己的疑问有了部分解答。

一、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超越”

作者首创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所谓“文明型国家”,就是摆脱了西方学者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对立起来的思维方法,能够把这两类国家的长处结合在一起的国家,这是他的创见。今日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

与此相对应的,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们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完全被西方话语所俘虏,最终导致国家的崩溃和经济的崩溃。

这不仅仅是一种振奋人心的说法,更是一种充分认识自我、。“文明型国家”的最大的智慧就是“求同”,因此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未来也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6)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令海外友人为之动容。但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产业发展问题等诸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让我们困惑。如何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超越?这些都是见诸报端、引起网络热议的话题,也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国模式与中国超越

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中提出,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即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在这“三不”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体制创新,大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包含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就是在“实是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使中国避免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和经济陷井;强势政府就是以政府来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推动现代化;稳定优先即“稳定压倒一切”,有了稳定,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民生为大就是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根本目标;渐进改革是即采取渐进的方法,增强改革的效果;顺序差异即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改革为主,后政治改革;混合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和“计划”双管齐下;改革开放即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文明之长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对外开放,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强势政府来推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定,以改善民生为工作根本目标,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采取这些模式的背后原因是中国具有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四大“超级因素”,这四大因素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超越》让人倍感鼓舞的是张教授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领域,通过数据、实例和体验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纵向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书中提出“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政治、社会、资本三种力量平衡”的“中国模式”在过去30多年中让大多数百姓生活水平实现了大幅提高,而这种“平衡”,即“实事求是地、理性地处理好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关系”。

从中美三十年来发展的此长彼消,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超越的思路与经验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制度安排,即:在政党制度方面,中国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在民主制度方面,中国的最大特点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在组织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选贤任能”;在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制度安排均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底蕴、中国的红色传统和西方的有益经验,这三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新制度推动了中国的崛起。三十多年来,中国“赶超”的步子稳健扎实,超越的基本思路和经验是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民本主义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中民生为大的特点以及中国基于民本主义的制度安排是中国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个主要思路和经验;组织起来即整合各种力量,确立基本秩序和规范,使大家各尽其责,各显神通,创造人间奇迹,正是靠这种组织起来的凝聚力,我们战胜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更多的领域内实现了对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综合创新即综合别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进行借鉴并创新,这是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超西方的一条重要经验,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选拔加选举制度的确立,还是经济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无不体现了这种以我为主、综合创新的精神;上下策结合即把托底的下下策与最优的上上策制度安排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如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民意与民心相结合等,这是我们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条普遍思路和经验。

从张教授对中国在许多方面对西方和西方模式尤其是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的思路和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上不懈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成绩,所以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了实现“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张教授在充分肯定中国在诸多方面超越西方的同时,也客观地分析了西方国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困境,提出中国要在制度上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等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之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现在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仍有较大不足,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实现“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干兴邦,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7)

熊锐中建三局成都公司争先大西南

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

本书作者张维是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在书中,笔者从经济总量、老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中国对西方模式的超越,特别是美国和美国模式。

该书通过对资料、实例和故式的分析,阐述了中国赶超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相比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阐明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心。作为中国崛起的中坚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改革开放后,在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

这使许多西方国家感到困惑和恐惧,也深深地钦佩和鼓励了发展中国家。

但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如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

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我们可以在不迷失自我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的超越。

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

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

我们的制度模式,包括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将引领我们超越西方。

目前,中国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国家好,但其他国家很难达到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这是“文明国家”崛起的基础。

只要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梦”的前景一定会比“美国梦”的前景更广阔。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

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

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同时,要树立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

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当代世界大国中是罕见的,其发展模式当然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学习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

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8)

中国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个文明型国家有八个特征,简称为四特四超:超大型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身后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其中每一点都包含了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国家的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

为了读懂中国崛起,建议从三个视角来审视中国:

采用板块及板块互动概念。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口与美国相当的“准发达国家”板块和一个更大的“新兴经济体板块”,两大板块之间实现了高度的良性互动。这是中国迅速崛起的秘密所在。

采用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它比官方汇率计算法更接近真实的中国。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当在一至五年内超过美国。

用包括房产在内的家庭净资产来衡量中国人的财富,从这个角度看,多数中国人的财富上了一个大台阶,而多数美国人的财富不增反减。

在不少方面,我们的成就超过了西方国家。我们虽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包括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但我么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国际比较,并得出一些审慎和全面的结论,中国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说清楚,最终也都有解。

