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观后感 >

信条观后感

信条观后感

时间:2024-03-15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信条观后感(精选8篇)。

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想法,观后感可以把自己最深刻的感受用简洁的句子写下来,怎样打造属于自己的观后感呢?栏目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符合您要求的“信条观后感”,感谢您使用我们的网站并花费时间阅读我们的内容!

信条观后感 篇1

工作之余,我也经常翻阅一些国外有关教育的书籍,发现在美国中小学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定理,教师总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怎样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就是给孩子们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出一些简单的物体。这样,他们就知道了实际操作中尺子的用途和方法,以及线段长度的加减关系。

但老师只是安排任务,回答孩子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木匠教学法”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它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通过“从做中学”,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从而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校虽然也有教科书,但教师讲课从不照本宣科,有时甚至不用教科书。大部分的教学方式都是采用学生主动参与的办法,从活动和实践中进行学习。美国学校更注重让学生从社会和自然中获得知识,学生们经常旅行;他们学到的东西,他们去实地考察,去工厂和农场。

如果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没有钱出去,学校会建议他用勤工俭学的方式解决经济困难。如果家长出国或到外地带孩子,学校也会积极支持。他们不认为这会耽误他们的学习,但认为这是最生动的学习,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现在,回顾我国教育的现实,课堂上经常出现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总是带着学生走。

这怎么能培养出敢于创新的一代新人呢?希望我们这些为人师者,都能拿出点时间来细细领悟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以其精髓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

信条观后感 篇2

电影《刺客信条》由同名游戏改编,其内地定档消息一出,众多游戏粉丝表示对影片非常期待,也给大家带来很好的体验。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被一个神秘组织“圣殿骑士”所绑架,了解到他的祖先都是这个组织的死对头“刺客”的成员。之后他被送回到欧洲中古黑暗的十字军东征时期,化身为飞檐走壁、身怀绝技、 除暴安良的白衣刺客。接下来我们再来分解这部影片。

对于很多没有玩过游戏的,或者玩游戏不仔细看剧情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的很多地方都不合逻辑,而且跳跃性太大,这也是游戏改编电影的通病,特别是对于设定世界观太大的游戏,例如之前的魔兽,也有很多人感叹“这就是你们的信仰?”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烈建议要么去打打游戏看看剧情再看电影,要么以此为契机,毕竟电影是由游戏开发而来。游戏性剧情内涵纵然需要玩家深入体会,但视觉效果却是一眼可见,这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销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多数大制作也都未能免俗,内在高下乃“仁者见仁”,但卖相却一定要好。得益于此,在画面越来越精致的游戏中,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电影的影响力。

电影《刺客信条》的确是一部合格的商业大片,对于一部游戏改编电影来说实属不易。许多观众都对电影大加赞赏,表达了对它的喜爱。“电影很棒!‘躬耕于黑暗,服务于光明’的刺客秩序非常有趣。虽然受到时间限制的影响,但仍然不失为一个好故事。”“《刺客信条》是一部好电影,别听影评人的大道理,放心去看吧!”“我不喜欢对电影过分分析,看电影不就是图个乐吗?《刺客信条》是一部娱乐性很强的电影!”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电影更成为他们的一次狂欢,高度还原的场景和动作,让玩家们兴奋不已,将其奉为游戏改编电影的新高峰。

电影可能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风貌的复刻,但是刺客信条系列并非纯粹反映历史风貌,也并不是仅仅关注历史上刺客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而是以1492年的事件为一个切入点,同时引入历史和现代的圣殿骑士组织和刺客组织的冲突,而这一冲突,是自上代文明以来一代一代传承的。

作为多年的游戏玩家,我完全能够理解这部电影是多么伟大!古人说“君子成人之美”,所以我以很认真的态度去了解。从信仰之跃、跑酷、打斗、袖剑等元素都完美还原,和玩游戏时的操作很接近!”“这部电影很棒,绝对值得一看,特别是对于《刺客信条》的粉丝来说。”影迷对演员的精彩演绎也夸赞连连:“法鲨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分饰两角的设定很赞,一冷一热的精彩表演帅到我了!”“玛丽昂不愧是奥斯卡影后,把想要治愈暴力和被迫服从圣殿骑士的矛盾感都拿捏到位了。”

