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观后感 >

鸦片战争观后感

鸦片战争观后感

时间:2024-03-01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鸦片战争观后感(汇总5篇)。

世界上的影视作品多若星辰,总有很多经典让人们印象深刻。优秀的影视节目能够充实我们的内心,我们可以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观后感时,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你读过哪些作品的观后感范文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鸦片战争观后感(汇总5篇),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鸦片战争观后感 篇1

摘要: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斗争史。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从旧民族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阶段。虽然中国的命运仍没有改变,但不管是落后的农民阶级腐朽的统治阶级,“先进”的资产阶级还是更为突出优秀的无产阶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

中国的前途命运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中。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理所当然,“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间乐园。”让我们向历史学习,学习他们无畏一切为国奉献的精神吧!

的确如此,国民心态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要面对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民众中构成一个正常、自信、仁和、积极进取的大国心态。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被侵略、被掠夺、被压迫的历史,而其根本内容是帝国主义列强武装侵略中国,在经济上掠夺中国,在政治上支配中国。中国处于被侮辱、伤害和**的境地。帝国主义列强曾使中国局部地区殖民地化,并且使中国丧失了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成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

但近代中国毕竟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其原因是在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的发展,最终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独立,恢复了国家的一切主权。因此,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

当然,中国的独立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责任。

鸦片战争观后感 篇2

——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中清**失败的原因有: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清**的动摇;清**的腐败无能;军事装备的落后;鸦片的毒害。

关键词:历史鸦片战争清政

这是中国电影界为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而创作的一部献礼片,由大陆资深老导演谢晋执导,本片曾投资一亿多人民币,创下了国内电影投资的纪录,也创下了国产片在国内的票房纪录。该片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出发点,真实地反映了150多年前中英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的始末,再现了中国人民不屈外国列强欺压,奋勇抗争的英雄气慨,也告诫了国人国弱就会遭受侵略的历史教训。古语常说“吾日三醒吾身!

”人应时常反思自己,才能进步。正如电影开始说的,“只有当一个国家真正站起来,我们才能正视和反思她的屈辱历史!”!

"——【鸦片战争】

影片发生在1840年,从 1840 年 6 月英国侵略军封锁珠江口和广东海面开始,到 1842 年 8 月签订《南京条约》结束,仅仅两年的时间,最后以中国惨败而告终。然而,这不仅是一场战争的失败,也是中国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这也是中国逐步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点。 接着, 1843 年 10 月, 签订中英 《虎门条约》 。

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牵动不平等条约,如 1844 年 7 月签订了中美《望夏条约》 ,10 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历史在不断发展,但我们不能忘记鸦片战争中清**的惨败。正是从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大量的特权,破坏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了我国的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和司法主权……也正是从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始,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导致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我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我认为, 当时的清**之所以会在这场事关民族命运的战争中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清朝封建制度的衰败。其一,封建制度的弊端主要有:君权**。

在影片中,当英国舰队北上北京和天津时,朝鲜有两个对立的派系!而作为最终决策者道光帝!

决策完全凭自己的**,缺乏科学性!且容易被庸臣误导!误国误民!

电影中琦善就是代表,琦善在朝堂之上误导道光帝,使之没认识到列强的野心!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而说出:‘洋人嘛,野蛮无知。

朕决定先礼后兵,罢免林则徐,宽恕洋人之罪!’这样狂妄自大的错误决定!实属君权**之弊!

而同时期的英国,则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滤去当时英列强的贪婪的野心!从影片中议会讨论是否拨出远征军驻华经费的决策过程可以看出,决策比清朝更科学!

虽然最后以271赞成262反对最后通过了!但毕竟刚开始的时候却是大部分反对的!

这样的**必然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腐败就是其一,腐败古今中外皆有、可清廷的腐败更是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不可忽视;电影中林则徐初到虎门采取了很多禁烟措施,其中逮捕益和行行长何敬容后,何为保命让其子何善之把一帐册转交给林则徐,而这个账册的内容则是记载益和行十九年来向**奉送的所有贿银,共计3576000两.一个益和行就一个账册,呵呵推而广之!难以想象啊!

而另有一**竟然少缴一万箱就留二白箱,实属可恶!而**的钱如果都用在造船造炮上也不至于鸦片战争输的那么惨!

其二,清**的动摇不定。清**实行镇压国内人民起义、妥协投降的反动政策。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有利的条件。

首先,反侵略战争的正义可以激起仁人志士的极大愤慨,但清**由于自身的封建主义而未能动员群众。可以从电影中定海战役可看出。当时知县姚怀祥见识了英炮之利害后仍态度坚定,宁死不屈。

说明当时清官民对列强的愤恨。而清廷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点!据其他统计,1840年7月6日,定海沦陷;史料记载;整个鸦片战争中,清朝军民将领无一投降!

