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致教师读后感

致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4-03-08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致教师读后感通用10篇。

以下是芙蓉134编辑为您打造的“致教师读后感”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示。读书是人生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写读后感是一种总结阅读体验的方式,让我们领会作品的思想。相信你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使用技巧!

致教师读后感 篇1

《致教师》是新教育实验之发起人、总负责人,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的一部最新力作。

全书共分四辑,即“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生命的传奇”“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前三辑共收录先生与一线教师对话的46封问答式书信,最后一辑收录自2010年以来先生为寄语新教育同仁的5篇年度致辞。16万字的篇幅里,看见真实,也看见真诚;遇见理性,也遇见理想;见证深度,也见证温度。那是普通教师的“问题之困”,更是平等对话的“智者之声”。因此,“致教师”,与其说是一个书名,不如说是一个意象。在文字与心灵相遇的地方,亮着心灵晤对的古典灯光。

看过朱永新教授的多部著作,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相互聊天谈心,一位慈祥的长者正施慧于民。细细咀嚼品味,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和诗意的享受。

作为一名教师,第一项修炼就是做读书人。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得起繁华,更要耐得住寂寞,在读书中,把自己修炼成如一座图书馆的人。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懒于读书。为此,朱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就人的生物性而言,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同时,又不无风趣幽默地为教师们支招:“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是啊!当我们把读书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看作像呼吸一样自然时,还会挤不出时间读书吗?在这种须臾不可或缺的阅读状态中,我们就获得了幸福。要是读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读第一页,慢慢地,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走姿态。

是啊,教师就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武装自己,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需要、适应孩子们。在朱教授前言中的《我是教师》中提到的,“教师不是蜡烛,教师不能以化为灰烬做代价,以此去照亮学生。教师不是春蚕,教师的固步自封才会作茧自缚,心灵的成长来自每个季节。教师,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谁的灵魂是机器,能用某种工艺任意修理完成。”说的好有深意,让我们以此来共勉吧!

致教师读后感 篇2

方琼琼有句名言说:“一句话可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一本书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位教育家则可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我最近所读的这本《致教师》就来自于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朱教授用一个个真实而又急切的问题与我们分享他的教育观点与智慧,读起来更像是在几位无奈的老师和朱老师之间真实对话的场景里。因为它是真实的和平凡的,它让人有同样得感觉。

朱先生把教师职业大致分为四个领域:一是学生尊敬的教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对于最基本的第一种境界来说,当我们愿意成为一个让学生内心瞧得起的老师,那老师必须成为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老师,从起点开始一步一步坚持往前走,我们也一定能从教学中得到成长,收获幸福。

在我工作第一年,我的初中老师曾经告诉我,“当老师是个良心活。”这应该是做老师的第二个境界,教育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对于第

三、第四境界来说,我还差的太远太远了。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境界呢?朱老师也给出了答案——读写。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抱负;这不仅是一项职责,而且是一项使命。让教师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教师带来职业尊严和幸福,点燃教师激情,成为教育的梦想者

书里提到:“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读书绝对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说教材和教参,每本好书都是对教师内在修养的一个提升。

阅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能够用几千年的教育智慧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除了会看,还要会记录。“真正的思考是从写作开始。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生活始于写作。”,把记录当成自己的工作习惯吧,越写就越会思考。教师的胸怀有多大,他的教室就有多大,孩子们的世界就有多大。

“我们常说,爱是教育的底色。然而,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爱是不够的。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

”是啊,为了能看得更远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变成更出色的老师。

读了一本完整的书,我想除了回答我的许多困惑之外,最有价值的是这本书把老师定义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为什么成为老师? 书中是这么说的:

“归结为平凡,会认为教师只是一份赖以谋生的职业,会放松对自我的追求,最终在懈怠中迷失。它归咎于神圣性,过分强调教师的奉献和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根植于现实的坚实根基。”怎么做?