中国模式在狭义上指中国自己一整套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广义上与中国道路的概念相通,指的是中国一整套做法经验理念和制度的安排。

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中国的制度安排,概括为一国四方。即中国式一个文明型国家。政党制度方面,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民主制度方面,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内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组织制度方面,中国是选贤任能制度;经济制度方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混合经济。

中国崛起背后的八个理念: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和选贤任能、兼收并蓄和推陈出新、和谐中道和而不同。

中国超越西方的四条思路与经验: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9)

踏实工作

——《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三部曲读后感

人近中年,几与改革开放同龄。从孩提的懵懵懂懂到中年的感同身受,从一家4口的一架马车到价值十几万元的家用汽车,从一栋三间的农村标准的土房到宽敞明亮的楼房,从鸡鸭鱼肉的奢望到琳琅满目的食品,从跑几十里夜路一场电影的追逐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手机娱乐,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奢望到普及,从幻想走进现实。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们更多的感觉仍旧是腐败、环境、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方面不如意,不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那样,仍旧是各种各样的吐槽,在享受着生活的同时仍旧抱怨,当然仍旧憧憬,仍旧努力奋斗着。

随着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过剩产业特别是冶金行业,特别是唐山这座以钢铁为主要经济主体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同身受,一种悲观的情绪愈发弥散,一种不自信的情怀逐渐滋生。当再次捧起《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这几本书,反复读的时候,那种悲观、那种不自信渐渐消散,对于国家的信任,对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沉淀到骨子里的凤凰涅槃的精神愈发凝重。

《孙子·谋攻》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对于个人而言,做到的可谓之学者;对于一场战争而言,做到的称之为军事家;对于国家重器而言,做到的尊之为政治家。知己知彼中恰恰是做到知彼容易,因为我们可以用审视的眼光一直盯着别人看;而做到知己很难,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评判无法保持公正。

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张维为教授,通过在100多个国家的工作经历,从世界行政总局的高度,对中国进行了高度的自省和深刻的认识。他对中国的“知己”给我们这些缺乏理论知识,像更多的人那样偏安一隅的思想的人振聋发聩之一击。原来,“大国大时代”离我们这么近,“中国梦”就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

《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谈不上治国和平天下,能够做的也只是修身、齐家。

对于一名人民教师,修身就是学习,以自己为榜样,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技能,将知识传递下去,将我们的“中国梦”融入我们的教学之中,烙印到学生的脑子里,融入学生们血液中,沉淀到年轻人的骨子里。对于一名党员而言,齐家就是将集体视为自己的“大家”,要时刻记着自己的政治立场,充分践行“走在前、干在前、争首善、当先锋”的先锋示范精神,争做先锋表率。

2024《中国超越》读后感(篇10)

触动.震撼.超越——读张维为《中国三部曲》有感

读书有时需要心情,有时需要机会。对《中国震撼》这本书,在很多场合听到过,但忙碌的生活里,始终没有那么用心找来读读。

我来党校已经三个月了,对党校的评价和推荐总是是不时地出现在各种课堂和讲义上,让你不能忽视它的存在。所以我决定好好读这本书。当带着墨香的三部曲放在案头,随意抽取《中国触动》扫了几眼,就真的一下子给触动了。

花了一个多星期读完三部曲,真是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但也很庆幸是在最好的时节读到它,因为历经三个月的党校学习,自己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和看法都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如此这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本书。读完《中国超越》最后一页时,已是深夜,透过初冬的窗外,校园里一灯如豆,当迷惑得到解答,思想得到升华,竟是这般地愉悦和舒畅!