第二,清军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局部地区补给方便,熟悉地形,又调动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因此处于安心待工的有利局面。大沽清军第二次反登陆作战的胜利,表明侵略者军队只要有抗日的坚定决心,做好充分的准备,采取符合敌我形势的作战方法,有正确的作战指挥,就一定能够被打败。但是,由于清朝的政治腐败,我错误地认为外国人野蛮无知,所以我决定在士兵面前彬彬有礼。

而且罢免有识之士,重用鼠目寸光之人。导致结果英烈强得寸进尺占据香港!

第二,****的腐败无能。林则徐刚开始也和其他人一样小视洋人!认为洋人用刀叉多费一只手!

没有用筷子好,能举一反三,变化无穷。而通过看英报,和实际观察到电影的最后认识到洋人服装虽说难看,可是他们行动方便。刀叉虽然粗鲁,可是连吃饭都用铁器的民族,这样的民族不可小视啊。

而琦善了短视认为;洋人动兵皆因我焚烧鸦片而起么?要消灭病患,首先要化解争端,然后在恩威并用,方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他认为送美女、送东西、送钱可以化解矛盾。事实证明他错了。这件小事满足不了英国列强的贪婪野心!

影片结尾,林则徐托琦善将地球带给道光皇帝。也可以看出,林则徐已经意识到世界是大的,大国的野心是不可**的。不幸的是,像林则徐这样雄心勃勃的人太少了!

三是军事装备落后,军队腐朽,军民对立。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八旗、绿营的军队虽然有**10万人,但有许多不足和**落后,主要使使用剑、矛、弓、箭等冷兵器。当时英国在**装备和作战方法上明显比中国先进,军事事力明显强于中国,这是决定战争结国的重要因素。

例如,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维多利亚女王维火车量身定做的。可见,英国已进入工业革命的辉煌时期,而中国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鸦片战争时期,英国是世界第一资本主义强国,工业发达,火力强大。用军事史学家的语言来说,当时的英**队,早已从弓箭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全面进入了“火器时代”,战斗中的“点杀伤”已为“面杀伤”所取代。

战斗中更重要的是火力和火力与人的组织形式。个人的勇敢已从决定性的地位上退了出来。而当时中**队主要用的是弓箭大刀长矛,其中也有一些火绳枪,但需要点燃火绳缓慢的捕捉目标,常常在火药引发时,目标已移动或对手早已开枪将其击倒。中国的火炮铸造技术全面落后,不仅制造工艺差,而且使用的主要原料铁在质量上也远逊于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 由于铁质太差,铸造出来的火炮十分粗糙,威力也小,往往数千斤大炮不如英军的小炮。

以兵丁所用枪支为例进行比较,英军主要使用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射程分别为 200 和 300 米,射速为 2/3 发/分钟和 3/4 发/分种,清军所使用为兵丁鸟枪,射程 100 米, 射速为 1/2 发/分钟,双方差距可见一斑;自 18 世纪以来,西方军队所用步枪均使用刺刀,而兵丁鸟枪由于枪身太长(2 米左右)而无法装配刺刀;而且在制造工艺上英国比中国更加精密和规格化,中国的制造技术不但没有长进反而后退了。

第四鸦片的毒害!正如电影开头林则徐的师傅吕子方所言:老朽六十年宦海沉浮,谁料暮年竟折倒在烟枪之下-------鸦片乃中华千古未见之物,迷人心性,毒害苍生,老朽尚且如此,京城里的王公贵族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大清律:

凡是官宦吸食鸦片者,夺爵罢官,停止待罪------可结果好多两广**竟然不到三个时辰倒下着不计其数啊!不说**民间更是如此电影中容儿,及其父亲都沉浸在烟瘾之下!鸦片毒害中国之严重,就连垫底之女mary也为之叹息;另外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毒害国人身体!是人民尤其是官兵丧失战斗力,可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直接罪人啊!

总之,鸦片战争失败是多反面的!正如电影开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鸦片战争】我们正视历史,反思历史。培养爱国意识!好好学习,最终报效祖国。

最后拿林则徐的话一起共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鸦片战争观后感 篇3

落后就要挨打

——电影《鸦片战争》观后感

我提起沉重的笔,写下这篇观后感。我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史,以前,对于鸦片战争也是粗略的了解,具体细节不是很清楚。但看完了电影《鸦片战争》之后,我的心情恨复杂,百感交集,想写的有很多,但不知道从何写起。以下是我对电影《鸦片战争》的一点感悟与思考。也许这只是一孔之见,但是这是值得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思考的东西。