如何做?我要面对三尺讲台,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态度。朱教授真诚地希望我们能相信自己,用自己的胸怀、努力、眼界、思考、学习做好这事关国家和孩子未来的“学问”。

“我想,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寻,对教师而言也不例外。为了幸福,我们乐于做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幸福的缘由。”,如这话所言,希望我们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致教师读后感 篇3

在师徒结对的时候,师傅送我给一本朱永新的《致教师》。断断续续看,快一年了,才看完。谈到教师,人们会说教师这个工作好,轻松、待遇也高;朋友们会说:教师是个光辉的职业……很多时候,大家对教师职业的评价都是过于神圣化。

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后,前言就颠覆了以前对教师的形象比喻,但更具人性。书中这样写到:“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基础。”读完这句话,我似懂非懂。但经过这一年的教育生涯,我深有感触

在朱老师的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炬;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小丽(化名)同学是四(欣慰感溢满我的心中。

正如朱先生所说,教师的幸福,它在创造中,在服务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因为创造、服务、研究与分享的教育幸福,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与幸福相伴。

教师这个职业,既平凡又圣神。做一名教师不易,做一名优秀教师更不易,也许前路上仍然有很多困难和磨练,但我相信,我的努力和坚持,会让我收获很多。

致教师读后感 篇4

给予教育乐趣收获教育幸福

卡布诺诺

说到教师这个职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我来说,教师不仅是我忠诚的职业,也是我从小的理想。朱老师在书中说:

“教师是一个充满幸福的职业。”其幸福的过程不仅仅是步入课堂的信心,不仅仅是学生收获成果的欣喜,而更多的是教育过程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我想,能成为一名的快乐又幸福的教师,才是教育最高之收获与体验吧。

对于我这样一位新手教师,能有幸阅读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可谓如获至宝。大学刚毕业,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好奇,伴随着无处不在的忧虑和疑虑。翻看前言,映入眼帘的一段文字令我深思:

“教师,不是园丁;教师本身应该是一多花儿;教育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我小时课堂,我的老师常常让我们背诵:老师像园丁一样浇灌着我们,培育我们成长。

但朱老师的观点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成长。

在英语中,教师译为teacher。要理解英语词缀的基本用法,名词末的er指的示动作的主动练习者,即教育的传递者。中国古有韩愈《师说》云:

是故**不必不如师。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学生也可以成为教师。进而言之,教师不必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和主宰者,而应转换身份,积极成为整个学***的协助者与管理者。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对于彼此的发展尤为重要。中国有句老话:“家有两斗米,不做孩子王”,和孩子打交道可不是件易事。

在我今年实***个月时间里,我也是真切的体会到这件不易之事。除了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困难。但是我始终坚信,更多的微笑与互动,更多的关注情感与交流,能让双方敞开心扉,增加教育的快乐与幸福。

在课堂上,他们向我接受知识。在课后,我向他们**各种生活小技巧,如手工、剪纸、绘画等,甚至是如怎样快速抄课文这样的个人技巧。在孩子们面前,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向他们请教。

我从不认为学***的高低可以决定孩子间的优异,我时常向一些班级里成绩较靠后的同学进行交流,他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自己的看法,整个交流也非常流畅,我向他们学***一种积极乐观的自信心与一份时刻不变的好奇心。此刻,我也如树苗般慢慢地在成长。

朱老师的《致教师》一书对于我树立教育理念与切实转变教育方法帮助甚厚。此外,朱先生还编撰了许多与新教师教育研究有关的著作。我会仔细阅读并深思熟虑。在教育这条路上,我只是入门新者。

在前进的道路上,牢记教育的初衷,坚持教育理念,成为快乐幸福的教师,是我不懈的动力和追求。

2019年8月5日

致教师读后感 篇5

《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不像有的教育理论书籍一章章地说些空洞的理论,而是由一篇篇的短文连缀而成。全书分成六辑。每篇文章也就千字左右,最长的一两篇也不过两三千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育散文集或者教育杂文集。所以,读这本书并不感到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是花自己大块的时间去读,而是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去读的,大多是“车上、枕上、厕上”的时间。

当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有了一种要将这本书推荐给学校的老师和领导的冲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本书触动了我,引起了我的思考。读教育理论书籍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晦涩难懂或者是说教的印象和感觉,但是读这本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我以为一本好书不是故弄玄虚,让人难懂,也不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而应该是一本有思想的书,能引起读者思考和反思的书。这样的书才能发出启迪智慧的力量。无疑,王老师的这本书是这样的一本能引起人反思的好书。这是它给我留下的印象。