我真的很喜欢《刺客信条》里的动作场面:这里面的动作无论多么夸张,都是实打实拍出来的,难度大,没有糊弄观众。“十年磨一剑”,有了这个前提,再看影片中的几段动作戏,感觉是不是不一样了?而且《刺客信条》的动作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兵器、道具、服装的历史还原度很高,一点也没有因为是游戏改编而降低要求。演员使用剑、矛和弓箭的'动作一看都是认真练过的,没用障眼法糊弄。历史部分的色调与现实部分也都很配合,说是架空题材的电影,美术却有史诗正剧的质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个这么用心拍的电影,带给我们有这么多真实的感受,我们难道还要评击?用心去了解,我想大家都会喜欢这部影片的。

信条观后感 篇3

陈望南枝

近日读了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让我产生不少启发。这些感想不是推翻当下某些认知理论,而是就像转到房子背后从而窥得其某些本已存在但与以往所见有所区别的方面。有些问题似乎从未细加思考,被社会的约定俗成所遮蔽。

对于自己的工作,从来都是想着如何直接"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却不去想想这方向为何会往这而不是往那儿。孩童为什么学习?为了人类种族的延续吗?

他们内在的动力是什么?这些看似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些看似与我的工作生活略有一点距离(如果不去思考我依然可以从事我的工作),其实都是很有必要认真对待的。就此写下自己在读书中的一点小小思考,表述应该有点混乱,仅作记录。

一、学习的源头

孩子为什么学习?从出生开始,孩子在家里便有"学习"行为,他们对于自己身边的人有着情不自禁地模仿行为。当认知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更系统的学习。

“当孩子们的兴趣集中在学习家庭以外的社交方式时,学校就应运而生。学校的目的在于使他开始学习如何与同侪群体进行互动的细节,使他熟悉蕴含在文化之中的观念,并且将其作为必须使用的思维工具去观察和理解他周围的人类生活之发展状态。"(p70)为什么学习?

因为他从最初的无意识模仿到后面发生"兴趣",比如他不满足与父母进行最原始的交流方式后,便要学习父母间在实行的交流规则,他不满足只与父母交流时便会自发地学习与其他人之间可以实行的交流规则。因此,学校的出现,使得孩子们有必要通过学习来参与社会,这是一种从个人参与到集体参与的方式。这是一种宏观的统筹安排。

儿童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兴趣”。

那么"兴趣"又是从何而来?杜威说"我认为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受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让他从自己的集体利益出发去想想自己。""兴趣"来自"刺激"。

当他进入社会团体时,他的能力得到了激发。当他与群体成员无法交流时,便会因为这样的刺激而对群体成员中的交流规则产生兴趣。刺激和兴趣的最终**是儿童融入群体的动机。

既然学校时帮助孩子进入"社会"群体的机构,那就必须明确儿童的"刺激"与"兴趣"对他们的意味,不应抛却、遗忘教育、教学于人类而言最原始的目的。

二、学习的误解

从宏观上看,学校的存在与儿童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前,谈教育、谈学生等,似乎已经有点舍不得追求到底了。尤其于我等一线教师而言,谁会去细想儿童于学校意味什么,学校于"人类"意义上的"儿童"意味什么。

在杜威的书中,儿童的"兴趣"是从"个人"到"集体中的一员",从"家庭"到"学校"的,是其在家庭中无法满足而需要继续深入学习的动机。但实际上,我们当前的学习于生活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紧密。"学习"高于"生活","生活"称为"学习"的基础(辅助),本应是"学习"服务于原本就存在的"生活"--通过学习从而更好地生活。

这样的结果,与中国历史、传统观念都有关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思想控制着古人,也影响着当代人。于是儿童学习的"兴趣"从一开始就显得过于生硬与枯燥,可以说它也是与儿童的生活需求相脱节的。我们学习新词等等,这就变成了获得认可的行为。

"语言固然是一种逻辑的工具,但基本的、最重要的是一种社会的工具"(p99),"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这些形式只是符号"(p150)。

经常会听到一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凭自我意志为儿童挑选的教学材料,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激发"兴趣,有点像在温室里种反季蔬菜。“毫无疑问,熟练的教师往往能够成功地激发孩子们对这些事情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或多或少是以人工的方式激发的,而且,当激发时,兴趣有点做作,与儿童生活中的其他兴趣没有关系。"儿童一开始进入集体中必然还保留着从家庭转向学校时的兴趣,那种兴趣从他们内心出发,真是而生机勃勃。

但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到了小学高段,有点难以辨别他们的"兴趣",而有许多的"兴趣"则是后发的,像在黑板上擦掉原有的内容而加以重新书写。在学校学习知识,孩子的思维方式更像是集中统一到一个渠道。"他的思维集中在对形式的纯粹辨认和表达中"(p153),"书本上的资料与儿童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资料与分离--在儿童处理后者的良好的组织能力形成之前,前者就强加给了儿童--是非自然的分离,它只能产生有缺陷的欣赏标准,只能让感性的和短暂的兴趣高于有价值的和永恒的兴趣。

“不得不说,学校教育不符合初衷。现在,我们经常在教学目标中有故意为生活服务的目标,这可能是发现学习行为和生活习俗越来越远。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分离,为什么还要“回归”?