在《鸦片战争》中,我看到中国的无奈,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就此进入了近代社会。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就鸦片战争的战败,这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战争这是必然,我完全同意。但是战败就不是如此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薄弱,财政紧张,国势衰弱,到了19世纪以后,嘉庆、道光王朝更呈现腐败之势。

落后的经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腐败的政治。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官吏愚昧无知,两耳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

废弛的军事。鸦片战争前夕,清军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退步许多。而且士兵懒散,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

沉闷的思想文化。清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并大兴文字狱,大大地束缚了老百姓的思想。

闭关自守的对外关系。清政府沉迷于几千年的繁荣昌盛中,不愿意接受世界的变化,不相信世界能有国家会超过自己。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这时,英国向中国无耻地输入鸦片,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速了清王朝的腐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可想而知,英国开始担心自己的如意算盘会被打乱,于是提前爆发了鸦片战争。

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鸦片战争,既是中国人的耻辱,也是中国人的教训。从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应该感谢英国,是他们的残暴,让我们意识到了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开始打开大门,望眼世界,而不再“闭关锁国”。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鸦片战争观后感 篇4

又重温了这部电影,感觉还 是很揪心。小的时候看不懂,只记得课本中经常说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在鸦片战争下,当时的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列强的欺压。想到这儿,电影中的一幅幅画面就会出现在眼前,不论是从我国的官员和百姓身上,还 是从英国的议员和商贩那里,都或多或少的解了一点鸦片战争——一场让我们永不能遗忘的战争。

这部电影,其实大快人心的地方也就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特别是当成吨的鸦片倒入石灰池,随烟覆灭的时候,我们揪住的心会有一些释放,毕竟我们看到了鸦片的结果,这在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厄运的东西在一百多年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还 有一点值得赞扬的是此次战争虽然激烈,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清朝的文官武将无一人投降。

这场战争源于鸦片,有人说它的引发是因洋人的利益受损,殊不知,这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就连英国女王最后都说“谁能拥有中国,谁就拥有十九世纪。”可见她的欲望是有多大。所以发动战争只是时间问题,首先得找个借口,这样才好下手。所以这么看,他们无疑是狡猾的狐狸,算盘打的还 是挺精的。但我从他们议会成员口中发现,其实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中国的了解还 是很广泛的,让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有人称中国泱泱大国,一个皇帝,一种语言,四亿多的人口,实在是难以捉摸,还 有人称宁愿游过大海,也不愿坐军舰前去。这些人他们不主张战争,贸易则是最佳方式,但最终,英国议会以271赞成打仗票数击败了262票反对票数,悬殊不是很大,这一点我们也看出有时候我们不了解对方,反而被这一点绊倒在起跑线上。

割土地无疑是要了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的命。但是琦善还 是向英军“赐和”赔款不说还 开放通商口岸,割香港,这让我想到关天培将军所说的那句话“牙齿乃骨骼所生,肤发乃血肉之表,血肉骨骼捷受之于父母”,这不就意味着我们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给了他人,最后只能变得血肉模糊吗。最后当跪了一地的皇子面对先朝的列祖画像时,那哭声是多么撕心裂肺。亡国匹夫之痛,何况是穿龙袍的人。

鸦片战争观后感 篇5

“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很容易使人上瘾的毒品。从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将大量鸦片运到中国贩卖,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健康,掠夺了中国人民大量的财富。鸦片的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鸦片大量输入,危害严重。到1835年,我国已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因为鸦片价格昂贵,又易吸食成瘾,从而使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倾家荡产。

为了使自己的统治权更加稳固,清朝道光皇帝派一直强烈要求禁烟的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广州后,带领军队包围了英商驻地,逼迫英商交出了2万多箱鸦片。从1839年6月开始,林则徐和广州军民用了20多天的时间,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上全部销毁。

但是,这一举动激怒了英国人,他们借口中国销毁鸦片侵害了英商的利益,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我国军民面对武器先进、来势汹汹的敌人毫不畏惧,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是,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却看不到人民的力量,竟屈膝投降。

1842年8月,英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允许英国在广州、上海、厦门、福州、宁波经商。

读到这里我十分愤怒:清政府的腐朽和无能,不仅让我国人民受到毒害,还让我国神圣领土受到了侵犯。有句话说得好:“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可是清政府是怎么死守的?他们死守了吗?眼看人民群众已经奋起自觉加入到反抗侵略军的斗争中,他们却在那里举白旗。白旗是投降,他们认为投降很光荣吗?这令我匪夷所思。虽然英军武器强大,但不经过战斗谁能预测我们会输?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却连比都不敢比,搏的勇气都没有,这是“一国之君”应当做的吗?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应该挺身而出、救国救民,而不是作“亡国。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10766.html