王老师所记叙的主要内容是发生在自己或者身边同事身上的教育的大事小事或者现象。伴随这些现象往往是我们通常的做法,然这些做法是否是尊重学生的,是否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王老师从他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读着王老师娓娓道来的文字,让我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教育实践,王老师所述的现象,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到底有没有出现过!一页页地读,也跟着反思。读完全书,掩卷而思,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天天喊在口头上,写在墙上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很多都是徒有虚名的口号而已,并没有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王老师的教育实践,看得出他是在努力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教育的规律。和王老师相比,自己还相差的太远,自己要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努力做一个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的老师。

在书中,王老师说,“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他用事实证明了他所说的话。他还说,教师要有悲悯之心……我以为说的都很在理。一名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老师,如果没有悲悯之心,恐很难教出一群知书达理又善良的学生。

王老师的书中还有许多好的思想和精辟的议论与阐释,但是因为自己断断续续地读完全书加之自己的水平有限,实在难以将书中精华用简练的文字全部表达出来。

这本书的名字,王老师将它定为《致青年教师》,我想这是王老师的谦虚,选择了初入行的青年教师,希望能给他们刚刚开始的教育教学生涯有些指导和参考价值。我是一名有着十多年教龄的教师,从绝对年龄上说,我也还是一名青年教师,但是,就我个人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它不仅仅是适合青年教师读的书,他还适合其他所有的教师以及管理教育的领导和政府官员阅读!

当我打开《致青年教师》,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点受惊。因为我从开始教学至今还没想过如此深层次的问题,只是因为喜欢教书,喜欢面对一张张孩子们纯真的面孔,而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而在一个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也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对我的职业生命负责,我必须提

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者,实践家。

虽只读了短短几十页吴先生的书我自己心里就有许多感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青年,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写即可成就。它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一、要树立服务意识因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

服务不仅仅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种奖品和一句赞扬,真正的服务应该在课堂。比如:你是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了;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了;你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式了没有?学生这节课有发展吗?这种隐性的服务理念应该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二、要学会感恩只有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才具有奉献爱心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感谢社会给予我的这个崇高而又伟大、稳定而又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令所有人敬佩。

第二,要感谢在各个岗位上做奉献的纳税人,无论是工人还是个体劳动者。既使他们起早贪黑,生活无着落,也在为我们提供着经济保障,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他们的子女。

第三,要感谢我们的学生及其家长,因为教育的产品是服务而不是学生,而购买这个服务的是家长,家长是学校的上帝。而消费者才是推动产品不断更新和质量提高的最强大的动力。所以,感谢家长,因为他们的选择,我们的工作才多一份安定,少一份危机;因为他们的选择,才为我校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础。

第四,要感谢我们的同事及生活在你周边的每一个人。

三、学会学习,学会读书教师是最需要读书的职业之一,教师要教好书就必须多读书。

魏书生初中毕业,却达到了融合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培养他的是书籍;李镇西在被问及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时说:我就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读书,能够改变教师教育匮乏、苍白的状态,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把阳光散布在别人心里;读书,能够使教师思考人生,改变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层次,才能赋予课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赋予课堂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不用再谈“职业倦怠”。

四、关注细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们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应该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

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表现出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展现一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我们的事情别总让学生做,因为孩子们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吗?我们会着装整洁、得体、精神,言谈、举止文明,因为孩子们是会观察和欣赏的。升国旗时我们会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因为孩子们也关注你的热爱和信仰。他们有了信仰,我们才好教育。我们一定不会在教室和学生集会场所吸烟,接打手机、喧哗,更不会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更会保持办公室整洁。因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的维护,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是会跟我们学的。我们是能够尊重学生人格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和孩子们的尊重是相互的。随手关灯、随手关紧水笼头是不难的,节约纸张、爱护教学工具是自愿的,我们节约的习惯是带给孩子们最朴素和最美好的礼物。遵守时间,遵守诺言。我们对规定和允诺的实现,带给孩子们的.将是一生接人待物最厚重的体验。

五、锤炼业务说我们是“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也说明我们有精力去学;“教师”说明要传授知识,更说明我们需要有更精湛的传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艺术。