儿童一开始便是从生活中而来。可以看出,我们在让儿童进入学校后是先让他们适应、服从群体生活方式,然后再回过头来关心他们一开始来这里的"兴趣",很可惜到了那时儿童自己都忘了"兴趣"为何物。

信条观后感 篇4

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演,近几年也有非常多的电影作品,科幻片和战争片占据多数,最具代表性的也许是《盗梦空间》吧,看诺兰导演的电影需要具备充足的脑回路,毕竟他的电影不断烧脑,让你看完只会觉得一头雾水难以理解,甚至带着疑问再刷一遍。

这部影片同样也是将脑洞玩得大开,把时间和空间的关系颠倒,而且彼此之间又具备一定的联系,一顺一逆,故事的开始也许结尾还能再见到它,只不过是另一种时间的关系,故事发展像是坐标轴,又像是回形针,形成一种对称轴似的关系,由过去向着未来,还是由未来向着过去,顺和逆之间的交汇点,就是故事发展的关键点,处在一种镜像的剧情结构,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才能明白剧情为什么是这样安排。而信条一词贯穿始终,它是唯一的武器,金属钚更是重要一环。当你看到这,是不是觉得把自己也读晕了。

影片在感官效果上也非常突出,尤其是音乐音效,所带来的那种强烈震撼感。而且在摄影技法上是非常值得推敲和学习的作品之一,鸟儿逆飞、车辆后退行驶,甚至连呼吸都是反着来,而此时由顺转逆的人物语言和动作是正常的,当正常动作和反向动作结合时,需要怎样通过镜头表现、声音表现来合成画面。这部影片带来了十足的创意,同样的大开脑洞科幻题材,这部就相当烧脑,不惜问问自己,看完这部电影,脑短路了吗?

信条观后感 篇5

《刺客信条》几乎可以看做是金棕榈奖提名电影《麦克白》的原班人马,导演贾斯汀·库泽尔、主演法鲨跟歌迪亚,尽管在题材上从战争历史变成科幻电影,但不变的是对于意志跟权力的探讨。这两部电影都不该被完全当做爆米花商业电影来看,因为所有武力、斗争的外衣下包裹的是一颗充满悲悯之心的内核。

有关于宗教信仰方面的电影往往是好莱坞导演十分钟爱的题材,比如马丁西克赛斯的新片《沉默》,又比如朗霍华德搭配汤米汉克斯打造的“密码三部曲”,而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大热之选《血战钢锯岭》更是将宗教与信仰完美结合。一旦一部电影蒙上宗教的面纱,总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显然《刺客信条》就是这样的,男主角从林奇从一个死囚穿越到西班牙宗教法庭时期,对抗圣殿骑士,上演一出“一个苹果引发的血案”。

圣殿骑士跟刺客自古势不两立,他们都要寻找可以控制自由意志的伊甸园苹果,所以林奇的祖先跟索菲亚的祖先早有渊源。而在电影中,当故事时间来到现代,以歌迪亚饰演的女主和她的父亲为首脑,隐姓埋名的利用科学研究作伪装,把人丁更加凋零的刺客抓进研究所里进行研究,试图通过一种高尖端的技术把刺客后代的肉身和先人的记忆合为一体,以便在这些记忆中查到了伊甸园苹果的下落。

在索菲亚不知情的拼命努力下,法鲨饰演的男主林奇竟然成功的将自己的身体跟祖先的记忆合体,重返曾经血雨腥风的杀戮时代。作为刺客阿圭拉的后代,身体里流淌着刺客血液的卡勒姆·林奇在神秘组织的操控下,试图通过Animus基因事件追溯机来找到失踪苹果的线索,由此开启了一次次的时光回溯之旅。这也预示着,这场关于苹果争夺的战火正式蔓延到现代……关于时空穿越的梗在科幻片中很常见,但能够将几个时空做到无缝连接,将几个维度的人物和故事实现完美融合并不容易。