《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此三本书,是曾给邓小平和中国很多核心领导人担任过翻译、现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的张维为走访百国,思索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心路历程,被誉为《中国三部曲》。国内外但凡说到中国崛起、中国模式,都会提到《中国三部曲》,提到张维为这个名字。一位爱读书的好友曾说,若想准确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客观自信评价中国和外部的世界,就一定要读此三部曲。

读后深以为然。很少有人能如此清晰明白、自信满满地将中国故事、中国发展讲得这么好、这么透彻、这么让人信服。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读三部曲。

对我个人而言,整个阅读过程就是一次触动、震撼、超越之旅,思想认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许多原来曾迷惑和思考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对中国按自己的模式发展会有美好的未来、对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充满了自信。

不要再误读自己了,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三部曲最可贵之处是用中国人理解的方式、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国话语,客观自信评述自己的国家和外部的世界。

作为7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见证了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发展的过程。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发展,见证了国家的巨大变化,享受了中国发展带来的各种利益。但是,和很多国人一样,有时也会对国家的发展模式存在困惑,对出现的问题感到失望,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和我们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对中国取得的成绩该如何评价没有准确的判断。

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难题,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思想认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们中国人关于自身存在价值意义的思考和探索,尤其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更是关乎执政的信念和信仰问题。

《中国三部曲》最可贵之处就是用中国人理解的方式、用中国人的价值观、用中国语语,客观自信评述自己的国家和外部的世界。看完三部曲,我们将对中国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很多书写过中国的发展、**过中国的发展模式,但很少有人能象张维为这样讲得如此清晰明白、通俗易懂。

张维为在《中国触动》的引言中说:“国家的命运,有点像人生。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最好对自己的生活有意定的总体把握,这样才能过上自信、充实、幸福的生活。

同样,一个民族要真正崛起,也需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种总体上的认知和把握,这样这个民族才能目光远大、无惧风浪,国运昌盛”。中国要发展,中国要发展得更好,首先要准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用中国人理解的方式讲述中国和世界的故事。此三部曲,我认为首先最适合对中国发展还没有概念、对中国发展还有怀疑、对中国发展还没有正确认识和判断的人阅读。张维为用自己走访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带着观察、带着思考,用事例、用数据、用对比,把原来一些学术界和理论界专家笔下难以理解的中国崛起、中国模式等热议话题,非常有信服力地做了展示,让人心服口服。

比如关于消除贫困问题,书中多处出现这样一个观点:你可以开车从北京或上海市中心出发,往任何方向开,只要不开到海里去,不开出国境线,你把你一路看到的贫困现象加在一起,可能会少于你从印度的孟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市中心往城外开2个小时所看到的贫困。在这些国家,你会看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的赤贫;成百上千的人生活在大贫民区,那种衣衫褴褛、无家可归的贫困。

对这一观点的描述,再加上印度和肯尼亚的贫民窟,相当令人震惊。对13亿人口大国中国来说,消除贫困是最困难、最紧迫的民生问题。虽然过去五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但中国对消除贫困的贡献在某些国家和组织面前往往得不到公正的评价,甚至我们自己一些国人也看不到中国在扶贫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在张维为的书中,真实的情况是可以呈现和比较的,所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有一个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

最新《中国超越》读后感(6篇)


希望这篇“最新《中国超越》读后感”能够符合您的口味让您感到满意,作品便是一本带给人快乐的书。我们写读后感梳理感悟的过程,也是加深我们对作品理解的过程,怎么书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呢?请保存本文以备不时之需!

最新《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1

学生需要这份“关注”,而“关注”却是多角度的,关注日本人的教科书,你会发现日本侵华是“东亚共荣”,关注美国人的好莱坞,你会发现拯救世界的永远是美国人,而关注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作品,你会发现未来世界的主角都是中国人,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生们如何“关注”?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用不容辩驳的事实告诉他们中国的正在崛起,在全球金融危机和重大灾难面前中国制度的行之有效,用动之以情的民族情怀告诉他们家国天下,国家不强,哪有家庭幸福感,用晓之以理的忧患意识告诉他们国家的危机与困境,以及他们肩负未来的责任。

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何以承受如此美好的“中国梦”?曾几何时,我们有一个繁荣的盛唐时代的繁荣和多元文明;曾几何时,我们有印着“封建”烙印的古代法治秩序;曾几何时,我们有孔孟时代传承的“五常”之诚信精神和仁义(友善)之风;曾几何时,我们有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敬业)信念;曾几何时,我们有“精忠报国”(爱国)的岳母典范。

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才是未来“中国梦”的源泉,将要搭建未来“中国梦”的青年学子需要了解这些。只有“了解了”才会理解“中国梦”的美好,只有“了解了”才会油然而升民族自豪感,只有“了解了”才会明白肩负的责任。我们的教育需要为民族文化保留的一席之地不应该仅仅是在语文、历史的课堂上,应该是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在畅游名山大川的旅途上,在阅读经典的畅快中,在校园的文化墙上,在班级的宣传栏中,在学生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里,更是在他们的心里。