我们青年教师应该对自己负责。作一个青年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我们经常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老年教师中多数人对工作的发自内心的热情和丰富的业务经验;但又不满足于同他们的竞争——作为青年人有理由对业务的质量有更高的追求;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会时刻警惕容易在自已身上滋生的颓废与懒散,永远没有满足之时,就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的教学还没有尽善尽美,我们需要更多的锤炼。我们会备好每节课,参与好集体备课。我们的从容和自信,反思和提高,都来源于这里。我们会互相多听课,青年教师杨恒奇说过:“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由人及已会很有收获。我们会关注孩子们的每一本作业,因为他是孩子们学习收获的晴雨表。我们会尝试着改变,让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让孩子们喜欢,让我们的教学成果更加丰硕。

在《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里,吴非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不由得想起一次课堂上,由于几个男学生的故意捣乱,我停止正在进行的课,对学生讲我的求学经历,希望能够感动他们,由于感情过于投入,边讲边流泪,事后觉得自己过于幼稚,竟然在学生面前流泪。读了吴非老师的这篇文章之后,想想:是啊!我们也是普通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情感宣泄的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当着学生的面流泪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老师。说实话,面对学生,我笑过,也哭过。我曾为学生那纯洁善良的心灵感动得流泪,也曾为他们中一些同学的不争气而伤心落泪。事后,我常埋怨自己太没出息,感情太脆弱,但看了吴非老师这篇文章后,我明白这是我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作为教师,就是教学生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冷眼处之的人。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都是冷血动物,那么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关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发现真善美的引导者。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们领路人,我们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原。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所以说,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这其实跟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个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嫉贤妒能,不能心胸狭隘,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强的老师。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优秀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开关”就在自己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我们要想当一盏不灭的灯,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使这盏灯一直发光。所以,过去我们那种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得有一桶水的观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而知识更新的又是如此之快,如果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我们迟早会被淘汰。所以,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非此不足以为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老师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要学生面前的道路。

致教师读后感 篇6

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曾经读过一篇短文《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内容虽短却很精彩。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其实很简单,我开始问自己“我能做一个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英语老师吗?”

寒假中,我再次阅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这是一本有关教师心灵成长的书。全书共分四辑,分别是“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前三辑以书信问答的方式呈现,众多一线教师提出在工作实践中遇到难题、在教师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朱老师一一予以解答,不仅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分析,更看出问题背后的本质,对每个问题都作出了详尽细致、深入浅出的剖析。

第四个系列是朱镕基2010年以来的六次新年讲话。总结了每年新的教育工作,展望了美好的未来。

读罢全书,我受益良多,甚至可以说,朱老师的每一篇回复几乎都对我有所启发,尤其是在如何规划自身发展方面有所裨益。书中提出教师职业的四种境界:

第一, 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

第二, 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

第三, 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

第四, 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

而今天,我想做一名让学生瞧得起、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老师。

那么,如何让学生们看不起我,为我的存在感到幸运

福的老师呢?朱永新老师也为我们提出来具体的方法,就是陶行知所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就是要把课上好。在课堂上做得好并不容易。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深入学习教材,抓住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兴趣等。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何其容易。

这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在如何提高教师的修养和专业能力方面,朱永新先生也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教师的学习,首先就是向书本学”。

阅读和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哲学、心理学等方面,阅读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书籍,应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经典对话,增强阅读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科学素养。

当然,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看书却不思考,没有把书本中的精华之处加以内化、吸收,对书本中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地方没有思考,只是看过而已,这样读书的效果不会理想。因此,学***考密不可分。一方面读过的书要做摘抄、笔记,还可以写一些感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文字记录成长可以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

同时,在教学中,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做好自己喜欢的教育工作?

首先,应该要坚持《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关爱每个学生。爱是一种眼神,是对学生默默的祝福;爱是一股春风,给学生身心的慰藉;爱是一场春雨,给学生心灵的滋润;爱是一种问候,给学生的春暖花开。

其次,注重鼓励。

少一点责备,多一些夸奖;少一句批评,多一句引导;少一点隔阂,多一些沟通。现在,我不敢说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相信我会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和工作。我感谢我的学生。他们给了我信心、力量和快乐,使我的教学有一点进步。

读完《致教师》这本书后,我从中获取很多人生道路的指引。我很高兴我是一名教师。我是送玫瑰的。我手上有香味。让我们为学生开一朵花,为学生织一地绿荫,为学生添一份温馨……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吧!