从中世纪到近代再到当代,男主林奇的每一次穿越都是九死一生,让人看得如坐过山车般过瘾。而且这部电影的爱情同样很打动人,尽管像林奇跟索菲亚这种与仇人的女儿相爱的戏码尽管并不新鲜,但是法鲨跟歌迪亚在敌对与被控制中建立的特殊情感依旧让人印象深刻。

所有的科幻电影既离不开大胆而奇异的猜想,但也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否则就会成为架空的孤立的作品,幸亏《刺客信条》依傍宗教大背景,以刺客跟圣殿骑士之间的战争为切入点,既让人感受到深不可测又极尽通俗之能事,让观众领略到一场权力与信仰的终极对决,精彩绝伦。 

信条观后感 篇6

本想把背景知识补补课再看,不过这次看和小朋友一起讨论让我突然茅塞顿开。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场景和音效的震撼,也大概知道了逆正行的交叉,即使情节并不太符合逻辑,也尝试从结局回忆开头,不过想不起来了,因此有了第二次观影,第二次看和朋友去晚了,所以开头的几分钟错过,不过最关键的一个镜头还是跳到了我眼中,就是尼尔的背影。既然情节理解已经通过下面看B站了解了不少,第三次看我也希望领悟一些别的。

观后和小朋友的讨论让我一下子就变成了哲学家,例如,为什么未来的萨托要回到船上,因为在那里他和他老婆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想在那死去,说明他也有温情的一面。

那所谓的反面对于大自然来讲也许是正面,当人类做了越来越多的破坏自然的事情,也就是“墒增”的时候,宇宙规则就会让另一种力量制衡人类,也就是“墒减”,这次疫情也反映了这种威力。

逆行和正行能够形成钳行的状态,是因为如果不同方向的时间在一个空间交叉时,就会产生信息的快速交叠,这种情况也许是除去物质世界的思维或精神才会达到吧,因为只有虚无是无边界的.空间(达芬奇是逆行回去的人吧,他竟然说了:虚无寓于时间之中,它的肢体伸到过去和未来,它与过去和未来的一切工作紧密相联系)。

另外,这里也有一个思想就是“因果互存”,无限循环下去,也许我们这个宇宙混沌就是说不清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有个细节“这种封装我还是第一次见。”说了两次,我思考,是不是主人公是否产生了裂变呢?这个还需要有量子力学的知识吧,暂时我不懂。

关于“直觉”,我相信第一次看的时候往往是最准的,我希望我能想起第一次看时的感受,有个问题那个收集逆物质的女特工为啥像怀孕了呢,还有收集逆物质的大抽屉有点像另一个电影的场景(名字忘记了),那个女主为啥对那个画这么较劲呢,还有男主为啥拼命保护女主呢?大概是有续集吧!

信条观后感 篇7

读《我的教育信条》的几点感悟

一、前言

《我的教育信条》,作者杜威,写于1897年。读《我的教育信条》第一章,我就发现了杜威这样一种教育的姿态:“我相信”。

“我相信”,这完全是一种纯主观的、仅是可能性的言说。“我相信”,这不代表绝对权威,不是绝对真理,只是一家之言。可是,“我相信”,同样也凸显了“我”,是我的所思。

“我相信”是一种相对说来不卑不亢的姿态。

我愿意以这样“我相信”的姿态,来说我对杜威“我相信”的感觉。我认为杜威对教育有忧患,有见地也有实践,语言省俭,不偏颇。这样的写作姿态,通常是更可亲可信服的。

《我的教育信条》是文字相当省俭的,但是阅读起来完全没有阅读《教学勇气》时那种诗的气韵,也不是《沉思录》里那样诗意的理性,只是理性。

杜威说:“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

世界上最正规、最专业的教育离不开这一普遍进程。教育只能按特定的方向组织或区分。”

似乎少一个字不能多一个。

二、关于“什么是教育”

我对教育的理解和理解更多的是关于人的自我教育。所以杜威对教育的理解,一度使我茫然,他说“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

思考了一番后,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读到的杜威教育是一个碎片,缺失阅读的语境吧。杜威在这里的教育,更狭义地说,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这是比较顺利的。按照我补充上的这个语境去理解,杜威所说的“惟一的真正的教育”还是有比较说服力的,既有社会对生命个体的影响,也有生命个体的内在心理层面的变化。