怎样教学生爱国?首先,要教会学生懂得欣赏。欣赏中国财富的成倍增长,欣赏指点江山的大国气慨,欣赏气势恢宏的阅兵礼,欣赏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当他们从小跟随父母远赴法国观赏埃菲尔铁塔和美国自由女神像时,他们可曾已经惊叹过故宫的宏伟和长城的巍峨,可曾拜谒过我们的中山陵,武汉的学子是否知道“辛亥红楼”的真正意义。海外旅游所羡慕的孩子们是否意识到脚下的土地孕育着多少神奇,你是否注意欣赏过它的神奇。不知道怎么欣赏,**来的骄傲,没有民族自豪感,怎么谈爱国主义?

在物质因素下,家庭内部的情感难以维系,更谈不上对国家的热爱,过于宏观。从一个小地方开始,你也许可以达到分解成部分的效果。让我们从培养对家乡的感情开始。有多少走出中学校门的孩子能够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校友娴熟的推介湖北历史文化,有多少湖北学子不羡北上广,怀揣建设家乡的梦想,又有多少湖北籍成功人士深情回报家乡?

不屑是山川落后和家乡经济落后,还有狡猾的性格和火暴的脾气。他们可曾还记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人,可曾记得那帝王家的山林道场和藩地皇陵,承载了多少民族文化的符号,可曾记得湖北引领中国近代工业和教育潮流的张之洞时代,可曾记得“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你可以叹息,你家乡的荣耀已经不复存在,但你永远不能轻视它。

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够懂得欣赏家乡的历史与变化,懂得欣赏家乡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欣赏可以转化为深厚的情感和再造辉煌的社会责任。有时候,懂得欣赏比批判更稀缺,也更难能可贵。

“万马齐喑”的时代早已过去,这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中国奇缺知识技术人才的时代也正远去,我们缺少的是满怀自信的去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既是历史教师的责任,也是历史教学对自然科学缺陷的弥补。

最新《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2

中国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个文明型国家有八个特征,简称为四特四超:超大型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身后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其中每一点都包含了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国家的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

为了读懂中国崛起,建议从三个视角来审视中国:

采用板块及板块互动概念。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口与美国相当的“准发达国家”板块和一个更大的“新兴经济体板块”,两大板块之间实现了高度的良性互动。这是中国迅速崛起的秘密所在。

采用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它比官方汇率计算法更接近真实的中国。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当在一至五年内超过美国。

用包括房产在内的家庭净资产来衡量中国人的财富,从这个角度看,多数中国人的财富上了一个大台阶,而多数美国人的财富不增反减。

在不少方面,我们的成就超过了西方国家。我们虽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包括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但我么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国际比较,并得出一些审慎和全面的结论,中国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说清楚,最终也都有解。

中国模式在狭义上指中国自己一整套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广义上与中国道路的概念相通,指的是中国一整套做法经验理念和制度的安排。

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

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离不开中国的制度安排,概括为一国四方。即中国式一个文明型国家。政党制度方面,是一个国家型政党,代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民主制度方面,是协商民主,包括在决策领域内实行的新型民主集中制;组织制度方面,中国是选贤任能制度;经济制度方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混合经济。

中国崛起背后的八个理念: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和选贤任能、兼收并蓄和推陈出新、和谐中道和而不同。

中国超越西方的四条思路与经验:民本主义,组织起来,综合创新,上下策结合。

最新《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3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 '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

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当代世界大国中是罕见的,其发展模式当然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学习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

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最新《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4

王恩春很早以前就被推荐过张维为教授的“中国三部曲”(《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这次党校培训期间,党校老师**了张教授的《中国人,你要自信!》的**,又被他的演讲和个人经历勾起了读一读这几本书的兴趣。张维为教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曾经做过邓小平的翻译,现在是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他长期生活在外国,游历了100多个国家,接触到过形形色色的外国人。我期待着他的作品能解答这样一个问题:外国人如何评价中国?