我想,当我给学生们带来快乐的时候,我必须让自己快乐。

致教师读后感 篇7

最近的空余时间,都是在读《致教师》这本书。

翻开这本书,一下子就被书的前言所吸引。“教师,不是园丁,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教育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蜡烛,教师不能已化为灰烬作代价,一次去照亮学生;教师,不是春蚕,教师的故步自封才会作茧自缚,心灵的成长来自每个季节;教师,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谁的灵魂是机器,能用某种工艺任意修理完成;教师就是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赖的生命,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我是教师,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我这里形成,让人如履薄冰;我是教师,心底里喜怒哀乐翻滚,黑板上天高地远开阔,脚板下三尺讲台扎根;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志业;我是教师,这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我是教师,缓缓显形,终见此生天命;我是教师,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一下子就被他的内容所吸引,好像这短小的诗句把我多年对教师这一个词的困惑全都剖析的淋漓尽致。这本书,内容都是解答一线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针对性的加以剖析、深究。书中教师的问题、疑惑、故事等都是我们教师身边所遇到的,所思考的,所疑惑的,所发生的,读了之后,收获很大。

作为老师的我们,遇见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聪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往往是我们最喜欢的;成绩不好或纪律不好、特别是品行不好的那些问题学生,往往是让人喜欢不起来。其实,这些孩子的背后有着无数的潜能和优点,如果我们整天看到的全是他们的缺点,永远是无休止的批评,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果换个角度,细细观察,却能发现再后进的学生也有他自身的优点,假如能够把优点加以放大,给予他们自信,给予他们希望,定能让他们收获一个更美丽的童年。

致教师读后感 篇8

在工作中寻找美做快乐教师

李杰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部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读书体会,但此时此刻我只感觉到万分的紧张,希望我今天的发言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暑假里难得有时间静心读书,直到有一天我在整理房间时,看到了学校推荐的书目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随手翻阅便被朱教授崇高的精神境界感染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只要你有时间,你就会读一会儿书。读书的时间是断断续续的,匆匆忙忙的,却依然迷人而令人兴奋。我常常被书中充满激情和智慧的话语所感动,我常常想起自己所经历的教育历程和所教的学生。

我感觉朱教授的《致教师》一书更像是一部教育小百科全书,他以书信的形式回答了一线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言语真诚,朴实无华,直面并解决现实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读后,我倍感幸运,受益匪浅,便把书中最经典的话语摘录下来,反复品读,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感悟。归结下来我把交流主题定为在工作中寻找美做快乐教师,其实写下这个题目,不自觉就想起从前在孩子们中流行的改编歌谣:起得最早的人是我,归得最迟的人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活得最苦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的确,现在教师累、学生苦已是不争的事实,幸福感正一点点远离教育。

而我始终认为只要我们善于去寻找工作中的美丽,一定可以成为幸福的教师 ”下面我将从三方面来阐述:

首先,要做一个快乐的老师,我们应该善于从工作中挖掘快乐的元素。

书中我感触最深的当数一篇名为《因为魅力所以美丽》的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工作不久的新老师逐渐厌倦了教学工作,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向朱教授求助,朱教授他围绕如何寻找教师生活的美丽这一论题展开,精彩的解答让从教多年的我也收获了不少职业幸福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再次感受教师这个职业的内在魅力,增加大家职业的幸福感,第一点,教师是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多的职业,在这样一段自由的时空里,教师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或寄情山水,或琴棋书画,或潜心阅读研究;第二,教师是能够把专业知识最直接作用于家庭,让家庭与事业双丰收的职业,难怪许多人找对象也特别喜欢找教师呢。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最近朋友圈疯转的一条微信,如果王宝强当初选择的是一位教师的话,他很可能会一直幸福下去。第三,教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能带来相对平静的心理状态,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幸福。

我们教师应该看到自己行业的优势,并比较他们的薪水。教师的工资正在逐渐增加。从休息时间来看,我们的老师基本上可以在周末正常休息,享受两个月以上的带薪假期。从平时上班时间来看,我们的工作时间固定,我们的休假作息还是规律的、***的。

我们很幸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当我们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我们会收获学生天真的笑容、质朴的问好、家长的感激以及社会的赞誉,这些都会让我们产生幸福感和成就感。