虽说石头是不能孵出小鸡来,但是外界的刺激确实是儿童确立自己如何行事的重要指标,甚至是**也不外如是。持续的、全方位的刺激将形成这个人的外在世界和后天的内在世界。高分得巧克力,低飞挨大棒。

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拇指姑娘一定是丑的。所以教育并不总是积极的,有时它也是一种强大的挫败和毁灭的力量。外部的禁锢会造成内心的恐惧,而内心的恐惧会加固这外在的禁锢。

就这样,作为一个受教育的人,如履薄冰的使命感又一次浮出水面,他想给学生一个合适的人性自然教育。

“我认为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杜威如是说。

强调社会学向度,我国古有这传统,孟母三迁,强硬的外部刺激以期实现造成预设的后果。而当前教育对社会学的方面似乎有更多独断的仪仗和渗透,把本不该简单的处理为简单简化。各种考核比较,层层施压,给学生形成了分数的压力。

那种粗糙的简单的残暴的社会压力形成的教育现状和困境,使我对所谓“教学质量出类拔萃”的地区都怀着忐忑的畏惧,作为一线教师我完全可以想象到这背后付出的代价。

言必提及考试如何,中考怎样高考怎样,考不上好大学会怎样,找不到好工作会怎样,这个思路下去,语势里有过来人的正确与权威,然而必然截断了教育者与教育真实之间的联系,也阻断了对当下的清晰遇见。一个连今天都看不见的小孩子,更是茫然地看不到未来?何况兼伴着**对其考试的种种利诱恐吓刺激。

我最近一直在想“爱是不忧虑”,实际上很多教师“把不爱变成看得见”,自觉充当“人为忧虑”的制造机。

人当然是有心理弹性的,也会有儿童在这样的体制中得到相对较好的生长和发展。但这不能作为当前教育的合理证明。如果我们能接受更多的生活教育,这样的孩子会有更好的生活面貌和方向。

这两个方面有着微妙的契合度和契合点,不同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经历。抛弃功利主义的观念,就有可能触及教育感知的本质。不去夸大,无论口头笔头或者实际行动中。

相类的,也不去粗暴地简化。接受生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不要把生活的教育复杂化和微妙化。

外在合适了,内在也合适了,就好像小鹿跑在草地上,鱼游在水里,社会的预期与成绩,与内在的兴趣和能力,趋于同化一致,人有好的自我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或者,这是我对杜威教育取向的个人解读。

三、关于“什么是学校”

近年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一些私塾雨后春笋般成立,还有一些儿童被留在家庭里由父母指导。有人说郑渊洁的孩子上学不是为了自学,还有其他成功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是单从“成就”的层面判断教育的优劣,其实也往往受到家族的声望、心智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未必是没有受学校教育直接引至的成功。何况,就算郑渊洁成功了,想要自己教育孩子的父母,你是郑渊洁吗?你有足够的个人修养,对教育的了解,教育实践的经验和能力,经济储备,以及充育的实践和精力吗?

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教育场所。我个人认为将来我的孩子是应该接受学校教育的,比较容易在大致这个程度上实现“应然”的“**”的目标。那是因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

既然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学校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

可是,学校教育的确是存在了问题的,这是不能否认和回避的。“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

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我们太过寄望未来,太过分准备,并为准备不足过分焦虑(这是心理暗疾一种,**要转嫁自己的压力给儿童),正如上个月《人民**》刊发的一篇名为《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中说道的那样:“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是焦虑的。

”使学生意识到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在经历着的生活,使家长意识到学校教育才是孩子正在经历的生活,真正意义上地活在当下,真实地体验和感受,而不是为了将来出人头地而活、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而活,其实是说难就难说简单就简单的事,抛开选拔性考试这样一个指挥杆,可能只需要教育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关于“教材”

“我认为我们由于给儿童太突然地提供了许多与这种社会生活无关的专门科目,如读、写和地理等,而违反了儿童的天性,且使最好的伦理效果变得困难了。因此,我认为学校学科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自身的社会活动。”这是我觉得这是最切心的部分。

华东师大的刘良华老师提过相似的观点,教育不应该把有机的整体肢解成鸡零狗碎教给学生,而应该按照最自然的方式,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刘老师还提到了一个笑话,妈妈拿一瓶水说:“宝宝,这个水的名字叫做农夫山泉,这个水的味道有点甜。