中国的问题外国有没有?怎么样看待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于是在党校学***,我首先读了“中国三部曲”的总结篇《中国超越》,对自己的疑问有了部分解答。

一、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超越”

作者首创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所谓“文明型国家”,就是摆脱了西方学者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对立起来的思维方法,能够把这两类国家的长处结合在一起的国家,这是他的创见。今日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

与此相对应的,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们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完全被西方话语所俘虏,最终导致国家的崩溃和经济的崩溃。

这不仅仅是一种振奋人心的说法,更是一种充分认识自我、。“文明型国家”的最大的智慧就是“求同”,因此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未来也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最新《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5

踏实工作

——《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三部曲读后感

人近中年,几与改革开放同龄。从孩提的懵懵懂懂到中年的感同身受,从一家4口的一架马车到价值十几万元的家用汽车,从一栋三间的农村标准的土房到宽敞明亮的楼房,从鸡鸭鱼肉的奢望到琳琅满目的食品,从跑几十里夜路一场电影的追逐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手机娱乐,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奢望到普及,从幻想走进现实。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们更多的感觉仍旧是腐败、环境、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方面不如意,不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那样,仍旧是各种各样的吐槽,在享受着生活的同时仍旧抱怨,当然仍旧憧憬,仍旧努力奋斗着。

随着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过剩产业特别是冶金行业,特别是唐山这座以钢铁为主要经济主体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同身受,一种悲观的情绪愈发弥散,一种不自信的情怀逐渐滋生。当再次捧起《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这几本书,反复读的时候,那种悲观、那种不自信渐渐消散,对于国家的信任,对于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沉淀到骨子里的凤凰涅槃的精神愈发凝重。

《孙子·谋攻》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对于个人而言,做到的可谓之学者;对于一场战争而言,做到的称之为军事家;对于国家重器而言,做到的尊之为政治家。知己知彼中恰恰是做到知彼容易,因为我们可以用审视的眼光一直盯着别人看;而做到知己很难,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评判无法保持公正。

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张维为教授,通过在100多个国家的工作经历,从世界行政总局的高度,对中国进行了高度的自省和深刻的认识。他对中国的“知己”给我们这些缺乏理论知识,像更多的人那样偏安一隅的思想的人振聋发聩之一击。原来,“大国大时代”离我们这么近,“中国梦”就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

《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谈不上治国和平天下,能够做的也只是修身、齐家。

对于一名人民教师,修身就是学习,以自己为榜样,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技能,将知识传递下去,将我们的“中国梦”融入我们的教学之中,烙印到学生的脑子里,融入学生们血液中,沉淀到年轻人的骨子里。对于一名党员而言,齐家就是将集体视为自己的“大家”,要时刻记着自己的政治立场,充分践行“走在前、干在前、争首善、当先锋”的先锋示范精神,争做先锋表率。

最新《中国超越》读后感 篇6

近日阅读《中国超越》一书,感悟颇深。本书作者张维为,中国政治学者、作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国模式和西方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

书中作者从经济总量、百姓资产、社会保障、科技创新、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特别是对美国和美国模式的超越。全书通过数据、实例和故事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追赶并超越西方的过程,横向分析了中国模式相对西方模式的独特性和合理性,纵向也厘清了中国崛起的历史逻辑。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会深刻影响世界未来格局和秩序的。读完此书,我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能有幸成为中国崛起中坚力量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这令许多西方国家感到迷惑和惊恐,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深感敬佩和鼓舞。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环境恶化、产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如何实现对西方国家真正意义上超越?才是作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在不失去自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超越。中国的崛起并非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们是张教授在书中所述的“文明型国家”,是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国社会未来演变的大趋势,它不会是西方所希望的“社会与国家”高度对峙的模式,而更可能是“社会与国家”互动互补的模式。我们这种包含中华文明基因、社会主义基因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制度模式将使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必将带领我们实现对西方的超越。中国目前在一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做得好,但别的国家很难达到中国未来可能达到的高度,这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底气所在。只要我们学习别人之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梦”的前景必将比“美国梦”更广阔。

其次,我们作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做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从制度上不断各处体制机制弊端,增强道路自信,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话语体系,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坚定清晰的话语应对世界质疑。所以我们在为中国模式的超越而自豪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现代化程度仍然低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仍然较为落后,中国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话语尚待真正建立并在世界发声。而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承担的现实“中国梦”的重担,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克己奉公,勇于创新,奉献社会,共同践行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建立起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信心。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当代世界大国中罕有的,发展模式当然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这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政治智慧积累的国家的信心,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和谐、包容文化沉淀的社会的信心,也是对全国人民拥护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信心。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1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