其次,做幸福的教师,就要正视自己的职业,敬业更要乐业。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看似好的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许多教师都有失眠、烦躁、焦虑等症状。工作时间长、要求高、对象复杂、教师压力大,必然使我们动摇信念。归根结底,是心态出了问题。

既然不能改变现实,就应该改变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职业,并在工作中寻找美丽和乐趣,静静地做一份让自己沉醉的教育工作,从中得到幸福感。

还记得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稿《敬业与乐业》,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们对待职业的态度问题,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对于我们现在从事的教师职业来说,努力工作是很自然的。哪个行业不难?但辛苦之中也有乐趣——与同事交流的乐趣、因学生成长的乐趣、自身发展成功的乐趣……众多的乐趣充溢着我们的工作过程。还记得初来学校我就自告奋勇的代了一年级语文课,刚开始的一个月面对无知又淘气的顽童即使我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常常累得说不出话来。

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那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我一个人呆在教室里做作业。批着批着就犯困了,便靠在桌上打起了盹。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间听到外面有了喧闹的声音,我知道体育下课了,孩子们都要回教室了。

听到教室门口传来欢呼声,孩子们真的走进了教室,我不愿意抬头。猛然那欢呼声戛然而止,然后用很小心的声音在说:“轻点,老师睡着了。

”我突然很好奇,看他们会做些什么,便仍然趴着装睡。有几个孩子蹑手蹑脚地进教室了,教室的里面是安静的,楼梯上仍是喧闹的,我听到更多的孩子走在楼梯上,带着一点刚上完体育课后的野性和嚣张,蹦跳着上来。突然,我听到楼梯上有一个更大的声音:

“轻点,老师在里面睡觉呢!”于是我听到又有一些孩子进教室了,同样蹑手蹑脚,同样轻声地相互告诫着,“轻点,轻点!”我坐不住了,心里被暖暖的东西堵着。

我抬头着教室里的孩子们微笑。发现大多数孩子都回到了座位上,但是他们是如此安静,安静地喝水或看着我。那一刻我真感到了莫大的幸福,为我的孩子们竟会这样体贴懂事。

第三点,做幸福的教师,一定要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最接近幸福。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说到这一点我不得不介绍一所特殊的学校----红丝带学校,因为这里就生活着很多热爱生活的人,他们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2012年的春天我走进了这所学校,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老师,利用课余和周末休息时间给孩子们上课,结识了一群普通而又特殊的孩子,之所以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是艾滋病毒的感染者携带者,大多是孤儿,身体抵抗力差,生命随时会终结,但每次见到他们时总能看见他们一脸笑容,大老远就开始和我打招呼,向我问好,他们笑对生活积极乐观,他们心怀梦想勤奋好学,自强不息永不言弃,善解人意懂得感恩,在社会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茁壮成长。有一个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是生活,因为我们所有的欢乐,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希望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我爱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我是最接近幸福的人。

我想正是凭借着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孩子们忘记了苦痛,放下了忧愁,享受生活给予他们的考验磨难以及快乐和幸福。

所以,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从事的这份职业,能够发现并认可每天平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坚持不懈的在工作中实现自我,那么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幸福指数自然会持续上升。

最后,我想引用朱教授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幸福,在前面,我们,在路上” 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学生永远是天使,我们教师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让我们心中留着一缕阳光,释放出光和热,照亮我们幸福的事业之路。

让我们携手一起在工作中寻找美做快乐教师吧。

暑假,学校的推荐书目是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第一次知道朱教授的名字,是从前几年读过的一本书上看到的。书的首页上印制着他的诗——《我的教育理想》,其中有几句话至今难忘:“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教育需要诗歌和浪漫主义。教育需要足智多谋,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教育需要活力,要有年轻的心。

教育需要毅力和不懈的追求和探索。”那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诗让人深思。后来,人们逐渐了解到他有各种身份。他发起了一项新的教育实验,并倡导创建一个影响全国各地的学术校园。

我惊奇的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朱教授以严谨的态度对当今教育现状进行剖析、思考,表现出对中国教育的絷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正视自己的职业

教师要看到自己行业的优势

教育家和教师最大的区别之一是,教师愿意平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认真的人最接近成功!