”宝宝不会说话,宝宝只是听着,会说的时候再说出来。老师教学生却不是这样教的,老师说:“你们跟我一起念,矿、矿、矿泉水的矿。

”学生必须马上大声跟着一起朗读。

还有一些家长会困惑到“孩子为什么不肯学我让他学的那些知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很好的答案,**以**世界的秩序和意志强迫孩子学习,学***容不是孩子内在追寻的。孩子在关心小狗的***,你却要求他学习“3+2=?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方面很多学校也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民族特色课程等等,让学生不再仅仅拘泥于全国统一的教材之中,而是更加量体裁衣,贴近实际。

五、关于“方法的性质”

对这一节的阅读简单地梳理一下,不管我们采用哪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要审视这些方法的内在性质:是不是遵从了规律、是不是有助于形成儿童内心的表象、是不是儿童觉得有兴趣的、是不是沿着真善美的方向没有引起儿童负面的情绪。

“我认为在儿童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表达先于有意识的印象,肌肉的发育先于感官的发育,动作先于有意识的感觉;我相信意识在本质上是运动或冲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往往在行动中表现自己。”

杜威认为,忽视这一原则导致了教育的阻力和浪费。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点:联系点、发展点和二分法点。

事实上,这些哲学观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非常接近,但我们常常忘记它们。

本科时期,在实习、参加比赛时我自己常常会有这个思路:“这个环节怎么讲才会更顺畅,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近两年,也常常意识到了过于顺畅对孩子思维成长的弊端,比如减弱了承担思维阻滞的过程和能力,减少了暴露学生思维断点的机会。

没有什么是绝对好的,没有什么是绝对坏的。当我们评价一门课时,我们常常希望这门课是多么的流畅和精彩。其实,绊脚石班是另一种有机的优秀。但是如果这是一节参加比赛的公开课的话,我是一定没有勇气去“露出”这种磕磕绊绊来的。

现在读到这部分,再次想到了这个问题。教师们苦苦追求的“最优化”是不是没有价值和意义呢?杜威认为,意识在本质上是运动的,我不认为它是优化的。那么是不是应该去追求“更优化”呢?

关于“表象是教学的重要工具”,我非常赞同。如果现在用来让学生学习东西的90%的精力都用来关注学生是否形成了一个合适的形象,教学就会容易得多。

关于兴趣,杜威认为“兴趣是成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这让我联想到昨天在学***见教授讲座时他提到的关于“基础”与“兴趣”的关系,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将100分的精力都集中于“基础”之上,而忽略了自身的兴趣,现高校正在从1.0向2.

0转变,我们应该追求80分的“基础”,学有余力的同时去发展80分的“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成为160分的人了。对于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这样的160分的人按照好学生的标准,他也许就不是那么优秀,但是注意一下他的兴趣,还有他最有可能发展的较好的智力,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儿童时期还是**之后,这样160分的人都可能是一个会生活很自在的人呢。

六、关于“学校与社会进步”

在《学校与社会进步》这一节里,“我相信”仍然出现着,却有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汹涌,有一种毋庸置疑的强势力道。杜威说教师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而谈到“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时,杜威也许是想表达如果你是个人主义者,如果你认为人具有某种优质的品格是获得合理生活的重要前提甚至是唯一前提的话,你要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基本方法。如果你是社会主义者,如果你认为个人的力量无法超越组织和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的话,你要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基本方法。

身处在教育当中,我们要明确教育的真正功能,也要明确教师的职业尊严。我是一直都相信教育是可以塑造社会的,就像是“经常微笑的人会变得更美”一样。

全文杜威的表达确切有度,按照东方视角说很中庸,按照西方视角大概就是联系、发展、一分为二。这是思维上的严密,或许这种思维的严密也更利于认识和理解上严密。向杜威致敬。

信条观后感 篇8

他写道,我真正需要知道的是如何生活,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我在幼儿园学习。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堆中。

然后就罗列了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以及养成的好习惯,我数了一下,总共条,都是最简单的道理,比方学会分享,不打人,公平游戏,收拾好自己的一摊子,每天睡个午觉等等。信条的内容,条条是“幼儿园”语,但却蕴涵着深广的人生道理,他的信条,既是人生准则,也是社会准则。

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他所罗列的那些条条里。金规矩、爱和起码的卫生,生态学、政治学、平等观念以及健康的人生状态。

拿里边的任何一条,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期中,实践于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社区,或者你的生活圈子,都行。

我在另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也是类似的观点,通过对很多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的采访,他们一致认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也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事实上,如果人们的各种命运被打破,被压垮,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规则,那么良好的习惯和抓住机遇的勇气比天赋更重要。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1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