如果我们把乐趣理解为放松和不受限制的自由,恐怕是找不到的。 退一步讲,假如我们没有达到乐业这种境界(像我就存在差距),那就把“乐业”当作一种人生理想一种职业理想,有了这种职业理想,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业责任。让我们为明天的**事业而努力。

让我们继续探索基于教师现实生活的镜头锁定。我们看到老师的一部分:生活是安静的,没有刺激;生活太机械,没有情调;生活太复杂,没有成就感

昨天孩子逃学,今天孩子打架;省厅领导昨天来视察,市区领导今天来视察。我们在害怕和忙碌的过程中,逐渐对教师的工作失去了信心。我们继续探索并看到教师的另一部分:

生活美好,精彩纷呈,富有生命,乐此不疲,魅力无限,乐趣十足。原来,他们把生活中遭遇的困难和瓶颈当做获取巨大快乐的垫石,他们努力地挖掘教师职业的内在美,把教师当做事业来做,全身心投入。他们一直相信:

穿越艰辛,自然收获美丽。所以我们就应该及时调整好心态,在毕生从事的工作中挖掘幸福的元素,为了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做一个幸福的追梦人,增添自己生命的亮色。

三、培育阳光心态,做阳光教师

事实上,看似不错的教师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许多教师都有失眠、烦躁、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症状。据调查,有近五成教师认为“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86.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备课、上课、应付考试和考试。

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使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常年处于应激状态,在连续不断的刺激面前,教师的身心能量都处于消耗状态,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没有休整与喘息的间隙,心理能量耗竭加剧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趋于恶化。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如何改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当面对这些问题时,一些教师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累赘,感到工作乏味、产生职业倦怠,整日牢骚满腹,抱怨工作忙、工资低,太苦太累。

归根结底,是心态出了问题。我们既然不能改变现实,就要改变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真正做到“居上而不骄,处下而不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英国教育家罗素说:

“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阳光,给人温暖,象征着朝气蓬勃、温暖如春、光明正大、奋发向上的品质形象。只有心理阳光才能给别人带来阳光。

1.做一名阳光老师,我们应该正确地检查自己

我们的身体喜欢在阳光下漫步,我们的灵魂却习惯于在黑暗中行走,因此,才有了诸多的不知不觉,才有了无数的熟视无睹。学会审视自己,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纠正自己,反省自己。人们常说:

做人应明如镜,清似水。只有照镜子,才能扬长避短,在生活和工作中实现有针对性的目标。

2。做一名阳光教师,要学会调整心态

重视自我心理保健,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并结合实践调节心理,学会宣泄与转移压力,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我们教师的工作需要更积极的态度。教师经常会面对“调皮”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性格“怪僻”的学生,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尤其是考试后班级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这能让人有个好心态吗?

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那些看似“困难”的事物,往往能从劣势条件中找到优势因素,从而获得好的成效,要学会以阳光健康的心态去处理周围的人和事。

3.做阳光教师,要学会感恩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再说感恩,培根说:

“学会了感恩,你就学会了做人。”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学会平和,学会宽容,平和是一种生存和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身心修养的方式。

对生活心存感恩,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不知足常进步!”虽然教师的职业是清贫而寂寞,是艰辛而坎坷,但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释放、自我定位。

我们要有阳光心态,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和工作,学会放手,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学会感恩,学会善良。做一名阳光教师,缔造阳光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我们心中留着一缕阳光,释放出光和热,照亮我们幸福的事业之路。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县第53小学)

致教师读后感 篇9

作为一名教师,我从别人口中听说了《致青年教师》,很多人对这本书表达了喜爱,让我越加的好奇,直到我读了这本书。这本书是吴非XX多年的教育经验,这些经验里有他这些年的案例并且给我解答了很多教学中会遇到的困惑。

在从事这份教育事业的时候,我也有过困惑,疑问。而看了这本书后我突然茅塞顿开了,虽然只有短短几十页的书籍,却蕴藏了宝贵的财富,让我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始终充满正气,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孩子们,让他们觉得每一天都应该是活力满满。因为唯有正能量的面对所有人,那么所有人才会时刻被正能量包围。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记得有一次。很多孩子不好好听课,上课讲话,扰乱了课堂了秩序,也刚好那一天自己遇到了一些事,那一次自己失态了,不仅发火更接近于暴躁的状态,把学生们都吓坏了。虽然我还控制着自己的行为,但那次的发火让他们对我有了胆怯,不再向平时一样看到我就笑嘻嘻的跑过来问好,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自责当中。

读了《致青年教师》后我发现,原来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约束要自己的脾气和行为,要耐心懂得释放压力,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面对教师职业。

我想每一个做教师的人,都很珍视自己的职业,我身边的老师们也是如此。他们在教育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教学的乐趣,每年和不同的学生认识,打交道,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里,这是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尽管我们是多么不舍看着他们毕业离开,目送他们离开校门的那一刻,心里似乎空落落的。原来那一刻我们早就将他们当成我们自己的孩子一般。

生活要有仪式感,教学要有幸福感,而《致青年教师》一书里吴非先生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挣米给你负责”。唯有对得起自己,对的这份职业,我相信在我们不断教学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让我们明白教师的可贵之处。看着学生一个个活泼天真的笑脸,我时常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每天被这么多孩子包围,是多么快乐的事呀。

而我也明白,从事教师职业我必须严格的要求自己,不仅仅是学生要学习,我也要学习。我们作为教师,学习知识是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知识,更好的方式,去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一名时刻幸福的教师,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光去照亮所有的黑暗,用我们的热,去温暖每一个人。看着《致青年教师》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过去,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都会有新的看法和结论,我想每一个人也都该如此,时刻的反省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去成长。

在《致青年教师》这本书里,我看到的都是吴非先生如何去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并且如何让的待人接物,要做好一名老师要从细节上去真正的善于发现。看着里面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折射出的是吴非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深深的被其中的故事所打动,好像看到了自己一样。我特别喜欢这一段话:“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样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这段话对我感触很深,唯有心胸宽广的教师才能教出大气、正直的学生,而心胸宽广的人,在未来总能走出一片不一样的天地。让我们用行动、用青春,去为我们喜爱的教师职业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吧!

致教师读后感 篇10

这个月,我认真阅读了全国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的《致语文教师》一书,收获很多。在书中,余老师从教师的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大方面和我们分享了他宝贵的思想财富,每一页文字都给我心灵的滋润。

耐力是一种成长智慧。余老师用自己的耐力塑造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潜心研究与思考,他总有那么多的事情做。这不由得让自己想起我们的教学生活,课上完,作业批改后,时间就这样悄悄地从手指间划过,今天重复着昨天,空虚之中无聊,无聊中又空虚着。而余老师呢?他说,“当你面对书桌几个小时写不出一个字的时候,当你翻阅大量资料而精疲力竭的时候,你都得平静地坚持,将生命、时间化为工作中、研究中无数优美的细节”。当教师的人如果能关注自身的成长,体验到成长的乐趣,也就有了人生中最好的心情——快乐之心。

教学更是处处有智慧。余老师的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书中有很多具体可用的教学方法,在书中,余老师不光是阐述了每一种方法的好处,还在每一种方法后面安排了具体的案例分析,这也加深了我的理解,让我可以不断尝试,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艺,同时也让我更有信心去活学活用。在余老师的教学艺术体系中,“板块式思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看完这一章后,我又深切的感受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策划教学思路,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清晰,二是简明。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有一种困扰,就是既想把课上的步骤清晰,又想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涵盖,备课时不知不觉就显得很繁琐,板块式设计给了我很好的启发。“‘板块式思路’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呈‘块状’。这种‘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结构课堂教学。”当然,最让我惊喜的是余老师不仅仅是介绍了“板块思路”的好处,他还介绍了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十种设计角度,如重点突出、活动充分、情境生动等等,让我可以灵活选用,大胆实践。

坚持治学,谋求进步,是一种智慧。从书中我看到了学习到了余老师的治学方法,如自建仓库法、案例分析法、课文读写法等多种治学方法。这都既让我有了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也使我倍感惭愧,使我意识到作为教师,为了做得更好,应该有优秀的治学方法,有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坚持研究,提升自己,因为研究能让我们做得更好。

总的来说,虽只读了一本书,但收获远不止这些,思考还要继续,教学还要实践提高,我要付出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一定不断鞭策自己,不断努力。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1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